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85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18532 A (21)申请号 201310476039.6 (22)申请日 2013.10.12 A01G 1/04(2006.01) (71)申请人 承德黄林硒盛菌业有限公司 地址 067500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黄土梁子 镇黄土梁子村承德黄林硒盛菌业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 迟明峰 李少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 菇的方法, 。
2、包括 : 将基料进行发酵 ; 以郁闭度为 0.600.75、 海拔为5001800米的林地作为培 菌区, 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61米的地面挖坑作 为培菌坑 ; 按顺序在培菌坑内撒施鸡腿菇菌种、 发酵基料、 鸡腿菇菌种, 并以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 混合物覆盖培菌坑, 后喷水以湿透覆土, 进行土层 发菌 ; 在土层内温度为136时培育2560 天, 在平均气温为424时出菇。 本发明所述 方法出菇产量高, 较人工栽培技术的生物学效率 提高 40% 左右 ; 所生产鸡腿菇接近野生菇风味和 口感 ; 无需占用耕地, 节省出菇棚、 发菌棚等一次 性固定资金投入, 菌糠废料直接被树根分解利用, 保护环境、 。
3、利于循环发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8532 A CN 103518532 A 1/2 页 2 1. 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基料进行发酵 ; (2) 以郁闭度为 0.60 0.75、 海拔为 500 1800 米的林地作为培菌区, 在树下并离开 树干 0.6 1 米的地面挖坑作为培菌坑 ; (3) 按顺序在培菌坑内撒施鸡腿菇菌种、 步骤 (1) 所得发酵基料、 鸡腿菇菌种, 并以步骤 (2) 。
4、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覆盖培菌坑以盖住鸡腿菇菌柱, 后喷水以湿透覆土, 进行土 层发菌 ; (4) 在土层内温度为 1 36条件下培育 25 60 天, 在气温为 4 24时出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基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 分 : 木屑1601200份, 发酵牛粪粉1601200份, 石灰粉10100份, 石膏粉550份, 水 330 2400 份 ; 优选地, 所述木屑与水的重量份之比为 1:1.5 2 ; 优选地, 所述木屑来 自未经任何化学处理、 没有污染的非转基因原材料 ;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木屑为来自原生态 林地的阔叶树木屑。
5、 ; 优选地, 所述基料按如下方法进行发酵 : 先将木屑和发酵牛粪粉按料、 水比 1 : 1 的比 例进行前期发酵处理, 再加入其它组分及水进行后发酵, 完成发酵处理后即得 ; 进一步优选 地, 所述基料发酵的标准为充分腐熟。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所述林地为针叶、 阔叶单一 树种林地或针叶、 阔叶混交林地 ; 优选地, 所述针叶树种为油松、 黑松、 落叶松、 马尾松或侧 柏, 所述阔叶树种为刺槐或桦树 ; 优选地, 所述培菌区面积在 1000 亩以上, 远离村庄 3km 以上, 周边 3km 无化工、 医院、 垃 圾场以及粉尘企业, 林。
6、区内无人工种植农作物 ; 优选地, 所述培菌坑为深 15 30 厘米、 长宽各 20 45 厘米的方形土坑, 坑间距 30 60 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 各物料的具体撒施 方式为 : 按播种率 15 25% 计, 以 1 1.5kg/m2的用量在培菌坑内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 按 15 20kg 干料 /m2的量将步骤 (1) 所得发酵基料放入培菌坑, 最后以 1.25 1.5kg/m2 的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 优选地, 所述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在培菌坑上覆盖厚 2-6cm。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
