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盒.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7692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5274.9

申请日:

2010.07.26

公开号:

CN101905774A

公开日:

2010.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50/06申请公布日:20101208|||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5D 50/06收件人:宋泽贵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B65D50/06; B65D55/02

主分类号:

B65D50/06

申请人:

宋泽贵

发明人:

宋泽贵

地址: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白龙路刘家营口金丰园小区1幢2单元2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密码盒由盒子、外盖组成,在外盖利盒子口颈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安置有阻挡片,能自动化生产出的密码盒、该密码盒也可在商品的包装线上可直接使用,且在密码盒的制造生产中便可对其进行编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密码盒, 它由外盖 (2) 和盒子 (1) 构成,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密码盒的盒身上设 有一圈度盘 (8), 在外盖 (2) 口设有一圈凸起的定位环 (10), 在定位环 (10) 上设有一道以 上阻挡片定位槽 (7), 在外盖内圆柱面上设有一块以上定位拨片 (4), 在外盖 (2) 内圆面和 盒子 (1) 口颈形成的圆环空间安置一块以上阻挡片 (6), 阻挡片 (6) 与盒子 (1) 口颈可通过 在盒子 (1) 口设置的定位环 (3) 或在阻挡片 (6) 与盒子 (1) 口颈上互设的棘角 (14) 与定 位棘槽 (15) 等仅可转动的连接, 定位环 (10) 上的阻挡片定位槽 (7) 分别穿过对应的阻挡 片 (6) 后, 外盖 (2) 套在盒子口颈外, 转动外盖 (2) 后阻挡片 (6) 一端与盒子口定位环 (3) 或定位棘槽 (15) 接触, 另一端与外盖定位环 (10) 接触, 阻挡片 (6) 与定位环 (10) 接触面 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片 (6) 与盒子口定位环 (3) 或定位棘槽 (15) 接触面的摩擦力。
2: 一种密码盒, 它由外盖 (2) 和盒子 (1) 构成,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密码盒的盒身上设 有一圈度盘 (8), 在外盖 (2) 口设有一圈凸起的定位环 (10), 在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 挡片定位槽 (7), 在外盖内圆柱面上设有两块定位拨片 (4), 在外盖 (2) 内圆面和盒子 (1) 口颈形成的圆环空间安置两片阻挡片 (6), 阻挡片 (6) 与盒子 (1) 口颈可通过在盒子 (1) 口设置的定位环 (3) 或在阻挡片 (6) 与盒子 (1) 口颈上互设的棘角 (14) 与定位棘槽 (15) 等仅可转动的连接, 定位环 (10) 上的两阻挡片定位槽 (7) 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阻挡片 (6) 后, 外盖 (2) 套在盒子口颈外, 转动外盖 (2) 后阻挡片 (6) 一端与盒子口定位环 (3) 或定位 棘槽 (15) 接触, 另一端与外盖定位环 (10) 接触。 2 101905774 A CN 101905776 说 明 密码盒 书 1/4 页 技术领哉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茶叶、 酒类、 食品及药品外包装的密码盒, 其密码可由几何 计算式确定。 [0001] 背景技术 [0003]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 总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我们所购买的物品是否被伪造了, 特 别是比较明贵的酒类 ; 家里有小孩子的总会问放在家里的药品会不会被小孩子给误食了。 于是人们设想许多办法, 发明不少的专利。如本人申请的 CN200810058780.X 密码盖专利, 它由内盖与外盖组成, 但这样的密码盖只能在商品包装好后再完成内、 外盖的组装, 因为如 果事先把内、 外盖组装好会因内盖在外盖内空转而不能把内盖拧紧, 这就意味着建立密码 盖的身份识别编码和设定开启密码盖的密码的工作只能在商品的包装好后才能最后完成, 因为要用密码盒进行防伪, 该密码盒上要有一组身份识别编码, 同时该编码要对应一开启 盒子的密码。 那能否设计出一种密码盒, 在密码盒制造好后便能由机器自动生成密码, 并由 机器在密码盒上印刷上对应该密码的识别编码, 于是, 这样的密码盒就可向广大的中小企 业和需要对名优商品的原产地保护的农村推广。 这就无需使用方投入一定机器设备和建立 一庞大的数据库系统, 便于密码盒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用自动化的设备制造的密码盒, 在密码盒 的制造生产中便可对其进行编码, 且该编码对应的密码由机械自动生成。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 : 取消内盖, 密码盒直接由外盖和盒子 组成, 在盒子的盒身上设一圈度盘, 盒子口设一圈定位环或定位槽, 在外盖内设一块以上的 定位拨片, 该定位拨片不但起到拨动阻挡片的作用, 同时还起到确定外盖密码的作用 ; 在外 盖与盒子口形成的圆环形空间内设置一片以上的阻挡片, 而阻挡片是可以转动的, 这使得 想通过逐点转动尝试破码变得非常困难, 从而做到难于破密的目的, 这样的密码盒其密码 可由几何计算式确定, 编程后可用数控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 [0006] 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盒, 它由外盖和盒子构成, 在所述密码盒的盒身上设有一圈度盘, 在外盖口设有一圈凸起的定位环, 在定位环上设有 一以上道阻挡片定位槽, 在外盖内圆柱面上设有一块以上定位拨片, 在外盖内圆面和盒子 口颈形成的圆环空间安置一块以上阻挡片, 阻挡片与盒子口颈可通过在盒子口设置的定位 环或在阻挡片与盒子口颈上互设的棘角与定位棘槽等仅可转动的连接, 定位环上的阻挡片 定位槽分别穿过对应的阻挡片后, 外盖套在盒子口颈外, 转动外盖后阻挡片一端与盒子口 定位环或定位棘槽接触, 另一端与外盖定位环接触, 阻挡片与定位环接触面的摩擦力大于 阻挡片与盒子口定位环或定位棘槽接触面的摩擦力。这样外盖就受到来自于阻挡片的限 制。只有当阻挡片位于外盖口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的位置, 外盖所受的的限制才会没 有, 从而向上拔出外盖打开密码盒。

