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素蛋白的人工结合蛋白的生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泛素蛋白的人工结合蛋白的生产.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98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39851 A (21)申请号 201310381691.X (22)申请日 2004.05.27 10324447.6 2003.05.28 DE 200480014610.1 2004.05.27 C07K 14/47(2006.01) C07K 14/435(2006.01) C07K 1/107(2006.01) G01N 33/68(2006.01) G01N 33/74(2006.01) G01N 33/53(2006.01) A61K 38/17(2006.01) A61P 。
2、35/00(2006.01) A61P 31/00(2006.01) (71)申请人 塞尔蛋白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哈雷 (72)发明人 马库斯菲德勒 乌尔丽克菲德勒 雷纳鲁道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彭鲲鹏 郑斌 (54) 发明名称 基于泛素蛋白的人工结合蛋白的生产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修饰的 “泛素样蛋白” 超家族的蛋 白质、 具有泛素样折叠的蛋白质及其片段或融合 蛋白。 作为所述修饰的结果, 所述蛋白质对预定的 结合伴侣具有之前并不存在的结合亲和力。本发 明也涉及生产和使用所述蛋白质的方法。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
3、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5 页 序列表 1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5页 序列表1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9851 A CN 103539851 A 1/2 页 2 1. 经修饰的泛素蛋白的制备方法, 其具有以下步骤 : a. 提供待修饰的泛素蛋白 ; b. 确定作为结合伴侣的抗原 ; c. 替换如 a 中定义之泛素蛋白的氨基酸 62、 63、 64、 65 和 66, 并且进一步替换选自如 a 中定义之泛素的第 2、 4、 6 位之氨基酸的氨基酸。
4、 ; d. 使该经修饰的泛素蛋白与步骤 b 中预先确定的所述结合伴侣接触 ; e. 鉴定这样的经修饰泛素蛋白, 其与 b 中预先确定的所述结合伴侣具有以 KD定义的 10-5M 至 10-12M 的结合亲和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待修饰的泛素蛋白具有一级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5 或者由 SEQ ID NO.1 或 SEQ ID NO.15 编码的一级氨基酸序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结合伴侣是生物受体、 肿瘤标记物、 细胞因 子、 白介素、 生长因子、 激酶、 整合素、 人血清白蛋白、 T 细胞和 B 细胞抗原、 免疫球蛋白或其。
5、 部分、 糖、 毒素、 酶或激素。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结合伴侣选自 G 蛋白偶联受体、 人 GLP-1 受 体、 人 PTH 受体、 EGF 受体、 HER2、 HER3、 VEGF/R1-4、 Ep-CAM、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 肿 瘤坏死因子 (TNF-)、 肿瘤坏死因子 (TNF-)、 IL-2、 IL-6、 IL-11、 IL-12、 NGF( 神经生 长因子 )、 ProNGF、 BMP、 EGF、 MIA、 MIA-2、 F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PDGF、 P1GF、 IGF、 糖蛋白受体 IIb/IIIa(GPIIb。
6、/IIIa)、 CD4、 CD11、 CD14、 CD16、 CD20、 CD22、 CD25、 CD34、 CD47、 CD56、 CD83、 CD154、 CTLA-4、 免疫球蛋白 G、 E、 M、 人免疫球蛋白 M 的 Fc 部分或抗原结合位点 区域中的抗体片段、 Lewis Y、 Lewis X、 霉菌毒素或氢化可的松。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结合伴侣是 TNF、 VEGF、 GLP-1、 IgM、 IgM-Fc 或氢化可的松。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步骤 c 中的修饰通过基因工程改变属于对应经修 饰蛋白质之 DNA 来进行, 或者其中经修。
