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77894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93771.X

申请日:

2013.07.15

公开号:

CN103344683A

公开日:

2013.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27/26申请日:20130715|||公开

IPC分类号:

G01N27/26; G01N27/30

主分类号:

G01N27/26

申请人:

长沙理工大学

发明人:

曹忠; 曹婷婷; 吴玲; 肖忠良; 黄大凯; 宋天铭

地址: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金膜基片(1),该金膜基片(1)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3)的金属丝导线(2)相连接,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4)包裹密封;所述金膜基片(1)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SiO2膜层(12)、金属钛膜层(13)、铜锡合金膜层(14)、金膜层(15),金膜层(15)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从而构成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该传感芯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用于环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快速检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金膜基片(1),该金膜基片(1)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3)的金属丝导线(2)相连接,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4)包裹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所述金膜基片(1)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SiO2膜层(12)、金属钛膜层(13)、铜锡合金膜层(14)、金膜层(15),金膜层(15)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所述金膜基片(1)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为6~12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所述金属丝导线(2)的材料为铜丝、铝丝或银丝。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的SiO2膜层(12)的厚度为80~380nm,金属钛膜层(13)的厚度为20—80nm,铜锡合金膜层(14)的厚度为80~380nm。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铜锡合金膜层(14)经抛光处理后,在其表面上所沉积金膜层(15)的厚度为120~400nm。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金膜层(15)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在其表面上所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的量为5~50μg。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的组装修饰方法,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基片(1)的金膜层(15)表面用二次蒸馏水清洗,依次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1~10分钟,然后取出浸入1.0~100mmol/L的11-巯基十一烷酸/乙醇溶液中,于4℃冰箱中自组装2~48小时,取出干燥,得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C冰箱密封保存。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属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适用于环境安全检测。
背景技术
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由于其剧毒和生物蓄积性,它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价汞离子(Hg2+的)是最稳定的无机汞,存在于天然水体中, Hg2+即使是微量浓度也能产生毒性,它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内,而人体内累积的微量汞无法通过自身代谢进行排泄,将直接导致心脏、肝、甲状腺疾病,引起神经系统紊乱,慢性汞中毒,甚至引发恶性肿瘤的形成。其次,汞离子的微生物的生态甲基化产物甲基汞,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到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组织中,转换成为剧毒的有机汞。因此,能快速准确分析生活环境中水体等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保护地球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方法有很多,如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分析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昂贵的精密仪器、复杂的样品制备流程和熟练的操作人员,不能或不方便在户外进行快速检测。为此,本发明通过单分子自组装方法将11-巯基十一烷酸组装修饰到金膜基片表面,形成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该传感芯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优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快速检测,在环境监测、农业食品与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的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可用于环境安全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其特征是: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金膜基片,该金膜基片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的金属丝导线相连接,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包裹密封;所述金膜基片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上逐步溅射沉积SiO2膜层、金属钛膜层、铜锡合金膜层、金膜层,金膜层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从而构成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其中,所述金膜基片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为6~12mm,金属丝导线的材料为铜丝、铝丝或银丝。而且,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上逐步溅射沉积的SiO2膜层的厚度为80~380nm,金属钛膜层的厚度为20~80nm,铜锡合金膜层的厚度为80~380nm。尤其是,铜锡合金膜层经抛光处理后,在其表面上所沉积金膜层的厚度为120~400nm;金膜层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在其表面上所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的量为5~50μg。
在传感芯片的设计与制备方面,与其它方法不同的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的组装修饰方法,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基片的金膜层表面用二次蒸馏水清洗,依次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1~10分钟,然后取出浸入1.0~100mmol/L的11-巯基十一烷酸/乙醇溶液中,于4℃冰箱中自组装2~48小时,取出干燥,得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传感芯片,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C冰箱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纳米金膜电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金膜平整度高、易进行表面修饰,通用性很强,优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快速检测,在环境监测、农业食品与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的金膜基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 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金膜基片,2. 金属丝导线,3. 塑料绝缘层,4. 环氧树脂胶。
附图2中,11. 氮化硅基板,12. SiO2膜层,13. 金属钛膜层,14. 铜锡合金膜层,15. 金膜层,16. 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7. 11-巯基十一烷酸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传感芯片的组装制备:
如图1所示,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金膜基片1,该金膜基片1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3的金属丝如铜丝导线2相连接,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4包裹密封。所用环氧树脂胶4将金膜基片1的金层一角与铜丝导线2密封包裹相连,以保证良好的导电、导通性。
如图2所示,对于金膜基片1,其形状为正方形,选择边长为6mm,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300nm的SiO2膜层12、50nm的金属钛膜层13、180nm的铜锡合金膜层14;铜锡合金膜层14经抛光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溅射沉积150nm的金膜层15;金膜层15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其质量为22μg。
值得注意的是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的组装修饰方法,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基片1的金膜层15表面用二次蒸馏水清洗,依次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3分钟,然后取出浸入10mmol/L的11-巯基十一烷酸/乙醇溶液中,于4℃冰箱中自组装24小时,取出干燥,得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C冰箱密封保存。
实施例2
汞离子的检测:
采用常规电化学原电池测试系统:将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进行电化学电位测试,该传感芯片电极的电位响应值与汞离子的浓度在1.0×10-8~ 1.0×10-4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对汞离子的检测下限达到5.6×10-9 mol/L。
实施例3
传感芯片的重现性: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0支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分别对1.0×10-5 mol/L和1.0×10-4 mol/L的汞离子溶液样品进行电化学电位测试,可以看出,在连续进行10次测定后,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2%和0.34%,表明该传感芯片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好。
实施例4
传感芯片的选择性: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分别考察了常见阳离子对汞离子测定的影响,发现除了Cu2+、Fe2+两种金属离子有较小的干扰外,Na+、K+、Mg2+、Ba2+、Ca2+、Zn2+、Sn2+、Pb2+、Ag+、Bi3+、Al3+、Fe3+和Ni2+ 等十四种金属离子的干扰不明显,表明该传感芯片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好。
实施例5
环境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测定: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分别考察了四种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加标检测,回收率在97.5~104.2%之间,说明该方法回收率好;并与标准分光光度法对照,样品的测量结果比较一致,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说明该传感芯片可应用于实际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46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4683 A *CN103344683A* (21)申请号 201310293771.X (22)申请日 2013.07.15 G01N 27/26(2006.01) G01N 27/30(2006.01) (71)申请人 长沙理工大学 地址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 路二段 960 号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 物工程学院 (72)发明人 曹忠 曹婷婷 吴玲 肖忠良 黄大凯 宋天铭 (54) 发明名称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