说明书


为让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 由于这样的密码盒的外盖是向上拔出 的, 要破码就必然要施加一向上转动的力。 当向上转动外盖时, 定位环将与阻挡片接触并产 生一摩擦力, 因为阻挡片与外盖上的定位环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片与盒子口的摩擦力, 结果 阻挡片将随外盖一起移动,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向上转动外盖, 阻挡片只能停留在定 位环上的一个固定位置上, 其结果是 : 想通过逐点尝试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片和定位环上 的阻挡片定位槽的位置, 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 概率是很 小的, 不存在破码的可能 ; 因此这样的密码盒的开启只能是依照事先确定的密码通过下压 转动外盖让定位拨片拨动阻挡片定位后, 才可向上拔出外盖。

     这样的密码盒密码是如何确定,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样的密码盒的工作原理, 为了 让当压下外盖转动时, 不带动阻挡片转动, 让阻挡片与盒子口颈接触, 并产生一摩擦力, 这 一摩擦力要大于外盖内圆侧面与阻挡片接触的摩擦力, 但要小于定位环与阻挡片接触面的 摩擦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技术效果, 在定位环与阻挡片对应的面上, 可采用开刻防滑肋等方 式来作保障, 当压下外盖转动, 只有当定位拨片拨动阻挡片时才可带动阻挡片的转动。 这样 的密码盒的密码可通按如下的方法计算 :
     现仅就一阻挡片和一定位拨片的密码盒来分析密码是如何确定的, 假定度盘读数 是顺时针排序且度盘总数为 N, 从外盖上读数基准点顺时到外盖上的定位拨片得到的度盘 数为 n1, 从读数基准点顺时到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得到的度盘数为 n2, 在盒子口 的度盘上取一读数为 n 的点, 该点所在的位置就是阻挡片定位的位置, 当定位拨片拨动阻 挡片位于盒子口 n 的位置时, 此时外盖读数基准点就会处于 n-n1 的位置 ; 当外盖定位环上 的阻挡片定位槽就位于 n 的位置, 此时外盖读数基准点就会处于 n-n2 的位置 ; 反过来推演, 也就是说先顺时转动外盖让读数基准点位于 n-n1 的位置, 此时定位拨片就把阻挡片推到 n 的位置 ; 再反向转动外盖让读数基准点位于 n-n2 的位置, 此时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 位槽就位于 n 的位置, 而在第一次顺时转动外盖时, 阻挡片已被事先推到了 n 的位置, 也就 是说此时阻挡片定位槽就位于阻挡片的下方, 这时外盖所受的制约已同时消除了, 向上便 可拔出外盖, 换言之 n-n1 和 n-n2 这两组读数就是密码, 以上计算的数据如果为负时, 再与 N 相加的得数就是最终的密码, 改变各定位槽与定位拨片的位置或改变读数基准点的位置, 可得出不同的数据, 由此变化出不同的密码, 无论有多少阻挡片和定位槽, 其密码的计算式 是一样的, 因每一阻挡片都可对应一 n 值、 每一定位拨片都可对应一 n1 值、 每一阻挡片定位 槽都可对应一 n2 值, 只是在开启外盖时的步骤增多了。这样设计的密码盒其密码的确定可 用数学计算式来表示, 编程以后可实现数控机械的自动化生产。
     由于取消了内盖, 本密码盒的度盘可直接设在盒子上, 而 CN200810058780.X 密码 盖的密码是由内盖与外盖的配合生成, 度盘只能设在内盖上, 而不直接设在盒子上, 因为内 盖拧在盒子上时, 用力大小不同会导致内盖与盒子的相对位置会有所不同, 度盘设在盒子 上对内盖的开启没有参考作用,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密码盖只能在商品包装好后并完成内、 外盖的组装后才可对密码盒建立身份识别编码, 同时该编码要对应一开启盒子的密码, 这 就决定了只能在商品生产的最后环节才能进行商品身份识别编码和密码设置的工作。 从上 述式子 n-n1 和 n-n2 分析可得知 : 如果从如果 n 不变, 只要改变 n2 与 n1 的数值, 也能得到 不同的密码, 这说明了在密码盒的制造时, 盒子可用同样标准生产, 而通过改变外盖上的阻 挡片定位槽、 定位拨片及读数基准点的位置, 可得到不同密码的外盖, 密码盒的密码最终可

