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及干衣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干衣机及用于该干衣机的电
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衣机中的电加热装置是耗能较大的部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丝的形状及排列方式对
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影响较大,是电加热装置的重要设计指标之一。相关技术中,电加热
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两组均匀分布的加热丝,在半加热条件下,只有上半组或下半
组工作,有一半的空间需要由另一半的热能传递过来,当上、下两组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不
是对半分配时,会严重影响空间热能的分布,由于空间热能的分配不均匀,容易产生传热
慢的问题,影响干燥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发热量均匀,加热效率高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的干衣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
述壳体内;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折弯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加热丝段,多个所述
第一加热丝段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加热丝段中的另一部分位
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以及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丝折弯成多个相互平行的与所述
第一加热丝段数量相等的第二加热丝段,多个所述第二加热丝段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并与所述第一加热丝段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在半加热状态时,在支撑板的两侧都有
加热丝工作,保证了等同空间内加热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避免两个加热丝加热功率不是平
均分配时,发热量不均匀的问题,减少热量传递的过程,减少能耗,提高干衣机的电加热
器的能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加热丝段在所述支撑板的所述两侧交错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丝在所述支撑板的所述一侧或所述另一侧至
少具有两个连续布置的第一加热丝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陶瓷
支架,所述第一加热丝和所述第二加热丝设在所述陶瓷支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
端与所述壳体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板将所述壳体内间隔出彼此连通的、分别位于所述支
撑板上方的第一间室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间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通过螺栓锁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翻边,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
有与所述第一翻边相对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匹配
的螺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丝段和所述第二加热丝段为螺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为平板,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支
撑板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干衣机,包括上述的电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其电加热装置在半加热状态时,在支撑板的两侧都有
加热丝工作,保证了等同空间内加热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避免两个加热丝加热功率不是平
均分配时,发热量不均匀的问题,减少热量传递的过程,减少能耗,提高干衣机的电加热
器的能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
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
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
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
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
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
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0、
支撑板20、第一加热丝30以及第二加热丝40。
具体而言,支撑板20设在壳体10内,例如,支撑板20可以设在壳体10内的中间位
置处。第一加热丝30折弯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加热丝段31,多个第一加热丝段31中的
一部分位于支撑板20的一侧,多个第一加热丝段31中的另一部分位于支撑板20的另一侧。
第二加热丝40折弯成多个相互平行的与第一加热丝段31数量相等的第二加热丝段41,多
个第二加热丝段41分布在支撑板20的两侧并与第一加热丝段31对称设置。这里的第一加
热丝段31和第二加热丝段41对称设置是指,位于支撑板20的一侧的第一加热丝段31在
支撑板20的另一侧具有与其相对的第二加热丝段41,位于支撑板20另一侧的第一加热丝
段31在支撑板20的一侧具有与其对应的第二加热丝段4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100,在半加热状态时,在支撑板20的两
侧都有加热丝工作,保证了等同空间内加热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避免两个加热丝加热功率
不是平均分配时,发热量不均匀的问题,减少热量传递的过程,减少能耗,提高干衣机的
电加热器100的能效。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第一加热丝段31在支撑板20的两侧交
错布置。由此,可以提高干衣机的电加热器100加热的均匀性,特别是在干衣机的电加热
器100处于半加热状态时,可以保证电加热装置的加热的均匀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
热丝段31的布置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
丝30在支撑板20的一侧或另一侧至少具有两个连续布置的第一加热丝段31。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干衣机的电加热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与
支撑板20连接的陶瓷支架50,第一加热丝30和第二加热丝40设在所述陶瓷支架50上。
由此,可以便于对第一加热丝30和第二加热丝40固定,并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板20左端与壳体10的左端连接,
支撑板20的右端与壳体10的右端连接,支撑板20将壳体10内间隔出彼此连通的、分别
位于支撑板20上方的第一间室101和位于支撑板20下方的第二间室201。第一间室101
与支撑板20的一侧对应,第二间室201与支撑板20的另一侧对应,第一加热丝段31和第
二加热丝段41设在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201内。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螺栓60锁紧。由此,可以便于对干衣机的电加热器100拆装,
傍边维修。进一步地,上壳体1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翻边,下壳体12的上端设有与第一翻
边相对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上设有与所述螺栓60匹配的螺孔。由此,可以通
过螺栓60对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进行锁紧。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丝段31和第二加热丝41段可
以为螺旋结构。支撑板20可以为平板,且支撑板20上可以设有多个贯通支撑板20的通孔
(未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干衣机,其电加热装置100在半加热状态时,在支撑板20的两
侧都有加热丝工作,保证了等同空间内加热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避免两个加热丝加热功率
不是平均分配时,发热量不均匀的问题,减少热量传递的过程,减少能耗,提高干衣机的
电加热器100的能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
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
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