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78301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05690.6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号:

CN104711804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D06B 23/22申请公布日:201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D06B23/22

主分类号:

D06B23/22

申请人:

圣谆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秋惠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林口区工四路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代理人:

郑永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输入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以选择蒸气、冷空气或水其一送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装置;一排放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且其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空气出口,并分别借由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用以排放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具有减少水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
一筒身,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及喷嘴;
一导布管,由该喷嘴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循环浸染的回路;
一染液供给装置,包括一泵及输送管路,用以将染液自该筒身抽取后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循环设备;以及
一热交换装置,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
其特征在于:
一输入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该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及一第二控制阀,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
一送风装置,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以及
一排放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用以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
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空气出口,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及一第四控制阀,用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打开,而该冷空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关闭时,以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升温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关闭,而该冷空 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打开,且该送风装置启动,以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以气冷式进行降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为一鼓风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为一壳管式热交换器或套管式热交换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还连通一手动排水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还连接一冷却水入口及一第五控制阀,且该排放管还连通一冷却水出口及一第六控制阀。

说明书

说明书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尤指一种可选择空气作为热交换器内染液进行降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染布作业是布匹1经由筒身10机头内的喷嘴12所喷出染液2的推动,使布匹1及染液2通过导布管20后,进入筒身10内浸染,再由置于机头的提布轮11的提升,及喷嘴12喷压染液2的推动,使布匹1及染液2经过多次循环才可完成染布制程;由于染液2需在热交换装置40内进行温度的提升或冷却,其染布制程的温度需被控制,才能达到布匹1染色所需的质量。如图1所示。
现有上热交换装置40内进行温度提升,多以蒸气来升高染液2的温度,而当染液2的温度需要降低时,则多采用冷却水与染液2进行热交换,现有装置如图1所示。基本上冷却水的来源是很方便,但是完成染液的降温后,该冷却水的温度会升高,如果冷却水要再循环使用就必须做二次热交换,这种作法不但要投入设备费用,而二次热交换的过程也需要能源费用;另一种作法则是将完成染液降温的冷却水排放掉,如此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空气是一种干净又便宜的能源,热交换后升高温度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长期浸淫在染整业的技术领域中,对于能源的如何节约始终是念兹在兹的课题,因此,经过长期的探讨与研究,终于认定空气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冷却来源,将是非常可行的选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应用空气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冷却来源,以减少水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包含有:一筒身,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及喷嘴;一导布管,由该喷嘴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循环浸染的回路;一染液供给装置,包括一泵及输送管路,用以将染液自该筒身抽取后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循环设备;以及一热交换装置,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其特征在于:
一输入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该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及一第二控制阀,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一排放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用以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
依据前揭特征,该排放管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热气出口,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及一第四控制阀,用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
依据前揭特征,在一升温使用状态,该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打开(ON),而该冷空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关闭(OFF)时,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升温状态。
依据前揭特征,在一降温使用状态,该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关闭(OFF),而该冷空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打开(ON),且该送风装置启动,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以气冷式进行降温。
承上,除以气冷式进行降温外,本发明还包括于该输入管连接一冷却水入口及一第五控制阀,且该排放管还包括连通一冷却水出口及一第六控制阀,如此可依须要选择气冷或水冷,以获致最佳效益。
借助上揭技术特征,本装置可运用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来进行染液的冷却,可达到减少水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染布机热交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气冷降温示意图。
图3A是图3中3A-3A断面剖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另一实施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升降温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可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布匹
2:染液
10:筒身
11:提布轮
12:喷嘴
20:导布管
30:染液供给装置
31:泵
32:输送管路
40:热交换装置
41:输入管
411:蒸气入口
412:冷空气入口
413:冷却水入口
42:排放管
421:冷凝水出口
422:空气出口
423:冷却水出口
424:手动排水阀
43:外管
44:输送管
45:热交换空间
50:送风装置
V1-V6:第一控制阀一第六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
一筒身10,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11及喷嘴12;一导布管20,由该喷嘴12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1循环浸染的回路;一染液供给装置30,包括一泵31及输送管路32,用以将染液2自该筒身10抽取后送至该喷嘴12的染液2循环设备;以及一热交换装置40,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2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但上揭构成属先前技术(PRIOR ART),容不赘述。
承上,本发明其主要特征在于:一输入管41,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40的一端,且该输入管41分别与一蒸气入口411及一冷空气入口412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V1及一第二控制阀V2,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可为一壳管式热交换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或套管式热交换器(Tube-in-Tube Heat Exchanger)。此类型热交换器的构成如图3及图3A所示,其具有一外壳或一外管43,数个输送管44设置在该外管43内,且在该外管43内于数个输送管44外周形成热交换空间45。
一送风装置50,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412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装置4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送风装置可为一鼓风机,由于鼓风机一开启就可以直接吸取外部的冷空气,利用其所产生的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实施上非常便捷,且可借由控制该鼓风机的转速来调整其风压及风速。
一排放管42,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40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该排放管42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421及一空气出口422,并分别借由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V3及一第四控制阀V4,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40的冷凝水或空气。
于是,当该蒸气入口411的第一控制阀V1与该冷凝水出口421的第三控制阀V3打开(ON),而该冷空气入口412的第二控制阀V2与该空气出口422的第四控制阀V4关闭(OFF)时,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40的染液呈现升温状态。
如图3所示,当该蒸气入口411的第一控制阀V1与该冷凝水出口421的第三控制阀V3关闭(OFF),而该冷空气入口412的第二控制阀V2与该空气出口422的第四控制阀V4打开(ON),且该送风装置50启动,可以直接吸取外部的冷空气,利用其所产生的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2以气冷式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的所以能够以气冷式进行降温,经实际升降温的测试的结果显示,依照染色标准程序,一般程序是从20℃开始利用蒸气升温,然后可依布种特性及需求来设定,举一实施例来说:每分钟上升2℃,升至80℃后保温15分钟,再以每分钟上升1.5℃,升至130℃保温20分钟后,接着开始降温;降温时设定每分钟下降1.5℃,从130℃降至90℃后结束染色过程;而如果使用冷却水来降温,则其降温曲线如实线(W)所示,此时如果使用冷空气来降温,则其降温曲线如虚线(A)所示。由图的升、降温曲线得知,升温程序占整体染色过程较长,且升温时间点的掌控上必须精准,才能确保布匹染色的质量。至于降温程序仅是要让染液冷却下来,虽然利用冷却水的来冷却染液,较使用冷空气来冷却染液,在降温速度上会快一点点,但不是很明显,所以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染色效果。何况,该热交换装置40可透过如图3B所揭露的方式,增加输送管44设置的密集度(COMPACTNESS),借以增加整体热传导面积,即可达到降温速度几乎与使用冷却水相同的曲线(W)。申言之,本发明利用气冷式来进行热交换,其降温效果与水冷式相同,但却可达到减少水资源的目的,况冷空气取的不竭,用的不尽,且经过热交换后所排出的空气仍然是干净的,没有后续处理的问题,减少业者的困扰及负担。
此外,如图5所示,本发明又一可行实施例,该输入管41还包括连接一冷却水入口413及一第五控制阀V5,且该排放管42还包括连通一冷却水出口423及一第六控制阀V6。该排放管42还包括连通一手动排水阀424。由于本实施例是运用冷却水或冷空气择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来进行染液2的冷却,也就是说,本发明可在原本的水冷式热交换装置上,同时设置前揭的气冷式装置,可依须要选择气冷或水冷,以获致最佳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发明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发明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输入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以选择蒸气、冷空气或水其一送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装置;一排放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且其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空气出口,并分别借由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用以排放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