7、饰的蛋白质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经修饰的蛋白质在原核宿主生物体或真核宿 主生物体中或者在无细胞系统中表达。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步骤 c 中 : i. 位置 2 替换为 Gln、 Ser、 Gly、 Tyr、 Arg、 Leu 或 Phe ; ii 位置 4 替换为 Phe、 Leu、 Gly、 Cys、 Ala、 Arg 或 Trp ; iii. 位置 6 替换为 Lys、 Pro、 Asn、 Ile、 Ala、 Trp 或 Val ; iv. 位置 62 替换为 Gln、 Tyr、 Pro、 Phe、 Asn、 Met、 。
8、Arg、 Ser 或 Gly ; v. 位置 63 替换为 Lys、 Ser、 Pro、 Phe、 Leu 或 His ; vi. 位置 64 替换为 Glu、 Lys、 Gly、 Val、 Ser、 Gln 或 Asp ; vii 位置 65 替换为 Ser、 Pro、 Arg、 Thr、 Trp、 Gly 或 Leu ; 或 viii. 位置 66 替换为 Thr、 Ser、 Asn、 Gln、 Ser、 Ile 或 Gly。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步骤 c 中建立基因文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步骤c中经选择之氨基酸的随机替换通过随机 诱变进行。。
9、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步骤d中通过合适的选择方法进行与预定结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9851 A 2 2/2 页 3 伴侣的接触。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以下来进行与预定结合伴侣的接触 : 噬菌 体展示、 核糖体展示、 mRNA 展示、 CIS 展示、 细胞表面展示方法、 酵母表面展示或细菌表面展 示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步骤e中通过一种或更多种以下方法检测与预 定结合伴侣具有结合亲和力的蛋白质 : ELISA、 等离子体表面共振光谱、 荧光光谱、 FACS、 等 温滴定量热法或分析超离心。 14. 根据。
10、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步骤 e 后是分离与预定结合伴侣具有结合亲 和力的经检测之蛋白质的步骤。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针对所述经修饰泛素蛋白的结合亲和力、 结合特 异性和 / 或其他蛋白质化学性质如稳定性、 溶解度或产率, 所述经修饰泛素蛋白用原本已 知的方法成熟。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经修饰的泛素蛋白以位点特异性和共价方 式连接到相同或不同特异性的蛋白质上并因而获得双价或双特异性蛋白质。 1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经修饰的泛素蛋白以位点特异性和共价方 式连接到一种或更多种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上并因而获得。
11、双功能蛋白质。 1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制备的经修饰的泛素蛋白通过原本已知的方法如层析或吸附技 术用于检测、 定量测定、 分开和 / 或分离对应结合伴侣的用途。 1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制备的经修饰的泛素蛋白在制备用于诊断、 预防或治疗疾病的 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对应结合伴侣直接或间接参与所述疾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9851 A 3 1/35 页 4 基于泛素蛋白的人工结合蛋白的生产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04 年 5 月 27 日、 申请号为 “200480014610.1” 、 发明名称为 “基于泛素蛋白的人工结合蛋白的生产”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12、, 原申请是国际申请 PCT EP2004 005730 的中国国家阶段申请。 