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577195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97739.5

申请日:

2015.07.07

公开号:

CN105094322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公布日:2015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日:20150707|||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1; G06F3/041; A41D19/00

主分类号:

G06F3/01

申请人: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贤林; 曾亭; 杨忠正; 胡明; 谢涛峰; 陈军涛

地址:

230011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工业园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李相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通过在手套本体上设置接触区、至少一个触控区、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当在接触区触摸触控区时,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对应的智能设备,从而控制智能设备进行相应操作。这样,可以仅使触控手套的一部分接触另一部分就可以完成对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不需要直接接触智能设备,这在行进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不便于直接接触智能设备时显得尤其方便,同时也把对多个智能设备的操作合并到触控手套进行,只需移动手指而不需移动智能设备和手臂就可完成对各个智能设备的控制,甚至可以不用眼睛而进行盲操作,使用户具有更好的操控体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设置在所述
手套本体上的接触区、至少一个触控区、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
所述接触区,用于触摸所述触控区;
每个所述触控区,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当其被所述接触区
触摸时产生触控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
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发
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
设置在所述手套本体手掌侧的大拇指容纳部的前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
述触控区设置在所述手套本体手掌侧的除大拇指容纳部外的其他指
容纳部的前半部分或食指容纳部靠近大拇指容纳部的侧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
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露出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
露出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
为编织在所述手套本体中的金属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
述触控区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手套
本体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
层之间的触控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器
件为电容式触控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器
件包括位于同一层的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或者所述触控
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
极层之间的第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触摸所发生的触控区、触控区中被触
摸的位置、触摸轨迹和/或触摸连续次数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当触控信号发出或即将发出时提示将完成的控
制操作,或当接收到智能设备的状态信号时发出提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手套包括成对的两个手套本体,其中一个手套本体设置有所
述接触区,并且另一个手套本体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触控区、所述控
制模块和所述信号传输模块。
14.一种智能可穿戴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13其中任一项所述
的触控手套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信号收发模块和
执行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执行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

说明书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手套及智能
可穿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设备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如何管控这
些设备成为一个难题。特别是可佩戴在人体的不同位置的可穿戴设备
的兴起,对于这些设备的控制越来越难。

虽然目前也有利用手机来控制多种智能设备的开关,但是手机的
尺寸越来越大,操控不方便。尤其在行进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使用手
机来对智能设备进行操控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
戴系统,方便对智能设备进行非直接接触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手套,包括:手套本体、设置
在所述手套本体上的接触区、至少一个触控区、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
模块;

所述接触区,用于触摸所述触控区;

每个所述触控区,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当其被所述接触区
触摸时产生触控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
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发
送。

优选地,所述接触区设置在所述手套本体手掌侧的大拇指容纳部
的前半部分。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区设置在所述手套本体手掌侧的除大
拇指容纳部外的其他指容纳部的前半部分或食指容纳部靠近大拇指
容纳部的侧面部分。

优选地,所述接触区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露出于所述手套本
体的内表面。

优选地,导电体露出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为编织在所述手套本体中的金属纤维。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区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内表面的第
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手套本体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
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触控器件。

优选地,所述触控器件为电容式触控器件。

优选地,所述触控器件包括位于同一层的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或者所述触控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设置在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第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触摸所发生的触控区、
触控区中被触摸的位置、触摸轨迹和/或触摸连续次数产生相应的触
控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当触控信号发出或即将发出时提
示将完成的控制操作,或当接收到智能设备的状态信号时发出提示。

优选地,所述触控手套包括成对的两个手套本体,其中一个手套
本体设置有所述接触区,并且另一个手套本体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触
控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信号传输模块。。

