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类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防止纸币、 卡、 联票 (coupon, 也称为通票 ) 券 ( 以下, 将它们统称 为纸张类 ) 在插入口塞住的纸张类处理装置。背景技术
通常, 作为纸张类处理装置的一个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 组装在服务设备例如设 置在游乐场的游戏介质出借设备、 或者设置在公共场所的自动售货机、 售票机等中, 该服务 设备识别由利用者从纸币插入口插入的纸币的有效性, 根据判定为有效的纸币价值提供各 种商品或服务。这样的纸币处理装置具备 : 输送插入纸币插入口的纸币的纸币输送机构 ; 判定输送的纸币的有效性 ( 也称为真伪判断 ) 的纸币识别部等动作设备 ; 以及驱动、 控制这 些动作设备的控制单元。
上述纸币识别部利用线阵传感器等识别传感器读取处于输送状态的纸币, 将其输 出与预先存储的正规数据相比较, 判断有效性, 为了对于所有的纸币以相同的水准进行读 取, 要求纸币不倾斜地在正确的状态下 ( 对纸币的输送方向的倾斜进行修正, 以下, 称为倾 斜修正 ) 输送纸币。此外, 根据纸币的种类的不同, 其宽度不同, 因此, 为了确保读取精度, 需要在正确地进行了定位 ( 定中心等 ) 的状态下将纸币送入纸币识别部。
如上所述, 作为具备相对于纸币识别部将纸币定位于正确的状态的倾斜修正机构 的纸币处理装置, 例如, 已知专利文献 1 中公开的结构。该公知技术, 以限制所输送的纸币 的两侧边缘的方式, 沿着纸币输送路径设置截面为大约ュ字形的一对可动片, 在纸币位于 一对可动片之间的阶段驱动匹配电动机, 使上述可动片在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 于是, 通过 匹配电动机而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被驱动的一对可动片与纸币的两侧边缘接触, 当纸币的 变形抵抗力大于匹配电动机的保持扭矩时, 匹配电动机发生失调或滑动, 于是一对可动片 不能移动, 由此使纸币的中心与输送路径的中心一致 ( 倾斜也被一并除去 )。
专利文献 1 : 特开 2002-279487
在上述公知的纸币处理装置, 在将纸币送入纸币识别部之前, 虽然利用倾斜修正 机构进行倾斜修正, 但是当利用者将纸币插入纸币插入口时, 如果相对于纸币的输送方向 的倾斜变大, 则输送的纸币有可能在到达一对可动片之间之前引起纸币阻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类处理装置, 其能够对相对于将纸张类插入插入口时的输送 方向的倾斜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 纸张类处理装置包括一对可动片, 该一对可动片能够通过驱动源朝 向输送纸张类的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 限制所输送的纸张类的侧缘, 修正相对于纸张 类的输送方向的倾斜, 且上述一对可动片在纸张类到达可动片之前, 通过上述驱动源被朝 向所述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至一个可动片和另一个可动片之间的距离比纸张类的宽 度短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 性质和各种优点, 通过附图和以下的优选的实施例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将本发明的纸张类处理装置适用于纸币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 是 表示全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 2 为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打开开闭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3 为表示装置主体的动力传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 4 为概略表示从插入口插入的纸币的输送路径的右侧面图。
图 5 为表示从装置主体取下开闭部件后的状态的右侧面图。
图 6 为表示用于驱动纸币输送机构的驱动源和驱动力传送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左 侧面图。
图 7 为表示用于驱动设置于纸币收容部的按压板的动力传送机构的概略结构的 图。
图 8 为表示倾斜修正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 9 为表示在可动片和基台之间设置的弹簧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 10A 为图 8 所示的倾斜修正机构的正面图, 是从纸币插入口侧看时的图。 图 10B 为图 8 所示的倾斜修正机构的背面图, 是从纸币插入口侧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图。 图 11 为倾斜修正机构的平面 ( 俯视 ) 图。
图 12A 为表示图 11 所示的可动片传感器部分 (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 的结构的图。
图 12B 为表示图 11 所示的基台传感器 ( 基台检测传感器 ) 的结构的图。
图 13 为表示对纸币输送机构、 纸币读取单元和倾斜修正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的 控制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 14 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 其一 )。
图 15 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 其二 )。
图 16 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 其三 )。
图 17 为说明输送路径开放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 18 为说明倾斜修正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 19 为说明输送路径关闭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 20A 为表示一对可动片与插入纸币插入口的倾斜的纸币将要抵接时的状态的 图。
图 20B 为表示由一对可动片修正插入纸币插入口的纸币的倾斜的状态的图。
图 21 为表示一对可动片与纸币的两侧缘接触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 22 为从纸币插入口侧看时的倾斜修正机构的正面图, 是表示除去倾斜的状态 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纸币处理装置
2 装置主体
3 纸币输送路径
5 纸币插入口 6 纸币输送机构 8 纸币读取单元 10 倾斜修正机构 30A、 30B 可动片 30b 限制壁 31A、 31B 基台 40 驱动源 100 纸币收容部 200 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 1 ~图 7 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纸张类处理装置适用于纸币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 图, 图 1 为表示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 2 为表示开闭部件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被打开的 状态的立体图, 图 3 为表示装置主体的动力传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 4 为概略表示从插 入口插入的纸币的输送路径的右侧面图, 图 5 为表示从装置主体取下开闭部件后的状态的 右侧面图, 图 6 为表示用于驱动纸币输送机构的驱动源和驱动动力传送机构的概略结构的 左侧面图, 图 7 为表示用于驱动在纸币收容部设置的按压板的动力传送机构的概略结构的 图。
