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77251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4877.0

申请日:

2013.11.14

公开号:

CN104838430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7D 9/00申请日:20131114|||公开

IPC分类号:

G07D9/00

主分类号:

G07D9/00

申请人: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平塚秀一; 登坂由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274939 2012.12.17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李辉; 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来保持导电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组装的介质处理装置。具体而言,在辊输送部中设置有:形成纸币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的非导电性的上侧输送引导件;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的导电性的框架;施加向着驱动辊对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的按压弹簧;以及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前后方向的位置被上侧输送引导件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按压弹簧,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纸币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框架的横长上端面抵接的导电性的支点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具有:
非导电性的输送引导件,其形成沿面方向输送介质的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
导电性的框架,其保持上述输送引导件;
按压辊,其设置于上述输送引导件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着上述输送通路而对置的驱动辊之间夹持上述介质进行旋转,由此输送上述介质;
按压辊施力部,其施加向着上述驱动辊对上述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以及
导电性的支点轴,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与该长度方向及上述按压力的方向大致垂直的第1方向的位置利用上述输送引导件进行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上述按压辊施力部,受到对应于上述按压力而向离开上述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上述框架的支点轴抵接部抵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上述输送引导件、上述按压辊、上述按压辊施力部及上述支点轴预先一体化并由要安装到上述框架上的输送单元构成,
上述支点轴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贯插于上述输送引导件上形成的引导孔部中,上述支点轴的上述第1方向及该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前端侧端部、和上述反作用力的前端侧端部与上述引导孔部接触,由此将上述支点轴固定在上述输送引导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在将上述输送单元安装到上述框架时,与上述输送单元单体的状态相比,上述按压辊施力部的上述按压力及上述反作用力被加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上述按压辊施力部由弹簧构成,在将上述输送单元安装到上述框架时,与上述输送单元单体的状态相比,上述按压辊施力部被压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上述支点轴抵接部位于比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上述输送单元的上述引导孔部处的上述反作用力的前端侧端面靠向上述按压力的前端侧的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上述支点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贯插于上述框架上形成的框架孔部中,且因上述反作用力而被按压于该框架孔部处的上述反作用力的前端侧端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在上述支点轴中的上述反作用力的前端侧设置有导电性的位置限制部,上述导电性的位置限制部从上述框架向上述支点轴突出,
上述支点轴因上述反作用力而被按压于上述位置限制部处的上述按压力的前端侧端面。

8.  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操作部,其受理与纸张状的介质相关的操作;
输送通路,其根据上述操作部的操作,沿面方向输送上述介质;
非导电性的输送引导件,其形成上述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
导电性的框架,其保持上述输送引导件;
按压辊,其设置于上述输送引导件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着上述输送通路而对置的驱动辊之间夹持上述介质进行旋转,由此输送上述介质;
按压辊施力部,其施加向着上述驱动辊对上述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以及
导电性的支点轴,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与该长度方向及上述按压力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利用上述输送引导件进行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上述按压辊施力部,受到对应于上述按压力而向离开上述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上述框架的支点轴抵接部抵接。

说明书

说明书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例如在放入现金等介质来进行所期望的交易的纸币处理装置等中适合应用本发明。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在金融机构等中使用的纸币处理装置等,按照与顾客的交易内容,例如使顾客存入纸币或硬币等现金,而且供顾客提取现金。
作为纸币处理装置,例如有如下这样的纸币处理装置:具有在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授受的纸币存取款口、对所放入的纸币的面值及真伪进行鉴别的鉴别部、临时保留所放入的纸币的临时保留部、以及按面值收纳纸币的面值盒。
该纸币处理装置利用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输送通路,将纸币存取款口、鉴别部、临时保留部、面值盒等各部分相连,由此输送纸币(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86448号公报)。
在这种纸币处理装置中,作为输送通路的一部分,使用了由图18至图21所示的机构输送纸币的辊输送部220。
