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处理引言
本发明涉及气体处理。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含硫化氢气体流的
处理和一种用于进行所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
含硫化氢气体流通常作为许多工业生产过程的废产物或副产物
而产生。举例来说,主要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流通常是在从原油中去
除硫的炼油厂操作期间产生。有必要在将所述含硫化氢流排放至大气
中之前对其进行处理以便减少或完全去除其中含硫气体的含量。一种
众所周知、被广泛采用的用于处理含硫化氢气体流的方法是克劳斯法
(Clausprocess)。所述克劳斯法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例如在EP0,237,217
中有所讨论。
基于克劳斯法的硫回收装置通过使用空气、富氧空气或纯氧作为
主要氧化剂对H2S进行部分氧化而从含高浓度的H2S的原料气中产
生元素硫。由这种氧化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与剩余H2S的一部分进
行放热反应,从而产生硫蒸气和水蒸气。对位于热克劳斯步骤下游以
及位于每个催化克劳斯反应器下游的加工气体进行冷却会导致由加
工气体所携带的大部分硫蒸气冷凝。这使得液体硫产物与加工气体分
离。将不同的液体硫流收集在容器/硫井中。以这种方式由此获得的
硫含有可观量(多达500wt.-ppm)的以物理方式以及化学方式溶解的
H2S,其在贮存和运输操作时具有相当大的毒性/爆炸/火灾风险,在所
述贮存和运输操作中H2S不可避免地以气体形式析出至容器/井的顶
部空间。为了降低风险,在供应链中尽可能早地将大部分溶解的H2S
从液体硫中去除。通常,从硫井中实现所述去除。
根据现有技术所应用的各个技术使用例如空气或氮气的气体来
吹扫容器/井的顶部空间或通过使气体通过液体硫来使液体硫脱气。
这些方法产生废气流,例如包含氮气或空气并含有例如H2S、SO2、
COS、CS2和硫蒸气的组分的气态流。
这些废气(也称为吹扫气或井气)最通常被送至克劳斯装置的焚
化炉/烟囱部分,在那里所有硫组分都会被热或催化氧化成SO2,由此
贡献了硫回收设备的总SO2排放。在需要>99.8%的极高硫回收效率
的情况下,必须减少或去除上文所描述的来自硫井的SO2贡献且因此
必须应用其它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处理碱洗涤塔系统中的废气流,由此通过将其以例
如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酸盐和元素固体硫的形式并入
液相中来消除大部分硫组分。可选地,最近,可以使废气在克劳斯装
置的热阶段的上游再循环,而不是处理碱洗涤塔系统中的废气,由此
避免了对使用例如NaOH水溶液和/或在水性液相中产生S2-或HS-离
子的盐的化学物质的需求。然而,为了使废气(其并未在高压下进行
脱气)再循环,必须对其进行加压,例如借助于蒸汽喷射器,加压到
相当大的程度:即从接近大气压力至大于加工气体的压力(其典型地
约1.5巴(0.15MPa))。另外,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那么来
自废气的硫蒸气将会在热反应区内的燃烧器内部组件中冷凝并且甚
至凝固,这会是非常有害的并且危及可靠的长期操作。这种使废气再
循环至位于热克劳斯阶段上游的部分的过程确保了潜在含O2废气在
其离开第一热反应区时耗尽所有分子氧。在现有技术方法中这很重
要,因为一定不能让分子氧接触常用的基于Al2O3的克劳斯催化剂。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改良的气体处理方法和/或设备,其减轻与
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从含硫化氢气体流中回收
硫的方法和设备。
具体来说,本发明者已经发现所述方法可以通过使位于第一热反
应区下游和位于催化转炉之一上游的废气再循环至加工气体管道中
来改良。
发明陈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硫化氢气体流中回收硫的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
(i)提供含硫化氢气体的气体流;
(ii)将所述气体流传递至包括第一热反应区和第一催化区的设
备中;以及
(1)使所述硫化氢气体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热反应区中反应形
成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并且使硫化氢的另一部分反应形成硫蒸气和水
蒸气,从而形成包含水蒸气、硫蒸气、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所得气体
混合物;以及
(2)将所得气体混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催化区,借
此使硫化氢的至少一部分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从而进一步形成硫蒸
气和水蒸气;以及
在步骤(1)和/或步骤(2)之后,使所述硫蒸气的至少一部分冷凝形
成液体硫并且将所述液体硫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硫井;其中
使所述硫井中所形成或所含的废气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
区下游的方法中。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硫化氢气体中回收硫的设
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热反应区,其具有含硫化氢气体的气体流的入口,用于使所
述气体流中的硫化氢反应产生第一反应气体的构件,和所述第一反应
气体的出口,
第一催化区,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热反应区的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