0002 本发明涉及修饰的 “泛素样蛋白” 蛋白超家族的蛋白质、 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 蛋白质及其片段或其融合蛋白, 其中, 作为这种修饰的结果, 所述蛋白质对预定的结合伴侣 (binding partner) 具有之前并不存在的结合亲和力。本发明也涉及制备和使用这些蛋白 质的方法。 0003 泛素是小的、 单体胞浆蛋白, 其序列高度保守, 并在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的所有 已知真核细胞中存在。机体中, 它在细胞内蛋白的受控降解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为此目 的, 经过酶级联传递, 预定要降解的蛋白质与泛素或聚泛素链共价。
13、连接并因为这种标记而 选择性降解。根据最近的结果, 泛素或泛素对蛋白质的标记也分别在其它细胞过程如几种 蛋白质的输入或其基因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Marx,2002)。 0004 除了其生理功能的阐明以外, 泛素成为一种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其结构和蛋 白质化学特性。泛素的多肽链由折叠成非常致密的 结构的 76 个氨基酸组成 (Viiay-Kumar,1987) : 多肽链的几乎 87以氢键方式参与形成二级结构元件。至于重要的 二级结构, 可以提到三个半 - 螺旋转角和由四条链组成的反平行 片层。这些元件的 特征性排列反平行 片层暴露于蛋白质表面, 所述表面的背侧包装有垂直于其上面 的 螺旋一般认。
14、为是所谓的泛素样折叠基序。因此, 泛素分别用于命名蛋白质超家 族 (“泛素样蛋白” ) 或蛋白质家族 (“泛素相关蛋白” )(Murzin et al.,1995), 其中包含 蛋白质如 SUMO-1(Miler et al.,2001)、 FAU(Michiels et. al.,1993)、 NEDD-8(Kumar et al.,1993)、 UBL-1(Jones und Candino,1993) 和 GDX(Filippi et al.,1990), 它们具有这 种基序并且其一级序列与泛素高度一致。另一个结构特征是位于蛋白质内部 螺旋和 片层之间的显著疏水区域。 0005 因为其较。
15、小, 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方法来进行泛素的人工制备。由于其 有利的折叠性质, 可通过基因工程用诸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微生物相对大量 的在胞浆或周质间隙 (periplasmic space) 生产泛素。因为周质区主要是氧化性环境, 后 一种策略通常用于生产分泌性蛋白。由于简单有效的细菌制备方法, 泛素可用作生产有困 难的其它待制备外源蛋白的融合伴侣。 通过与泛素融合, 可实现更高的溶解性, 进而实现更 高的产量。 本发明实施的提供泛素作为通用人工结合蛋白的方法考虑到其蛋白质化学特性 的全新利用。 0006 在天然功能被人工应用的蛋白质中间例如应用于生物技术、 。
16、生物分析或医 药抗体 ( 即免疫球蛋白 ) 占主要地位。它们可以特异地非共价结合几乎任何可能物质 的能力使它们成为需要识别、 结合或分离配体、 受体或其它目标分子的几乎每个生物科学 应用中最重要的工具。近年开发的在 E.coli 中功能性生物合成抗体片段的方法进一步扩 展了免疫球蛋白的可能用途, 但同时也显示了其难点所在和局限性。 0007 除了 Fab和 Fv片段 (Skerra und Plckthun,1988) 也主要能用常规蛋白质化学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4 2/35 页 5 方法获得以外,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并由于免疫球蛋白的模块结构 ( 见综述 : Dbel。
17、 und Kontermann,2001)可以开发不同的人工构造物, 值得注意的包括单链Fv片段(scFv)(Bird et al.,1988)、 二硫桥连接的 Fv 片段 (dsFv)(Brinkmann et al.,1993) 以及双价 (Carter et al.,1992) 和双特异性抗体片段 ( 例如 diabodies,Holliger et al.,1993)。为了诊断 和用于治疗, 可通过重组 Ig 片段与效应子模块的基因融合获得双功能蛋白质。因此, 其中 可以得到与碱性磷酸酶(Muller et al.,1999)和绿色荧光蛋白(GFP ; Griep et al.,199。
18、9) 的融合体。抗体片段与放射性同位素细胞毒性物质的融合体对于癌症治疗很是重要 ( 免疫 毒素 ; Reiter 和 Pastan,1998)。在此情况下, 各 Ig 片段与肿瘤细胞上特异性表面蛋白的选 择性结合被用于治疗药的位点特异性应用 ( 肿瘤靶向治疗 )。 0008 然而, 在大肠杆菌中制备抗体片段的方法不仅能够以足够的质和量供诊断和治 疗, 而且能够简单而快速的修饰其蛋白质和免疫化学特性。 细菌宿主操作简单, 使得可以用 标准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改变载体编码的外源蛋白基因。通过靶向抗体工程 (Kontermann 和 Dbel,2001) 可以优化抗体片段的结合亲和力或宿主相容性。另外。
