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煮性能佳的64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水煮性能佳的64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47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8 CN 103304789 A *CN103304789A* (21)申请号 201310221808.8 (22)申请日 2013.06.06 C08G 63/20(2006.01) C08G 63/183(2006.01) C08G 63/78(2006.01) C09D 167/02(2006.01) C09D 5/03(2006.01) C09D 7/12(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伊诗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佛山 (云浮) 产业 转移工业园 (72)发明人 龚兴。
2、宇 巴于磊 曹永沂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代理人 梁红缨 (54) 发明名称 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 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25-45% 的 多元醇、 40-60% 的芳香多元酸、 0-10% 的脂肪二元 酸、 0-5%的支化剂、 5-12%的酸解剂、 0.01-0.1%的 酯化催化剂、 0.01-0.1%的抗氧剂及0.05-0.3%的 液体状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其优点 为 : 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化点、 良好 的储存稳定性及合适的。
3、熔融黏度 ; 具有优异的耐 水煮性能和冲击性能以及良好的流平性耐水煮性 能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4789 A CN 103304789 A *CN103304789A* 1/1 页 2 1.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6 : 4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包括25-45%的多元醇、 40-60%的 芳香多元酸、 0-10% 的脂肪二元酸、 0-5% 的支化剂、 5-12% 的酸解剂、 0.01-0.1% 的酯化催化 剂、 0.01-0.1% 。
4、的抗氧剂及 0.05-0.3% 的液体状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 新戊二醇、 乙二醇、 1,4- 环己烷二甲醇、 1,2- 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醇、 1,4- 丁二醇、 己 二醇、 2- 乙基 -2- 正丁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多 元酸为间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
5、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二元 酸为己二酸、 癸二酸、 壬二酸、 十二烷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剂为 三羟甲基丙烷、 三羟甲基乙烷或季戊四醇。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解剂为 间苯二甲酸、 己二酸、 均苯四甲酸酐、 富马酸酐、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 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催化 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或二丁基氧化锡。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6、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 亚磷酸三苯酯、 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双 (2,4- 二叔丁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 酸酯、 四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 丙酸 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状固 化促进剂为咪唑、 2- 甲基咪唑、 三 -(二甲胺基甲基) 苯酚、 三乙醇胺、 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混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 步。
7、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脂肪二元酸、 多 元醇、 支化剂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99.9%的氮气,加热至18010酯化水开始生成 并馏出, 溜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升温至 2455,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20-35mgKOH/g 为合格 ; 步骤二 降温至22010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6-15mgKOH/g和粘度为403P时 合格 ; 步骤三 于 22010按比例加入酸解剂, 反应 1-3 小时至酸值为 50-60mgKOH/g 和粘度为 505P 时, 合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8010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
8、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 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04789 A 2 1/6 页 3 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粉末涂料的应用领域比较宽, 在高湿环境中, 特别是厨房电器中, 要求粉末涂料的 耐水性高 ; 用于电器的外表涂装和装饰, 在高湿环境中还要有良好的保光性能、 涂层不起 泡、 维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基本不产生色差。粉末涂料的耐水性差的原因主要与粉末涂料 的固化程度及其选用的填料、 固化剂及助剂等材料有关,。
9、 粉末涂料中聚酯树脂是其中的关 键材料之一, 聚酯树脂的分子结构、 活性官能团和固化剂以及助剂对粉末涂料的固化程度 有着重要的影响, 直接影响到粉末涂料的涂层的耐水性能。 美国专利US5869567公开了 “一 种户外耐候性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 在所公开的内容中没有详细的说明该产品如何具有 耐水解性能, 只是讨论了影响耐水性的原因 ;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也公开了 “一种耐水煮 性能佳的户外耐候性聚酯树脂” 。本发明合成的聚酯树脂为 6 : 4 型, 采用的环氧树脂固化, 制得的粉末涂料涂层具有优异的耐水煮性能和机械性能, 同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 但是 相对普通类型的 6:4 型粉末涂。
10、料, 其流平性相对差一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和软化点、 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及合适的熔融黏度 ; 具有优异的耐水煮性能和冲击性能以 及良好的流平性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0004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包括 25-45% 的多元醇、 40-60% 的芳香多元酸、 0-10% 的脂肪二 元酸、 0-5% 的支化剂、 5-12% 的酸解剂、。
11、 0.01-0.1% 的酯化催化剂、 0.01-0.1% 的抗氧剂及 0.05-0.3% 的液体状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多元醇为新戊二醇、 乙二醇、 1,4- 环己烷二甲醇、 1,2- 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 醇、 1,4- 丁二醇、 己二醇、 2- 乙基 -2- 正丁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混合物。 0006 所述芳香多元酸为间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07 所述脂肪二元酸为己二酸、 癸二酸、 壬二酸、 十二烷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08 所述支化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三羟甲基乙烷或季戊四醇。 000。
12、9 所述酸解剂为间苯二甲酸、 己二酸、 均苯四甲酸酐、 富马酸酐、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 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0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或二丁基氧化锡。 0011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 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双 (2,4- 二叔丁 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四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 丙酸 季戊四醇酯中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3 2/6 页 4 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2 所述液体状固化促进剂为咪唑、 2- 甲基咪唑、 三 - (二甲胺基甲基) 苯酚、 三乙醇胺、 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