图18示出了从框架右侧板19R的右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20,图19示出了透过框架右侧板19R、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及下侧引导件右侧板46R从右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20,在图19中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示出了框架右侧板19R及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
图20示出了从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及下侧引导件前侧板46F的前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20,图21示出了透过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及下侧引导件前侧板46F从前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20。
关于该辊输送部220,对多个机构部件组合而成的上侧输送单元262进行了子装配(subassembly),且将预先装配好的该上侧输送单元262嵌入到框架19上,由此组装辊输送部220。
在辊输送部220的左右端部,由金属构成的板状的框架右侧板19R和框架左侧板19L沿铅直方向延伸。以下,将框架右侧板19R和框架左侧板19L也统称为框架19。
在框架19上安装有从上方覆盖上侧输送单元262的外侧金属板材16。外侧金属板材16由金属板构成,在沿水平方向扩展的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形状的四角处向下方向弯折且固定于框架19上,由此与该框架19电导通。
在外侧金属板材16的下方设置有由金属板构成的内侧金属板材17,在该内侧金属板材17中,沿水平方向扩展的内侧金属板材顶板17U的左右端部向下方向大致垂直地弯折而构成了内侧金属板材右侧板17R和内侧金属板材左侧板17L。
该内侧金属板材17通过使内侧金属板材顶板17U固定于外侧金属板材16,与该外侧金属板材16电导通,并且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44。
在该辊输送部220形成有纸币输送通路48,在该纸币输送通路48中,以由左右端部保持于框架19的板状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分别对上侧和下侧进行引导的方式输送纸币。
通过将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以树脂成形方式透明地形成,可容易地从外部对纸币输送通路48内部进行目视识别。
辊输送部220具有:旋转自如地设置的驱动辊26;以及按压辊30,其由金属制成并沿与作为纸币面延伸方向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将该纸币按压于该驱动辊26。
按压辊30以金属制的按压轴32为中心进行旋转,该按压轴32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嵌到在内侧金属板材右侧板17R及内侧金属板材左侧板17L上穿设的按压轴孔部76中,由此与内侧金属板材17电导通。
按压轴32被金属制的按压弹簧38向下方向施力,该按压弹簧38被支点轴236支承。
支点轴236是圆筒形状,由金属形成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支点轴236被嵌入到在内侧金属板材右侧板17R及内侧金属板材左侧板17L上穿设的支点轴孔部74中而被固定,由此与内侧金属板材17电导通。
支点轴236因反作用力而被按压于支点轴孔部74的上端面,该反作用力是对应于按压弹簧38向按压轴32施加的按压力而向上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
关于这种辊输送部220,在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作为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 部的机构部件的按压辊30、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236、内侧金属板材17、外侧金属板材16一体化的状态下,子装配成上侧输送单元262,且将外侧金属板材16固定于框架19,由此组装辊输送部220。
然而,由于是金属制而带电的按压辊30、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236,为了应对静电造成的误动作或噪声,需要借助导电的导体与框架19相连。
但是,上侧输送引导件44是透明的树脂成形从而不导电,因此,辊输送部220无法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经由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与框架19导通。
因此,在辊输送通路220中,由内侧金属板材17来保持支点轴236,且将该内侧金属板材17固定于该外侧金属板材16,进而将该外侧金属板材16固定于框架19,由此,对上侧输送单元262进行子装配,并且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与框架19电导通。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辊输送部220中,为了应对静电,使子装配后的上侧输送单元262中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中配置的金属制的机构部件与框架19导通的部件较多,从而导致结构变得复杂。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保持导电性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的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介质输送装置,具备:非导电性的输送引导件,其形成沿面方向输送介质的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导电性的框架,其保持输送引导件;按压辊,其设置于输送引导件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着输送通路而对置的驱动辊之间夹持介质进行旋转,由此输送介质;按压辊施力部,其施加向着上述驱动辊对上述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以及导电性的支点轴,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与该长度方向及按压力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位置被输送引导件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按压辊施力部,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框架的支点轴抵接部抵接。
本发明的第1方式,能够对至少将输送引导件、按压辊、按压辊施力部及支点轴 一体化而成的输送单元进行子装配,并且能够使该输送单元内部的部件与外部的框架导通。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介质处理装置,具备:操作部,其受理与纸张状的介质相关的操作;输送通路,其根据操作部的操作,沿面方向输送介质;非导电性的输送引导件,其形成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导电性的框架,其保持输送引导件;按压辊,其设置于输送引导件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着输送通路而对置的驱动辊之间夹持介质进行旋转,由此输送介质;按压辊施力部,其施加向着上述驱动辊对上述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以及导电性的支点轴,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与该长度方向及按压力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被输送引导件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按压辊施力部,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框架的支点轴抵接部抵接。