19、, 特异性抗体或其片 段也可分别人工制备, 即在免疫系统之外制备, 它们针对最不同的目标物质, 如低分子量结 构或蛋白质。通过这些进化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与人抗体系统接近的随机诱变制备合成 抗体片段库 (Knappik et al.,2000)。使用合适的选择策略如噬菌体展示或核糖体展示 (Winter,1998,Hoogenboom et al.,1998 ; Hanes et al.,2000), 可以成功分离具有预期结 合特性的功能性 Ig 片段。照这样, 例如也可以获得针对经典免疫接种中诱发毒性作用或仅 有弱免疫应答的抗原的结合蛋白。 0009 尽管有抗体工程提供的上述成绩和可能性, 。
20、某些缺点将限制抗体的实际用途。因 此, 提供足量抗体是一个问题 : 在真核细胞培养系统中进行功能性抗体生产是极其消耗成 本的方法。另外, 分别由于其大小和血清中长保留时间 ( 血液清除慢 ) 而导致的抗体分子 低组织穿透能力妨碍了很多治疗应用。尽管可在细菌中制备更小的抗体片段如 scFv或 Fab 片段(见上文)并因而基本成本较低, 然而由于其不利的折叠性质和需要形成几个二硫键, 重组生成的产率低于预期水平。 此外, 与母体抗体相比, 重组抗体片段经常稳定性较差并显 示较低结合活性。 0010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 尝试将抗体结合原理即通过位于保守性蛋白骨架上的暴 露于表面的超变区来结合赋予其它。
21、蛋白质 (Skerra,2000)。这意味着改变大量可变环 以产生人工结合特性。为此目的, 通常天然结合蛋白质如 lipocalin(Beste et al.,1999) 或 III 型纤连蛋白结构域 (Koide et al.,1998) 作为从柔性 “环” 结构形成结合位点的出 发点一一以类似于抗体的方式一一这种结构的修饰能识别与天然配体不同的配体。 0011 另外, 根据 WO01 04144, 在原本缺乏结合位点的 片层结构蛋白中在蛋白 质表面人工产生这种结构。通过这种新生的人工结合位点 ( 见下文 ), 可以获得例如 -crystallin眼睛晶状体结构蛋白的变化形式, 它可以可定量。
22、的亲和力和特异 性与之前定义的物质相互作用。与已经存在并从以上举例说明的柔性 “环” 结构而形成的 结合位点修饰相比较, 这些结构是根据 WO01 04144 在 片层表面新生的。然而, WO01 04144 仅描述改变较大蛋白以产生新结合特性。由于其大小, 根据 WO01 04144 的蛋白质 仅可以通过较费劲的方法在基因工程水平上进行修饰。此外, 在公开的蛋白质中仅占全部 氨基酸较小百分比的部分被修饰, 以维持蛋白质的整体结构。 因此, 只有蛋白质表面的较小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5 3/35 页 6 区域可用于产生之前不存在的结合特性。而且, WO01 04144 在。
23、实验水平上只公开了对小 的、 低分子量分子产生了结合特性, 并没有公开较大分子如蛋白质的情况。 0012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对所选择结合伴侣具有之前不存在的新结合亲和 性、 不表现出上述缺点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创建替代抗体却不表现抗体上述 缺点的分子。 0013 根据本发明, 通过提供根据权利要求 1 的修饰蛋白实现这个目的, 所述修饰蛋白 主要基于起始蛋白例如泛素的蛋白结构, 并且在其表面带有人工产生的结合位点。 0014 具体地, 根据本发明提供选自 “泛素样蛋白” 超家族的蛋白质、 具有泛素样折叠基 序的蛋白质及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其片段或其融合蛋白的蛋白质, 其中。
24、由于所述蛋白质 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修饰, 所述表面暴露区域包括 片层区 域的至少一个 片层链和任选的非 片层区域, 该蛋白质表现出与预定结合伴侣具有之 前不存在的结合亲和性, 同时保留泛素样折叠基序。 0015 因此, 本发明涉及通过对选自 “泛素样蛋白” 蛋白超家族的蛋白质、 具有泛素样折 叠基序及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其片段或其融合蛋白的蛋白质通过替换、 插入、 缺失、 化学 修饰或其组合加以修饰的蛋白质, 其中由于这种修饰该蛋白质表现出与预定结合伴侣具有 之前不存在的结合亲和性, 这种蛋白质可经以下方法获得 : 0016 a) 选择待修饰蛋白 ; 0017 b) 确。