    由外盖确定, 于是在外盖制造好后, 便可在外盖打印编码, 该编码就对应该外盖的密码。可 用数控机床在定位环上相对于定位拨片不同位置上开刻出定位槽, 接下来可用数控打码机 在相对于定位槽不同位置在外盖上打印好读数基准点, 同时在外盖打印一组商品身份识别 编码, 这样定位拨片与其上的定位槽的位置关系和与盒子上的度盘零点的读数结果计算机 是可计算出来的, 这样计算机会把商品识别编码和所对应的密码存入计算机数据库 ; 同样 如果 n2 与 n1 不变, 只要改变 n 的数值, 也可得到不同的密码, 也就是说密码盒的外盖可用 同样的标准生产, 而通过改变盒子上的度盘零点的位置, 可得到不同 n 的数值, 密码盒的密 码最终可由盒子确定, 于是在盒子制造好后, 便可在盒子打印编码, 该编码就对应该开启盒 子的密码。于是在商品的包装线使用这种密码盒时, 无需再增加识别密码的设备及建立防 伪数据库, 便能直接用于企业现有的包装线上, 对包装生产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 另一方面 这样的密码盒也可人工组装, 能满足众多的农副产品的防伪的需求。
     设计密码盒防伪的目的, 就是要提高电码防伪查询效率低的问题, 从而真正达到 防伪的目的。其实换一角度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不难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让普通的消 费者来做一种选择 : 或是尝试所有的密码 ; 或是破坏开启密码盒 ; 或是通过查询来开启密 码盒, 第一种是不可能打得开密码盒的 ; 第二需要借助一定的破坏工具, 可能过于危险 ; 只 有第三种是合理的选择。
     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盒, 它由外盖和盒子构成, 在所述密码盒的盒身上设有一圈度盘, 在外盖口设有一圈凸起的定位环, 在定位环上设有 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在外盖内圆柱面上设有两块定位拨片, 在外盖内圆面和盒子口颈形成 的圆环空间安置两片阻挡片, 阻挡片与盒子口颈可通过在盒子口设置的定位环或在阻挡片 与盒子口颈上互设的棘角与定位棘槽等仅可转动的连接, 定位环上的两阻挡片定位槽分别 穿过各自对应的阻挡片后, 外盖套在盒子口颈外, 转动外盖后阻挡片一端与盒子口定位环 或定位棘槽接触, 另一端与外盖定位环接触。 此时外盖受到两阻挡片的的制约, 要打开外盖 仍必须让两阻挡片同时位于各自的定位槽的位置时, 才能开启外盖。密码可参照第一种技 术方案的原理来确定, 假定度盘读数是顺时针排序且度盘总数为 N, 在盒子口处确定一点该 点相对于盒子上的度盘数设为 n, 该参考点的作用类似第一技术方案中密码 n 的功能, 而同 样假定外盖上的定位拨片相对于读数基准点用盒子的同样度量标准而得到的度盘数为 n1, 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相对于读数基准点用盒子的同样度量标准而得到的度盘数 为 n2, 这样就可按第一技术方案的几何算式来确定密码盒的密码。
     这样的密码盒不但破码变得十分困难, 且便于自动化生产, 广大的小商品制造者 也可使用。虽然这样的密码盖要进行防伪还需借助电码防伪的技术手段, 却能有效的提高 电码防伪的查询率, 因为不查询获取密码就只有采取破坏的方式来打开盖子, 这对人们来 说更费事, 也更不安全, 进而解决了近二十多来困扰人们的电码防伪查率太低的问题, 可真 正达到防伪的目的。这样的密码盒套在锁孔上, 还可把普通锁变成密码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密码盒第一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密码盒第一种实施方式当阻挡片与定位拨片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剖示图。