本发明的第2方式,能够对至少将输送引导件、按压辊、按压辊施力部及支点轴一体化而成的输送单元进行子装配,并且使该输送单元内部的部件与外部的框架导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对至少将输送引导件、按压辊、按压辊施力部及支点轴一体化的输送单元进行子装配,并且使该输送单元内部的部件与外部的框架导通。这样,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以简单的结构保持导电性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的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纸币处理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纸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3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1)的右侧视图。
图4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2)的右侧视图。
图5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3)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4)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引导孔部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8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支点轴、引导孔部及框架孔部的结构的右侧视 图。
图9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输送单元的结构(1)的右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输送单元的结构(2)的右侧视图。
图11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输送单元的结构(3)的右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输送单元的结构(4)的右侧视图。
图13是示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1)的右侧视图。
图14是示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2)的右侧视图。
图15是示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3)的右侧视图。
图16是示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的结构(4)的右侧视图。
图17是示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支点轴、引导孔部及位置限制部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18是示出现有的辊输送部的结构(1)的右侧视图。
图19是示出现有的辊输送部的结构(2)的右侧视图。
图20是示出现有的辊输送部的结构(3)的右侧视图。
图21是示出现有的辊输送部的结构(4)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作为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
[1-1.纸币处理装置的外观结构]
如图1所示,纸币处理装置1是供金融机构的职员(例如受理窗口人员)进行操作的职员操作型终端,根据职员的操作进行纸币的存取款处理。
该纸币处理装置1在箱型的壳体2的上端部设置有存款部3的放入口3A、取款部4的排出口4A、显示部5及操作部6。
当职员从放入口3A放入了存款纸币时,存款部3将该存款纸币逐张分离并取入到纸币处理装置1内。
取款部4聚集取款纸币,供职员从排出口4A取出该取款纸币。另外,在该取款部4设置有开闭排出口4A的闸板(未图示),在排出纸币时,该闸板打开。
显示部5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显示菜单画面和各种处理的结果画面等。操作部6由按钮构成,受理对纸币处理装置1的操作。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该纸币处理装置1能够经由网络与金融机构的终端和主机计算机进行通信,能够与终端和主机计算机之间收发各种信息,或者能够从终端侧进行操作。
[1-2.纸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
如图2所示,在纸币处理装置1的壳体2内,除了上述的存款部3、取款部4以外,还设置有鉴别部10、临时保留部11、纸币盒12A~12D、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及输送通路14。
在壳体2内的上部,以使存款部3处于后侧、使取款部4处于前侧的方式,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存款部3和取款部4。另外,在取款部4的前方斜下设置有临时保留部11,在比该临时保留部11靠后方的位置且在存款部3的后方斜下设置有鉴别部10。
另外,在壳体2内的下部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纸币盒12A~12D和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
在该纸币处理装置1中,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位于最前侧,在其后以纸币盒12A、12B、12C、12D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有纸币盒12A~12D。
另外,在壳体2内设置有将这些存款部3、取款部4、鉴别部10、临时保留部11、纸币盒12A~12D及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的各部分相连的输送通路14。输送通路14沿短边方向输送纸币。
输送通路14由多个带输送部及后面叙述的辊输送部20构成。带输送部设置有2组带子,借助该2组带子从两面侧夹持纸币并进行输送,该2组带子绕挂于彼此对置地配置的一对辊之间且围绕着该辊之间进行旋转。
辊输送部20主要在相邻的带输送部之间夹持纸币进行输送,或者该辊输送部彼此相邻地设置而借助后面叙述的按压辊及驱动辊夹持纸币进行输送。
存款部3具有上表面开口的箱型的收纳部3B。该收纳部3B的开口的一部分成为上述的放入口3A。在存款交易时,该存款部3将从放入口3A放入到收纳部3B内的存款纸币逐张分离且取入到纸币处理装置1内。
取款部4具有上表面开口的箱型的聚集部4B。该聚集部4B的开口成为上述的排 出口4A。在取款交易时,该取款部4将从纸币盒12A~12D等输送来的取款纸币聚集到聚集部4B。
另外,在取款部4设置有开闭排出口4A的闸板(未图示)。该闸板在取款纸币聚集到聚集部4B后打开。通过打开该闸板,职员能够从排出口4A取出聚集在聚集部4B的取款纸币。
这些存款部3及取款部4在以上端部处于比下端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向前方倾斜的状态下被固定。此外,关于存款部3及取款部4,不限于这种固定式,例如也可以是能够调整前后方向的倾斜度的可动式。
鉴别部10对经由输送通路14逐张输送来的纸币的面值、真伪、完损和行进状态等进行鉴别。该鉴别部10根据其鉴别结果判定每张纸币是能够交易的正常纸币还是不能够交易的拒绝纸币。