25、定结合伴侣 ; 0018 c) 选择该蛋白质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区域中的氨基酸, 所述表面暴露区域包括 片层区域的至少一个 片层链和任选的非 片层区域 ; 0019 d) 经替换、 插入、 缺失和或化学修饰来修饰所选择氨基酸, 同时保留泛素样折叠 基序 ; 0020 e) 使修饰后蛋白与步骤 b) 中确定的结合伴侣接触 ; 0021 f) 检测与步骤 b) 中确定的结合伴侣有结合亲和力的蛋白质。 0022 此外,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基于泛素的修饰蛋白的各方法以及这些 修饰蛋白的用途。 0023 因此, 本发明还描述制备选自 “泛素样蛋白” 蛋白超家族蛋白的蛋白质、 具有泛素 样折叠基。
26、序的蛋白质及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其片段或其融合蛋白的蛋白质的方法, 其中 由于一种或多种修饰该蛋白质表现出与预定结合伴侣具有之前不存在的结合亲和性, 这种 蛋白质可经以下方法获得 : 0024 a) 选择待修饰蛋白 ; 0025 b) 确定结合伴侣 ; 0026 c) 选择该蛋白质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区域中的氨基酸, 所述表面暴露区域包括 片层区域的至少一个 片层链和任选的非 片层区域 ; 0027 d) 优选经替换、 插入、 缺失和或化学修饰来修饰所选择氨基酸, 同时保留泛素样 折叠基序 ; 0028 e) 使修饰后蛋白质与步骤 b) 中确定的结合伴侣接触 ; 0029 f) 检测与步骤 b)。
27、 中确定的结合伴侣有结合亲和力的蛋白质。 0030 因此本发明提供分别对具有本申请所定义的泛素样折叠基序的蛋白质或多肽进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6 4/35 页 7 行修饰而制备的蛋白质或多肽。这些包括 “泛素样蛋白” 蛋白超家族的蛋白质, 具有泛素样 折叠基序的所有蛋白质以及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这些蛋白质的片段或融合蛋白。 分别从 这些蛋白质或多肽出发, 分别修饰原蛋白质或多肽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这些修饰具体 包含氨基酸替换, 但也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以及氨基酸的化学修饰。这些 修饰在待修饰蛋白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区域进行。至少一个氨基酸的修饰包含 片层区 域。
28、的至少一个片层链, 其中片层链必须位于结合伴侣或配体可接近的蛋白质表面, 这 些结合伴侣或配体分别能与该修饰蛋白以可测的亲和力结合。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 中, 除了改变 片层区域的 片层链, 非 片层区域也被修饰, 优选它们暴露于表面, 以 影响具体是增加与预定结合伴侣的结合亲和力并因而增强特异性。 003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原本已知的修饰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不同技术。 这些将在 下面更详细描述。 此外可参考出版物Ausuebel et al.,1994以及Sambrook et al.,1989。 0032 已经知道泛素非表面暴露的核心区氨基酸的修饰 (Finucane et al.,B。
29、iochemist ry,Vol.38,No.36,1999 或 Lazar et al.,Protein Science(1997),6 1167-1178)。其中 所作改变是针对不参与结合的位置, 因为它们定位于疏水核心而不能与溶剂或可能的结合 伴侣接近。 0033 在下面的内容中, 术语 “之前不存在的结合特性” 和新生的人工结合位点的意思在 本发明中将分别被解释。 这些术语意思是指修饰蛋白之前不表现出在修饰区与预定结合伴 侣或泛素的天然结合伴侣具有结合特性。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 选择与预定结合 伴侣不具有结合亲和性的待修饰蛋白。 结合伴侣也可定义为与根据本发明修饰的蛋白质具 有。
30、可测量的亲和力的配体。作为存在可定量结合特性即伴侣结合亲和性的最小值, 根据本 发明可以认为形成复合体的解离常数为 KD=10-5M 或更小。10-5M 或更小的值可以认为是可 定量的结合亲和力。根据应用, 优选 10-6M 到 10-12M 的值, 对于例如层析应用优选 10-7M 到 10-11M, 或对于例如诊断或治疗应用优选 10-9M 到 10-12M。进一步优选的结合亲和力是 10-7M 到 10-10M, 优选到 10-11M。确定结合亲和力的方法原本已知, 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修饰意思是指氨基酸替换、 插入、 缺失或化学修饰。 0035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