7、于, 步骤 (3) 所述土层发菌期间, 根据 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含水率为 15 35%, 直到覆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任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所述土层培菌后, 在培菌 坑及其周边撒施石灰粉 ; 优选地, 步骤 (3) 所述土层培菌后, 对培菌区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 ; 进一步优选 地, 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3%。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所述培育期间保持空间相 对湿度为 70% 以上 ; 优选地, 步骤 (4) 所述出菇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为 60% 8。
8、0%, 进一步优选为 65% 75%, 更进一步优选为 70%。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任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所述出菇期间, 掌握六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18532 A 2 2/2 页 3 七分熟采收 ; 优选地, 每采收一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并随即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 ; 进一步优选地, 根据季节和土壤湿度, 每个培菌坑内浇水 5 10 千克 ;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1% ; 更进一步优选地, 按每平方米培菌区面积用药 50 200 毫升进行喷洒。 9. 一种仿野生鸡腿菇, 由权利要求 1-8 。
9、所述方法的任一项或多项方法联合培育而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18532 A 3 1/7 页 4 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鸡腿菇的培育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海拔林地培育仿野生鸡腿菇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病虫害等问题, 鸡腿菇在常规人工栽培生产中使用了大量杀菌、 杀虫药物, 不 可避免的会在产品中存有残留毒素, 尤其杀菌药物中的苯类物质、 硫类物质等, 更是相当严 重的污染物质,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部门不断呼吁 “以防为主” 的防治原则, 但由于 我们的食用菌生产属于千家万户齐上阵的分散式生产模式, 加之近年来的病虫害严。
10、重, 所 以, 生产中使用的化学药物, 已经成为一种近乎必须的生产要素。 这些化学药物对人体造成 一定的伤害, 同时也使鸡腿菇的口感降低, 质量下降。另外, 现有人工栽培生产鸡腿菇技术 占用耕地面积大, 需修建菇棚等设施, 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安全、 高效的利用高海拔林地培育鸡 腿菇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还原鸡腿菇的野生态生长环境, 还同时具有于树有利生 长、 于林有利防火、 于民有利增收、 于菇有利增值等诸多优势, 而且, 从根本上保障了食品安 全 ; 较之直接规范菇农的生产操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既有技术上的保障, 又有生。
11、产上的 可行性。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海拔林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 包括 如下步骤 : 0005 (1) 将基料进行发酵 ; 0006 (2) 以郁闭度为 0.60 0.75、 海拔为 500 1800 米的林地作为培菌区, 在树下并 离开树干 0.6 1 米的地面挖坑作为培菌坑 ; 0007 (3) 按顺序在培菌坑内撒施鸡腿菇菌种、 步骤 (1) 所得发酵基料、 鸡腿菇菌种, 并以 步骤 (2) 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覆盖培菌坑以盖住鸡腿菇菌柱, 后喷水以湿透覆土, 进 行土层发菌 ; 0008 (4) 在土层内温度为 1 36条件下培育 25 60 天, 在。
12、气温为 4 24时出 菇。 0009 上述方法中, 优选地, 步骤 (1) 中, 所述基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 木屑 160 1200 份, 发酵牛粪粉 160 1200 份, 石灰粉 10 100 份, 石膏粉 5 50 份, 水 330 2400 份 ; 所述发酵牛粪粉, 为干鲜牛粪加入石灰粉后进行发酵处理而得, 发酵标准是充分腐熟、 无虫害 ; 0010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木屑与水的重量份之比为 1:1.5 2 ; 0011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木屑来自未经任何化学处理、 没有污染的非转基因原材料 ; 更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木屑为来自原生态林地的阔叶树木屑 ; 说 明 书 CN 。