2、传感芯片, 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金膜基片 (1) , 该金膜基片 (1) 的金层一角 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 (3) 的金属丝导线 (2) 相连 接, 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 (4) 包裹密封 ; 所述金膜 基片 (1) 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 (11) 上逐步溅射 沉积 SiO2膜层 (12) 、 金属钛膜层 (13) 、 铜锡合金 膜层 (14) 、 金膜层 (15) , 金膜层 (15) 经化学清洗 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 膜层 (16) , 从而构成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该 传感芯片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可用于 环。

3、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快速检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4683 A CN 103344683 A *CN103344683A* 1/1 页 2 1.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 层 (16) 修饰的金膜基片 (1) , 该金膜基片 (1) 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 (3) 的金属丝 导线 (2) 相连接, 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 (4) 包裹密封。 2.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所述金膜基片 (1) 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 板 (11) 上逐步溅射沉积SiO2膜层 (12) 、 金属钛膜层 (13) 、 铜锡合金膜层 (14) 、 金膜层 (15) , 金膜层 (15) 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所述金膜基片 (1) 的形状为正方形, 其 边长为 612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所述金属丝导线 (2) 的材料为铜丝、 铝 丝或银丝。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5、 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 (11) 上逐步溅射 沉积的 SiO2膜层 (12) 的厚度为 80380nm, 金属钛膜层 (13) 的厚度为 2080nm, 铜锡合金 膜层 (14) 的厚度为 80380n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铜锡合金膜层 (14) 经抛光处理后, 在其 表面上所沉积金膜层 (15) 的厚度为 12040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是 : 金膜层 (15) 经化学清洗处理后, 在其表 面上所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的量为 550g。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传感芯片, 其特征在于 11- 巯基十一。

6、烷酸膜层 (16) 的组装修 饰方法, 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基片 (1) 的金膜层 (15) 表面用二次蒸馏水清洗, 依次在二次 蒸馏水、 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 110 分钟, 然后取出浸入 1.0100mmol/L 的 11- 巯基十一 烷酸 / 乙醇溶液中, 于 4冰箱中自组装 248 小时, 取出干燥, 得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传感芯片, 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 4 C 冰箱密封保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4683 A 2 1/3 页 3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 属于化学 / 生物传感技术。

7、领域, 适用于 环境安全检测。 背景技术 0002 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由于其剧毒和生物蓄积性, 它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二价汞离子 (Hg2+的) 是最稳定的无机汞, 存在于天然水体中, Hg2+即使是微量浓度也 能产生毒性, 它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 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内, 而人体内累积的微量汞无 法通过自身代谢进行排泄, 将直接导致心脏、 肝、 甲状腺疾病, 引起神经系统紊乱, 慢性汞中 毒, 甚至引发恶性肿瘤的形成。其次, 汞离子的微生物的生态甲基化产物甲基汞, 也是一种 强有力的毒素, 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到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组织中, 转换成为剧毒的有机 汞。 因此, 能快速。

8、准确分析生活环境中水体等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 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 量、 保护地球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方法有很多, 如原子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 (ICP-AES 法) 、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化学发 光法和荧光分析法等。 然而, 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昂贵的精密仪器、 复杂的样品制备流程和熟 练的操作人员, 不能或不方便在户外进行快速检测。 为此, 本发明通过单分子自组装方法将 11-巯基十一烷酸组装修饰到金膜基片表面, 形成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 该传感芯片 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