31、待修饰蛋白, 可以使用 “泛素样蛋白” 超家族的蛋白质。根据本 发明, 这个超家族包含 Murzin 等人 (1995) 列出的亚组。这些例如包括 “泛素相关蛋白” 、 “UBX 结构域” 、“GABARAP 样” 、“RAS 结合结构域” 蛋白家族等。优选使用 “泛素相关蛋白” 蛋 白家族的蛋白质。根据本发明也包含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那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实 例是 SUMO-1、 FAU、 NEDD-8、 UBL-1 和 GDX 以及 Rubl、 APG8、 ISG15、 URM1、 HUB1、 Elongin B、 PLIC2(N 端结构域 )、 人 Parkin(N 端结构域 )。 0。
32、036 来自泛素样蛋白超家族的根据本发明可使用的蛋白质已被高度表征。仅举例来 说, 可以参考以下因特网站点 : http: bip.weizmann.ac.il scop index.html。 根据这个站点, 泛素样蛋白家族定义为包括泛素相关蛋白家族的超家族。此超家族所有成 员的主要特征是反平行排列的 片层并且这些蛋白质被分成 段和 段。折叠定义为 -Grasp 并因而为泛素样的。核心区定义如下 : (2)-(2), 其中数字表示链数目并 且全部链形成 片层。混合 片层排列是 2143, 意思是如果从顶部从左向右看片层时链 的位置(氨基端在底部, 羧基端在顶部)。 因此泛素样蛋白成员的特征是。
33、暴露于蛋白质一个 表面的反平行片层, 在所述表面背侧包装有垂直于其上面的螺旋。 这种泛素样折叠基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7 5/35 页 8 序是根据本发明可使用并修饰的蛋白质的特征, 并明确区分该家族成员与其它蛋白质。根 据此定义, 本发明也包含 PLIC-2 的泛素样 N 端结构域和 parkin 的泛素样结构域。 0037 根据称作比对的序列比较或从结构角度考虑,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初步判断蛋白质 是否是泛素样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最后证据自然总是由结构分析提供, 例如 X 射线晶体衍 射或多维核磁共振谱的结构分析。近来, 使用遗传算法的结构分析也能提供良好预测。 0038。
34、 关于泛素超家族的进一步信息可在例如 Larsen et al.2002 的出版物中发现。此 外, 也可参考 Buchberger et al., 2001。Buchberger 描述了典型 -Grasp 折叠作为具有 - 二级结构组成的泛素样蛋白的特征, 即在 21534 的排列中的 “混合 片层” 形式的 5 个 链排列。在此方面, 必须指出在一级序列上 UBX 与例如泛素没有显著 同源性 (Buchberger et al., 2001), 但尽管有这种事实, 由于其三维结构与例如泛素的相 同, 因此 UBX 也归类于泛素样蛋白。在此方面也应该提到, 在泛素中 48 和 49 位氨基酸有。
35、时 候也被当作额外 链 (Vijay-Kmar, 1987)。这第五条链在泛素结构中位于螺旋之后并给 出对 “混合片层” 的 21534 的排列, 然而该链仅由两个氨基酸组成, 很容易怀疑这种两个氨 基酸的链是否能被称为片层链。 然而如上解释, 根据Buchberger等人(2001), 也可以毫 无疑问的将具有 21534 排列的蛋白质归类于泛素样蛋白超家族。对于本发明, 选择上文更 详细描述的定义 2143 用于泛素中 链的排列。 0039 上述家族和超家族的蛋白质通常高度保守。根据现有知识, 例如泛素在所有哺乳 动物中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酵母的泛素与该序列仅有三个氨基酸不同。人泛素或哺乳。
36、动 物泛素分别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 并具有开始部分描述的结构。 0040 根据本发明, 待修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被修饰的起始蛋白例如人泛素应该具有 至少30、 优选至少40或50、 进一步优选至少60、 至少70、 至少80、 至少90或 至少 95一致性, 其中无论如何都具有如上详细定义的泛素样折叠基序。 0041 根据本发明, 也包括上述蛋白质的片段, 只要这些片段包含上述泛素样折叠基序, 同样还包括上述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的融合体。在这些片段和融合蛋白的情况下, 本发明 框架内提及的氨基酸位置总是指人泛素中的对应位置。 融合伴侣的实例是(报告)酶、 毒素 或其它结合蛋白等。而且, 例如。