13、103518532 A 4 2/7 页 5 0012 优选地, 所述基料按如下方法进行发酵 : 先将木屑和发酵牛粪粉按料、 水比 1 : 1 的 比例进行前期发酵处理, 再加入其它组分进行后发酵, 完成发酵处理后即得 ; 进一步优选 地, 所述基料发酵的标准为充分腐熟。 0013 优选地, 在所述基料的配制、 发酵过程中, 需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 选用原 (始) 生态 林地产出的阔叶树木屑和未经任何化学处理、 没有污染的非转基因原材辅料 ; 石膏粉不得 含有砷等有害成分 ; 其次, 牛粪晒干粉碎后, 单独进行发酵处理, 完成发酵后再进行晒干, 方 可作为原料进入基料配方 ; 第三, 配方中。
14、不得使用任何化学肥料、 化学农药等 ; 第四, 基料 进行发酵处理, 但不装制菌袋。其它具体操作按现有技术。 0014 所述基料的配制、 发酵, 按照有机鸡腿菇操作规程进行。 有机鸡腿菇生产和产品操 作规程, 是根据 “产地环境 GB9137、 有机产品标准 GB/T19630.1” 中其它有关有机产品的条 款以及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 “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等文件制定的企业 操作规范。 0015 优选地, 步骤 (2) 中, 所述林地为针叶、 阔叶单一树种林地或针叶、 阔叶混交林地 ;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针叶树种为油松、 黑松、 落叶松、 马尾松或侧柏, 所述阔叶树种为刺槐或。
15、 桦树 ; 0016 优选地, 所述培菌区面积在 1000 亩以上, 远离村庄 3km 以上, 周边 3km 无化工、 医 院、 垃圾场以及粉尘企业, 林区内无人工种植农作物 ; 0017 优选地, 所述培菌坑为深 15 30 厘米、 长宽各 20 45 厘米的方形土坑, 坑间距 30 60 厘米。 0018 优选地, 步骤 (3)中, 各物料的具体撒施方式为 : 按播种率 15 25% 计, 以 1 1.5kg/m2的用量在培菌坑内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按 15 20kg 干料 /m2的量将步骤 (1) 所 得发酵基料放入培菌坑, 最后以 1.25 1.5kg/m2的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 。
16、播种率 = 菌种的 湿重 / 栽培基料的主要原料的风干重量 100%。 0019 优选地, 所述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在培菌坑上覆盖厚 2-6cm。 0020 优选地, 步骤 (3) 所述土层发菌, 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含 水率为 15 35%, 直到覆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0021 优选地, 步骤 (3) 所述土层培菌后, 在培菌坑及其周边撒施石灰粉。 0022 优选地, 步骤 (3) 所述土层培菌后, 对培菌区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 ; 进一步优 选地, 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3%。 0023 优选地, 步骤 (4) 所述培育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为 70。
17、% 以上。 0024 优选地, 步骤 (4) 所述出菇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为 60% 80%, 进一步优选为 65% 75%, 更进一步优选为 70%。 0025 优选地, 步骤 (4) 所述出菇期间, 掌握六到七分熟采收 ; 进一步优选地, 每采收一 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并随即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 ; 更进一步优选地, 根据季节和 土壤湿度, 每个培菌坑内约浇水510千克不等 ; 更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溶 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1% ; 更进一步优选地, 每平方米培菌区喷洒上述 0.1 1% 的二氯 异氰尿酸钠溶液 50 200 毫升。 0026 在本发明中, 为。
18、了保持适宜的空间相对湿度, 在培菌区内, 离地面23米高度, 按 间距 6 10 米在树枝上挂设微喷管道, 微喷管为黑色软管, 内径 22 38 毫米, 微孔均匀排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5 3/7 页 6 列, 孔径 0.2 0.4 毫米, 孔间纵向距离 200 毫米, 工作压力 0.1 0.3MPa (兆帕) , 辐射范围 6 10 米。培菌期内, 根据林下空气湿度条件, 每天进行 1 3 次喷雾增湿, 每次 3 6 分 钟, 阴雨天气时, 可不予喷雾, 即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 70% 以上, 保持覆土表面略有变浅、 但不发干。 0027 上述方法中, 浇灌培菌穴用水及。
