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及系统.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23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7 CN 103412326 A *CN103412326A* (21)申请号 201310329013.9 (22)申请日 2013.07.31 G01V 1/28(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 9 号 申请人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 究院 (72)发明人 欧阳永林 林建东 任森林 曾庆才 邱杰 郭晓龙 胡朝元 薛明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贾磊 (54) 发明名称 利。
2、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 方法及系统 (57) 摘要 本 发 明 一 种 利 用 弹 性 模 量 参 数 的 反 演 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其中, 方法 包 括 : 将 Zoeppritz 方 程 组 进 行 化 简, 获 取 Zoeppritz 方 程 组 弹 性 模 量 近 似 式 ; 其 中, 所 述 Zoeppritz 方 程 组 弹 性 模 量 近 似 式 为 : 式中, 且为拉梅常数相 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 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叠前 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
3、化量和密 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 气预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1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1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2326 A CN 103412326 A *CN103412326A* 1/2 页 2 1. 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将 Zoeppritz 方程组进行化简, 获取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 其中, 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4、为 : 式中,且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叠前拉梅常数 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预测的步骤包 括 : 利用反演的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取反 演属性异常区, 并综合实际勘探信息预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5、、 剪 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的步骤包括 : 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 在地震资料处理均方根速度控制下, 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转换成共反射点 角度道集文件 ; 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深度域的测井数据转换成时间域的数 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三维空间速度模型 ; 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束条件 ; 在测井统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预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 的步骤包括 : 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三参数的反演 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获取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 ;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出煤层气富集区。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 次反射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6. 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简化单元, 用于将 Zoeppritz。
7、 方程组进行简化, 获取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 式 ; 其中, 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为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2326 A 2 2/2 页 3 式中,且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反演单元, 用于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 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预测单元, 用于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反演的叠前 拉梅常数相对变。
8、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取反演属性异常区, 并综 合实际勘探信息预测煤层气富集区。 8.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演单元包括 : 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 用于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 道集 ; 共反射点角度道集模块, 用于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转换成共反射点角度道 集 ; 三维空间速度模型模块, 用于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深度域的 测井数据转换成时间域的数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三维 空间速度模型 ; 统计分析模块, 用于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
9、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束条件 ; 三参数反演模块, 用于在测井统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进行叠前 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三参数反演。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单元包括 : 绘图模块, 用于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 量三参数的反演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模块, 用于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获取三 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 ; 反演应用模块,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出煤层气 富集。
10、区。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获取的 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 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2326 A 3 1/14 页 4 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Zoeppritz 方程组新弹性模量近似式推导, 以及利用叠前道集地震资 料,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极大似然统计方法, 估算反演出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 似式中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探测煤层气富集 区和煤层。