9、方便, 优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 可用于环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快 速检测, 在环境监测、 农业食品与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 成本低的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 片, 可用于环境安全检测。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 其特 征是 : 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金膜基片, 该金膜基片的金层一 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的金属丝导线相连接, 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包裹密封 ; 所述金膜基 片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上逐步溅射沉积 SiO2膜层、 金属钛膜层、 铜。

10、锡合金膜层、 金膜层, 金膜层经化学清洗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从而构成检测汞 离子的传感芯片。其中, 所述金膜基片的形状为正方形, 其边长为 612mm, 金属丝导线的材 料为铜丝、 铝丝或银丝。而且, 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上逐步溅射沉积的 SiO2膜层的厚度为 80380nm, 金属钛膜层的厚度为 2080nm, 铜锡合金膜层的厚度为 80380nm。尤其是, 铜锡 合金膜层经抛光处理后, 在其表面上所沉积金膜层的厚度为 120400nm ; 金膜层经化学清 洗处理后, 在其表面上所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的量为 550g。 0006 在传感芯片的设。

11、计与制备方面, 与其它方法不同的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 的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的组装修饰方法, 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基片的金膜层表面用 说 明 书 CN 103344683 A 3 2/3 页 4 二次蒸馏水清洗, 依次在二次蒸馏水、 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 110 分钟, 然后取出浸入 1.0100mmol/L 的 11- 巯基十一烷酸 / 乙醇溶液中, 于 4冰箱中自组装 248 小时, 取出干 燥, 得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传感芯片, 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 4 C 冰箱密封保 存。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纳米金膜电极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且金膜。

12、平 整度高、 易进行表面修饰, 通用性很强, 优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 可用于环境中微量汞离 子的快速检测, 在环境监测、 农业食品与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 附图 1 是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 2 是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的金膜基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 1 中, 1.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修饰的金膜基片, 2. 金属丝导线, 3. 塑料绝 缘层, 4. 环氧树脂胶。 0012 附图 2 中, 11. 氮化硅基板, 12. SiO2膜层, 13. 金属钛膜层, 14.。

13、 铜锡合金膜层, 15. 金膜层, 16.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7. 11- 巯基十一烷酸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1 传感芯片的组装制备 : 如图 1 所示, 检测汞离子的传感芯片, 该传感芯片包括一个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金膜基片 1, 该金膜基片 1 的金层一角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 3 的金属丝如铜丝导线 2 相连接, 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 4 包裹密封。所用环氧树脂胶 4 将金膜基片 1 的金层一角与 铜丝导线 2 密封包裹相连, 以保证良好的导电、 导通性。 0014 如图 2 所示, 对于金膜基片 1, 其形状为正方形, 选择边长为 6mm, 。

14、是在抛光的氮化 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300nm的SiO2膜层12、 50nm的金属钛膜层13、 180nm的铜锡合金 膜层14 ; 铜锡合金膜层14经抛光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溅射沉积150nm的金膜层15 ; 金膜层 15 经化学清洗处理后, 在其表面上组装修饰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其质量为 22g。 0015 值得注意的是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的组装修饰方法, 即先将传感芯片金膜 基片 1 的金膜层 15 表面用二次蒸馏水清洗, 依次在二次蒸馏水、 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各 3 分钟, 然后取出浸入 10mmol/L 的 11- 巯基十一烷酸 / 乙醇溶液中, 于 4。

15、冰箱中自组装 24 小时, 取出干燥, 得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传感芯片, 不用时置于去离子水中于 4 C 冰箱密封保存。 0016 实施例 2 汞离子的检测 : 采用常规电化学原电池测试系统 : 将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 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进行电化学电位测试, 该传感芯片 电极的电位响应值与汞离子的浓度在 1.010-8 1.010-4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对汞 离子的检测下限达到 5.610-9 mol/L。 说 明 书 CN 103344683 A 4 3/3 页 5 0017 实施例 3 传感芯片的。

16、重现性 :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 10 支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 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分别对1.010-5 mol/L和1.010-4 mol/L的汞离子溶液 样品进行电化学电位测试, 可以看出, 在连续进行 10 次测定后,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52% 和 0.34%, 表明该传感芯片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好。 0018 实施例 4 传感芯片的选择性 :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11-巯基十一烷酸膜层16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 饱和 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分别考察了常见阳离子对汞离子测定的影响, 发现除了 Cu2+、 Fe2+ 两种金属离子。

17、有较小的干扰外, Na+、 K+、 Mg2+、 Ba2+、 Ca2+、 Zn2+、 Sn2+、 Pb2+、 Ag+、 Bi3+、 Al3+、 Fe3+和 Ni2+ 等十四种金属离子的干扰不明显, 表明该传感芯片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好。 0019 实施例 5 环境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测定 : 将按上述方法组装修饰的 11- 巯基十一烷酸膜层 16 修饰的传感芯片为工作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分别考察了四种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加标检测, 回收率在 97.5104.2% 之间, 说明该方法回收率好 ; 并与标准分光光度法对照, 样品的测量结果比较 一致, 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说明该传感芯片可应用于实际废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 说 明 书 CN 103344683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68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