19、发菌期间的保湿用水符合 GB5084 农田灌溉用水 标准 ; 其它技术如出菇管理以及采收后的产品处理、 储存等管理没有特别限定的, 均同现有 常规方法。 002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野生鸡腿菇, 由上述方法培育而得。 0029 本发明所指鸡腿菇 (Cprinus comalus) , 又称鸡腿蘑、 刺蘑菇、 毛头鬼伞、 大鬼伞 等, 在分类学上属真菌门、 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伞菌目、 鬼伞科、 鬼伞属。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31 1、 生物学效率高, 所生产鸡腿菇具有野生菇的风味和口感。 0032 林地的地表土和腐殖层作为天然的覆土。
20、材料, 具有营养组分合理、 通透性高、 利于 菌丝生长、 提高出菇产量及菇品商品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与常规人工栽培技术相比, 本发 明的生物学效率提高 40% 左右 ; 所生产鸡腿菇具有野生菇的风味和口感, 为市场供应真正 安全的健康食品, 迎合了市场需求, 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 产品一般市场价位应是普通产品的 3 8 倍, 经济效益高。 0033 2、 无需装袋及菌袋发菌管理等操作, 直接播种于培菌坑内即可, 省却了大量固定 资产投入和人工劳动, 节省了出菇前 50% 的生产时间。 0034 3、 不占用耕地, 无须建造出菇棚、 发菌棚等固定设施, 节省固定投资 70% 以上。 0035 。
21、4、 改用木屑基质, 颠覆了 “作为草腐菌的鸡腿菇, 栽培基质必须使用软质材料” 的 传统技术观念, 是对草腐菌食用菌品种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 为鸡腿菇生产开辟了新的物 质资源, 拓宽了原料来源渠道, 有利于有机鸡腿菇的商业化生产。 0036 5、 增湿防火, 为山林防火增加一道保险。 0037 仿野生鸡腿菇的生长, 需要较高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一般地表 (20 厘米) 含 水率在 25% 左右, 空气湿度要求在 70% 左右, 加之生产人员的管理和操作以及不间断的巡 视, 所以, 该技术的实施, 无疑为山林的防火增加了一道新的屏障。 0038 6、 打破传统的林、 菇思维定势, 创建一。
22、种全新的林下经济生态模式。 0039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 单一的林木经济观念或者单 纯的绿化观念业已成为烙印, 以及传统的食用菌大棚生产模式, 形成了人们的固定思维 ; 该 类思维定势,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发展。 在高海拔人工林下进行真菌培育、 生产仿野生 鸡腿菇, 发展全新的林菇生态模式, 打破了原有的传统观念, 引导人们的思维定势朝着多方 位、 立体化方向发展, 势必将在更广、 更宽的领域内引发相同或类似的生产革命。 0040 综上, 本发明所述培育鸡腿菇的方法投料的生物学效率教常规的人工栽培技术增 加 40% 左右 ; 所生产的鸡腿菇无污染、 无残留。
23、, 具有野生菇的风味和口感 ; 无需装袋及菌袋 发菌管理等操作, 不占用耕地, 节省出菇棚、 发菌棚等一次性固定资金投入, 综合固定资金 投入降低 70% 以上, 菌糠废料直接被树根分解利用, 并提高土壤有机质, 减少人工处理费用 80% 以上, 对于保护环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特别适用于高海拔人工林区仿天然蘑菇园的 鸡腿菇生产, 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发明方法属于全新的食用菌生产概念和林下经济概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6 4/7 页 7 念, 是一种全新的林菇生态模式, 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利于企业化操作和农民增收, 利于 食用菌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
24、41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所述实施 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 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42 以下实施例中, 所述生物学效率是指鸡腿菇子实体鲜重与基料干重的百分比, 具 体计算公式为 : 0043 BE=Ffw/Sdw100% 0044 上式中, BE : 生物学效率 ; Ffw: 鸡腿菇子实体鲜重 ; Sdw: 基料干重。 0045 实施例 1 高海拔人工林地培育仿野生鸡腿菇 0046 选择菌种代号为 “Cc258” 的鸡腿菇菌株作为菌种, 引种自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食 用菌研究所 ; 该菌株为大个头菌株, 特别适合林下培菌出菇。 00。