本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 1, 构成为例如能够组装在投币机等各种游戏机内, 具 备: 装置主体 2 ; 和设置在该装置主体 2 的能够叠层收容大量的纸币的纸币收容部 ( 纸币收 容堆积部 ; 保险柜 )100。在此情况下, 纸币收容部 100 也可以为相对于装置主体 2 能够安 装卸下的方式, 例如, 在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的状态下, 通过拉设置在前表面的把 手 101, 能够从装置主体 2 取下纸币收容部 100。
上述装置主体 2,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具有主体框 2A 和开闭部件 2B, 该开闭部件 2B 能够以一个端部为转动中心相对于主体框 2A 开闭。如图 4 所示, 该主体框 2A 和开闭部件 2B 在开闭部件 2B 相对于主体框 2A 关闭时, 在两者的相对部分即开闭部件 2B 的下表面和主 体框 2A 的表面之间形成输送纸币的间隙 ( 纸币输送路径 3), 并且在两者的前表面露出侧, 以与上述纸币输送路径 3 一致的方式形成纸币插入口 5。 其中, 上述纸币插入口 5 形成为比 纸币的长边宽度窄且比纸币的短边宽度宽的缝隙 (slit) 状的开口, 以使得能够从薄板状 的纸币的短边侧插入装置主体 2 的内部。
此外, 上述装置主体 2 内设置有 : 沿着上述纸币输送路径 3 输送纸币的纸币输送机 构6; 对插入纸币插入口 5 的纸币进行检测的插入检测传感器 7 ; 设置在插入检测传感器 7 的下游侧、 读取处于输送状态的纸币的信息的纸币读取单元 8 ; 相对于该纸币读取单元 8 正 确地将纸币定位并进行输送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 对纸币通过构成倾斜修正机构的一对可 动片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 和对纸币被排出到纸币收容部 100 的情 况进行检测的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以下, 对上述各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上述纸币输送路径 3 从纸币插入口 5 向里侧延伸, 包括第一输送路径 3A 和第二输 送路径 3B, 该第二输送路径 3B 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 3A 向下游侧延伸, 相对于第一输送路 径 3A 成规定角度地向下方侧倾斜。该第二输送路径 3B 的下游侧朝向铅直方向弯曲, 在其 下游侧端部形成有向纸币收容部 100 排出纸币的排出口 3a, 从此处排出的纸币向着铅直方 向被送入纸币收容部 100 的导入口 ( 接受口 )103。
上述纸币输送机构 6 能够沿着插入方向输送从纸币插入口 5 插入的纸币, 并且能 够将处于插入状态的纸币向着纸币插入口 5 退回输送。该纸币输送机构 6 具备 : 设置在装 置主体 2 内的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 13 ; 以及由该电动机 13 旋转驱动、 在纸币输送路径 3 沿 着纸币输送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的输送滚对 (14A、 14B)、 (15A、 15B)、 (16A、 16B) 和 (17A、 17B)。
上述输送滚对以一部分在纸币输送路径 3 露出的方式设置, 均设置在纸币输送路 径 3 的下游侧的输送滚 14B、 15B、 16B 和 17B 为由电动机 13 驱动的滚轮, 设置在上侧的输送 滚 14A、 15A、 16A 和 17A 为相对于这些滚轮从动的夹送滚。此外,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将从纸 币插入口 5 插入的纸币最先夹持并向里侧输送的输送滚对 (14A、 14B) 在纸币输送路径 3 的 中心位置设置有 1 处, 在其下游侧依次配置的输送滚对 (15A、 15B)、 (16A、 16B) 和 (17A、 17B) 沿着纸币输送路径 3 的宽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 2 处。 此外, 在上述的纸币插入口 5 的附近配置的输送滚对 (14A、 14B), 通常为上侧输送 滚 14A 离开下侧输送滚 14B 的状态, 当通过插入检测传感器 7 检测到纸币的插入时, 上侧的 输送滚 14A 向着下侧的输送滚 14B 被驱动, 夹持插入的纸币。
即, 上侧的输送滚 14A 通过作为驱动源的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被驱动控制为相对 于下侧的输送滚 14B 抵接 / 远离。在此情况下, 在通过倾斜修正机构 10 进行消除所插入的 纸币的倾斜而与纸币读取单元 8 对位的处理 ( 倾斜修正处理 ) 时, 上侧的输送滚 14A 从下 侧的输送滚 14B 离开, 解除对纸币的负荷, 若倾斜修正处理结束, 则上侧的输送滚 14A 再次 向着下侧输送滚 14B 被驱动, 夹持纸币。其中, 上述驱动源除了电动机以外, 也可以由螺线 管 ( 筒形线圈 ) 等构成。
在上述的纸币输送路径 3 的下侧设置的输送滚 14B、 15B、 16B 和 17B, 如图 6 所示, 通过电动机 13 和设置在各输送滚的驱动轴的端部的滑轮 14C、 15C、 16C 和 17C 被旋转驱动。 即, 在电动机 13 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滑轮 13A, 在上述的各输送滚的驱动轴的端部设置的 滑轮 14C、 15C、 16C 和 17C, 在其与驱动滑轮 13A 之间驱动带 13B 卷绕。其中, 在驱动带 13B, 在适当位置张力滑轮卡合, 防止松弛。
根据上述的结构, 当电动机 13 被正转驱动时, 上述输送滚 14B、 15B、 16B 和 17B 同 步地被正转驱动, 向着插入方向输送纸币, 当电动机 13 被反转驱动时, 上述输送滚 14B、 15B、 16B 和 17B 同步地被反转驱动, 向着纸币插入口 5 侧输送纸币。
上述插入检测传感器 7, 在检测到插入纸币插入口 5 的纸币时, 产生检测信号, 在 本实施方式中, 设置在输送滚对 (14A、 14B) 和后述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之间。上述插入检测 传感器 7 例如由光学式的传感器例如回归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构成, 但是除此以外, 也可以 由机械式传感器构成。
此外, 上述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在检测到纸币的前端通过构成倾斜修正机 构 10 的可动片的情况时产生检测信号, 设置在上述纸币读取单元 8 的上游侧。该可动片检
测传感器 12, 与上述插入检测传感器一样, 也由光学式传感器或者机械式传感器构成。其 中, 该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在检测到所输送的纸币的后端位置时, 为了实施后述的可 动片的关闭处理, 产生纸币的后端检测信号。