13、合物。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 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脂肪二元酸、 多 元醇、 支化剂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99.9%的氮气,加热至18010酯化水开始生成 并馏出, 溜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升温至 2455,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20-35mgKOH/g 为合格 ; 步骤二 降温至22010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6-15mgKOH/g和粘度为403P时 合格 ; 步骤三 于 22010按比例加入酸。
14、解剂, 反应 1-3 小时至酸值为 50-60mgKOH/g 和粘度为 505P 时, 合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8010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 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 : 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化点、 良好的 储存稳定性及合适的熔融黏度 ; 具有优异的耐水煮性能和冲击性能以及良好的流平性耐水 煮性能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 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 实施方式中所。
15、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 实施例一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包括 25% 的多元醇、 60% 的芳香多元酸、 5% 的支化剂、 9.5%的酸解剂、 0.1%的酯化催化剂、 0.1%的抗氧剂及0.3%的液体状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脂肪二元酸、 多元醇、 支化剂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 99.9% 的氮气 , 加热至 180酯化水开始生 成并馏出, 溜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
16、升温至 245,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25mgKOH/g 为合格 ; 步骤二 降温至 220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 7mgKOH/g 和粘度为 40P 时, 合格 ;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4 3/6 页 5 步骤三 于 220 按 比 例 加 入 酸 解 剂,反 应 2 小 时 至 酸 值 为 56mgKOH/g 和 粘 度 为 51.9P(brookfield 锥板粘度计, 200 ) 合格时, 合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80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其外观呈淡黄色透明固体, 软化点为 。
17、106, 酸值 52mgKOH/g 和粘度为 51.9P。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多元醇为新戊二醇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乙二醇、 1,4- 环 己烷二甲醇、 1,2- 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醇、 1,4- 丁二醇、 己二醇、 2- 乙基 -2- 正丁 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代替新戊二醇。 001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芳香多元酸为间苯二甲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对苯二甲酸 代替间苯二甲酸 ; 或用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代替间苯二甲酸。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支化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三羟甲基乙烷 。
18、或季戊四醇代替三羟甲基丙烷。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酸解剂为间苯二甲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己二酸、 均苯四甲 酸酐、 富马酸酐、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间苯二甲酸。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二丁基氧 化锡代替单丁基氧化锡。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三 (2,4- 二叔 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双 (2,4- 二叔丁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四 -(3,5- 二叔丁 基 -4- 羟基苯基 ) 丙酸 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亚磷酸三苯酯。 。
19、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液体状固化促进剂为咪唑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 2- 甲基咪 唑、 三 -(二甲胺基甲基) 苯酚、 三乙醇胺、 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咪唑。 0024 实施例二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包括 45% 的多元醇、 40% 的芳香多元酸、 5% 的脂肪二元酸、 9.93% 的酸解剂、 0.01% 的酯化催化剂、 0.01% 的抗氧剂及 0.05% 的液体状固 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20、 脂肪二元酸、 多 元醇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99.9%的氮气,加热至190酯化水开始生成并馏出, 溜出 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升温至 250,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35mgKOH/g 为合 格 ; 步骤二 降温至 230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 14mgKOH/g 和粘度为 41P 时, 合格 ; 步骤三 于 230按比例加入酸解剂, 反应 3 小时至酸值为 58mgKOH/g 和粘度为 56P 时, 合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8010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5 4/6 页 6 佳的 6。
21、 : 4 型聚酯树脂, 其外观呈淡黄色透明固体, 软化点为 107, 酸值 58mgKOH/g 和粘度 为 56P。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新戊二醇、 1,4- 环 己烷二甲醇、 1,2- 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醇、 1,4- 丁二醇、 己二醇、 2- 乙基 -2- 正丁 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代替乙二醇。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芳香多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代替间苯二甲酸 ; 或用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代替间苯二甲酸。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脂。
22、肪二元酸为己二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癸二酸、 壬二酸、 十二烷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己二酸。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酸解剂为己二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均苯四甲 酸酐、 富马酸酐、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己二酸。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单丁基氧 化锡代替二丁基氧化锡。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抗氧剂为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 也可根据实际 情况用亚磷酸三苯酯、 双 (2,4- 二叔丁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四 -(3,5- 二叔丁 基-4-羟基苯。
