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的面磨式狭缝斩切刀具 目前在诊断试纸条及其他的相关条状产品的斩切生产中, 组装成大板的诊断试纸 被上下送料辊夹住进行设定距离输送, 固定在刀架上的上刀由电机推动进行上下的往复斩 切动作, 将输送到下刀斩切口的物料切断。 鉴于大板表面涂布有不干胶, 斩切多次后刀片表 面将沾有不干胶, 切断的试纸条可能被刀上的胶粘附, 被上刀向上带起来, 带起上升时试纸 条又会脱落。当上下刀片间隙较大时, 脱落的试纸条可能进入上下刀片间, 被上刀再次斩 切, 成了废条。废条碎片经常停留在送料棍和至斩切口的死角位置, 影响大板的正常通过, 需要被及时清理。对物料进行输送的上送料棍无论是主动或被动送料, 都需要固定在下棍 的上方位置。目前的常规斩切机设计中, 该上棍一般被固定住, 当需要清理废条碎片时, 需 要将上辊进行拆卸, 或将上辊进行原位提升稍许高度, 然后适当清除碎片。
比较早期的斩切刀具是将上下刀分别固定在刀架上, 通过一定的调节, 将上下刀 的刀刃面尽量地调节平行, 然后减小两个刀刃面的配合间隙, 对物料形成剪刀式斩切。 但鉴 于该两个刀片固定在不同的刚性刀架上, 很难调节两个刃面完全平行, 一般容易做到的是 使两个刀刃口摩擦相交, 斩切断试纸, 恰如剪刀的剪断动作。 采用这种方式时刀刃口磨损较 严重, 需要经常磨刀。 而且一旦拆卸了刀具, 后续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上下刀的配合间隙 调节。
诊断试纸有多个种类, 如免疫诊断试纸, 电化学诊断试纸, 干化学诊断试纸等。其 中免疫诊断试纸是由塑料胶板, 层析膜, 吸水纸, 样品吸收垫, 结合物垫等材料组装成的多 层板, 有较大的厚度和较强的物料韧性。 将该多层物料板通过剪切式刀具斩切断, 并保证物 料斩切整齐的边缘, 对刀具的间隙配合度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吸水纸等物料的纤维丝将不 是被锋利的刀刃切断, 而是被剪切动作拉扯断, 于是形成不整齐的边缘, 一方面影响诊断试 纸的外观, 另一方面也影响到诊断试纸的性能表现。
本发明在于下刀片是一个整体的大平面刀刃面, 上刀片由垂直其刀刃面的可调节 压力压靠在下刀面上, 然后由上刀架拉动在下刀面上进行往复斩切动作。上刀到达最高处 时其主要刃面仍然压靠在下刀面上, 下刀上部的斜线与上刀刃线平行, 但却高出 1mm。这样 设计能保证两个刀面往复的斩切动作中一直保持平行, 完成面与面紧贴切削摩擦中的斩切 动作。本发明的设计还在下刀片与刀架送料平面相平的位置有一条约 3mm 高的狭缝式通 道, 该通道的长度及宽度都小于上刀面, 不影响上刀面与下刀面继续保持平行。 这样在斩切 过程中上下刀片的刀刃间没有硬接触, 能极大地延长刀刃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的上刀片是一个独立的小面积刀片, 可以从其刀架上方便地拆卸下来在 平面磨床上进行刃磨。 在安装上刀片时, 只需要将其贴着下刀片固定, 然后调节好将其压靠 在下刀面的垂直压力大小, 即完成上刀片的安装。
本发明中的上刀片在下刀面上往复斩切时, 即使其刀刃达到最高处, 上下刀片间 只有这个 3mm 的狭缝, 沾了胶的上刀即使带起后的试纸条脱落后, 也几乎不可能进入狭缝, 也就基本消除了废条。
本发明还将固定上压棍的侧板进行翻转设计, 可将上压辊进行 90 度的翻转脱离 下辊位置, 于是斩切道口与送料下棍全部暴露出来, 便于进行废条碎片清理, 上下料辊清
洁, 及斩切刀具的拆卸装配及清理维护。 固定上压辊的侧板翻转落下, 即可进行正常斩切工 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图 1 为上下刀装配正面图 ;
图 2 为上下刀装配背面图
具体实施例说明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设计的可翻转的面磨式狭缝斩切机的刀具部分设计结 构图中, 上切刀片 1 的面积小于下刀片 2 的面积。下刀片 2 是一个固定在下刀架 3 上的整 体式刀片, 且斩切磨削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其中部的狭缝式通道是从中部位置切割的, 狭 缝的高度一般控制在被斩切物料厚度的 2-3 倍。
上下刀片在往复的斩切动作中, 上刀的刀刃线 4 一直全部或至少两端都是一直压 靠在下刀面上, 因此其刀刃线 4 与下刀片 2 的切削面保持了极大的平行度, 几乎没有硬接触 的磨损。 上刀片 1 是被垂直在其斩切刀面的带阻尼的支承螺丝 5 压力作用, 压靠在下刀面上 的。该压力的大小可进行调节, 控制上下刀的间隙和摩擦阻力。递送倍斩切物料从狭缝通 道伸出的上料棍两端被固定在连接成一体的侧板上。 该侧板可以在送料下辊的一定距离处 以平行于下料棍的某一个轴线为中心进行 90°以上的旋转, 使整个上刀 1 及上刀架 7 部件 全部暴露出来, 送料辊与斩切刀片之间的空间也暴露出来, 极大地方便了机器的清洁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