25、47 基料配方 : 木屑 160 重量份, 发酵牛粪粉 160 重量份, 石灰粉 10 重量份, 石膏粉 5 重量份, 水 330 重量份左右。 0048 培育方法 : 0049 (1) 基料发酵 : 按上述配方制成的基料, 在气温 1 15条件下, 发酵 60 天左右, 以使充分腐熟 ; 0050 (2) 选择海拔高度为 800m 的人工林地, 该林地为油松、 黑松、 马尾松、 侧柏以及桦 树、 刺槐等针叶、 阔叶混交林地, 林内郁闭度 0.60 以上 ; 在树下并离开树干 1 米的地面挖深 35 厘米、 长宽各 45 厘米的方形土坑为培菌坑, 坑间距 60 厘米 ; 0051 (3) 按播。
26、种率 15% 计, 在培菌坑内按 1.5kg/m2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按 15kg (以干料计) / 的数量将步骤 (1) 所得发酵后的基料放入培菌坑, 上面再按 1.5kg/ 用量 撒施鸡腿菇菌种, 而后整平并稍压实 ; 将步骤 (2) 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材料混合后, 在培菌 坑上覆厚 2 厘米 ; 适量喷水, 以湿透覆土为宜 ; 0052 发菌期间, 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保持较湿润状态, 直到覆 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 0053 (4) 在周边环境撒施石灰粉, 以防病虫侵扰, 平均气温 1左右条件下, 一般用量为 50 克 /m2; 0054 (5) 对培菌区喷洒。
27、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3%(重量百分比) 溶液进行杀菌 ; 0055 (6) 在林下气温 1条件下培育 120 天, 气温回升时平均气温在 8 25均可出 菇。出菇期间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 70% 左右, 不可对子实体直接喷水, 其余管理可按常规 管理技术。 0056 在本实施例的培菌区内, 离地面 2m 高度, 按间距 3m 在树枝上挂设微喷管道, 微 喷管为黑色软管, 内径 22mm, 微孔均匀排列, 孔径 0.4mm, 孔间纵向距离 200mm, 工作压力 0.1MPa(兆帕) 。培菌期内, 根据林下空气湿度条件, 每天进行 1 2 次喷雾增湿, 每次 3 6分钟, 阴雨天气时, 可不。
28、予喷雾,即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保持覆土表面略有变 浅、 但不发干。 0057 (7) 出菇后掌握六到七分熟采收 ; 每采收一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每个培菌坑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7 5/7 页 8 内约浇水 5kg 左右, 并随即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1%(重量百分比) 溶液消毒培菌区, 以消毒杀菌, 每平方米面积喷洒上述 0.1% 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约 50ml。 0058 按上述方法培育鸡腿菇, 以基料干重计, 生物学效率达 110%, 所生产的鸡腿菇具有 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并且无污染、 无农药残留。 0059 实施例 2 高海拔人工林地培。
29、育仿野生鸡腿菇 0060 选择菌种代号为 “Cc258” 的鸡腿菇菌株作为菌种, 引种自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食 用菌研究所 ; 该菌株为大个头菌株, 特别适合林下培菌出菇。 0061 基料配方 : 木屑 330 重量份, 发酵牛粪粉 330 重量份, 石灰粉 20 重量份, 石膏粉 10 重量份, 水 660 重量份。 0062 培育方法 : 0063 (1) 基料发酵 : 按上述配方制成的基料, 林下气温 16 22条件下, 发酵 50 天, 以 使充分腐熟 ; 0064 (2) 选择海拔高度为 1000m 的人工林地, 该林地为油松、 黑松、 马尾松、 侧柏以及桦 树、 刺槐等针叶、 阔叶混。
30、交林地, 林内郁闭度0.65以上 ; 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70米的地面挖 深 20 厘米、 长宽各 30 厘米的方形土坑为培菌坑, 坑间距 40 厘米 ; 0065 (3) 按播种率 15% 计, 在培菌坑内按 1.2kg/ 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按 16kg (以干料计) / 的数量将步骤 (1) 所得发酵后的基料放入培菌坑, 上面再按 1.5kg/ 用量 撒施鸡腿菇菌种, 而后整平并稍压实 ; 将步骤 (2) 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材料混合后, 在培菌 坑上覆厚 3 厘米 ; 适量喷水, 以湿透覆土为宜 ; 0066 发菌期间, 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保持较湿润状态, 。
