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末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56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5620 A (21)申请号 201310741139.7 (22)申请日 2013.02.07 2012-070969 2012.03.27 JP 2012-070971 2012.03.27 JP 2012-070973 2012.03.27 JP 201310050068.6 2013.02.07 G03G 15/08(2006.01) G03G 15/00(2006.01) (71)申请人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松本卓士 东宫伊织 村山尚文 中屋薰正 。
2、岩村卓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何立波 张天舒 (54) 发明名称 粉末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粉末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 置。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可安装在具有进行旋转 驱动的驱动部件的装置主体上具有 : 收容容器主 体, 其收容粉末 ; 传送部件, 其配置在所述收容容 器主体的内部, 围绕旋转轴旋转, 传送所述收容容 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 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排出到外部, 在所述收 容容器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 : 所述排出 口 ; 旋转部件, 其外表面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外表 面接。
3、触, 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递旋转而使所述传送 部件旋转 ; 以及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 收容容器主体上, 且使得与所述驱动部件同轴形 成的第一突起伸入所述凹陷部分中。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23 页 附图 1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3页 附图1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5620 A CN 103645620 A 1/2 页 2 1. 一种粉末收容容器, 其可安装在装置主体中, 该装置主体具有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 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
4、述粉末收容容器具有 : 收容容器主体, 其收容粉末 ; 传送部件, 其配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 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传送所述收容容 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 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向外部排出, 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 : 所述排出口 ; 旋转部件, 其外周面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外周面接触, 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递旋转而使所 述传送部件旋转 ; 以及 凹陷部, 其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上, 且使得与所述驱动部件同轴形成的第一突起 伸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驱动部件的支撑轴。 3. 根。
5、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突起, 所述第二突起配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下方, 并且与所述 第一突起平行, 所述收容容器主体在所述一端侧, 具有伸入在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形成 的间隙内的部位。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所具有的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旋转部件以容纳在所述一个表面的外周的内侧的状态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所具有的所述多个表面中的所述一个表面。
6、上, 所述一个表面, 在所述旋转部件的周围形成有沿着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方向延伸的壁 部, 所述壁部形成为, 在所述轴方向上高于所述旋转部件。 6.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其具有粉末收容容器和装置主体, 其中, 粉末收容容器具有 : 收 容容器主体, 其收容粉末 ; 传送部件, 其配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 以旋转轴为中心 旋转, 传送所述收容容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 粉末向所述装置主体排出, 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并且所述装置主体 具有驱动所述传送部件的驱动部件,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形。