临时保留部11临时聚集从存款部3取入且被鉴别部10判定为正常纸币的纸币。在交易成立后,将聚集在临时保留部11中的纸币从临时保留部11送出而输送到鉴别部10,在由鉴别部10确定了面值之后,输送到纸币盒12A~12D中进行收纳。
纸币盒12A~12D分别具有能够按面值收纳纸币的纵长的纸币收纳库15A~15D,将经由输送通路14输送来的纸币沿上下方向重叠地聚集到该纸币收纳库15A~15D内。
另外,纸币盒12A~12D不仅收纳纸币,还将聚集在纸币收纳库15A~15D内的纸币逐张送往输送通路14。另外,纸币盒12A~12D是各自能够独立地从纸币处理装置1装卸的装卸式的纸币盒。
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在上侧具有纸币收纳库13A且在下侧具有拒绝库13B。该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是能够从纸币处理装置1装卸的装卸式的纸币盒。
在该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中,例如在回收纸币时将从纸币盒12A~12D送出的纸币收纳到纸币收纳库13A中。然后,职员通过从纸币处理装置1卸下该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来回收纸币。
另外,在补充纸币时,职员将在纸币收纳库13A中收纳有补充纸币的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设置在纸币处理装置1上。然后,收纳在纸币收纳库13A中的补充纸币被从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送出,经由鉴别部10输送到纸币盒12A~12D来补充纸币。这样,在纸币处理装置1中进行纸币的补充。
这样,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的纸币收纳库13A能够用于多种用途。
另外,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的拒绝库13B聚集被鉴别部10判定为拒绝纸币的纸币。
另外,在该纸币处理装置1的壳体2内的规定部位处设置有对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未图示)。
该结构下的纸币处理装置1中,控制部基于鉴别部10对纸币的鉴别结果等控制各部分,来进行纸币的存款处理及取款处理。
即,在存款交易时,当职员通过操作部6选择了存款交易,进而将纸币从放入口3A放入到存款部3时,纸币处理装置1将所放入的纸币逐张输送到鉴别部10。
这里,纸币处理装置1将由鉴别部10判定为正常纸币的纸币输送到临时保留部11而临时收纳。另一方面,将被判定为不适合存款的存款拒绝纸币的纸币退回到取款部4,通过打开闸板来返还给职员。
然后,当职员确定了存款金额后,纸币处理装置1将收纳在临时保留部11中的纸币输送到鉴别部10来鉴别面值,根据其面值输送到各纸币盒12A~12D进行保管。
另一方面,在取款交易时,当职员通过操作部6选择了取款交易且输入了取款金额等时,纸币处理装置1根据请求金额识别所需要的每种面值的纸币张数,根据每种该面值的纸币张数,将纸币从各纸币盒12A~12D逐张地送出并输送到鉴别部10。
这里,纸币处理装置1将由鉴别部10判定为正常纸币的纸币输送到取款部4,另一方面,将被判定为不适合取款的取款拒绝纸币的纸币输送到临时保留部11而临时收纳。
而且,当请求金额的纸币聚集到取款部4时,纸币处理装置1打开闸板。由此,成为能够收取聚集在取款部4内的纸币的状态,职员收取该纸币。
然后,纸币处理装置1将收纳在临时保留部11中的取款拒绝纸币输送到带拒绝库的纸币盒13的拒绝库13B而进行保管。
这样,纸币处理装置1进行纸币的存款处理及取款处理。
[1-3.辊输送部的结构]
在图3至图6中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20,在图3至图6中,对与图18至图21的对应部分标注了相同标号。
图3示出了从框架右侧板19R的右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0,图4示出了透过框 架右侧板19R、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及下侧引导件右侧板46R从右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0。图4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示出了框架右侧板19R及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
图5示出了从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及下侧引导件前侧板46F的前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0,图6示出了透过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及下侧引导件前侧板46F从前侧观察到的辊输送部20。
在该辊输送部20中,对多个机构部件组合而成的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了子装配。在制造纸币处理装置1时,将预先装配好的上侧输送单元62嵌入到框架19,由此组装辊输送部20。
如图4所示,辊输送部20由前侧输送部22和后侧输送部24构成。前侧输送部22和后侧输送部24彼此大致相同地形成,因此以下主要对前侧输送部22进行说明。
在辊输送部20中,以金属制的支点轴36为中心前后对称(纸面上的左右对称)地配置有由驱动辊26F、按压辊30F及按压辊导轨34F等构成的前侧输送部22、和由驱动辊26B、按压辊30B及按压辊导轨34B等构成的后侧输送部24。以下,将驱动辊26F及26B也统称为驱动辊26、将按压辊30F及30B也统称为按压辊30、将按压辊导轨34F及34B也统称为按压辊导轨34。
在该辊输送部20形成有纸币输送通路48,在纸币输送通路48中,以由上侧输送引导件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分别对上侧及下侧进行引导的方式来输送纸币。
在纸币输送通路48的上侧设置有板状且树脂成形的透明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
在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中,在按压辊30的下端部附近处的前后左右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上侧引导件底板44D的左右端部向上弯折而分别形成了上侧引导件左侧板44L及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另外,上侧引导件底板44D的前后端部向上弯折而分别形成了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及上侧引导件后侧板44B。
由此,上侧输送引导件44在上侧引导件底板44D的上侧具有用于配置机构部件的内部空间。
在上侧引导件底板44D处的与按压辊30对置的位置穿设有开口(未图示),由此使该按压辊30的下端部向上侧引导件底板44D的下侧突出。
另一方面,在纸币输送通路48的下侧设置有板状且由金属板材形成的不透明的下侧输送引导件46。在下侧输送引导件46中,在驱动辊26的上端部附近处与上侧引导件底板44D平行地延伸设置的下侧引导件顶板46U的前后左右端部向下弯折而 分别形成了下侧引导件前侧板46F、下侧引导件后侧板46B、下侧引导件右侧板46R及下侧引导件左侧板46L。
在下侧引导件顶板46U处的与驱动辊26对置的位置穿设有开口(未图示),由此使该驱动辊26的上端部向下侧引导件顶板46U的上侧突出。
在辊输送部20中,利用这种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与下侧输送引导件46之间的间隙的空间,来形成了作为输送通路14(图2)的一部分的纸币输送通路48,该纸币输送通路48将从带输送部或辊输送部输送的纸币从前方向后方、或从后方向前方输送。
在上侧输送引导件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由金属构成的板状的框架右侧板19R和框架左侧板19L沿铅直方向延伸而被固定于壳体2(图2)。以下,将框架右侧板19R和框架左侧板19L也统称为框架19。
上侧输送引导件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的左右端部保持于框架19。