31、直到覆 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 0067 (4) 在周边环境撒施石灰粉, 以防病虫侵扰, 气温1622条件下, 一般用量为50 克 /m2; 0068 (5) 对培菌区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3%(重量百分比) 溶液进行杀菌 ; 0069 (6) 在林下气温 15条件下培育 60 天, 平均气温在 8 25均可出菇。出菇期间 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 70% 左右, 不可对子实体直接喷水, 其余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 0070 在本实施例的培菌区内, 离地面 2m 高度, 按间距 3m 在树枝上挂设微喷管道, 微 喷管为黑色软管, 内径 22mm, 微孔均匀排列, 孔径 0.4mm, 孔间纵向距。
32、离 200mm, 工作压力 0.1MPa(兆帕) 。培菌期内, 根据林下空气湿度条件, 每天进行 1 2 次喷雾增湿, 每次 3 6分钟, 阴雨天气时, 可不予喷雾,即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保持覆土表面略有变 浅、 但不发干。 0071 (7) 出菇后掌握六到七分熟采收 ; 每采收一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每个培菌坑 内约浇水 6kg 左右, 并随即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1%(重量百分比) 溶液消毒培菌区, 以消毒杀菌, 每平方米面积喷洒上述 0.1% 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约 100ml。 0072 按上述方法培育鸡腿菇, 以基料干重计, 生物学效率达 130%, 所生产的。
33、鸡腿菇具有 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并且无污染、 无农药残留。 0073 实施例 3 高海拔人工林地培育仿野生鸡腿菇 0074 选择菌种代号为 “长腿鸡腿菇” 的鸡腿菇菌株作为菌种, 引种自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区食用菌研究所 ; 该菌株为长菌柄、 大个头菌株, 特别适合林下培菌出菇。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8 6/7 页 9 0075 基料配方 : 木屑 960 重量份, 发酵牛粪粉 960 重量份, 石灰粉 60 重量份, 石膏粉 30 重量份, 水 2000 重量份左右。 0076 培育方法 : 0077 (1) 基料发酵 : 按上述配方制成的基料, 气温 23 30条件下,。
34、 发酵 40 天左右, 以 使充分腐熟 ; 0078 (2) 选择海拔高度为 1300m 的人工林地, 该林地为油松、 黑松、 马尾松、 侧柏以及桦 树、 刺槐等针阔混交林地, 林内郁闭度 0.70 及其以上 ; 在树下并离开树干 0.80 米的地面挖 深 25 厘米、 长宽各 35 厘米的方形土坑为培菌坑, 坑间距 50 厘米 ; 0079 (3) 按播种量 播种量的定义为 : 单位播种面积 (一般为 m2) 的菌种湿重 1.4kg/ m2计, 在培菌坑内按 1.3kg/ 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按 18kg(以干料计) /m2数量将步 骤 (1) 所得发酵后的基料放入培菌坑, 上面再按 。
35、1.5kg/ 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而后整平 并稍压实 ; 将步骤 (2) 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材料混合后, 在培菌坑上覆厚3厘米 ; 适量喷水, 以湿透覆土为宜 ; 0080 发菌期间, 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保持较湿润状态, 直到覆 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 0081 (4) 在周边环境撒施石灰粉, 以防病虫侵扰, 平均气温 25左右条件下, 一般用量 为 100 克 /m2; 0082 (5) 对培菌区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3%(重量百分比) 溶液进行杀菌 ; 0083 (6) 在林下气温 25条件下培育 35 天, 平均气温在 8 25均可出菇。出菇期间 可保持空间。
36、相对湿度在 70% 左右, 不可对子实体直接喷水, 其余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 0084 在本实施例的培菌区内, 离地面 2m 高度, 按间距 3m 在树枝上挂设微喷管道, 微 喷管为黑色软管, 内径 22mm, 微孔均匀排列, 孔径 0.4mm, 孔间纵向距离 200mm, 工作压力 0.1MPa(兆帕) 。培菌期内, 根据林下空气湿度条件, 每天进行 1 2 次喷雾增湿, 每次 3 6分钟, 阴雨天气时, 可不予喷雾,即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保持覆土表面略有变 浅、 但不发干。 0085 (7) 出菇后掌握六到七分熟采收 ; 每采收一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每个培菌坑 内约。