37、可以进行与低分子量物质如生物素、 地高辛配基、 荧光和 或发光物质等的化学偶联。 0042 在融合蛋白的情况下已经融合的蛋白质可根据本发明修饰。然而, 修饰或选择后 融合的片段也包含在本发明内。在每种情况下, 这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实 现。 0043 根据本发明, 选用于制备修饰蛋白的蛋白质优选是人泛素或其他来源的泛素, 例 如另一种哺乳动物泛素。因此, 本发明将在下面具体用人泛素作为例子来描述。将用几个 实例来描述人泛素的修饰, 以获得也可被称为突变蛋白 (mutein) 并显示与预定结合伴侣 具有之前不存在的结合亲和力的蛋白质。作为哺乳动物泛素, 具体使用哺乳动物领域里啮 齿类。
38、、 家养动物和农用动物的泛素。如果已知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蛋白质的使用领域, 即如 果修饰蛋白例如将用作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可优选人蛋白质作为待修饰的起始蛋 白 ; 这同样适用于相应的使用领域。应该指出, 下面给出的解释仅以举例方式基于人泛素。 在这种详细说明和所述实例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修饰具有泛素特异性 折叠基序的其他蛋白质。因此, 本发明不限于人泛素或一般意义的泛素。在此方面的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8 6/35 页 9 和解释应认为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然而它们是特别优选的。 0044 如上所述, 人和哺乳动物泛素分别有76个氨基酸。。
39、 四个链中助于形成反平行 片层的氨基酸是根据本发明并根据PDB数据库(http:www.rcsb.orgpdbindex. html) 中的 1UBQ 结构的以下氨基酸位置 : 0045 第一链 ( 氨基端 ) : 2-7 ; 第二个 片层链 : 12-16 ; 第三链 : 41-45 ; 第四链 ( 羧基 端) : 66-71。 如果从顶部(氨基端在底部, 羧基端在顶部)从左向右看片层, 则链的位置是 : 第二、 第一、 第四、 第三链, 其中第一和第四链之间的多肽链形成 螺旋。 0046 选择和修饰待修饰氨基酸 : 0047 基于对应的结构数据, 例如可从 Protein Data Ban。
40、kTM(Berman et al., 2000 ; http: www.rcsb.org pdb) 免费获得的那些数据, 可通过计算机分析来定位起始蛋 白如泛素蛋白质骨架中侧链暴露于表面即朝向溶剂或潜在的结合伴侣的那些氨基酸的位 置。而且, 可通过计算机分析来鉴定起始蛋白如泛素中随机替换可能对蛋白骨架的稳定性 没有或仅有很小的负面影响的那些氨基酸。 这些信息可提供关于每单个氨基酸作为结合位 点元件的适用性的初步指征, 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 例如 选择人泛素中的2、 4、 6、 62、 63、 64、 65和66位氨基酸, 因为它们暴露于表面且整体结构耐受 它们的。
41、随机替换。所提到的位置在空间上相互临近, 分别位于第一个氨基端 片层链的起 始 (2、 4、 6 位 ) 以及环中 (62、 63 位 ) 或在羧基端 片层链的起始 (64、 65、 66 位 ), 并以其 氨基酸侧链形成泛素表面的连续区域 ( 图 1)。因此, 通过在分析区域中的随机氨基酸替换 (“随机化” ) 可以以类似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的方式在泛素的完整蛋白质结构 上产生表面暴露的超变区。 0048 使用 ProSAII 软件 (” Protein Structure Analysis” ; Proceryon Biosciences, Salzburg), 可确定相对于泛素 (WT)。
42、 的例如 104种变体和相同数目的、“对照表位” 残基 ( 随 机位置 24、 28、 31、 32、 35、 37、 38、 39) 被替换的变体的随机所取样品的蛋白质稳定性。在此 情况下, 计算机产生的结合位点区被随机替换的变体中约 19具有与泛素 (WT) 至少同样 高的稳定性, 而约 90比携带 “对照表位” 的那些更稳定 ( 图 2)。这种计算机产生的结果 因而可用作选择合适氨基酸的基础。 0049 根据优选实施方案从人泛素的可用结构数据出发首先选择待产生的结 合位点区中 8 个氨基酸位置。通过随机改变此区域的一级序列 ( 随机诱变 ) 和随后经特异 性选择, 可以获得表现出分别与预。
43、定半抗原或抗原或一般的预定结合伴侣具有期望结合活 性的变体。尽管如此获得的修饰蛋白被赋予全新的结合特性, 它们仍保持与起始蛋白在结 构和蛋白质化学性质上的高度一致性。 因此, 它们提供优点, 如尺寸小、 高稳定性、 成本有效 的制备, 还容易修饰并对之前预定配体同时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 在此方面, 不能期望泛 素作为产生人工结合蛋白的骨架结构的适用性, 因为 1) 因为泛素较小, 不能期望骨架对广 泛氨基酸替换的耐受性和 2) 预先不能看出涉及 片层的人工结合位点的功能性, 其中片 层被认为是硬的和非柔性的。 0050 根据本发明, 抗原应指由抗体结合的物质。术语抗原包含半抗原、 肽、 蛋白。