7、成有 : 所述排出口 ; 旋转部件, 其外周面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外周面接触, 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递旋转而使所 述传送部件旋转 ; 以及 凹陷部, 其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上, 且使得与所述驱动部件同轴形成的第一突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5620 A 2 2/2 页 3 伸入。 7. 根据权利要求 6 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驱动部件的支撑轴。 8. 根据权利要求 7 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突起, 所述第二突起配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下方, 并且与所述 第一突起平行, 在将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
8、置中后, 所述第二突起位于该粉末收容 容器的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 6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所具有的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旋转部件以容纳在所述一个表面的外周的内侧的状态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所具有的所述多个表面中的所述一个表面上, 所述一个表面, 在所述旋转部件的周围形成有沿着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方向延伸的壁 部, 所述壁部形成为在所述轴方向上高于所述旋转部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5620 A 3 1/23。
9、 页 4 粉末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13 年 2 月 7 日、 申请号为 201310050068.6、 发明创造名称为 “粉末收容容器、 图像形成装置和制造粉末收容容器的方法” 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粉末收容容器、 图像形成装置和制造粉末收容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已知具有下述传送部件主体的搅拌器 : 该传送部件主体由旋转轴、 由旋转轴支撑 的第一膜部件和第二膜部件构成 (例如参见 JP-A-2009-98547) 。 0004 已知色调剂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且从色调剂盒向显影辊供应显影剂的构 造 (例如参见 JP-。
10、A-11-282243) 。 0005 此外, 已知一种色调剂供应装置, 其包括 : 色调剂供应装置主体, 其具有色调剂盒 安装部分 ; 色调剂盒主体 ; 卷绕轴, 其剥离和展开封堵色调剂下落用开口的膜状密封部件 ; 以及色调剂盒, 其可旋转地支撑在色调剂盒主体中, 设置有可与卷绕轴一体地旋转的从动 齿轮, 并且设置为沿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色调剂盒安装部分从而能够从色调剂盒安装部分 中抽出, 其中, 色调剂供应装置主体包括 : 驱动齿轮, 其在色调剂盒设置在色调剂盒安装部 分中的状态下与从动齿轮啮合 ; 以及支撑部件, 其可旋转地支撑驱动齿轮, 该支撑部件沿与 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敞开以便引导卷曲。
11、轴的两端部 ; 以及轴承槽, 其设置为在色调剂盒设 置在色调剂盒安装单元中的状态下可旋转地支撑卷绕轴的两端部并且执行从动齿轮相对 于驱动齿轮的定位 (参见 JP-A-9-43949) 。 0006 已知包括至少储存色调剂的容器主体和用于排出色调剂的排出孔的色调剂盒, 其中还设置有独立于排出孔的通气孔, 并且通气孔覆盖有微多孔材料, 以 JISL-1096-A-11 测量方法测量, 该微多孔材料具有 100 至 1000g/m2/24hr 的水蒸汽渗透性 (例如参见 JP-A-6-324568) 。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从粉末收容容器排出的粉末的量保持稳定。 0008 本发明的另。
12、一个目的是更确实地传递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防止粉末从排出口泄 漏。 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抑制粉末附着到限制粉末通过的限制部件上。 0010 (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粉末收容容器, 包括 : 0011 收容容器主体, 其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孔部分并且收容粉末 ; 0012 限制部件, 其设置在所述孔部分处以限制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的通 过 ; 以及 0013 传送部件, 其布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 围绕旋转轴旋转并且传送所述收 容容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4 2/23 页 5 0014 其中, 所述传送部件具有 : 短边方向 。
13、(宽度方向) 上的一端侧, 其布置在旋转轴上 ; 以及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其为自由端, 所述自由端包括与所述收容容器主体接触而挠 曲的挠性部件 ; 并且 0015 所述挠性部件能够被布置为面对所述孔部分。 0016 (2) 在根据第 (1)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挠性部件的位置能够从所述粉末 收容容器的外部进行确认。 0017 (3) 在根据第 (1) 或第 (2)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收 容容器主体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孔部分处。 0018 (4) 根据第 (1) 至第 (3) 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还包括突出部分, 所述 突出部分从所述收容容器主。
14、体的内表面突出, 与所述挠性部件接触, 并且在所述收容容器 主体的内表面上沿所述挠性部件在所述孔部分处的通过方向至少形成在所述孔部分的上 游侧。 0019 (5) 根据第 (1) 至第 (4) 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还包括排出口, 所述排 出口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所述传送部件的一端侧处将粉末排出到外部, 0020 其中, 所述孔部分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所述传送部件的另一端侧。 0021 (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包括 : 0022 装置主体, 其具有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 以及 0023 粉末收容容器, 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且收容。