这样,辊输送部20中,由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下侧输送引导件46及框架19限制纸币输送通路48中的纸币的输送范围。
在前侧输送部22的下部分,以留出比纸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的间隔的方式沿左右并列地设置有2个金属制的驱动辊26F(26FL及26FR),驱动辊26F(26FL及26FR)以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框架19的呈圆筒形状的金属制的驱动辊轴28F为轴,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旋转自如。
在各个驱动辊26F的上部,以与该驱动辊26F对置的方式沿左右并列地设置有金属制的按压辊30F(30FL及30FR)。按压辊30F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金属制的按压轴32F为轴,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旋转自如。因此,按压辊30F与按压轴32F电导通。
在按压辊30FR的右侧及按压辊30FL的左侧,与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一体地设置有以上方开口的方式树脂成形的透明的按压辊导轨34F(34FR及34FL)。
将按压辊导轨34F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形成为比按压轴32F的前后宽度稍大。由此,按压辊导轨34F使按压轴32F沿上下方向滑动。
与这种前侧输送部22同样,后侧输送部24在支点轴36的后侧形成。
支点轴36是圆筒形状,由金属形成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作为右端部的支点轴右端部36R和作为左端部的支点轴左端部36L形成为比作为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 的支点轴中央部36C细。
在上侧引导件左侧板44L及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的与支点轴36对置的位置穿设有图7所示的大致葫芦(瓢箪)形的引导孔部50。
在引导孔部50的下部分形成有圆形的插入孔部52,在该插入孔部52的上侧形成有前后方向的宽度比插入孔部52稍小的嵌入孔部54。在该嵌入孔部54中,在上端部形成有与支点轴36的外周面大致相同地弯曲的嵌入上端面54U,在后端部形成有嵌入后端面54B,在前端部形成有嵌入前端面54F。
将该嵌入孔部5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支点轴36的支点轴左端部36L及支点轴右端部36R的外形稍大,由此构成为可使该支点轴36贯插于内部。
另外,在框架19处的与支点轴36对置的位置穿设有图8所示的L字型的框架孔部56。
该框架孔部56由下述部分构成:从框架19的上端向下切除而成的纵长孔部58、从纵长孔部58的下端向后切除框架19而成的横长孔部60。
作为横长孔部60的上端的横长上端面60U位于比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上端面54U稍微靠下方的位置。
支点轴36的支点轴左端部36L及支点轴右端部36R贯插引导孔部50,并插入到框架孔部56中而被固定。由此,支点轴36与框架19电导通。
另外,支点轴36的支点轴中央部36C的右侧面与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的左侧面抵接,支点轴中央部36C的左侧面与上侧引导件左侧板44L的右侧面抵接。
由此,支点轴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受到限制。
如图4及图6所示,在支点轴36缠绕着缠绕部40,该缠绕部40是由金属制的扭杆弹簧构成的按压弹簧38中的1个金属棒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作为扭杆弹簧的一部分的前臂部41及后臂部42分别从缠绕部40向前及向后延伸。
在按压弹簧38中,前臂部41的前端部及后臂部42的后端部在与自然状态相比位于靠向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分别与按压轴32F的上端、按压轴32B的上端抵接且电导通。
因此,在按压弹簧38中,利用要返回到自然状态的反作用力,前臂部41对按压轴32F施加向下方向的作用力即按压力,并且后臂部42对按压轴32B施加向下方向的作用力即按压力。
由此,按压弹簧38对分别被按压轴32F及32B支承的按压辊30F及30B施加向下方向的按压力,从而将该按压辊30F及30B的外周面按压于驱动辊26F及26B的外周面。
在该状态下,按压轴32不会接触到按压辊导轨34处的限制该按压轴32向下方向移动的导轨下端面34D,而位于比该导轨下端面34D稍微靠向上方的位置。
在辊输送部20中,将与朝下的按压力对应的朝上的反作用力经由按压弹簧38施加给支点轴36。
因此,支点轴36被按压于框架孔部56的横长上端面60U,由此直接与框架19接触且电导通。
由于按压辊30(30F及30B)被按压于驱动辊26(26F及26B),所以与该驱动辊26的旋转相应地一起进行旋转。
这样,辊输送部20借助按压弹簧38对按压辊30F及30B施力,由分别配设在前方的按压辊30F和驱动辊26F、以及配设在后方的按压辊30B和驱动辊26B来夹持要输送的纸币的前部分和后部分。
即,辊输送部20中,防止例如从图4中的后侧输送来的纸币因上侧输送引导件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而导致弯折等,并且由旋转的按压辊30及驱动辊26来夹持该纸币且向图中前侧输送。
在辊输送部20中,上侧输送引导件44由透明的部件构成,因此,作业人员仅从上侧目视辊输送部20,就能够容易地确认在纸币输送通路48中输送的纸币的情况,在纸币堵塞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发现该纸币。
[1-4.辊输送部的组装]
图9至图12示出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输送单元62。图9示出了从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的右侧观察到的上侧输送单元62,图10示出了透过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从右侧观察到的上侧输送单元62,在图10中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示出了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
图11示出了从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的前侧观察到的上侧输送单元62,图12示出了透过上侧引导件前侧板44F从前侧观察到的上侧输送单元62。
在辊输送部20中,对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了子装配,在制造纸币处理装置1时,将预先装配好的该上侧输送单元62嵌入到框架19上,由此组装辊输送部20。
在组装这种上侧输送单元62时,作业人员首先将贯插按压辊30的按压轴32的左右端部嵌入到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按压辊导轨34上,由此将按压辊30及按压轴32安装到上侧输送引导件44。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支点轴36从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或上侧引导件左侧板44L中的任一个的外侧插入到引导孔部50的插入孔部52中,使支点轴36贯插按压弹簧38的缠绕部40。
另外,作业人员一边使按压弹簧38的前臂部41及后臂部42分别与按压轴32F及32B的上侧抵接,一边将支点轴左端部36L及支点轴右端部36R嵌入到引导孔部50中,由此将支点轴36及按压弹簧38安装到上侧输送引导件44。