11、裂缝发育区。 背景技术 0002 煤层气是指煤层中的瓦斯, 主要成分为甲烷, 在地下温压储层条件下, 95% 以上的 煤层气是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层中。一方面, 煤层气是导致煤炭开采中瓦斯突出和爆炸的原 因, 另一方面, 煤层气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若能被很好开发利用, 将一定程度缓解能源危机, 造福人类社会。 0003 煤层吸附瓦斯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煤层非均质性、 地层温压、 地下水流以及地 质构造运动等, 吸附能力差别大, 造成煤层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目前, 煤层气勘探开发主要 依靠地质研究成果、 地震常规处理解释以及钻测井成果。地质研究成果仅能提供煤层气勘 探开发的指导方向, 很难作为实际。
12、勘探开发的准确依据 ; 钻、 测井资料可靠性高, 但实施成 本高、 且仅能获得井点处的煤层情况, 不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横向宏观部署。 地震常规处理 解释虽能提供煤层的空间形态、 断裂展布以及厚度分布等, 但是很难探测煤层气局部富集 部位。 因此,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业亟需预测煤层气局部富集高产区新技术, 从而提高煤层气 勘探成功率, 增加高产开发井比例。 0004 统计分析表明煤层含气量与储层的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等弹性参数之间存 在负相关关系, 这些负相关关系可以构成煤层气 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 技术的 岩石物理基础。实验证明, 煤层气储层 AVO 。
13、异常是典型的第 IV 类 AVO 异常, 截距与梯度符 号相反且振幅总是随偏移距增大而减小。 煤层气储层的强反射振幅和高信噪比以及相对稳 定的构造特征, 使得煤层含气量与 AVO 异常特征形成对应关系, 成为预测煤层气富集的基 础。美中不足的是 “富气” 煤层所导致的煤层弹性参数的变化非常小, 且干扰因素较多, 同 时煤层气 AVO 预测技术有可能存在多解性, 且很难量化。所以, 针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 AVO 技术, 需要从理论到方法的创新, 亟需新的适用于煤层气探测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 测的方法及系统, 该。
14、技术方案适用于煤层气探测。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 5 方法, 包括 : 0007 将 Zoeppritz 方程组进行化简, 获取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 其中, 所 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为 :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4 2/14 页 5 0008 0009 式 中,且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0010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叠前拉梅 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
15、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0011 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0012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预测的步骤包括 : 0013 利用反演的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 取反演属性异常区, 并综合实际勘探信息预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 0014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 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的步骤包括 : 0015 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 0016 在地震资料处理均方根速度控制下, 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转换成共反 射点角。
16、度道集文件 ; 0017 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深度域的测井数据转换成时间域 的数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三维空间速度模型 ; 0018 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束条件 ; 0019 在测井统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 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 0020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预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的步骤 包括 : 0021 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三参数的 反演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17、、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0022 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获取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 ; 0023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出煤层气富集区。 0024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次反射 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002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 的系统, 包括 : 0026 简化单元, 用于将Zoeppritz方程组进行简化, 获取Zoeppritz方程组弹性模量近 似式 ; 其中, 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
18、似式为 : 0027 0028 式 中,且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5 3/14 页 6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0029 反演单元, 用于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0030 预测单元, 用于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0031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预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反演的叠前拉梅常 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取反演属性异常区, 并综合实际 勘探信息预测煤层气富集。
19、区。 0032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反演单元包括 : 0033 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 用于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移距 地震道集 ; 0034 共反射点角度道集模块, 用于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转换成共反射点角 度道集 ; 0035 三维空间速度模型模块, 用于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深度 域的测井数据转换成时间域的数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 三维空间速度模型 ; 0036 统计分析模块, 用于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束条 件 ; 0037 三参数反演模块, 用于在测井统。