此外, 上述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检测通过的纸币的后端, 检测纸币被排出到纸币收 容部 100 的情况, 在第二输送路径 3B 的下游侧, 配置在纸币收容部 100 的接收口 103 之前。 当从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发出检测信号时, 电动机 13 的驱动停止, 纸币的输送处理结束。该 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与上述插入检测传感器同样, 也由光学式传感器或者机械式传感器构 成。
上述纸币读取单元 8, 对于在由倾斜修正机构 10 除去倾斜后的状态下输送的纸 币, 读取其纸币信息, 判断其有效性 ( 真伪 )。 具体来说, 例如, 能够有线阵传感器构成, 该线 阵传感器从被输送的纸币的两面侧照射光, 利用光接收元件检测其透过光和反射光, 进行 纸币的读取。图中, 显示了线阵传感器, 该线阵传感器读取到的光信号被进行光电转换, 与 预先储存的真券 ( 也称票或票据 ) 的数据相比较, 识别输送的纸币的真伪。
收容上述纸币的纸币收容部 100, 相对于装置主体 2 能够安装或卸下, 依次叠层收 容由上述纸币读取单元 8 辨别为真的纸币。 如图 4、 图 6 和图 7 所示, 构成纸币收容部 100 的主体框 100A 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在其前壁 102a 的内侧安装有施力机构 ( 施力弹簧 )106 的一端, 在其另一端设置有依次叠 层通过上述接收口 103 送入的纸币的载置板 105。 因此, 载置板 105 成为通过上述施力机构 106 朝向后述的按压板 115 侧施力的状态。
在主体框 100A 内, 以与接收口 103 连续的方式, 设置有使落下的纸币按原状待机 并加以保持的按压待机部 108。 在按压待机部 108 的载置板侧的两边 (side) 配置有在铅直 方向延伸的一对限制部件 110。 在该一对限制部件 110 之间形成有开口部, 以使得在载置板 105 上依次叠层纸币时按压板 115 通过。
此外, 在主体框 100A 内的两侧壁形成有突出壁, 使得在由施力机构 106 按压载置 板 105 时, 载置板接触。该突出壁在载置板 105 上依次叠层纸币、 由上述施力机构 106 向载 置板施力时, 与最上的纸币的两侧接触, 起到稳定地保持叠层的纸币的作用。
进一步, 在主体框 100A 内配置有按压板 115, 该按压板 115 将从接收口 103 下落到 按压待机部 108 的纸币向着载置板 105 按压。该按压板 115 构成为能够使在上述一对限制 部件 110 之间形成的开口部往返移动的程度的大小, 进入该开口部内, 在将纸币按压在载 置板 105 的位置 ( 按压位置 ) 和打开 ( 开放 ) 上述按压待机部 108 的位置 ( 初始位置 ) 之 间被往返驱动。在此情况下, 通过按压板 115 的压入动作, 纸币在弯曲的同时通过开口部, 载置在载置板 105 上。
上述按压板 115 通过设置在主体框 100A 内的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如上所述地被 往返驱动。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具备两端被轴支撑在按压板 115 上的一对连接部件 115a、 115b, 以使得能够在图 4 和图 7 的箭头 A 方向往返移动按压板 115, 这些连接部件 115a、 115b 呈 X 字状连结, 各自的反对侧的端部被可动部件 122 支撑, 该可动部件 122 以能够在垂直方 向 ( 箭头 B 方向 ) 移动的方式设置。该可动部件 122 形成有齿条, 构成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的小齿轮 ( 副齿轮 ) 与该齿条啮合。
该小齿轮, 如图 7 所示, 连结构成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的收容部侧齿轮组 124。在
此情况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上述装置主体 2 内设置有驱动源 ( 电动机 20) 和与该电动机 20 依次啮合的主体侧齿轮组 21, 当将纸币收容部 100 安装在装置主体 2 时, 主体侧齿轮组 21 与收容部侧齿轮组 124 连结。即, 收容部侧齿轮组 124 具备在与小齿轮同轴上设置的齿轮 124B 和与其依次啮合的齿轮 124C、 124D, 在纸币收容部 100 相对于装置主体 2 的框 2A 安装、 卸下时, 齿轮 124D 与主体侧齿轮组 21 的最后齿轮 21A 啮合、 分离。
其结果是, 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 2 的电动机 20 被旋转驱动, 上述按压板 115 通过 主体侧齿轮组 21 和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收容部侧齿轮组 124、 可动部件 122 上形成的齿 条、 以及连接部件 115a、 115b 等 ), 在箭头 A 方向被往返运动。
此外, 在主体框 100A 设置有能够与从上述接收口 103 输入的纸币接触的输送部件 150。该输送部件 150 与输入的纸币接触, 起到稳定地将纸币引导到按压待机部 108 的适当 位置 ( 在以按压板 115 按压纸币时, 纸币不左右偏移地能够稳定按压的位置 ) 的作用。 本实 施方式中, 该输送部件由以面对按压待机部 108 的方式设置的带状部件 ( 以下, 称为带 150) 构成。
在此情况下, 带 150 以相对于纸币沿着输入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卷绕在一对滑 轮 150A、 150B 上, 该一对滑轮 150A、 150B 在输入 ( 搬入 ) 方向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 被支撑。此外, 带 150 与在接收口 103 的区域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的在轴方向延伸的 输送滚 150C 抵接, 夹持输入至接收口 103 的纸币, 按原样将纸币引导至按压待机部 108。 进 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上述带 150 以夹着上述的按压板 115 的方式左右设置一对, 使得能 够与纸币的两侧的表面接触。此外, 带 150 除了两端的滑轮 150A、 150B 的卷绕之外, 也可以 在中间位置与张力滑轮接触, 防止松弛。 上述的一对带 150, 由设置在装置主体 2 内的驱动上述的多个输送滚的电动机 13 驱动。具体来说, 如图 6 所示, 由电动机 13 驱动的上述驱动带 13B, 在驱动力传送用的滑轮 13D 卷绕, 齿轮组 153 与在该滑轮 13D 依次设置的动力传送用的齿轮组 13E 啮合, 该齿轮组 153 设置于在接收口 103 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的滑轮 150A 的支轴的端部。即, 在将 纸币收容部 100 安装在装置主体 2 时, 齿轮组 13E 的最后齿轮与齿轮组 153 的输入齿轮啮 合, 一对带 150 通过电动机 13 的旋转驱动, 与上述的纸币输送用的输送滚 14B、 15B、 16B 和 17B 一体地被旋转驱动。
如上所述, 在纸币通过纸币插入口 5 被插入内部时, 纸币由于上述纸币输送机构 6 的输送而在纸币输送路径 3 内移动。纸币输送路径 3 如图 3 所示, 包括 : 从纸币插入口 5 向 里侧延伸的第一输送路径 3A ; 和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 3A 向下游侧延伸、 且相对于第一输送 路径 3A 倾斜规定角度的第二输送路径 3B, 在该第二输送路径 3B 上设置有遮挡部件 170, 该 遮挡部件 170 阻止通过不正确或不正当的行为等向纸币插入口 5 侧输送纸币。