此时,支点轴36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被按压成使上端部与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上端面54U抵接,并且,分别使前端部与嵌入前端面54F抵接、使后端部与嵌入后端面54B抵接,由此支点轴36的移动受限制。通过以上的工序,将上侧输送单元62组装成1个子装配体。
在该状态下,与装配成辊输送部20的状态相比,支点轴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靠向上侧。另外,按压辊30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按压力被按压于按压辊导轨34的导轨下端面34D。
因此,虽然与装配成辊输送部20的状态相比,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稍小,但是支点轴36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而被施力,不会从上侧输送引导件44脱出。由此,能够对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子装配。
接下来,作业人员组装辊输送部20。作业人员首先将贯插驱动辊26的驱动辊轴28的左右端部插入到在框架19上穿设的未图示的孔部中。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下侧输送引导件46从上方嵌入到在框架19上穿设的未图示的孔部中,由此将下侧输送引导件46固定于框架19上。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子装配后的上侧输送单元62安装到框架19上。具体而言,作业人员将从上侧引导件右侧板44R及上侧引导件左侧板44L向外部突出的支点轴36从框架孔部56的纵长孔部58沿图8中的箭头向下方向插入后,使之沿横长孔部60向后方向移动。
此时,在与框架孔部56一起设置于框架19的规定的孔部中,嵌入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规定的突起,由此上侧输送单元62被定位在框架19上。通过以上的工序, 组装辊输送部20。
在辊输送部20中,框架孔部56的横长上端面60U位于比引导孔部50的嵌入上端面54U稍微靠向下侧的位置。
因此,支点轴36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被按压成使上端部与横长孔部60的横长上端面60U抵接。
另外,与未被装入框架19的上侧输送单元62单体的状态相比,按压弹簧38被压缩,从而对支点轴36施加更大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上侧输送引导件44单体的状态相比,支点轴36以更大的施力程度被向上方向施力而与框架19接触。
另外,分别使支点轴36的左端部与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前端面54F抵接,使支点轴36的后端部与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后端面54B抵接,由此支点轴36的移动受限制。
这样,在辊输送部20中,从按压弹簧38向支点轴36施加反作用力,且将该支点轴36插入到框架孔部56中,由此能够使该支点轴36直接与框架19接触而电导通。
由此,在辊输送部20中,使按压弹簧38与金属制的按压轴32接触,且使支点轴36与该按压弹簧38接触,进而使该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由此,能够使金属制的上述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36与框架19电导通。
[1-5.动作及效果]
在以上的结构中,辊输送部20将支点轴36嵌入到引导孔部50的嵌入孔部54中,由此进行支点轴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并且利用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将支点轴36按压于引导孔部50的嵌入上端面54U,由此进行支点轴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上方向的定位。
由此,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被固定于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能够将上侧输送单元62构成为1个子装配体,因此,在组装辊输送部20时,仅将已装配好的上侧输送单元62组装到框架19上,就能够组装辊输送部20,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这里,在组装上侧输送单元62时,假如支点轴36没有在规定位置上沿规定方向被按压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并与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接触,则无法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结构部件固定于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上,因此无法对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子装配。
对此,在上侧输送单元62中,利用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沿该反作用力的方向将支点轴36按压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由此对支点轴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定位并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将支点轴36嵌入到嵌入孔部54中,来进行该支点轴3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定位,因此能够对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子装配。
另外,辊输送部20中,将上侧输送单元62安装到框架19,利用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将支点轴36按压于框架孔部56的横长上端面60U,由此使支点轴36直接与框架19接触而导通。
由此,在辊输送部20中,对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子装配来提高辊输送部20的组装效率,并且,通过使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能够使作为金属部件的按压辊30、按压轴32及按压弹簧38与框架19导通,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中的静电的产生。
另外,辊输送部20与现有的辊输送部220相比,省略了外侧金属板材16、内侧金属板材17,因此能够削减为了应对静电而需要相连的导通部件,能够实现辊输送部20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另外,在辊输送部20中,通过以树脂成形方式来透明地形成上侧输送引导件44,能够从外部对内部进行目视识别。然而,在该情况下,上侧输送引导件44是绝缘体,因此无法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经由该上侧输送引导件44与框架19导通。
因此,有可能导致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与框架19导通的结构变得复杂。
对此,在辊输送部20中,利用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使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与框架19导通。
另外,假如在树脂成形时混入导电材料而使上侧输送引导件具有了导电性的情况下,能够使上侧输送引导件内部的部件经由该上侧输送引导件与框架导通。