20、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进行 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三参数反演。 0038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预测单元包括 : 0039 绘图模块, 用于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 变化量三参数的反演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0040 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模块, 用于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获 取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 ; 0041 反演应用模块,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出煤 层气富集区。 0042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
21、例中,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获取的共反射 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0043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涉及 Zoeppritz 方程组新弹性模量近似 式推导, 利用叠前道集地震资料,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极大似然统计方法, 反演出弹性 模量近似式中密度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为确定煤层 气高产富集区, 煤层气勘探、 开发井位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附图说明 004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
22、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6 4/14 页 7 0045 图 1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流程 图之一 ; 0046 图 2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流程 图之二 ; 0047 图 3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统方框 图 ; 0048 图 4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统中反 演单元的方框图。
23、 ; 0049 图 5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统中预 测单元方框图 ; 0050 图 6 为实施例中煤层气地震三参数弹性模量估算方法流程图 ; 0051 图 7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密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图 ; 0052 图 8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纵波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图 ; 0053 图 9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横波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图 ; 0054 图 10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与顶底板三层地质理论模型图 ; 0055 图 11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顶板反射界面的三参数 (密度、 剪切模量、 拉梅常 量)。
24、 相对变化量的绝对值随含气量增大而增大的变化关系图 ; 0056 图 12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底板反射界面的三参数 (密度、 剪切模量、 拉梅常 量) 相对变化量的绝对值随含气量增大而增大的变化关系图 ; 0057 图 13 为实施例中测井约束三参数同时反演图 ; 0058 图 14 为实施例中过 xx12 井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剖面图 ; 0059 图 15 为实施例中过 xx12 井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反演剖面图 ; 0060 图 16 为实施例中 xx12 井煤层气排采曲线图 ; 0061 图 17 为实施例中过 xx11 井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剖面图 ; 0062 图 18 为实施例中过。
25、 xx11 井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反演剖面图 ; 0063 图 19 为实施例中 xx11 井煤层气排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5 如图 1 所示,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 法流程图之一。包括 : 0066 步骤 101) : 将 Zoeppritz 方程组进行化简, 。
26、获取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 式 ; 其中, 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为 : 0067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7 5/14 页 8 0068 式 中,且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0069 步骤 102) :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进行 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0070 步骤 103) : 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0071 如图 2 所示,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
27、预测的方 法流程图之二。在图 1 的基础上, 步骤 103) 进一步可为 : 利用反演的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 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取反演属性异常区, 并综合实际勘探信息 预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 0072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 102) 包括 : 0073 步骤 1021) : 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 0074 步骤 1022) : 在地震资料处理均方根速度控制下, 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转换成共反射点角度道集文件 ; 0075 步骤 1023) : 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深度域的测。
28、井数据转 换成时间域的数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三维空间速度模 型 ; 0076 步骤 1024) : 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束条件 ; 0077 步骤 1025) : 在测井统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进行叠前拉梅常 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 0078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 103) 包括 : 0079 步骤 1031) : 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 量三参数的反演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0。
