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578220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6828.X

申请日:

2009.12.29

公开号:

CN101719226A

公开日:

2010.06.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K 19/07公开日:201006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K 19/07申请日:20091229|||公开

IPC分类号:

G06K19/07

主分类号:

G06K19/07

申请人:

邹谊

发明人:

邹谊

地址:

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太宁路85号罗湖科技大厦116室深圳市荣睿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技术要点是将同频率的采用不同空中接口协议的两电子标签芯片集成在同一电子标签载体上。采用ISO14443协议的电子标签芯片能够在保证其近距离基本性能的同时减少对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远距离感应性能的干扰。ISO14443协议安全性高,ISO15693协议读取数据远至1.5米,充分利用此两种性能的电子标签芯片优势互补,很好地解决了同频率而不同协议的两电子标签互相干扰问题。本发明同频复合电子标签具有良好的防冲突性能,可读、可写,读取数据距离远,且传送速度快,对人体、水等物体不敏感,使用方便,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性能稳定,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易批量加工、携带方便、更环保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包括载体(1),其特征在于:载体(1)上设有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第一天线圈信号端口(6)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端口连接,第二天线圈信号端口(7)与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端口连接,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的RFID射频识别频率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的RFID射频识别频率为1
3: 56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采用的空中接口协议分别为ISO15693(ISO18000-3)和ISO1444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圈(6)和第二天线圈(7)是分别绕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形成两圆角类矩形线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圈(6)和第二天线圈(7)有部分重叠。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圈(6)面积大于第二天线圈(7)。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圈(6)和第二天线圈(7)在电子标签载体长边侧水平重叠。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安装在第一COB贴片(2)上,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安装在第二COB贴片(3)上。

说明书


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电子标签,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相同频段,不同空中接口协议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磁感应)或电磁场后向散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无线射频识别和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磁卡等)相比,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远、适于恶劣环境、可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因此,完成识别任务时无须人工干预,且不易损坏,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电子标签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近距离的电子标签(作用距离数厘米)可替代条码,也可作为考勤或消费的电子钱包载体,远距离的电子标签(作用距离几米甚至更远)可用于交通、物流管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场合,并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

    电子标签是用于RFID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这种射频电子标签由天线和专用芯片组成,分频段工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按照不同频段,可分为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40MHz等。

    ISO14443协议和ISO15693(ISO18000-3)协议为高频段13.56MHz电子标签国际标准协议,目前支持ISO14443协议的典型电子标签芯片有NXP Mifare One S50、S70、Ultralight、Desfire、Plus以及SmartX CPU卡系列、复旦非接触CPU卡系列等,主要用于电子钱包和一些基本的消费场合等;支持ISO15693协议的典型电子标签芯片有TITag-It系列和NXP的ICODE系列等,主要用于门禁考勤、会议签到等场合。

    主要应用于消费领域的ISO14443协议的电子标签,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数据交换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越来越强,为消费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主要应用于开放式人员管理领域的ISO15693(ISO18000-3)协议的电子标签,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在物理规律允许的范围内,提高标签灵敏度,延长作用距离,同时进一步增强多标签防冲突的性能。但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两种协议电子标签的发展,给需要同时使用两种电子标签的场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往往需要同一个人同时携带两张电子标签,从而大大影响了使用的便捷性。此外,从经济和环保角度来说,同时携带、使用两张电子标签必然带来更高的制作和使用成本,也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同一频段不同协议的射频电子标签之间产生的互相干扰,提供一种将同频率不同协议的两芯片集成到同一载体上,方便使用者携带,满足了一张标签适应不同的读写器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包括载体,载体上设有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第一天线圈信号端口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端口连接,第二天线圈信号端口与第二电子标签芯片端口连接,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的射频识别RFID频率范围相同。

    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的射频识别RFID频率为13.56MHz。

    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采用的空中接口协议分别为ISO15693(ISO18000-3)和ISO14443。

    第一天线圈和第二天线圈是分别绕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形成两圆角类矩形线圈。

    第一天线圈和第二天线圈有部分重叠。

    第一天线圈面积大于第二天线圈。

    第一天线圈和第二天线圈在电子标签载体的长边侧水平重叠。

    第一电子标签芯片安装在第一COB贴片上,第二电子标签芯片安装在第二COB贴片上。

    本发明提供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将同频率的采用不同空中接口协议的芯片集成在同一载体上,采用ISO14443协议的电子标签芯片能够在保证其近距离感应基本性能的同时减少对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芯片远距离感应性能的干扰。ISO14443协议安全性高,而ISO15693(ISO18000-3)协议读取数据远至1.5米,充分利用此两种性能的芯片优势互补,很好地解决了同频协议互相干扰问题,使同频复合电子标签具有良好的防冲突性能,可读、可写,读取数据距离远,且传送速度快,对人体、水等物体不敏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性能稳定,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易批量加工、携带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中感应距离较远的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的天线具有较大的面积,从而保证该电子标签的远距离感应效果,而近距离感应的ISO14443协议电子标签的天线面积较小,在保证近距离感应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对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感应距离的影响。同时,将两种不同协议电子标签的天线重叠放置,考虑到人手握持标签的习惯,重叠位置选择在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天线的圆角类矩形框的长边部分以避免人手握持的影响,这样,在保证ISO14443协议电子标签感应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ISO14443协议电子标签对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感应距离的影响,从而解决了同一频段(高频13.56MHz)下两种不同协议地电子标签天线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载体1,载体1可选用纸质或塑料材质,载体1上设有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第一天线圈6信号端口与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端口连接,第二天线圈7信号端口与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端口连接,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的RFID射频识别频率相同,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的RFID射频识别频率为高频13.56MHz。

    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采用的空中接口协议分别为ISO15693(ISO18000-3)和ISO14443。

    采用ISO15693(ISO18000-3)协议的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是具有远距离感应性能的芯片,如TI Tag-It系列和NXP的ICODE系列;采用ISO14443协议的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是具有高安全性和快速数据交换性能的芯片,如复旦微电子的CPU电子标签芯片、NXP的Desfire、Plus和SmartX系列、MifareS50/S70等。

    第一天线圈6和第二天线圈7是分别绕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和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形成两圆角类矩形线圈,第一天线圈6面积大于第二天线圈7。第一天线圈6和第二天线圈7有部分重叠。重叠部位是在标签载体1的长边部分。

    电子标签芯片的形式可以是裸片、COB(Chip On Board)或者模块。采用COB形式时,第一电子标签芯片4安装在第一COB贴片2上,第二电子标签芯片5安装在第二COB贴片3上。

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同频复合射频电子标签,其技术要点是将同频率的采用不同空中接口协议的两电子标签芯片集成在同一电子标签载体上。采用ISO14443协议的电子标签芯片能够在保证其近距离基本性能的同时减少对ISO15693(ISO18000-3)协议电子标签远距离感应性能的干扰。ISO14443协议安全性高,ISO15693协议读取数据远至1.5米,充分利用此两种性能的电子标签芯片优势互补,很好地解决了同频率而不同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