然而,在该情况下,上侧输送引导件变得不透明而导致纸币输送通路48的目视识别性降低。对此,辊输送部20能够保持纸币输送通路48的目视识别性,并且使上侧输送引导件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与框架19导通。
根据以上的结构,纸币处理装置1中的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辊输送部20具备: 形成沿面方向输送纸币的纸币输送通路48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的非导电性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导电性的框架19;设置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内部空间,在与隔着纸币输送通路48而对置的驱动辊26之间夹持纸币进行旋转,由此输送纸币的按压辊30;施加向着驱动辊26对按压辊30施力的按压力的按压弹簧38;以及导电性的支点轴36,其在作为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支点轴左端部36L及支点轴右端部36R处,与该长度方向及按压力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位置被上侧输送引导件44定位,在作为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支点轴中央部36C处支承按压弹簧38,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纸币输送通路48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作为框架19的支点轴抵接部的横长上端面60U抵接。
由此,关于辊输送部20,能够使上侧输送单元62进行子装配,并且能够使该上侧输送单元62内部的部件与外部的框架19导通。
[2.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
[2-1.辊输送部的结构]
如图13至图16所示,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1与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1相比,辊输送部120与辊输送部20不同,但是除此以外相同地构成,在图13至图16中,对与图3至图6的对应部分标注了相同标号。
另外,关于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输送部120,框架119与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框架19不同。
关于框架119,除了在上侧输送引导件144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的左右方向的外侧设置有沿铅直方向延伸的框架左侧板119L及框架右侧板119R以外,还设置有框架顶板119U,该框架顶板119U沿水平方向将该框架左侧板119L及框架右侧板119R的上端部相连,且从上侧覆盖上侧输送引导件144。
另外,在框架顶板119U的下表面处与支点轴136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向下方向突出的长方体形状的位置限制部70,该位置限制部70与该支点轴136中的支点轴中央部136C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处抵接。
另外,支点轴136形成为左右方向的长度比支点轴36(图6)短,由此该支点轴136中的支点轴左端部136L及支点轴右端部136R虽然嵌入到在上侧输送引导件144上穿设的引导孔部50中,但是不会与框架119接触。另外,与框架19不同,在框架119上未穿设框架孔部56。
[2-2.辊输送部的组装]
该辊输送部120与上侧输送单元62同样地对上侧输送单元162进行了子装配,在制造纸币处理装置1时,将预先装配好的该上侧输送单元162嵌入到框架119,由此组装辊输送部120。
在组装这种上侧输送单元162时,作业人员进行与上述的上侧输送单元62同样的工序,将上侧输送单元162装配成1个子装配体。
在上侧输送单元162单体的状态下,与装配成辊输送部120的状态相比,支点轴136相对于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靠向上侧。另外,按压辊30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按压力而被按压于按压辊导轨34的导轨下端面34D。
因此,与装配成辊输送部120的状态相比,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稍小,但支点轴136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而被施力,不会从上侧输送引导件144脱出。由此,能够对上侧输送单元162进行子装配。
接下来,作业人员组装辊输送部120。作业人员首先进行与上述的辊输送部20同样的工序,将驱动辊26、驱动辊轴28及下侧输送引导件46组装到框架119上。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子装配后的上侧输送单元162安装到框架119上。具体而言,作业人员使支点轴136位于位置限制部70的下端面即位置限制下端面70D的下方,且将上侧输送引导件144的规定的突起嵌入到设置于框架19的规定的孔部中。由此,上侧输送单元162被定位在框架119上。通过以上的工序,组装辊输送部20。
如图17所示,在辊输送部120中,位置限制下端面70D位于比引导孔部50的嵌入上端面54U稍微靠向下侧的位置。
因此,支点轴136因来自按压弹簧38的反作用力而被按压成使上端部与位置限制部70的位置限制下端面70D抵接。
另外,与未装入到框架119上的上侧输送单元162单体的状态相比,按压弹簧38被压缩,从而对支点轴136施加更大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上侧输送引导件144单体的状态相比,支点轴136以更大的施力程度被向上方向施力而与框架119接触。
另外,分别使支点轴136的左端部与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前端面54F抵接,使支点轴136的后端部与引导孔部50中的嵌入孔部54的嵌入后端面54B抵接,由此支点轴136的移动受限制。
这样,在辊输送部120中,从按压弹簧38向支点轴136施加反作用力,且使该 支点轴136与位置限制下端面70D的下方抵接,由此能够直接与框架119接触而电导通。
由此,在辊输送部120中,使按压弹簧38与金属制的按压轴32接触,且使支点轴136与该按压弹簧38接触,进而使该支点轴136与框架119接触,由此能够使金属制的上述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136与框架119电导通。
这样,在辊输送部20(图4)中,通过将支点轴36插入到框架孔部56中,使该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但是,在辊输送部120中,将支点轴136从下往上按压于框架119的位置限制部70。
由此,在辊输送部120中,能够对上侧输送单元162进行子装配来提高辊输送部120的组装效率,并且,能够通过使支点轴136与框架119接触而使作为金属部件的按压辊30、按压轴32及按压弹簧38与框架119导通,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上侧输送引导件144内部的机构部件中的静电的产生。