接着, 参照图 8 到图 12B, 对上述倾斜修正机构 10 进行具体说明。在这些图中, 图 8 为表示倾斜修正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 9 为表示可动片和基台之间设置的弹簧的 配置方式的图, 图 10A 为图 8 所示的倾斜修正机构的正面图, 是从纸币插入口侧看时的图, 图 10B 为图 8 所示的倾斜修正机构的背面图, 是从纸币插入口的相反侧看时的图, 图 11 为 倾斜修正机构的平面图, 图 12A 为表示图 11 所示的可动片传感器 (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 的 结构的图, 图 12B 为表示图 11 所示的基台传感器部分 ( 基台检测传感器 ) 的结构的图。
倾斜修正机构 10, 在装置主体 2 的主体框 2A 中, 设置在输送纸币的纸币输送路径
3 的表面部分。 在图 8 中, 箭头表示的方向为纸币插入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以纸币输送路径为中心左右对称地设置, 具备一对可动片 30A、 30B, 该一对可动片 30A、 30B 限制插入的纸币的两侧缘, 使纸币相对于输送方向为平行方向。这些可动片 30A、 30B 设置 在一对基台 31A、 31B 上, 该一对基台 31A、 31B 相对于主体框 2A, 在与纸币输送方向正交的方 向相互接近 / 远离。
以下, 对可动片 30A、 30B 和基台 31A、 31B 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 这些 部件为左右对称结构, 因此只对单方的构成部件 ( 从插入方向看左侧的可动片 30A 和基台 31A) 进行说明。此外, 关于可动片 30A、 30B 和基台 31A、 31B, 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 的参照附图标记。
在与主体框 2A 一体化的基底 2D, 沿着纸币输送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在与纸 币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 2 根导引部件 33A、 33B。在导引部件 33A, 基台 31A 以能够在 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 在导引部件 33B, 基台 31B 以能够在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
在此情况下, 基台 31A 以沿着导引部件 33A 延伸的方式形成, 并设置为, 通过导引 部件 33A 插通在一对凸缘 31a、 31b 形成的插通孔, 相对于导引部件 33A 能够在轴方向移动。 此外, 基台 31A 在沿着导引部件 33A 移动时, 为了能够稳定地移动, 朝向导引部件 33B 侧弯 曲为直角地形成, 相对于上述导引部件 33B 被保持。在图 10B 中, 用附图标记 31c 表示基台 31A 的相对于导引部件 33B 被保持的部分的凸缘。 此外, 基台 31B 也以同样的结构按照沿着 导引部件 33B 延伸的方式形成, 并设置为, 通过导引部件 33B 插通在一对凸缘 31a、 31b 形成 的插通孔, 相对于导引部件 33B 能够在轴方向移动, 并且朝向导引部件 33A 侧弯曲为直角地 形成, 相对于上述导引部件 33A 被保持。同样, 在图 10A 中, 以附图标记 31c 表示基台 31B 的相对于导引部件 33A 被保持的部分的凸缘。
上述可动片 30A 形成有与纸币输送路径 3 的背面相对的平坦面 30a ; 和在该平坦 面 30a 的一侧的端部形成、 并与输送的纸币的侧缘接触的板状的限制壁 30b。由此, 可动 片 30A 以限制壁 30b 部分从纸币输送路径 3 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此外, 在该限制壁 30b 的上端, 沿着输送方向, 以覆盖所输送的纸币的长度方向侧缘上的方式, 一体形成有顶 板 30d。这样, 通过在两可动片 30A、 30B 的限制壁 30b 的上端, 以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式形成 顶板 30d, 能够限制被输入的纸币的飘起 ( 上浮 ), 使得纸币不会塞住。
此外, 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在上述开闭部件 2B 的背面形成有倾斜突部 2E, 使得在将 开闭部件 2B 关闭在主体框 2A 时, 进入在两可动片 30A、 30B 的限制壁 30b 的上端形成的顶板 30d 间的空间。该倾斜突部 2E 包括 : 朝向纸币的插入方向依次下降的第一倾斜引导面 2e ; 和朝向纸币的排出方向依次下降的第二倾斜引导面 2f, 能够有效地抑制纸币在倾斜机构部 分移动时的纸币的上浮。即, 在纸币朝向装置内部移动时, 由上述的一对顶板 30d 和第一倾 斜引导面 2e 按压纸币防止上浮, 在纸币朝向纸币排出口移动时, 由上述的一对顶板 30d 和 第二倾斜引导面 2f 按压纸币防止上浮。
此外, 两可动片 30A、 30B 的各限制壁 30b 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为随着到达端部 宽度逐渐变窄。具体来说, 如图 8 的放大图 ( 只图示前端部 ) 所示, 在以限制壁 30b 的厚度 为 T 的情况下, 以该厚度 T 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面 30m, 由此, 在为了进行倾斜修正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以打开的方式移动时, 能够抑制使处于与两限制壁 30b 的端部接触的 状态的纸币损伤的情况。在此情况下, 两限制壁 30b 的前端部, 与被插入的纸币的前侧缘接触, 兼具修正 ( 矫正 ) 插入时的倾斜状态的功能, 因此优选沿着纸币的输送方向形成直角的 抵接面 30n。此外, 这样的抵接面也可以形成于各限制壁 30b 的后端部。
上述形状的可动片 30A, 以隔着弹簧 38 的状态被支撑在基台 31A 上, 相对于基台 31A 能够相对移动。 具体来说, 在可动片 30A 形成有朝向导引部件 33A 的轴方向轴心侧延伸 的延伸部 30e, 在该延伸部 30e 的端部, 形成有具备导引部件 33A 插通的插通孔的凸缘 30f。 在该凸缘 30f 和形成于上述基台 31A 的凸缘 31a 之间, 介设有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 向对可动片 30A 施力的弹簧 38。
此外, 在可动片 30A 的轴方向外侧形成有具备导引部件 33A 插通的插通孔的凸缘 30g。在此情况下, 可动片 30A 成为通过弹簧 38 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被施力的状 态, 因此, 可动片 30A 的凸缘 30g, 如图 10A 所示, 成为与在基台 31A 形成的凸缘 31a 接触的 状态。
此外, 在可动片 30A 以相对于导引部件 33B 被支撑的方式形成有凸缘 30h, 该凸缘 30h 具备导引部件 33B 插通的插通孔。该凸缘 30h, 如图 10B 所示, 以成为在基台 31A 形成 的凸缘 31c 的轴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 如上所述, 上述可动片 30A 成为通过弹簧 38 朝向纸 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被施力的状态, 因此可动片 30A 的凸缘 30h 成为与在基台 31A 形成 的凸缘 31c 接触 ( 抵接 ) 的状态。 能够如上所述将上述可动片 30A、 30B 相对移动地支撑的基台 31A、 31B, 通过设置 在与主体框 2A 一体化的基底 2D 上的驱动源 40 被驱动, 使得能够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 相互接近、 并且从中心相互离开。在本实施方式中, 驱动源 40 由电动机构成, 基台 31A、 31B 通过动力传送机构 ( 与在电动机的输出轴设置的驱动齿轮 40a 依次啮合的齿轮组 41) 被驱 动。具体来说, 作为齿轮组 41 的最后齿轮的小齿轮 42, 以位于上述导引部件 33A、 33B 的中 间位置的方式配置, 相对于该小齿轮 42, 以相互相对的方式与形成于基台 31A、 31B 的齿条 31f 啮合。即, 通过电动机 40 进行正转驱动, 上述基台 31A、 31B 通过小齿轮 42 和齿条 31f 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 ; 通过电动机 ( 驱动源 )40 进行反转驱动, 上述基台 31A、 31B 通过小 齿轮 42 和齿条 31f 在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