44、质、 糖、 DNA 等。从 Roche Lexikon Medizin(4th edition ; http: www.gesundheit.de roche), 可以获得抗原和半抗原的以下定义, 它们也用于本发明 : 0051 抗原 (AG) : 指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的 (“非自身” ) 的任何物质。在多数情况 说 明 书 CN 103539851 A 9 7/35 页 10 下启动导致免疫的免疫反应 ( “免疫原” ) ; 分别在变态反应 ( “变应原” ) 和特异反应 ( “特应原” ) 的情况下, 这种免疫反应被过度放大。AG 诱导体液防御反应 ( 抗原 - 抗体 反应 ) 和或细胞。
45、防御反应 ( 见下文免疫性 )。如果 AG 被免疫系统耐受 ( 免疫耐受 ), 也 称为 “耐受原” 。作为抗原有效的主要是复杂的和较高分子量的物质 ( 蛋白质体、 多糖、 核苷 酸和很多合成化合物 ), 它们具有负责免疫应答的化学可鉴定的功能结构 ( 决定簇 )。分类 成 1) 完全 AG, 多数高分子量抗原, 自身可引起免疫反应, 2) 低分子量半抗原 ( 半抗原 ), 仅 在偶联到较大载体分子后作为免疫原。 表示为例如异种的、 同种异体的或同基因的、 自体同 源的 AG ; 自体的、 异体的、 移植、 抗肿瘤病毒 AG。 0052 半抗原 : 简单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与抗原 (AG) 特。
46、异性有关, 或由于其结构 ( 决定 簇 ) 而能特异性结合抗体, 但与完全 AG 相比不能产生变态反应。在结合到称为载体的蛋白 体后变成完全抗原 ( 抗原 )。 0053 应该指出, 使用本发明也能产生对作为结合伴侣的非免疫原性物质如肿瘤标志物 具有结合特性的泛素变体。 0054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 至少部分在一级序列直接临近的两个或多个氨基酸 处进行修饰, 优选替换, 其中在三级结构中互相直接临近的氨基酸进一步优选至少部分定 位于蛋白质的 片层链中。一般来说,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每个替换伴随蛋白质稳定性的降 低。由于临近氨基酸的影响, 单个替换多数能被耐受, 没有大幅度的去稳定作用。然。
47、而, 如 果整个区域即例如由几个临近氨基酸组成的结构实体被改变, 不再能期望直接临近氨基酸 所致的稳定作用。 因此, 直到如今, 在现有技术中只有泛素的不互相直接临近的氨基酸被修 饰。令人惊奇的是 : 在通过修饰直接临近的氨基酸而导致该蛋白区域如此宽范围区域改变 后, 该蛋白质的稳定性没有大大降低。泛素或具有泛素样折叠基序的蛋白质中两个直接临 近的氨基酸可以被替换而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结构没有不利影响, 单独这种事实是令人惊 奇的并且不能被预料。 0055 特别是在较小的泛素的情况下, 修饰直接临近氨基酸的优点还在于 : 与修饰不相 互直接临近氨基酸的情况相比, 通过基因工程更容易制备这种修饰。。
48、 因此, 根据这个实施方 案, 可以在蛋白质和 DNA 水平上提供大量修饰蛋白的简化产生方法。 0056 优选的, 直接临近氨基酸的替换数目是 2-10 个一级序列中互相直接临近的氨基 酸, 更优选 2-8 个, 进一步优选 3-7 个或 4-6 个一级序列中互相直接临近的氨基酸。 0057 如果一级序列中互相直接临近的氨基酸被替换, 这些氨基酸的一部分可以延伸到 片层链区域。 延伸到片层链区域的这部分的长度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氨基酸, 优选两 个或三个氨基酸。因此直接临近氨基酸的区域位于 片层链区域的开始或末端, 优选长度 为具有约 2-3 个氨基酸。 0058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修饰优选替换 5 个或更多个直接临近氨基酸, 其中两 个或更多个、 优选两个或三个直接临近氨基酸形成 片层链区域的开始或末端。在此情况 下, 优选 8、 9 或 10 个氨基酸、 特别优选 8 个氨基酸可作为直接临近修饰氨基酸总数的上限。 0059 在修饰泛素 片层链中直接临近氨基酸的情况下, 如果这些氨基酸位于 片层 链区域的开始或末端, 这些氨基酸一股全部暴露于表面。 在此情况下, 可以认为所有氨基酸 参与产生新结合特性。 006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 修饰一些氨基酸以产生具有新结合特性的区域, 它 说 明 书 CN 10353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