15、用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粉 末, 0024 其中, 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是根据第 (1) 至第 (5) 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 0025 (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制造粉末收容容器的方法, 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具 有 : 孔部分, 其与外部相通 ; 限制部件, 其设置在所述孔部分处以限制粉末的通过 ; 以及传 送部件, 其利用挠性部件传送粉末, 所述方法包括 : 0026 移动所述传送部件以使所述挠性部件面对所述孔部分, 以及 0027 在所述挠性部件面对所述孔部分的情况下将粉末填充到所述粉末收容容器中。 0028 (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制造粉末收容容器的方法, 所述粉末。
16、收容容器具 有 : 收容容器主体, 其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孔部分并且收容粉末 ; 限制部件, 其设置在所述孔 部分处以限制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的通过 ; 以及传送部件, 其利用挠性部件 传送粉末, 所述方法包括 : 0029 将粉末填充到所述粉末收容容器中 ; 以及 0030 使所述挠性部件面对所述孔部分。 0031 利用第 (1) 项的构造, 与挠性部件未面对孔部分的情况相比, 防止了粉末附着到限 制粉末通过的限制部件上。 0032 利用第 (2) 项的构造, 能够从粉末收容容器的外部确认传送部件是否面对孔部分。 0033 利用第 (3) 项的构造, 与限制部件设置在收容容器主体的外表。
17、面侧的情况相比, 孔 部分被粉末堵塞的现象难以发生。 0034 利用第 (4) 项的构造, 与未设置突出部分的情况相比, 能够减少挠性部件对限制部 件的压迫载荷。 0035 利用第 (5) 项的构造, 与孔部分设置在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同的一侧的情况相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5 3/23 页 6 比, 粉末从排出口的排出能够更平稳地执行。 0036 利用第 (6) 项的构造, 与挠性部件未面对孔部分的情况相比, 防止了粉末附着到限 制粉末通过的限制部件上。 0037 利用第 (7) 或第 (8) 项的构造, 与挠性部件未面对孔部分的情况相比, 防止了粉末 附着到限制粉末通过。
18、的限制部件上。 0038 (1a)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粉末收容容器, 包括 : 收容容器主体, 其收容粉 末 ; 传送部件, 其布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并且围绕旋转轴旋转以传送所述收容容 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排出到外部。 所述 收容容器主体包括 : 第一区域, 其形成为使所述第一区域在与所述旋转轴相交的方向上的 宽度尺寸为第一尺寸 ; 以及第二区域, 其布置为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比所述第一区域 更接近所述排出口并且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区域在与所述旋转轴相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尺 寸为小于所述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 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传送部。
19、件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侧 布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传送部件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是具有挠性 部件的自由端, 所述挠性部件弯曲地与所述收容容器主体接触。所述挠性部件具有多个从 所述自由端向所述旋转轴倾斜的倾斜片。在所述倾斜片之中, 比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 区域之间的连接部分更接近所述排出口的倾斜片相对于所述自由端的倾斜角度大于比所 述连接部分更远离所述排出口的倾斜片相对于所述自由端的倾斜角度。 0039 (2a) 在根据第 (1a) 项所述的粉末容器中, 所述旋转轴具有接触部分, 所述接触部 分设置在比所述连接部分更远离所述排出口的位置处并且与处于弯曲状态的所述挠性部 件接触。 。
20、0040 (3a) 在根据第 (2a)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中。 0041 (4a) 在根据第 (2a)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挠性部件和所述接触部分沿着 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朝相同的方向延伸。 0042 (5a) 在根据第 (3a)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挠性部件和所述接触部分沿着 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朝相同的方向延伸。 0043 (6a) 在根据第 (2a)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有安装表面, 所述挠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 并且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安装表面平行地从所述旋 转轴突出。 0044 (7a) 在根据第 (3a)。