     图 3 为本发明密码盒第二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密码盒第二种实施方式当阻挡片与定位拨片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图 2 所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密码盒由盒子 1、 外盖 2、 两阻挡片 6 组成 ; 在盒子 1 上设有一圈度盘 8 ; 在盒子 1 口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 3 ; 在外盖 2 上设有一读数基准点 9, 在外盖口设有一定位环 10, 在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7, 在外盖 2 内圆上设有 两定位拨片 4。本密码盒的原理是这样的 : 两定位拨片 4 与外盖 2 圆心形成一大的扇形和 一小的扇形, 在两个扇面中分别安放一阻挡片 6。在开启外盖 2 时, 先把大扇面中的阻挡片 6 转至其对应的 n 的位置, 之后反转外盖 2, 由于另一阻挡片 6 处于小的扇面中, 在两扇面相 差范围转动外盖 2 另一定位拨片 4 是不会与已经定位的位于大扇面中的阻挡片 6 接触的, 于是可完成小扇面中的阻挡片 6 的定位, 然后再次反转外盖 2 让定位环 10 上的两道阻挡片 定位槽 7 转至各自对应的阻挡片 6 的位置, 此时因两阻挡片 6 已事先定位好了, 于是来自于 两阻挡片 6 对外盖 2 口定位环 10 的制约不再存在, 此时便能打开密码盒了。这里所说的大 扇面中的阻挡片 6 与小扇面中的阻挡片 6 的定位是依据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 槽 7 所形成的弧长决定的, 也就是说在转动小扇面中的阻挡片 6 与大扇面中的阻挡片 6 所 形成的弧长与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7 所形成的弧长是一样的, 小扇面中的阻 挡片 6 所需转过的弧长可通过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7 所形成的弧长计算得 到, 这就是说小扇面中的阻挡片 6 所需转至的 n 的位置也是可计算得到的, 而每一定位拨片 对应一 n1 值、 每一阻挡片定位槽对应一 n2 值都是已知的, 这样密码盒最终的密码也是可计 算得知的。通过上述密码转动后的各阻挡片 6 所形成的几何位置关系与定位环 10 上设有 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7 所形成的几何位置关系完全一样, 这就意味着各阻挡片定位槽 7 与之 相对的各阻挡片 6 能同时定位。
     图 3、 图 4 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密码盒由一种密码盒由外盖 2 和盒子 1 构成, 在 所述密码盒的盒身上设有一圈度 8, 在盒子 1 口设有一圈定位棘槽 15 ; 在外盖 2 口设有一圈 凸起的定位环 10, 在定位环 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槽 7, 在外盖 2 内圆柱面上设有两块 定位拨片 4, 在盒子 1 的口颈上安置两块阻挡片 6, 两阻挡片 6 的断面为斜面的棘角 14, 棘 角 14 卡在定位棘槽 15 内, 定位环 10 上的两阻挡盘定位槽 7 分别穿过各自的阻挡片 6 后, 外盖 2 套在盒子 1 口颈外, 转动外盖 2 后各阻挡片 6 的一端与定位棘槽 15 接触、 另一端与 外盖定位环 10 接触。本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密码盒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密码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密码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密码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码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码盒.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密码盒由盒子、外盖组成,在外盖利盒子口颈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安置有阻挡片,能自动化生产出的密码盒、该密码盒也可在商品的包装线上可直接使用,且在密码盒的制造生产中便可对其进行编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