此外, 在基台 31A、 31B 移动时, 也可以采用使用上述以外的驱动源例如螺线管、 线 性电动机的结构。
如上所述, 可动片 30A, 在基台 31A 通过电动机 40 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被 驱动时, 由于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弹簧 38 的施力, 被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当基 台 31A 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时, 可动片 30A 的限制壁 30b 与纸币的侧缘抵接, 由 此, 电动机 40 上被施加纸币的反作用力带来的负载。在此情况下, 基台 31A 对抗上述弹簧 38 的施力, 相对于可动片 30A, 能够进一步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 优选上述弹簧 38 的施力设定为比在可动片 30A、 30B 之间输送的纸币的 反作用力小、 且能够使纸币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的程度。即, 如后所述, 在除 去纸币的倾斜时, 在纸币位于可动片 30A、 30B 之间的状态下, 基台 31A、 31B 被驱动为相互接 近。此时, 可动片 30A、 30B 与纸币的侧缘碰撞接触, 使纸币弯曲或处于即将弯曲的状态, 由 此, 可动片 30A、 30B 上受到其反作用力。 通过如上所述设定弹簧 38 的施力, 可动片 30A、 30B 使纸币弯曲 ( 或折曲 ) 的可能性变小, 而且, 能够使纸币向中心方向移动 ( 使纸币以与中心 对位的方式移动 )。
此外, 在上述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如图 11、 图 12A 和图 12B 所示, 设置有检测基台 31A、 31B 的位置的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和检测可动片 30A、 30B 的位置的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在此情况下, 如上所述, 基台和可动片为左右对称地移动的结构, 因此, 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检测左侧的基台 31A,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检测右侧的可动片 30B。
上述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设置在基底 2D 的纸币输送路径的外侧, 作为发光部和光 接收部相对的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在基台 31A 螺纹固定有固定片 31m, 与固定片 31m 一体形 成的传感器通过部 31n, 在由于基台 31A 的离开的方向的移动而进入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的 检测部时, 检测基台 31A 的规定位置。在此情况下, 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检测出基台 31A 与 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离开最远的位置 ( 移动至最大宽度的位置, 规定位置 )。
上述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设置在基底 2D 的纸币输送路径的中检测, 作为发光部 和光接收部相对的光学式传感器而构成。 在可动片 30B 螺纹固定有固定片 30p, 当与固定片 30p 一体形成的传感器通过部 30q, 由于基台 31B 的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的移动而进入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的检测部, 并且脱离时, 可动片 30B 的规定位置被检测出。在此情况 下,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检测可动片 30B 最接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的位置 ( 移动至最小 宽度的位置, 规定位置 )。此外,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在使可动片 30B 向纸币输送路径的 中心方向, 具体而言使可动片 30B 向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后, 检测可动片 30B 的移动。 即, 如后所述,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通过被关闭移动到所述规定的位置, 具有使纸 币输送路径 3 变窄、 防止纸币拔出等不正确或不正当的行为的功能, 实际上, 在进行纸币拔 出动作, 一对可动片向变宽的方向移动时, 能够对此进行检测, 从而能够检测出不正确或不 正当的行为。
此外, 上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如后所述, 在插入纸币插入口 5 的纸币到达该可 动片之前, 通过电动机 40 的驱动, 被移动至一个可动片和另一个可动片之间的距离比所插 入的纸币的宽度小的位置, 具体来说, 成为可动片 30A、 30B 被移动至成为上述的最小宽度 的位置的状态。
接着, 参照图 13 对控制上述纸币输送机构 6、 纸币读取单元 8 和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驱动的控制单元进行说明。
控制单元 200 具备控制上述各驱动装置的动作的控制电路基板 200A, 在该控制电 路基板上, 安装有构成纸币识别单元的 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 : 中央处理器 )210、 ROM(Read Only Memory : 只读存储器 )212、 RAM(Random Access Memory : 随机访问存储 器 )214、 和基准 ( 标准 ) 数据存储部 216。
在上述 ROM212, 存储有驱动上述纸币输送机构的电动机 13、 驱动按压板的电动机 20、 以使输送滚 14A 朝向输送滚 14B 抵接或与输送滚 14B 远离的方式进行驱动的滚升降用 电动机 70、 用于驱动倾斜驱动机构 10 的基台的电动机 40 等各种驱动装置的动作程序 ; 对 由纸币读取单元 8 读取的纸币的真伪进行判定的真伪判定程序等各种程序 ; 以及永久的数 据, CPU210 根据 ROM212 中存储的上述程序生成控制信号, 经 I/O 端口 220 与上述各种驱动 装置之间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 进行各种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