21、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有安装表面, 所述挠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 并且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安装表面平行地从所述旋 转轴突出。 0045 (8a) 在根据第 (1a)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 沿所述旋 转轴的轴向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相反侧上设置有第三区域, 所述第三 区域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尺寸。 0046 (9a) 在根据第 (1a) 至第 (8a) 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在所述第二区 域侧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相交的面的截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侧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 相交的面的截面积。 0047 (10a。
2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包括 : 装置主体 ; 图像形成部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6 4/23 页 7 分, 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 以及粉末收容容器, 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以收容用于所 述图像形成部分的粉末。所述粉末收容容器是根据第 (1a) 至第 (8a) 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粉 末收容容器。 0048 利用第 (1a)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从粉末收容容器排出 的粉末的量保持稳定。 0049 利用第 (2a) 项的构造, 能够抑制挠性部件过度弯曲。 0050 利用第 (3a)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
23、够使从粉末收容容器排出 的粉末的量保持稳定。 0051 利用第 (4a) 至第 (5a) 项的构造, 能够抑制挠性部件过度弯曲。 0052 利用第 (6a) 至第 (7a) 项的构造, 能够抑制挠性部件过度弯曲。 0053 利用第 (8a) 项的构造, 与不具有第三区域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从粉末收容容器排 出的粉末的量保持稳定。 0054 利用第 (9a)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从粉末收容容器排出 的粉末的量保持稳定。 0055 利用第 (10a) 项的构造, 减少了图像的劣化。 0056 (l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粉末收容容器, 其能够安装在具有旋转驱动部。
24、 件的装置主体上, 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包括 : 0057 收容容器主体, 其收容粉末 ; 0058 传送部件, 其布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 围绕旋转轴旋转, 并且传送所述收 容容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 0059 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排出至所述装置主体, 0060 其中, 所述排出口、 旋转部件和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 的一端侧上, 所述旋转部件接受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递的旋转并使所述传送部件旋转, 形成 在与所述驱动部件相同的轴线上的第一突起伸入所述凹陷部分中, 0061 所述旋转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外表面接触, 并且 0062 所述凹陷。
25、部分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上。 0063 (2b) 在根据第 (1b)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第一突起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 驱动部件的支撑轴。 0064 (3b) 在根据第 (1b)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二突起, 所述 第二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突起平行。 所述粉末容器包括在所述 一端侧伸入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形成的间隙内的部分。 0065 (4b) 在根据第 (1b)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粉末收容容器 所具有的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旋转部件处于这样的状态 : 即, 所述旋转部件被容 纳在所述一个表面的。
26、外周的内侧。 0066 (5b) 在根据第 (1b) 项所述的粉末收容容器中,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粉末收容容器 所具有的所述多个表面中的所述一个表面上。 在所述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旋转部件的 周围沿着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方向延伸的壁部分。 所述壁部分形成为在所述轴方向上高于所 述旋转部件。 0067 (6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包括 :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7 5/23 页 8 0068 粉末收容容器, 其包括 : 0069 收容容器主体, 其收容粉末 ; 0070 传送部件, 其布置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内部, 围绕旋转轴旋转并且传送所述收 容容。