反应气体的入口和任选地用于使硫化氢反应形成包含硫蒸气和水蒸
气的第二反应气体的催化剂,和所述第二反应气体的出口,
任选地,被设置成接收从第一热反应区的出口传递至所述第一催
化区的入口的第一反应气体并形成液体硫的硫冷凝器,
任选地,被设置成接收从第一催化区的出口传递的第二反应气体
并形成液体硫的硫冷凝器,
用于保存所述液体硫的硫井,
用于将液体硫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和/或第二硫冷凝器转移至硫
井的构件;以及
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设备中的构件,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硫冷凝器。
发明详述
现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以下段落中,更详细地定义本发明的
不同方面/实施方案。除非明确相反地指出,否则如此定义的每个方
面/实施方案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实施方案组合。具体来说,指示为
优选或有利的任何特点可以与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其它特点组
合。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所有百分比都是按体积计。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热反应区”是指包括“燃烧区”的区域,
其中硫化氢的一部分可以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硫;以及与所述燃烧区关
联的“反应炉”,其中硫化氢的一部分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形成硫蒸
气和水蒸气。燃烧区可以包括“燃烧器”。
热反应区优选地具有与其关联的用于降低位于反应炉下游的气
体混合物的温度的热交换构件,例如废热锅炉。所述废热锅炉任选地
是多通道废热锅炉。
“催化区”是指包括“催化反应器”的区域,其中硫化氢可以与
二氧化硫催化反应,从而进一步形成硫蒸气和水蒸气。
合适的热反应区、燃烧区、燃烧器、反应炉、废热锅炉和催化反
应器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吹扫气”是指例如空气和/或被氮气稀释的空气的气体,其含
氧量小于20%,优选地是其含氧量小于15%,或可以被用于吹扫容
器/硫井的顶部空间以形成“废气”流的氮气。
“废气流”是来自硫容器/硫井的气态流,其任选地包含吹扫气、
H2S和/或SO2和任选地COS和/或CS2和/或硫蒸气。优选地,废气包
含H2S和/或SO2。更优选地,废气包含吹扫气、H2S和SO2。最优选
地,废气包含吹扫气和H2S。
本发明的方法是针对从含硫化氢气体流中回收硫物质。所述方法
可以在岸或离岸进行。典型地,气体流将包含烃、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然而,应理解可能会存在其它气体。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地是对按气体
总体积计包含10至99.9体积%硫化氢、更优选地30至98体积%且
最优选地40至95体积%或45至90体积%硫化氢的气体来源进行。
所述方法从气体流中去除硫化氢的至少一部分且优选地几乎全
部。也就是说,方法优选地去除至少96体积%硫化氢,更优选地是
98%,甚至更优选地是99%且最优选地99.5%。此外,通过使包含硫
化氢的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方法优选地去除初始含硫化
氢气体流中的至少99.6体积%硫化氢,更优选地是99.7体积%,甚
至更优选地是99.8体积%且最优选地是至少99.9体积%硫化氢。
本发明的方法适于从例如天然气源流和含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
流的任何含硫化氢气体流中去除硫化氢。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
解方法可以应用于其它含硫化氢气体流。
天然气是气态化石燃料,其典型地主要包含易燃烃。易燃烃是一
种在氧存在下容易点燃的物质。所述烃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烷烃、烯烃和芳族化合物,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忽略硫化氢杂质,
天然气优选地包含至少50%杂质,更优选地是75%且最优选地是
90%。天然气可以包括多达10%的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中的每一
种。其还会含有一些少量(小于2%)挥发性高碳烃,但这些烃在出售
之前从气体中去除。通常发现天然气含有杂质,包括二氧化碳、氮气、
氦气和硫化氢。其发现于油井、气井、凝析气井和煤床中。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多个步骤。
步骤(i)涉及提供含硫化氢气体流。所述气体流可以从例如硫化氢
洗涤塔获得。优选地,气体流的压力是0.15MPa且具有周围温度或
更高温度。这一步骤可以涉及获得、开采、贮存和/或准备含硫化氢
气体流,以及将气体导入用于进行所述方法的设备中。使气体以流形
式通过所述设备。优选地,气体是以连续法进行处理,而非分批法。
步骤(ii)涉及将气体流传递至包括第一热反应区和第一催化区的
设备中以及(1)使硫化氢气体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热反应区中反应形
成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并且使硫化氢的另一部分反应形成硫蒸气和水
蒸气,从而形成包含水蒸气、硫蒸气、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所得气体
混合物。优选地,这一步骤涉及气体的一些涡流以促进充分混合。
优选地,第一热反应区中的反应条件是:950至1450℃的温度和
至少0.15MPa的压力。