此外, 经 I/O 端口 220 向 CPU210 输入来自插入检测传感器 7、 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 器 12、 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的检测信号, 基于这些 检测信号, 进行各种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
此外, 在上述 RAM214 存储有 CPU210 动作时使用的数据、 程序, 在基准数据存储部 216, 作为基准数据 ( 标准数据 ) 存储有在进行纸币的真伪判定时使用的基准数据、 例如从 真券纸币的全部印刷区域取得的各种数据 ( 例如与浓淡相关的数据, 向纸币投射红外光时 的与透过光、 反射光相关的数据等 )。其中, 虽然将基准数据存储于专用的基准数据存储部 216, 也可以将其存储于 ROM212。
构成上述纸币读取单元 8 的纸币读取用检测传感器 ( 例如, 线阵传感器 )80 经 I/ O 端口 220 与 CPU210 连接, 由该纸币读取检测传感器 80 读取的纸币读取数据, 与基准数据 存储部 216 存储的基准数据比较, 进行纸币的真伪判定处理。
另外, 控制上述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控制单元 200 虽然安装在一个控制电路基 板 200A 上, 也可以按照功能分散配置于其他的控制电路基板上。
接着, 根据图 14 ~图 19 的流程图, 对由上述的控制单元执行的纸币处理装置 1 中 的纸币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在操作者将纸币插入纸币插入口 5 时, 设置在纸币插入口的附近的输送滚对 (14A、 14B) 在初始状态处于离开状态 ( 参照后述的 ST16、 ST56)。此外, 如图 4 和图 7 所示, 驱动按压板 115 的一对连接部件 115a、 115b 位于按压待机部 108, 按压板 115 被设定为纸 币不能通过一对连接部件 115a、 115b 从接收口 103 输入按压待机部 108 的待机位置。即, 在该状态下, 按压板 115 进入在一对限制部件 110 之间形成的开口部, 开口部成为闭塞的状 态, 成为不能取出在纸币收容部内收容的纸币的状态。 进一步, 构成位于输送滚对 (14A、 14B) 的下游侧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在初始状态为如下状态 : 移动到最小宽度, 使得所有的纸币均不能拔出 ( 例如一 对可动片 30A、 30B 的间隔为 52mm, 参照后述的 ST15、 ST57)。
即,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在插入到纸币插入口 5 的纸币到达可动片之前, 通过倾 斜驱动机构用的电动机 40, 被移动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比纸币的宽度短的位置 ( 最小宽度位 置 )。因此, 在利用者将纸币插入纸币插入口时, 纸币的前端缘与在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 限制壁的前端缘形成的抵接面 30n 抵接, 其中, 该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处于比纸币的前端缘 狭窄的状态, 因此, 如图 20A 所示, 即使利用者倾斜插入纸币 M, 插入的纸币的前端缘的一侧 也与抵接面 30n 相碰并接触, 如箭头所示那样旋转, 如图 20B 所示, 其倾斜沿着输送方向被 修正。因此, 即使纸币 M 相对于纸币插入口 5 被倾斜地插入, 在到达一对可动片 30A、 30B 之 前, 纸币 M 也会在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向被修正, 能够有效防止在该部分的纸币的堵塞。
如上所述, 在进行被插入、 并被输送的纸张类 ( 例如, 纸币 M) 的倾斜修正的纸张 类处理装置 ( 例如, 纸币处理装置 1) 包括如下部分的情况下 : 将上述纸张类插入的插入口 ( 例如, 纸币插入口 5) ; 进行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上述纸张类的倾斜修正的倾斜修正机构 10 ; 输送上述纸张类的、 从上述插入口向上述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入口延伸的输送路径 ( 例 如, 纸币输送路径 3) ; 和在上述插入口和上述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入口之间设置的输送上 述纸张类的输送机构 ( 例如, 输送滚 14A、 14B), 上述倾斜修正机构 10 具备夹住上述纸张类 而限制两侧缘、 进行上述纸张类的倾斜修正的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并且, 上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在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纸张类的前端部到达上述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入口时, 被移 动并被配置在比上述纸张类的前端部的宽度窄的位置 ( 图 20A)。这样的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分别具有 : 夹住上述纸张类而限制两侧缘的限制壁 30b ; 和位于上述限制壁 30b 的上游
侧端部的抵接面 30n。 此外, 上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上述抵接面 30n 能够形成与上述输 送路径交差 ( 横穿 )、 与输送方向实质上垂直的垂直面。 上述输送机构如上所述以上述纸张 类的前端部与上述垂直面抵接的方式输送上述纸张类。例如,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各自 的上述抵接面 30n 优选以实质上包括于上述垂直面的方式设置。当这些抵接面 30n 的输送 方向的位置偏移大时, 上述纸张类的前端部难以按照实质上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式与这些 抵接面 30n 抵接。此外, 在相对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接近 / 远离的上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各自的上述抵接面 30n, 优选即使进行上述移动上述输送方向的位置 ( 相当于与 上述插入口相距的距离 ) 也不改变。
在此, 上述输送路径 3 的下表面由底面规定, 上述输送路径的上表面由顶面规定, 该顶面包括沿着输送方向朝向下游方向接近上述底面的倾斜面 ( 例如, 第一倾斜引导面 2e)。此外, 上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上述限制壁 30b 的上述上游侧端部, 以上述一对可 动片 30A、 30B 的上述限制壁 30b 的间隔沿着输送方向朝向下游方向变宽的方式, 形成有倾 斜面 30m。
如上所述, 在输送滚对 (14A、 14B) 的初始状态, 两者分开, 因此, 即使是褶皱的纸 币, 操作者也能够容易地插入。 当由插入检测传感器 7 检测到纸币的插入时 (ST01), 以规定 量反转驱动上述的按压板 115 的驱动用的电动机 20(ST02), 使按压板 115 从待机位置移动 到初始位置。即, 在由插入检测传感器 7 检测到纸币的插入之前, 上述按压板 115 为移动到 开口部的状态, 设定为纸币不能经开口部通过。
当按压板 115 移动到初始位置时, 按压待机部 108 成为打开状态 ( 参照图 7), 纸币 成为能够输入纸币收容部 100 内的状态。即, 通过以规定量反转驱动电动机 20, 按压板 115 通过主体侧齿轮组 21 和按压板驱动机构 120( 收容部侧齿轮组 124、 在可动部件 122 形成的 齿条、 和连接部件 115a、 115b), 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