27、器主体内部的粉末 ; 以及 0071 排出口, 其将收容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中的粉末排出至装置主体 ; 以及 0072 所述装置主体, 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 并且所述装置主体包 括驱动所述传送部件的驱动部件。 0073 所述排出口、 旋转部件和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侧上, 所述旋转部件接受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递的旋转并使所述传送部件旋转, 形成在与所 述驱动部件相同的轴线上的第一突起伸入所述凹陷部分中。 0074 所述旋转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外表面接触。 0075 所述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收容容器主体上。 0076 (7b) 在根据第 (6b) 项。
2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第一突起是可旋转地支撑所述 驱动部件的支撑轴。 0077 (8b) 在根据第 (7b)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二突起, 所述 第二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突起平行。 当所述粉末收容容器安装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 所述第二突起位于所述粉末收容容器的下侧。 0078 (9b) 在第 (6b)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粉末收容容器 所具有的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并且所述旋转部件处于这样的状态 : 即, 所述旋转部件 被容纳在所述一个表面的外周的内侧。 0079 (10b) 在第 (6b) 项所述的图像。
29、形成装置中, 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在粉末收容容器所 具有的所述多个表面中的所述一个表面上, 在所述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旋转部件的周 围沿着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方向延伸的壁部分, 并且所述壁部分形成为在所述轴方向上高于 所述旋转部件。 0080 利用第 (1b)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将旋转更确实地传递至 旋转部件, 并且能够防止粉末从排出口泄漏。 0081 利用第 (2b)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将旋转更加确实地传递 至旋转部件, 并且能够防止粉末从排出口泄漏。 0082 利用第 (3b)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装置主体小型化。 0。
30、083 利用第 (4b) 项的构造, 能够防止旋转部件受到损伤。 0084 利用第 (5b) 项的构造, 能够防止旋转部件受到损伤。 0085 利用第 (6b)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将旋转更确实地传递至 旋转部件, 并且能够防止粉末从排出口泄漏。 0086 利用第 (7b) 项的构造, 与未设置第二突起的情况相比, 能够将旋转更确实地传递 至旋转部件, 并且能够防止粉末从排出口泄漏。 0087 利用第 (8b) 项的构造, 与未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装置主体小型化。 0088 利用第 (9b) 项的构造, 能够防止旋转部件受到损伤。 0089 利用第 (10b)。
31、 项的构造, 能够防止旋转部件受到损伤。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8 6/23 页 9 附图说明 0090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 : 0091 图 1 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整体构造的视图 ; 0092 图 2 是从上侧看到的收容有黄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盒的透视图 ; 0093 图 3 是示出已被拆下盖部件的色调剂盒的示意图 ; 0094 图 4 是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上的片部件的正视图 ; 0095 图 5 是描述弯曲片的移动的示意图 ; 0096 图 6 是示出设置在第二传送部件上的片部件的示意图 ; 0097 图 7 是。
32、示出片部件、 已移除了片部件的色调剂收容部分的俯视图 ; 0098 图 8 是沿图 2 中的线 VIII-VIII 截取的剖视图 ; 0099 图 9 是沿图 2 中的线 IX-IX 截取的剖视图 ; 0100 图 10 是示出色调剂盒的另一个构造实例的示意图 ; 0101 图 11 是沿图 2 中的线 XI-XI 截取的色调剂盒的剖视图 ; 0102 图 12 是沿图 11 中箭头 XII 的方向看到的色调剂盒的盖部件的示意图 ; 0103 图 13 是从图 3 中箭头 XIII 的方向看到的第一齿轮的示意图 ; 0104 图 14 是示出设置在装置主体侧的驱动力供应单元的示意图 ; 010。
33、5 图 15 是从色调剂盒的安装方向上的下游侧看到的色调剂盒的示意图 ; 0106 图 16 是示出在将色调剂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之后色调剂盒和装置主体的状态的 示意图 ; 以及 0107 图 17A 和图 17B 是沿图 16 中箭头 XVII 的方向看到的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8 下文中, 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109 图 1 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整体构造的视图。如图所示, 根据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 10A 内部以执行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相 关的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12。 此外, 根。