23、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三 (2,4-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003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液体状固化促进剂为 2- 甲基咪唑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咪 唑、 三 -(二甲胺基甲基) 苯酚、 三乙醇胺、 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 2- 甲 基咪唑。 0032 实施例三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包括 34% 的多元醇、 48% 的芳香多元酸、 3.73% 的脂肪二元酸、 2% 的支化剂、 12% 的酸解剂、 0.03% 的酯化催化剂、 0.06% 的抗氧剂及 0.18% 的液体状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0033 耐水煮性能佳。
24、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脂肪二元酸、 多元醇、 支化剂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 99.9% 的氮气 , 加热至 170酯化水开始生 成并馏出, 溜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升温至 240,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20mgKOH/g 为合格 ; 步骤二 降温至 210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 6mgKOH/g 和粘度为 40.5P 时, 合格 ; 步骤三 于210按比例加入酸解剂, 反应1小时至酸值为50mgKOH/g和粘度为53.1P时, 合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70。
25、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外观呈淡黄色透明固体, 软化点为 105, 酸值 52.3mgKOH/g 和粘度为 53.1P。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多元醇为 1,2- 丙二醇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新戊二醇、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6 5/6 页 7 1,4- 环己烷二甲醇、 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醇、 1,4- 丁二醇、 己二醇、 2- 乙基 -2- 正丁 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代替 1,2- 丙二醇。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支化剂为三羟甲。
26、基丙烷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三羟甲基乙烷 或季戊四醇代替三羟甲基丙烷。 003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芳香多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代替间苯二甲酸 ; 或用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代替间苯二甲酸。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脂肪二元酸为己二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癸二酸、 己二酸、 十二烷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 003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酸解剂为富马酸酐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均苯四 甲酸酐、 己二酸、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富马酸酐。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 ; 也可。
27、根据实际情况用单丁基氧 化锡代替二丁基氧化锡。 004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抗氧剂为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 也可根据实际 情况用亚磷酸三苯酯、 双 (2,4- 二叔丁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四 -(3,5- 二叔丁 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三 (2,4-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0041 实施例四 其是一种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包括 28% 的多元醇、 52% 的芳香多元酸、 6.8% 的脂肪二元酸、 5% 的支化剂、 8% 的酸解剂、 0.06% 的酯化催化剂、 0.04% 的抗氧剂及 0.1% 的液体状。
28、固化促进剂, 它们为重量百分比。 0042 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在配有加热装置、 搅拌器和冷凝塔的反应壶中按比例加入芳香多元酸、 脂肪二元酸、 多元醇、 支化剂和酯化催化剂并通入纯度为 99.9% 的氮气 , 加热至 185酯化水开始生 成并馏出, 溜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然后逐渐升温至 245, 保温至熔融物变清, 酸值达到 28mgKOH/g 为合格 ; 步骤二 降温至 225按比例加入抗氧剂抽真空至酸值为 8mgKOH/g 和粘度为 42P 时, 合格 ; 步骤三 于 225按比例加入酸解剂, 反应 2.5 小时至酸值为 55mgK。
29、OH/g 和粘度为 54.8P 时, 合 格 ; 步骤四 降温至 185按比例加入液体状固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出料, 即得到耐水煮性能佳的 6 : 4 型聚酯树脂, 其外观呈淡黄色透明固体, 软化点为 106, 酸值 51.8mgKOH/g 和粘度为 54.8P。 004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多元醇为 1,2- 丙二醇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新戊二醇、 1,4- 环己烷二甲醇、 乙二醇、 2- 甲基 -1,3- 丙二醇、 1,4- 丁二醇、 己二醇、 2- 乙基 -2- 正丁 基 -1,3- 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代替 1,2- 丙二醇。 004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支化。
30、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三羟甲基乙烷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7 6/6 页 8 或季戊四醇代替三羟甲基丙烷。 004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芳香多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代替间苯二甲酸 ; 或用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代替间苯二甲酸。 004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脂肪二元酸为己二酸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癸二酸、 己二酸、 十二烷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 004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酸解剂为富马酸酐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间苯二甲酸、 均苯四 甲酸酐、 己二酸、 马来酸酐、 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富马。
31、酸酐。 004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单丁基氧 化锡代替二丁基氧化锡。 004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抗氧剂为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 也可根据实际 情况用亚磷酸三苯酯、 双 (2,4- 二叔丁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四 -(3,5- 二叔丁 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代替三 (2,4-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005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发明, 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 式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304789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