适于克劳斯反应的反应条件在EP0,237,217中有所描述。
步骤(ii)(2)涉及将所得气体混合物(包含水蒸气、硫蒸气、二氧化
硫和硫化氢)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催化区,借此使硫化氢的
至少一部分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从而进一步形成硫蒸气和水蒸气。
在步骤(ii)(1)和/或步骤(2)之后,使所述硫蒸气的至少一部分冷凝
形成液体硫且将所述液体硫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硫井。随后,使硫井
中所形成或所含的废气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方法中。
使废气从硫井再循环(即去除)是有利的,因为其改善方法的安全
性,因为在硫产物的贮存和运输操作时废气将另外具有相当大的爆炸
/火灾风险。此外,使废气再循环而非简单地将其从硫井中去除并使
其氧化是有利的,因为这会增加方法的硫回收效率并减少例如SO2
的有害气体排放至环境中。此外,使废气再循环而非在独立碱洗涤塔
系统中单独对其进行处理避免了对使用例如NaOH水溶液和/或在水
性液相中产生S2-或HS-离子的盐的化学物质的需求。具体来说,使
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方法中是有利的,因为废气不必加
压至至少加工气体的相同压力(其典型地约1.5巴(0.15MPa))。实际
上,废气的必要加压只是微小的(优选地,必要压力是0.1巴(0.01MPa)
至0.5巴(0.05MPa),更优选地是0.1巴(0.01MPa)至0.4巴(0.04MPa),
最优选地是小于0.4巴(0.04MPa)或小于0.3巴(0.03MPa)),因此加压
更易实现且方法需要更少能量输入。使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
游的方法中是进一步有利的,因为更易采取用于避免硫冷凝/凝固的
加热预防措施,因为只有任何互通管道必须进行加热而不是更易受损
的设备,例如第一热反应区、燃烧区和/或燃烧器。因此,不会危及
可靠的长期操作。
从含硫化氢气体中回收硫的设备优选地包括:
第一热反应区,其具有含硫化氢气体的气体流的入口,用于使所
述气体流中的硫化氢反应产生第一反应气体的构件,和所述第一反应
气体的出口,
第一催化区,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热反应区的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
反应气体的入口和任选地用于使硫化氢反应形成包含硫蒸气和水蒸
气的第二反应气体的催化剂,和所述第二反应气体的出口,
任选地,被设置成接收从第一热反应区的出口传递至所述第一催
化区的入口的第一反应气体并形成液体硫的硫冷凝器,
任选地,被设置成接收从第一催化区的出口传递的第二反应气体
并形成液体硫的硫冷凝器,
用于保存所述液体硫的硫井,
用于将液体硫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和/或第二硫冷凝器转移至硫
井的构件;以及
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设备中的构件,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硫冷凝器。
应理解“第一反应气体”是指离开第一热反应区并包含硫化氢、
二氧化硫、水蒸气和硫蒸气的气体。然而,应理解可能会存在其它气
体。
应理解“第二反应气体”是指离开第一催化区并包含硫蒸气和水
蒸气的气体。然而,应理解可能会存在其它气体,例如未反应的硫化
氢和二氧化硫。
出于上文关于使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方法中所讨
论的原因,向设备提供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
的设备中的构件是有利的。
优选地,第一催化区中存在的催化剂是耐氧催化剂。更优选地,
催化剂是耐氧克劳斯催化剂,例如TiO2。相较于例如氧化铝(Al2O3)
的单独非耐氧催化剂,使用所述催化剂是有利的,因为所述耐氧催化
剂是耐氧的并且不易发生硫酸盐积累,由此不易迅速失活。最优选地,
催化剂包含TiO2。这是因为,尤其当应用于第一催化克劳斯阶段时,
包含TiO2的催化剂具有高度活性并优化COS和CS2的水解,因此有
利于增加硫回收效率。
可选地和/或优选地,催化剂包含Al2O3,条件是第一催化区也包
含除氧剂材料,优选地是合适的除氧材料的顶层。优选地,所述除氧
剂材料包含铁。举例来说,优选地,第一催化区包括在Al2O3上基于
铁的材料的顶层。更优选地,除氧剂材料被设置成在第一催化区中第
一反应气体(即来自第一或其它热反应区的气体)的入口的层。所述材
料和/或其配置有利地防止氧使催化剂失活并且防止硫酸盐积累。
优选地,按废气总体积计,废气包含至少0.001体积%、更优选
地0.01体积%或0.1体积%、最优选地至少1体积%的硫化氢。
优选地,按废气总体积计,废气包含小于5体积%、更优选地小
于4体积%或3体积%或2体积%、最优选地小于1体积%的二氧化
硫。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催
化区。可选地,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从硫井再循环至位于第一催化区
下游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催化区。优选地,存在一个、两个或三个其它
催化区。最优选地,存在两个其它催化区。因此可以使原本另外丢弃
的例如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组分有利地催化反应,形成所需的硫产
物。
在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从硫井再循
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应区。优选地,存
在一个、两个或三个其它热反应区。最优选地,存在一个其它热反应
区。当使废气从硫井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一个或多个其