34、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设置 为从图像处理单元 12 接收图像数据并利用激光束 LB 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 14。 0110 此外, 在曝光装置 14 的上侧, 四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形成黄色 (Y) 、 品红色 (M) 、 蓝绿色 (青色) (C) 和黑色 (K) 的色调剂图像。这里, 用作图像形成组件的 一部分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方向并排布置。 此外, 四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可拆卸地设置在装置主体 10A 上。 0111 每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
35、6M、 16C 和 16K 包括 : 圆筒形感光鼓 18, 其以预定速度旋 转 ; 充电部件 20, 其对感光鼓 18 的周面进行充电 ; 显影装置 22, 其使用作为粉末的实例的 色调剂对通过曝光装置 14 的曝光而形成在感光鼓 18 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 以及鼓清洁 器 (未示出) , 其与感光鼓 18 接触以去除附着在感光鼓 18 上的色调剂等。此外, 根据本实施 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包括向设置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中的显影装置 22 供应色调剂的色调剂供应装置 68。 0112 这里, 色调剂供应装置 68 具有分别收容黄色、 品红色、 蓝。
36、绿色和黑色色调剂的四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9 7/23 页 10 个色调剂盒 68Y、 68M、 68C 和 68K。此外, 色调剂供应装置 68 具有将收容在色调剂盒 68Y、 68M、 68C 和 68K 中的色调剂传送至相应的显影装置 22 的第一传送管道 69Y、 第二传送管道 69M、 第三传送管道 69C 和第四传送管道 69K。 0113 另一方面,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使得用作显影部件的四个色调剂盒 68Y、 68M、 68C 和 68K 沿图中箭头 1A 所示的方向移动, 可以将它们拆下。此外, 通过使四个色调剂盒 68Y、 68M、 68C 和 68K。
37、 沿箭头 1B 所示的方向移动, 可以将它们安装到装置主体 10A 中。另一方面, 在装置主体10A上设置有开闭盖 (未示出) , 并且在安装或拆卸色调剂盒68Y、 68M、 68C和68K 时将该开闭盖打开。 0114 曝光装置 14 具有四个半导体激光器 (未示出) , 并且根据图像数据从半导体激光 器发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LB-K。另一方面, 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LB-K 通过柱面透镜发射至多棱镜 26, 并且通过多棱镜 26 进行偏转扫描。通 过多棱镜 26 偏转扫描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38、 LB-K 经由图像形成透镜 (未示出) 和多 个反射镜从下侧倾斜地照射感光鼓 18 上的曝光点。 0115 此外, 根据本实施例, 在图像形成单元16Y、 16M、 16C和16K的上侧设置有转印单元 21。该转印单元 21 包括 : 中间转印带 32, 其形成为环状以便沿着预定路径循环移动 ; 驱动 辊 36, 其布置在中间转印带 32 的内侧以便使中间转印带 32 沿着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 转 ; 张力赋予辊 40, 其从中间转印带 32 的内侧推压中间转印带 32 以便将张力赋予中间转 印带32 ; 以及从动辊66, 其如图所示地布置在张力赋予辊40的上侧以便借助从中间转印带 32接。
39、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去除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2上的 色调剂等的带清洁器 (未示出) 。 0116 此外, 转印单元 21 包括布置在中间转印带 32 的内侧且分别面对感光鼓 18 的一次 转印辊 34Y、 34M、 34C 和 34K。这里, 各一次转印辊 34Y、 34M、 34C 和 34K 将设置在各图像形成 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中的感光鼓 18 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32 上。借此, 色调剂图像以其中黄色色调剂图像、 品红色色调剂图像、 蓝绿色色调剂图像和黑色色调剂 图像这四种色调剂图像彼此叠加的方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 3。
40、2 上。 0117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2与从动辊66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二次 转印辊42。 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中间转印带32传送到设置有二次转印 辊 42 的区域中。然后, 通过二次转印辊 42 与从动辊 66 彼此压力接触的二次转印部分 Tp 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正在被传送的纸张上。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沿纸张 P 的传送方向在二 次转印部分 Tp 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装置 44, 定影装置 44 利用热量和压力将转印在纸张 P 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 P 上。此外, 在定影装置 44 的下游侧设置有排出辊 46, 排出辊 46 将已完成定影处理的纸张。
41、 P 排出到装置主体 10A 的上部。 0118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 : 纸张收容部分50, 其收容有多页纸张P ; 馈送辊52, 其 与收容在纸张收容部分 50 中的纸张 P 中最上面的一页纸张 P 接触以便馈送纸张 P ; 以及传 送辊 54, 其将由馈送辊 52 所馈送的纸张 P 逐页地分离并且传送分离的纸张 P。此外, 在传 送辊 54 的下游侧设置有将纸张 P 朝向二次转印部分 Tp 进一步传送的传送辊 58。此外, 在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传送辊60, 传送辊60将一面已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传送到用于双 面打印的传送路径 62 中。这里, 传送到用于双面打印的传送路径 62。