37、浇水 8kg 左右, 并随即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1%(重量百分比) 溶液消毒培菌区, 以消毒杀菌, 每平方米面积喷洒上述 0.1% 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约 150ml。 0086 按上述方法培育鸡腿菇, 以基料干重计, 生物学效率达 140%, 所生产的鸡腿菇具有 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并且无污染、 无农药残留。 0087 实施例 4 高海拔人工林地培育仿野生鸡腿菇 0088 选择菌种代号为 “长腿鸡腿菇” 的鸡腿菇菌株作为菌种, 引种自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区食用菌研究所 ; 该菌株为长菌柄、 大个头菌株, 特别适合林下培菌出菇。 0089 基料配方 : 木屑1200重量份, 发酵牛粪粉12。
38、00重量份, 石灰粉100重量份, 石膏粉 50 重量份, 水 2400 重量份左右。 0090 培育方法 : 0091 (1) 基料发酵 : 按上述配方制成的基料, 林下气温 30 36条件下, 发酵 30 天左 右, 以使充分腐熟 ; 0092 (2) 选择海拔高度为 1800m 的人工林地, 该林地为油松、 黑松、 马尾松、 侧柏以及桦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9 7/7 页 10 树、 刺槐等针阔混交林地, 林内郁闭度 0.70 及其以上 ; 在树下并离开树干 1 米的地面挖深 30 厘米、 长宽各 45 厘米的方形土坑为培菌坑, 坑间距 60 厘米 ; 0093 (。
39、3) 按播种量 1.5kg/m2计, 在培菌坑内按 1.3kg/m2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然后按 20kg(以干料计) /m2的数量将步骤 (1) 所得发酵后的基料放入培菌坑, 上面再按 1.7kg/m2 用量撒施鸡腿菇菌种, 而后整平并稍压实 ; 将步骤 (2) 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材料混合后, 在 培菌坑上覆厚 5 厘米 ; 适量喷水, 以湿透覆土为宜 ; 0094 发菌期间, 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状况适当喷水, 令覆土层保持较湿润状态, 直到覆 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 0095 (4) 在周边环境撒施石灰粉, 以防病虫侵扰, 平均气温 36左右条件下, 一般用量 为 100 克 /m2; 00。
40、96 (5) 对培菌区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3%(重量百分比) 溶液进行杀菌 ; 0097 (6) 在林下气温 36条件下培育 25 天后, 平均气温降至 8 25均可出菇 ; 30 条件下也可出菇, 但商品性较差, 可不予管理。出菇期间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 70% 左右, 不可对子实体直接喷水, 其余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 0098 在本实施例的培菌区内, 离地面 2m 高度, 按间距 3m 在树枝上挂设微喷管道, 微 喷管为黑色软管, 内径 22mm, 微孔均匀排列, 孔径 0.4mm, 孔间纵向距离 200mm, 工作压力 0.1MPa(兆帕) 。培菌期内, 根据林下空气湿度条件,。
41、 每天进行 1 2 次喷雾增湿, 每次 3 6分钟, 阴雨天气时, 可不予喷雾,即可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保持覆土表面略有变 浅、 但不发干。 0099 (7) 出菇后掌握六到七分熟采收 ; 每采收一茬, 随即对培菌穴浇透水, 每个培菌坑 内约浇水 10kg 左右, 并随即喷洒一次二氯异氰尿酸钠 0.1% (重量百分比) 溶液消毒培菌区, 以消毒杀菌, 每平方米面积喷洒上述 0.1% 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约 200ml。 0100 按上述方法培育鸡腿菇, 以基料干重计, 生物学效率超过 150%, 所生产的鸡腿菇具 有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并且无污染、 无农药残留。 0101 申请人声明,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培育方法, 但本发明并 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培育方法, 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培育方法才能实施。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 及辅助成分的添加、 具体方式的选择等,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1853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