29、080 步骤 1032) : 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获取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 区 ; 0081 步骤 1033) :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出煤层 气富集区。 0082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次反射 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0083 如图 3 所示,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 统方框图。包括 : 0084 简化单元 301, 用于将 Zoeppritz 方程组进行简化, 获取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 量近似式 ; 其中, 所述 Zoe。
30、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为 : 0085 0086 式 中,且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8 6/14 页 9 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为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为密度相对变化量 ; 0087 反演单元 302, 用于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利用所述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 式, 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同时反演 ; 0088 预测单元 303, 用于根据反演结果进行煤层气预测。 0089 在图3的基础上, 预测单元303进一步用于利用反演的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相对变化量获取反演属性异常区, 。
31、并综合实际勘探信息预测煤 层气富集区。 0090 如图 4 所示,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 统中反演单元方框图。所述反演单元 302 包括 : 0091 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 3021, 用于将共中心点地震道集转换为共反射点偏 移距地震道集 ; 0092 共反射点角度道集模块 3022, 用于将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转换成共反射 点角度道集 ; 0093 三维空间速度模型模块 3023, 用于在叠加剖面上进行层位解释, 利用层位控制, 将 深度域的测井数据转换成时间域的数据, 对纵波、 横波、 密度测井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插值, 建立三维空间速度模型 。
32、; 0094 统计分析模块 3024, 用于对目的层段进行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反演参数的测井约 束条件 ; 0095 三参数反演模块 3025, 用于在测井统计约束条件下, 利用叠前极大似然统计方法 进行叠前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三参数反演。 0096 如图 5 所示,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系 统中预测单元方框图。所述预测单元 303 包括 : 0097 绘图模块 3031, 用于依据所述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密度 相对变化量三参数的反演体, 绘制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图 ; 0098。
33、 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模块 3032, 用于分析三参数剖面图、 平面图、 顺层图、 立体 图获取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 ; 0099 反演应用模块 3033, 将所述三参数反演属性异常区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结合预测 出煤层气富集区。 0100 可选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所述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模块获取的共反射 点偏移距地震道集为仅包含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多次覆盖的共反射点偏移距地震道集。 实施 例 : 0101 如图 6 所示, 为实施例中煤层气地震三参数弹性模量估算方法流程图。本发明推 导出了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并且赋予近似式中三参数的煤层地质含义, 以 及论述利用。
34、该方法实施煤层气富集区预测的理论依据。利用叠前道集地震资料, 在测井约 束条件下, 利用极大似然统计方法, 进行三参数反演, 估算出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 似式中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探测煤层气富集 区和煤层裂缝发育区。 0102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9 7/14 页 10 0103 一、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推导 0104 Zoeppritz 方程组表达了平面纵波入射到无限大水平反射界面时, 各种波型的 反射和透射系数与反射界面两侧岩石的纵波速度、。
35、 横波速度、 密度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 准确完整的 Zoeppritz 方程组太复杂, 并且为求解该方程组所需要 的信息一般并不知道。因此, 多位研究者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 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 提 出了 Zoeppritz 方程组的多种近似式。Aki&Richards 提出的近似式受到广泛的引用 (参 见 Aki,K.I.and Richards,P.G.,1980,“Quantitative Seismology” ,W.H.Freeman and Co.,P.153) 。假设反射界面两侧介质的弹性特征的相对变化比较小, 纵波反射系数 R() 可以表示为 : 010。
36、5 0106 其中 ;VP=Vp2-Vp1;VS=Vs2-Vs1; 2-1; 0107 Vp1、 Vs1、 1分别是界面上覆介质的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密度 ; 0108 Vp2、 Vs2、 2分别是界面下伏介质的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密度 ; 0109 VP、 VS、 分别是界面两侧介质的纵波平均速度、 横波平均速度、 平均密度 ; 0110 1,2分别是纵波入射角、 折射角, 是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平均值。 0111 由于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是由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决定的, 式 (1) 中的速度可以用弹性模量和密度代替。令 1,1和 1表示上覆介质的弹性模量, 2,2 和 2表示下。
37、伏介质的弹性模量, , 和 分别为 : 0112 0113 , 和 分别是 : 界面两侧介质的平均拉梅常数、 平均剪切模量、 平均密度。 0114 因为已假设了反射界面两侧介质的弹性特征的相对变化比较小, 所以横波速度 VS、 纵波速度 VP, 与密度 和弹性模量间存在式 (2) 、 式 (3) 关系近似成立, 相对于实际平均 值的误差是很小的百分数。 0115 0116 0117 对式 (2)、 式 (3) 分别取微分, 得 : 0118 0119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10 8/14 页 11 0120 并且 0121 0122 成立。将式 (4)、 式 (5)、 式 。
38、(6) 三式代入式 (1) 化简之后, 式 (1) 变为 : 0123 0124 其中, 0125 0126 0127 0128 由此以下, 将式 (7) 称为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 ; 将式 (7) 右端三项, 从左至右, 分别被称为拉梅常数项、 剪切模量项、 密度项 ; 将分别称为 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密度相对变化量。 0129 其中,的分母不是拉梅常数 或剪切模量 , 而是 +2, 严格 地讲, 它们不是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但是, 考虑到它们的分子的属 性, 姑且将它们称为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 01。