42、 中的纸张 P 在其两面 已反转的情况下被再次供应至二次转印部分 Tp。借此, 在纸张 P 的双面上均形成图像。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10 8/23 页 11 0119 这里, 当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执行图像形成时, 例如, 由原稿扫 描装置 (未示出) 获取的图像数据或者由 PC(未示出) 形成的图像数据分别作为红色 (R) 、 绿 色 (G) 和蓝色 (B) 的 8 位数据而输入至图像处理单元 12。图像处理单元 12 对输入的数据 执行诸如明暗校正、 位置偏移校正、 明度 / 颜色空间转换、 伽马校正、 边框删除或颜色编辑、 以及移动编辑等预定的图。
43、像处理。 已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转换为黄色、 品红色、 蓝绿 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并被输出至曝光装置 14。 0120 如上文所述, 曝光装置 14 具有四个半导体激光器, 并且根据灰度数据从半导体激 光器发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LB-K。另一方面, 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LB-K 通过柱面透镜发射至多棱镜 26, 并且通过多棱镜 26 进行偏转扫描。通 过多棱镜 26 偏转扫描的激光束 LB-Y、 LB-M、 LB-C 和 LB-K 照射感光鼓 18。 0121 借此, 感光鼓 18 的表面被扫描曝光, 并且在。
44、感光鼓 18 上形成静电潜像。所形成的 静电潜像被设置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中的显影装置 22 显影成黄色、 品 红色、 蓝绿色和黑色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此外, 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 16Y、 16M、 16C 和 16K 的感光鼓 18 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辊 34Y、 34M、 34C 和 34K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32 上。 0122 另一方面, 在传送纸张 P 的纸张传送系统中, 馈送辊 52 旋转, 并且纸张 P 从纸张收 容部分 50 中馈送。此外, 纸张 P 被传送辊 54 逐页地分离并且被传送至传送辊 58, 然后停 止。然后, 传送辊。
45、 58 旋转以匹配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 32 的移动定时, 并且纸张 P 被传送至由从动辊 66 和二次转印辊 42 形成的二次转印部分 Tp。 0123 此外, 在二次转印部分Tp中, 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2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接触压力 和由二次转印部分 Tp 形成的电场而依次转印到纸张 P 上。然后, 已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 张 P 被定影装置 44 定影, 然后被排出辊 46 排出至装置主体 10A 的上部。另一方面, 在纸张 P 的双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 通过将纸张 P 输送到用于双面打印的传送路径 62 中使纸张 P 再次传送至二次转印部分 Tp, 并且在纸张 P 的另一面上形。
46、成图像。 0124 下面, 将对设置在色调剂供应装置 68 中的色调剂盒 68Y、 68M、 68C 和 68K 进行详细 说明。图 2 是从上侧看到的收容有黄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盒 68Y 的透视图。另一方面, 由于 色调剂盒 68M、 68C 和 68K 以与色调剂盒 68Y 相同的方式构造, 因此将省略对色调剂盒 68M、 68C 和 68K 的说明。 0125 如图所示, 作为粉末收容容器的实例的色调剂盒 68Y 形成为长方体形形状。此外, 在将色调剂盒 68Y 安装到装置主体 10A 中时, 沿图中箭头 2A 所示的方向推压色调剂盒 68Y 以便将色调剂盒 68Y 安装到装置主体 10A。
47、 中。此外, 根据本实施例的色调剂盒 68Y 沿着下 述方向延伸并且呈细长的形状 : 该方向 (图中箭头 2B 所示的方向) 与在将色调剂盒 68Y 安 装到装置主体 10A 中时的安装方向 (图中箭头 2A 所示的方向) 垂直。 0126 此外, 在色调剂盒 68Y 中设置有由色调剂收容部分 400 和盖部件 500 构成的收容 容器主体 (盒主体) 。这里, 色调剂收容部分 400 形成为盒形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部的矩形 开口。此外, 盖部件 500 安装在色调剂收容部分的上部, 形成为矩形形状, 并且封住形成在 色调剂收容部分400的上部的开口。 另一方面, 通过设置在色调剂盒68Y的侧面。
48、的开口510 将色调剂供应到色调剂盒 68Y 的内部, 以此实施将色调剂收容到色调剂盒 68Y 的内部。 0127 换句话说, 在将盖部件 500 安装到色调剂收容部分 400 上之后, 通过开口 510 供应 说 明 书 CN 103645620 A 11 9/23 页 12 色调剂, 并且使色调剂收容在色调剂盒 68Y 中。这里, 在完成将色调剂供应到色调剂盒 68Y 内之后, 开口 510 被封住。另一方面, 在开口 510 的侧旁设置有另一个开口 570。当通过开 口510将色调剂供应到色调剂盒68Y内时, 色调剂盒68Y内的空气通过开口570而排出。 另 一方面, 在完成将色调剂供应。
49、到色调剂盒 68Y 内之后, 开口 570 也被封住。 0128 色调剂收容部分 400 包括 : 第一侧壁 401, 其沿着在将色调剂盒 68Y 安装到装置主 体 10A 中时的安装方向 (箭头2A所示的方向) 布置 ; 第二侧壁402, 其布置在与第一侧壁 401 相对的位置处 ; 第三侧壁 403, 其布置为与第一侧壁 401 垂直 ; 以及第四侧壁 404, 其布置在 与第三侧壁 403 相对的位置处。此外, 色调剂收容部分 400 包括底板 405, 其形成为矩形形 状并且与第一侧壁 401 至第四侧壁 404 的下端部连接。这里, 在底板 405 上形成有色调剂 排出口 405A, 色调剂排出口 405A 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用于排出色调剂。另一方面, 第一侧 壁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