此外, 驱动上述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移动上侧的输送滚 14A, 使其与下侧的输送滚 14B 抵接。由此, 插入的纸币被输送滚对 (14A、 14B) 夹持 (ST03)。
接着, 进行纸币输送路径的打开处理 (ST04)。如图 17 所示的流程图所示, 该打开 处理通过反转驱动上述的倾斜修正机构用的电动机 40, 而在相互远离的方向驱动一对可动 片 30A、 30B(ST100)。 此时, 当由检测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位置的基台检测传感器 50 检测 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已移动到规定位置 ( 最大宽度位置 ) 时 (ST101), 停止电动机 40 的 反转驱动 (ST102)。 通过该输送路径打开处理, 成为纸币能够进入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内的 状态。而且, 在该 ST04 的前阶段, 纸币输送路径 3 处于由后述的输送路径关闭处理 (ST15、 ST57) 而被关闭的状态, 这样, 通过在纸币插入前事先关闭纸币输送路径 3, 例如能够防止 因为不正当的目的等从纸币插入口插入板状部件, 损坏线阵传感器等元件的情况。
接着, 正转驱动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ST05)。纸币由输送滚对 (14A、 14B) 输送 到装置内部, 当配置在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下游侧的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检测到纸币 的前端时, 停止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ST06、 ST07)。此时, 纸币位于构成倾斜修正机构 10 的一对可动片 30A、 30B 之间。
接着, 驱动上述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使成为夹持纸币的状态的输送滚对 (14A、 14B) 分离 (ST08)。此时, 成为对于纸币没有任何负荷作用的状态。
然后, 在该状态进行倾斜修正动作处理 (ST09)。 该倾斜修正动作处理是, 通过正转驱动上述倾斜修正机构用的电动机 40, 将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在相互接近的方向驱动。 即, 如图 18 的流程图所示, 该倾斜修正动作处理通过正转驱动上述电动机 40, 能够将一对可动 片 30A、 30B 在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 (ST110)。 执行该可动片的移动, 直到达到控制单元中的 基准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纸币的最小宽度 ( 例如, 宽度 62mm)。图 21 表示一对可动片 30A、 30B 通过一对基台 31A、 31B 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而向箭头方向移动, 与纸币 M 的两侧缘 相碰接触的状态。
参照图 21 和图 22 说明此时的纸币的倾斜修正处理。
在进行倾斜修正处理之前, 纸币位于左右打开的可动片 30A、 30B 之间。在该状态 下, 通过正转驱动上述电动机 40, 使一对基台 31A、 31B 向相互接近的方向 ( 箭头 (1) 的方 向 ) 移动。此时,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由于位于基台 31A、 31B 之间的弹簧 38 的施力, 朝向 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一体地被移动 ( 箭头 (2) 的方向 )。通过基台 31A、 31B 的移动, 可 动片 30A、 30B 的限制壁 30b 分别与纸币的侧缘抵接。由此, 电动机 40 受到纸币的反作用力 带来的负荷, 基台 31A、 31B 抵抗弹簧 38 的施力, 进一步相对于可动片 30A、 30B 朝向纸币输 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 ( 箭头 (1) 的方向 )。
此时, 纸币由于与两侧相碰接触的可动片 30A、 30B, 以被向中心方向对位的方式 移动, 进行倾斜修正, 并且被定位于正确的中心位置。如上所述, 执行一对基台 31A、 31B 的 移动, 直到一对可动片 30A、 30B 成为控制单元中的基准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纸币的最小宽 度, 如图 22 的双点划线 M 所示, 虽然纸币有可能在中心区域鼓起弯曲, 但通过一对可动片进 行倾斜修正, 能够被正确地定位于中心位置。
另外, 如上所述, 弹簧 38 的施力小于在可动片 30A、 30B 之间输送的纸币的反作用 力 ( 一对可动片压与纸币的侧缘相碰接触, 纸币弯曲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 通过将弹簧 38 的 施力设定为能够朝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方向移动纸币的程度, 可动片 30A、 30B 使纸币弯 曲的可能性变小, 能够使纸币向中心方向移动 ( 以使纸币与中心对位的方式使纸币移动 )。 即, 如上所述弯曲的程度变少, 由此, 纸币弯曲或纸币的端部受损伤的可能性变小。
此外, 在上述结构中, 纸币与可动片 30A、 30B 的接触区域为板状的限制壁 30b 的内 表面部分。这样, 可动片 30A、 30B 的与纸币侧缘的接触为板状的限制壁部分。此外, 在其前 端和后端, 如图 8 所示那样形成有倾斜面 30m, 因此, 在为了进行倾斜修正一对可动片 30A、 30B 以打开的方式移动时, 能够抑制使处于与两限制壁 30b 的端部相碰接触的状态的纸币 受到损伤。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限制壁 30b 的上缘形成有顶板 30d, 因此, 在执行倾斜的 修正处理时, 纸币不会从可动片 30A、 30B 的限制壁 30b 搁 ( 搁置 ) 在其上, 能够可靠地使纸 币与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一致。
当上述倾斜修正动作处理结束时, 接着, 执行输送路径打开处理 (ST10)。 通过反转 驱动上述倾斜修正机构用的电动机 40, 将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在远离的方向上移动, 由此 进行输送路径打开处理 ( 参照图 17 的 ST100 ~ ST102)。
接着, 驱动上述的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移动上侧的输送滚 14A, 使其与下侧的输送 滚 14B 抵接, 使输送滚对 (14A、 14B) 夹持纸币 (ST11)。其后, 正转驱动纸币输送用的电动 机 13, 向装置内部输送纸币, 在纸币通过纸币读取单元 8 时, 执行纸币的读取处理 (ST12、 ST13)。然后, 在输送的纸币通过纸币读取单元 8, 纸币的后端由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检测到时 (ST14), 执行纸币输送路径 3 的关闭处理 (ST15)。在该处理中, 首先, 如图 19 的流程图所示, 在由可动片通过检测传感器 12 检测到纸币的后端后, 正转驱动上述电动机 40, 将一对可动片 30A、 30B 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 (ST120)。接着, 当通过可动片检测传 感器 51 检测到可动片 30A、 30B 已移动到规定位置 ( 最小宽度位置, 例如 52mm) 的情况时 (ST121), 停止电动机 40 的正转驱动 (ST122)。