39、30 比较式 (1) 与式 (7) 右端各项的系数, 明显的差别是 : 式 (1) 第一项和第二项的系 数中有纵、 横波速度之比值即而式 (7) 右端各项的系数仅仅是 的函数。由于是 未知的, 如果使用式 (1) 做反演, 需要假设之值, 这将导致不可预测的误差。因此, 式 (1) 不能用于反演求取2003 年前后中国曾经兴起过使用式 (1) 做三参数反演 的热潮, 最后无疾而终, 原因就在于此。式 (7) 右端各项的系数仅仅是 的函数, 如果使用 式 (7) 做反演求取之值, 不需要假设之值, 从源头减少了误差。 是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平均值, 已经有成熟的计算方法。 0131 比较式 (1) 。
40、与式 (7) 使用的弹性参数, 式 (1) 使用的纵波速度 Vp是拉梅常数 、 剪切模量 、 密度 的函数,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弹性参数 ; 横波速度 Vs 是剪切模量 、 密 度 的函数, 也是一个复合参数, 因此, 即使反演获得了它们的多解性也将限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11 9/14 页 12 制其使用价值。式 (7) 使用的弹性参数 、 、 都是最基础的弹性参数, 便于探求它们的 相对变化量与煤层含气性的关系。 0132 二、 弹性模量近似式三参数的煤层地质含义 0133 为了说明本发明三参数相对变化量探测煤层气富集区的方法, 需要介绍一些岩石 物理研究成果。如图 7。
41、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密度之间的负相关关 系图 ; 如图 8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纵波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图 ; 如图 9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储层横波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图。根据 实验室测定的煤层气储层含气量、 密度数据, 结合测井获得的储层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研 究发现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其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煤储层含 气量高, 则其密度小、 纵波速度小、 横波速度小 ; 煤储层含气量低, 则其密度大、 纵波速度大、 横波速度大。按线性关系拟合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其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之间。
42、的关 系 , 可得 : 0134 Vg -76.097*D+118.23 (11) 0135 Vg -0.0215*Vp+66.919 (12) 0136 Vg -0.0569*Vs+97.012 (13) 0137 式中, Vg是含气量, 单位 : m3/t ; D是密度, 单位 : g/cm3; Vp是纵波速度, 单位 : m/s ; Vs 是横波速度, 单位 : m/s。 0138 尽管拟合式 (11) 、 式 (12) 、 式 (13) 时使用的样点数量有限, 根据这些关系式换算 获得的参数不能够替代实验室测定的数据, 但是, 这些关系式以及图 7、 图 8、 图 9 展示的含 气量与。
43、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趋势是可靠的。 0139 根据式 (11) 、 式 (12) 、 式 (13) , 可以分别转换获得如下关系 : 0140 D 1.55367-0.01314*Vg (14) 0141 Vp 3112.51-46.51*Vg (15) 0142 Vs 1704.96-17.57*Vg (16) 0143 假设Vg值从20m3/t变化到0m3/t, 根据式 (14) 、 式 (15) 、 式 (16) 三个式子可以预测 与 Vg值相对应的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如表 1 所示 : 0144 表 1 : 根据假设的 Vg和式 (14) 、 式 (15) 、 式 (1。
44、6) 预测的煤层气储层的弹性参数 0145 假设的 Vg预测的密度预测的纵波速度预测的横波速度 201.2912182.31353.6 151.3572414.91441.4 101.4222647.41529.3 51.4882880.01617.1 01.5543112.51705.0 0146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12 10/14 页 13 0147 使用统计研究获得煤层气储层顶底板的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和表 1 预测的 煤层气储层的密度、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如图 10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与顶底板 三层地质理论模型图。按照图 10 的地质模。
45、型, 将煤层气储层的参数修改为表 1 预测的弹性 参数, 将地质模型的参数代入式可以求得与不同的 Vg 值对应的密度 相对变化量、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和拉梅常数相对变化量, 如图 11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 层气储层顶板反射界面的三参数 (密度、 剪切模量、 拉梅常量) 相对变化量的绝对值随含气 量增大而增大的变化关系图。如图 12 所示, 为实施例中某煤层气储层底板反射界面的三参 数 (密度、 剪切模量、 拉梅常量) 相对变化量的绝对值随含气量增大而增大的变化关系图。图 11 和图 12 证明, 当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增加时, 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剪切 模量相对变化量、 拉梅常。
46、数相对变化量的绝对值都是增大的。 0148 上述研究表明, 煤层顶底板围岩的岩性不变化, 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大, 则储层顶 板反射界面、 底板反射界面的密度相对变化量大。因此, 密度相对变化量反演是预测 煤层气储层含气量的指示因子, 且根据异常的强度可以预测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 预测煤 层气富集部位。 0149 剪切模量又被称为弹性体的刚度, 它表示弹性体抗拒剪切形变的能力。影响岩石 剪切模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矿物成分、 压实程度、 胶结强度、 孔隙度、 裂隙发育程度等。 如 果岩石的矿物成分、 压实程度和胶结强度等因素变化不大, 那么, 裂隙发育程度是岩石剪切 模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 通过。
47、三参数弹性模量反演, 获得煤层顶、 底板反射界面两侧介质 的剪切模量相对变化量指示煤储层裂隙发育程度, 预测煤层气储层高渗透率区。 0150 三、 弹性模量三参数反演 0151 利用叠前地震道集数据, 在测井约束条件下, 进行弹性模量三参数反演, 估算出 Zoeppritz 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中的探测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层裂 缝发育区。 0152 (一) 反演算法 0153 在最小二乘反演意义下, 目标函数为观测地震反射振幅与模型正演振幅误差的平 方和 , 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 0154 0155 令 对变量、和的导数为零, 可得到方程组 0156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13。
48、 11/14 页 14 0157 0158 0159 整理得 : 0160 0161 即 AX B 0162 0163 且定义 0164 则 X A-1B 0165 0166 0167 说 明 书 CN 103412326 A 14 12/14 页 15 0168 0169 则 0170 0171 0172 其中, 0173 0174 0175 0176 0177 0178 0179 (二) 弹性模量反演测井约束 0180 Smith 证明三项式线性反演可能收敛于局部最优解, 而不能获得全局最优解 (参见 Smith,G.C.,1996, “3-parameter Geostack”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Expanded Abstract,p.1747-1750) 。特别地, 地震资料总 是有噪音干扰, 那些使用三项式反演直接计算碳氢检测因子的方法不能保证获得全局最优 解。 因此, 对于使用三项式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