第二方面,一种智能可穿戴系统,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触
控手套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每个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信号收发模块和
执行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执行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
通过在在手套本体上设置接触区、至少一个触控区、控制模块和信号
传输模块,当在接触区触摸触控区时,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对应的
智能设备,从而控制智能设备进行相应操作。这样,可以仅使触控手
套的一部分接触另一部分就可以完成对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不需要
直接接触智能设备,这在行进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不便于直接接触智能
设备时显得尤其方便,同时也把对多个智能设备的操作合并到触控手
套进行,只需移动手指而不需移动智能设备和手臂就可完成对各个智
能设备的控制,甚至可以不用眼睛而进行盲操作,使用户具有更好的
操控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手套本体;2表示接触区;3表示触控区;4表示
控制模块;5表示信号传输模块;6、7表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
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控手套,如图1所示,包括:
手套本体1、设置在手套本体1上的接触区2、至少一个触控区3、
控制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应该理解,附图中接触区、触控区、
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的形状、尺寸和位置都为示意性的示出,实
际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接触区2用于触摸触控区3;每个触控区3,都与控制模块4相
连,用于当该触控区3被接触区2触摸时产生触控信号并传送给控制
模块4;控制模块4,与信号传输模块5相连,用于根据触控信号生
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信号传输模块5,用于从控制模块4接收控制信
号并发送。

如图1中所示,每个触控区3与控制模块4通过各自的连接线6
(断续线表示)连接,控制模块4与信号传输模块5通过连接线7连
接,连接线可以为一般的导线,当然也可以为柔性扁平电缆、柔性电
路板等。控制模块4、信号传输模块5也可以设置在一块柔性电路板
上。

触控手套用于控制手套外的智能设备,当接触区触摸到某一个触
控区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时,对应的智能设备接收到该控制信号,
就可以根据该控制信号作出相应的响应操作,从而只需通过触控手套
接触区对其本身相应的触控区的触摸就方便地实现了对手套外智能
设备的非直接接触控制。这样,可以仅使触控手套的一部分接触另一
部分就可以完成对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不需要直接接触智能设备,
这在行进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不便于直接接触智能设备时显得尤其方
便,同时也把对多个智能设备的操作合并到触控手套进行,只需移动
手指而不需移动各个智能设备和手臂就可完成对各个智能设备的控
制,甚至可以不用眼睛而进行盲操作,使用户具有更好的操控体验。

手套本体1一般包括各个手指容纳部和手掌容纳部。如图1所示
的,五个手指容纳部都是分立的手指容纳部,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
除大拇指容纳部的其他四个指容纳部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容纳部。在
图1中,是为封闭式指容纳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半截式指
容纳部(即,手指前端露出)。手套本体1的主体材质可以为一般的
布料、毛料、皮料、塑料等柔性绝缘材质,并便于在其中或其上设置
接触区2、触控区3、控制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

如图1所示,接触区2设置在手套本体1手掌侧(与手背侧相对)
的大拇指容纳部的前半部分,而至少一个触控区3设置在手套本体1
手掌侧的除大拇指容纳部外的其他指容纳部的前半部分或食指容纳
部靠近大拇指容纳部的侧面部分。这样,人戴上手套后,只需要活动
大拇指和/或对应的其他手指,就可以方便地使手套本体1的大拇指
容纳部1上的接触区2触摸到所需的其他指容纳部上的触控区3。

手套本体1上设置的触控区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每个触
控区2例如包括位于手套本体1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手套
本体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
触控器件。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一个或两个可以为手套本体
1本身具备的绝缘材料层,也可以是外加的材料层,通过第一绝缘层
和第二绝缘层的阻隔,可以避免触控器件直接接触到人手影响触控灵
敏性。触控器件可以为电阻式、电容式或其他合适类型的触控器件,
优选为电容式触控器件,这是因为电阻式触控器件由于仅需挤压就会
产生触控,容易因为握拳或接触到其他物件而发生误触控。而电容式
触控器件需要通过接触到合适的物质才会产生触控信号,此时可以使
手套上的接触区2包括导电体,导电体露出于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
这样,用户戴上手套时,导电体和人体接触,当接触区2触摸到触控
区3时,就会使触控区3的电容式触控器件的电容值变化,从而产生
触控信号并传送到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据此产生控制信号。当导
电体露出于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时,由于可以直接接触到触控区3,
因此触控的灵敏度更高。导电体例如可以为编织在所述手套本体中的
金属纤维,这样可以避免设置突出异物式的导电体,从而使人手的触
感更舒服。