根据以上的结构,纸币处理装置1中的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辊输送部120设置有:形成沿面方向输送纸币的纸币输送通路48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的非导电性的上侧输送引导件144;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144的导电性的框架119;设置于上侧输送引导件144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着纸币输送通路48而对置的驱动辊26之间夹持纸币进行旋转,由此输送纸币的按压辊30;施加向着驱动辊26对按压辊30施力的按压力的按压弹簧38;以及导电性的支点轴136,其在作为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支点轴左端部136L及支点轴右端部136R处,与该长度方向及按压力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位置被上侧输送引导件144定位,在作为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支点轴中央部136C处支承按压弹簧38,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纸币输送通路48的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与作为框架119的支点轴抵接部的位置限制下端面70D抵接。
由此,在辊输送部120中,能够对上侧输送单元162进行子装配,并且能够使该上侧输送单元162内部的部件与外部的框架119导通。
[3.例示的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例示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透明地形成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半透明地形成,总之,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形成为能够从外部透过内部进行目视识别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上述方式中,叙述了将上侧输送引导件44透明地形成,且将下侧输送引导件46由不透明且强度高的金属板材形成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下侧输送引导件46透明地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前侧输送部22及后侧输送部24这前后2组输送部来构成辊输送部20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仅由前侧输送部22或后侧输送部24中的任一个输送部构成辊输送部20。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作为扭杆弹簧的按压弹簧38对按压辊30施力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板簧等各种机构对按压辊30施力。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引导孔部50设为大致葫芦形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能够使支点轴36贯插并且与嵌入上端面54U抵接的各种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沿着对应于向下方向产生的按压力而在按压弹簧38上产生的向上方向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使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从按压弹簧38向按压轴32施加沿着从下方向朝前后或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向的按压力,从而沿着对应于该按压力而产生的从上方向朝前后或左右方向倾斜的反作用力,使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
另外,也可以由规定的部件转换沿着向上方向的反作用力的方向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从上方向朝前后或左右方向倾斜地使支点轴36与框架19接触。
总之,借助对应于对按压辊30进行按压的按压力而在按压弹簧38上产生的反作用力对支点轴36施力,使得支点轴36与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44的框架19接触,由此使按压辊30、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36与框架19导通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金属构成按压辊30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橡胶等构成。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金属构成按压辊30、按压轴32、按压弹簧38及支点轴36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在表面上镀敷了导电性材料的绝缘体构成。总之,通过彼此表面接触来进行电导通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处理现金的纸币处理装置1的辊输送部20中输送纸币时应用本发明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放入现金等介质来进行所期望的交易的现金自动预付机中输送介质时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将纸币作为介质进行了叙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例如商品券、兑换券、入场券等这样的薄纸状的介质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作为输送引导件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作为框架的框架19、作为按压辊的按压辊30、作为按压辊施力部的按压弹簧38、作为支点轴的支点轴36来构成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辊输送部20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以其他各种结构构成的输送引导件、框架、按压辊、按压辊施力部、支点轴来构成介质输送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作为操作部的操作部6、作为输送通路的纸币输送通路48、作为输送引导件的上侧输送引导件44、作为框架的框架19、作为按压辊的按压辊30、作为按压辊施力部的按压弹簧38、作为支点轴的支点轴36来构成作为介质处理装置的纸币处理装置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以其他各种结构构成的操作部、输送通路、输送引导件、框架、按压辊、按压辊施力部、支点轴来构成介质处理装置。
日本专利申请2012-274939号公开的整体内容通过参照而被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与具体且单独地记述有通过参照而引入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照而被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输送纸币等纸状介质的各种装置中均可以利用本发明。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来保持导电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组装的介质处理装置。具体而言,在辊输送部中设置有:形成纸币输送通路的一个侧面且具有内部空间的非导电性的上侧输送引导件;保持上侧输送引导件的导电性的框架;施加向着驱动辊对按压辊施力的按压力的按压弹簧;以及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处前后方向的位置被上侧输送引导件定位,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处支承按压弹簧,受到对应于按压力而向离开纸币输送通路的方向产生的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