它热反应区时,不使来自硫井的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使废气
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是一个其它热
反应区中的优势是其同时仍然有利地使潜在有害废气再循环,由此增
加整个方法的总效率和/或产量和/或安全性:
1)未将稀释气体引入第一热反应区中,由此使得在第一热反应
区中维持正确温度;
2)与使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中的情况相比,废气流对第
一热反应区和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应区的总性能将无有害影响或具
有极小有害影响;以及
3)废气流中所含的氧将有利于设备性能,从而允许一个或多个
其它热反应区中的鼓风机在低负荷下运转。
应理解进入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应区的废气喷嘴/入口的分布将
取决于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应区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离开一个或多个
其它热反应区的流向,例如到废热锅炉的流向。
优选地,方法包括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
区下游的第二热反应区;其中所述第一热反应区与第一废热锅炉一起
被安置在第一单一装置中且其中所述第二热反应区与第二废热锅炉
一起被安置在第二单一装置中;其中使步骤(i)的气体流通过第一热反
应区,通过所述第一废热锅炉,到达第二热反应区,在那里其与再循
环废气的至少一部分合并,然后使所述合并流通过所述第二废热锅
炉。包括第一和第二热反应区的所述系统的优势在EP0,237,217中有
详细讨论。
优选地,方法包括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
区下游的第二热反应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热反应区与多通道废热
锅炉一起被安置在单一装置中;其中使步骤(i)的气体流通过第一热反
应区,通过所述多通道废热锅炉,到达第二热反应区,在那里其与再
循环废气的至少一部分合并,然后使所述合并流通过多通道废热锅
炉。使用安置第一和第二热反应区以及多通道废热锅炉的单一装置是
有利的,因为单一装置(仅包括一个(多通道)废热锅炉)更紧凑并适于
具有标绘空间限制的加工设备。此外,使用所述多通道废热锅炉通过
产生有用的高压蒸汽来改良能量效率。其它优势包括通过加工设备的
加工气流的减少,降低转炉再加热和焚化炉燃料气体需求。这使得二
氧化碳排放物显著减少。
优选地,方法包括将吹扫气引入硫井中形成废气。优选地,所述
吹扫气是氮气和/或空气。
优选地,方法包括使硫井中的液体硫脱气形成废气。优选地,使
液体硫在0.5至1MPa的压力下脱气。更优选地,使液体硫在0.6至
0.9MPa或0.7至0.8MPa的压力下脱气。
有利的是,在所述压力下,不需要压缩器,由此降低方法的功率
和经济要求,同时从硫产物中去除可再循环的有害废气。
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废气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
方法中之前将废气与包含O2的气体流合并。这是有利的,因为这允
许气体在进入方法中之前显著涡旋/混合以防止游离/分子氧进入废热
锅炉。这是因为,在废热锅炉中的所述条件下,游离(未反应的)氧被
转化为有害的三氧化硫,这会迅速破坏废热锅炉中的管道。
优选地,设备包括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催化区的构
件。可选地和/或优选地,设备包括位于第一催化区下游的一个或多
个其它催化区。
优选地,设备包括位于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
应区。更优选地,设备包括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
应区下游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热反应区的构件。
图
现将参考举例提供的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从含硫化氢气体流中回收
硫的方法的流程图和设备。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图1的图例
5.第一热反应区
10.第一催化区
15.硫冷凝器
20.硫冷凝器
25.含硫化氢气体的气体流的入口
30.第一反应气体的出口
35.第一反应气体的入口
40.第二反应气体的出口
45.硫井
50.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设备中的
构件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
包括使废气的至少一部分再循环至位于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第二热
反应区;其中第一和第二热反应区与多通道废热锅炉一起被安置在单
一装置中;其中使步骤(i)的气体流通过第一热反应区,通过多通道废
热锅炉,到达包括再循环废气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热反应区,然后与
再循环废气的至少一部分一起再次通过多通道废热锅炉。箭头表示气
流方向。
图2的图例
5.第一热反应区
10.第一催化区
15.硫冷凝器
20.硫冷凝器
25.含硫化氢气体的气体流的入口
30.第一反应气体的出口
35.第一反应气体的入口
40.第二反应气体的出口
45.硫井
50.用于使气体从硫井再循环至第一热反应区下游的设备中的
构件
55.多通道废热锅炉
60.第二热反应区
以解释和说明的方式提供以上详细描述,且并不意图限制随附权
利要求的范围。本文所说明的当前优选实施方案的许多变化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且仍然在随附权利要求和其等效物的范围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