通过该输送路径关闭处理, 一对可动片 30A、 30B 被移动到比所有能够插入的纸币 的宽度窄的最小宽度位置 ( 宽度 52mm), 由此, 能够有效防止纸币的拔出。 即, 通过执行这样 的纸币输送路径的关闭处理, 可动片 30A、 30B 之间的距离比插入的纸币的宽度小, 能够有 效地防止操作者因为不正当的目的朝向插入口方向拔出纸币的行为。
此外, 如上所述, 图 11 和图 12A 所示的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在检测到可动片 30B 位于最接近纸币输送路径的中心的位置 ( 移动到最小宽度的位置, 规定位置 ) 后, 在可动片 30B 向宽的方向移动时, 检测其移动。
在此情况下, 在可动片检测传感器 51 检测到可动片的移动时, 也可以当作操作者 进行了某种不正当行为, 而执行规定处理。例如, 也可以对管理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的上 位装置发送不正当操作信号 ( 异常检测信号 ), 或在纸币处理装置设置报警灯, 使该报警灯 闪烁, 其后不使由操作者输入的输入受理 (ST22) 的处理有效, 而强制地进行排出动作等处 理。或者, 也可以使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 ( 例如, 处理的停止处理, 纸币的排出处理等 ) 等 无效等进行适当的处理。 此外, 接着上述输送路径关闭处理 (ST15), 驱动上述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进行输 送滚对远离处理, 使为能够夹持纸币的状态的输送滚对 (14A、 14B) 远离 ( 分开 )(ST16)。 通 过进行该输送滚对远离处理, 即使操作者误操作追加投入纸币 ( 二次投入 ), 纸币也不会受 到输送滚对 (14A、 14B) 的输送动作, 此外, 与在 ST15 处于接近状态的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抵接面 30n 相碰, 因此, 能够可靠地防止纸币的二次投入动作。
当与上述的纸币输送路径的关闭处理一起, 纸币读取单元 8 读取纸币的数据直至 纸币后端时, 以规定量驱动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使纸币在规定位置 ( 托管 (escrow) 位 置, 纸币被输送到距离纸币读取单元 8 的中心位置 13mm 的下游侧的位置 ) 停止, 此时, 在控 制单元 200 中执行纸币真伪判定处理 (ST17 ~ ST20)。
在上述的 ST20 的真伪判定处理中, 当判定纸币为真 (ST21 ; 是 ) 时, 受理操作者的 输入 (ST22)。这相当于如下处理 : 操作者为了接受服务的提供 ( 例如, 如果为游戏装置则 是伴随游戏开始的受理处理 ), 按下同意按钮 ( 也称为键 ) 而进行同意操作, 以及为了进行 所插入的纸币的归还处理, 按下归还按钮的处理。
当输入接受各种服务的提供的操作时 (ST23 ; 是 ), 接着, 在该状态正转驱动纸币 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向纸币收容部 100 输送纸币 (ST24)。该纸币的输送时, 直到纸币的后 端由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检测到为止, 正转驱动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从纸币的后端被排 出检测传感器 18 检测到 (ST25) 开始, 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只被正转驱动规定量 (ST26、 ST27)。
该 ST26 和 ST27 中的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的正转处理, 对应于纸币从位于装置 主体 2 的纸币输送路径 3 的下游侧的排出口 3a 被输入纸币收容部 100 的接收口 103、 上述
一对带 150 与所输入的纸币的两侧表面接触并稳定地被引导至按压待机部 108 的驱动量。 即, 在纸币的后端由排出检测传感器 18 检测到之后, 进一步以规定的量正转驱动纸币输送 用的电动机 13, 由此, 上述一对带 150 与被输入的纸币接触同时在纸币输送方向被驱动, 将 纸币以稳定的状态引导至按压待机部 108。
然后, 在上述的纸币输送用的电动机 13 停止后, 为了将纸币载置在载置板 105 上 而执行按压板 115 的驱动处理 (ST28), 当按压处理结束时, 按压板 115 再次被移动到待机位 置, 在该位置被停止。
此外, 在上述的处理顺序的 ST21 中, 在判别为所插入的纸币不是真币的情况下 (ST21, 否 ), 或者由操作者按下归还按钮的情况下 (ST23, 否 ), 执行输送路径打开处理 (ST51, 参照图 17 的 ST100 ~ ST102), 其后, 反转驱动纸币输送用电动机 13, 执行输送滚对 (14A、 14B) 的夹持处理后, 将待机在托管位置的纸币朝向纸币插入口 5 输送 (ST52、 53)。在 插入检测传感器 7 检测到朝向纸币插入口 5 退回的纸币的后端时, 停止纸币输送用的电动 机 13 的反转驱动, 并且驱动上述的滚升降用电动机 70, 使处于夹持纸币的状态的输送滚对 (14A、 14B) 分开 (ST54 ~ ST56)。 之后, 实施输送路径关闭处理 (ST57, 参照图 19 的 ST120 ~ ST122), 并且以规定量正转驱动按压板 115 的驱动用的电动机 20(ST58), 由此, 将位于初始 位置的按压板 115 驱动到待机位置, 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的纸币处理装置, 在利用者将纸币插入纸币插入口 5 时, 其前端缘 与一对可动片 30A、 30B 的抵接面 30n 抵接, 因此即使利用者倾斜插入纸币, 其倾斜也由一对 可动片修正为沿着输送方向, 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到达一对可动片 30A、 30B 之前发生纸币堵 塞的情况。
以上,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能够进行 各种变形。本发明在纸币被插入纸币插入口 5 时, 一对可动片只要处于移动到比纸币的宽 度窄的位置的状态即可, 驱动该可动片的驱动源, 或者该驱动源的动力传送机构能够进行 适当变形。此外, 一对可动片的宽度只要比所插入的纸币的宽度窄即可。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纸张类处理装置, 在利用者将纸张类插入插入口时, 纸张类的 前端缘与处于比纸张类的宽度窄的状态的一对可动片抵接, 因此即使利用者倾斜插入纸张 类, 其倾斜也可由一对可动片修正为沿着输送方向。 因此, 即使纸张类相对于插入口被倾斜 插入, 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到达一对可动片之前发生纸张类堵塞的情况。
此外, 上述一对可动片分别包括限制被插入的纸张类的侧缘而修正倾斜的限制 壁, 上述限制壁的特征在于, 形成为随着向 ( 转变至 / 到达 ) 端部去而宽度变窄。
在上述结构中, 一对可动片包括限制纸张类的侧缘、 修正倾斜的限制壁, 该限制壁 形成为随着向端部去而宽度变窄, 因此, 在为了进行倾斜修正而一对可动片以打开的方式 移动时, 能够抑制处于与限制壁的端部相碰接触的状态的纸张类的损伤。
如上所述, 能够得到一种纸张类处理装置, 该纸张类处理装置在将纸张类插入插 入口时, 修正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能够有效防止纸张类堵塞。
本发明不限于纸币处理装置, 还能够适用于例如通过插入服务券、 联票券这样的 纸张类而提供商品、 服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