触控器件包括位于同一层的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或
者触控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
电极层之间的第三绝缘层。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两种方式
都可以形成电容式触控器件,显然前者更轻薄而后者制造更容易,可
以根据具体要求选定。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例如可以由氧化铟锡
制成。

控制模块4,根据触摸所发生的触控区、触控区中被触摸的位置、
触摸轨迹和/或触摸连续次数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例如,当某个触
控区被触摸时,控制模块4可以根据其与触控区相连的哪个端口传来
触控信号而判定是哪个触控区被触摸,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例
如可以通过触摸的具体触控区而确定对应控制的智能设备,并根据被
触摸的位置、触摸轨迹和/或触摸连续次数产生相应的用于控制该智
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应该理解,控制模块4可以为包括处理器或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及相应的软件和/或固件的功能器件,例如可以为触控
芯片(TouchIC)。控制模块4可以为一个整体集成模块,也可以为
多个独立完成功能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对应一个触控区或相邻的多
个触控区。

信号传输模块5优选为无线通信器件,例如可以为蓝牙器件或
wifi器件等,为提高兼容性,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器件。

控制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可以设置在手套本体1中任何合适
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手背处,从而避免碰撞损坏。

本实施例的触控手套还可以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当控制信号发出
或即将发出时提示将完成的控制操作,或当接收到智能设备的状态信
号时发出提示。提示模块例如可以包括发声器件、显示屏或指示灯等,
提示模块可以受控制模块的控制完成操作,也可以本身具有控制器,
根据从信号传输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提示操作。例如当某个智能设
备遗失时,提示模块在一定时间内接收不到该智能设备的信号,则有
可能发出声音或使指示灯闪烁来告知某个智能设备遗失。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的触控手套还需包括供电模块等
其他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触控手套包括成对的两
个手套本体,其中一个手套本体设置有接触区2,并且另一个手套本
体设置有至少一个触控区3、控制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这种设
置将接触区和触控区分配在不同的手套上,可以更好地避免误触控。
第二实施例除了将接触区2与触控区3、控制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
5分设在不同的手套本体上外,其余设置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
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实施例
或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手套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每个智能设备包括信
号收发模块和执行模块,信号收发模块接收触控手套的信号传输模块
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执行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信号收
发模块例如可以为智能设备具有的无线通信器件,执行模块可以为智
能设备本身具有的控制器或其他功能器件。当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到触
控手套的信号传输模块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时,信号收发模块或执行模
块对控制信号进行识别,若确定其是针对本智能设备的有效指令,则
转换为本机控制指令而由执行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智能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智能眼镜等。应该理解,只要能接收
本发明的触控手套的控制信号并进行相应操作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
发明提及的“智能设备”。例如,当智能设备包括蓝牙耳机、智能眼
镜时,可以用大拇指容纳部的接触区2触摸食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就
可以打开蓝牙耳机接听电话,横向(与指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划过食
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则增大音量,竖向(与指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划
过食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则减小音量,连续双击食指容纳部的触控区
3则关机,用大拇指容纳部的接触区2触摸中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
就可以开启智能眼镜的摄像头,横向划过中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则增
大焦距,竖向划过中指容纳部的触控区3则减小焦距,连续双击中指
容纳部的触控区3则关机。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
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
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
解。

除非另有说明,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
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
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
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
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
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
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
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
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
范围当中。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通过在手套本体上设置接触区、至少一个触控区、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当在接触区触摸触控区时,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对应的智能设备,从而控制智能设备进行相应操作。这样,可以仅使触控手套的一部分接触另一部分就可以完成对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不需要直接接触智能设备,这在行进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不便于直接接触智能设备时显得尤其方便,同时也把对多个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