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67254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4826.3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号:

CN105169798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D 36/02申请公布日:2015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36/02申请日:20150910|||公开

IPC分类号:

B01D36/02

主分类号:

B01D36/02

申请人: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应永华; 何海瑞; 梁益来

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科技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代理人:

张向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反冲洗结构清洗效果差的问题。本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在过滤罐内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料;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顶部,进水管用于承接外界水流并将其导入过滤罐内部;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出水管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流卸出过滤罐外;反冲洗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并部分伸入过滤罐,在反冲洗管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罐内的两出水口且两出水口分别靠近过滤罐内壁设置,在反冲洗管上还设有位于过滤罐外的进水口。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清洗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罐,在过滤罐内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料;
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顶部,所述进水管用于承接外界水流并将其导入过滤罐内部;
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所述出水管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流卸出过滤罐外;
反冲洗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并部分伸入过滤罐,在反冲洗管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罐内的两出水口且两出水口分别靠近过滤罐内壁设置,在反冲洗管上还设有位于过滤罐外的进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呈水平设置且两出水口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出水口所在的高度均大于反冲洗管所在的高度,所述两出水口呈背对错位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水口的直径均小于反冲洗管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罐内平行设置有两过滤网,两过滤网将过滤罐由上至下分成上腔、过滤腔以及下腔,所述进水管与上腔联通,所述出水管、反冲洗管分别与下腔联通,所述滤料放置在过滤腔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上连接有外部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反冲洗三通球阀与外部水管联通且外部水管通过截止阀与反冲洗管联通,在出水管上安装有排污三通球阀。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装置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在食品、电子、化工、环境保护以及园林园艺等行业已广泛使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水过滤器、空气过滤器、食品用过滤器、医药用过滤器等等。
过滤装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当其被杂质阻挡需要清洗时,对于带独立滤筒的小型过滤装置来说,只要将可拆卸的滤筒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但大型的过滤装置则不便于取放滤筒,而且很多过滤装置往往都是一体式的,清洗比较麻烦,不便于维护。
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上已经有了可以自动清洗的过滤装置,不同的过滤装置反冲洗结构也不同,且设备大都较为庞大,结构复杂,反冲洗难度大,成本往往也很高。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过滤装置中反冲洗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便于反冲洗且清洗效果好的过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便于反冲洗且清洗效果好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罐,在过滤罐内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料;
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顶部,所述进水管用于承接外界水流并将其导入过滤罐内部;
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所述出水管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流卸出过滤罐外;
反冲洗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并部分伸入过滤罐,在反冲洗管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罐内的两出水口且两出水口分别靠近过滤罐内壁设置,在反冲洗管上还设有位于过滤罐外的进水口。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中,所述反冲洗管呈水平设置且两出水口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出水口所在的高度均大于反冲洗管所在的高度,所述两出水口呈背对错位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中,每个出水口的直径均小于反冲洗管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中,在过滤罐内平行设置有两过滤网,两过滤网将过滤罐由上至下分成上腔、过滤腔以及下腔,所述进水管与上腔联通,所述出水管、反冲洗管分别与下腔联通,所述滤料放置在过滤腔内。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中,在进水管上连接有外部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反冲洗三通球阀与外部水管联通且外部水管通过截止阀与反冲洗管联通,在出水管上安装有排污三通球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用背对错位设置且靠近过滤罐内壁设置的两出水口,使喷射的水流沿着过滤罐内壁成旋涡状流动,便于带动滤料飞扬,充分地冲洗滤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过滤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反冲洗工作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工作状态图。
图中,10、过滤罐;11、上腔;12、过滤腔;13、下腔;20、进水管;30、出水管;40、反冲洗管;41、出水口;50、过滤网;61、反冲洗三通球阀;62、排污三通球阀;70、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罐10,在过滤罐10内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料;
进水管20,设置在过滤罐10顶部,进水管20用于承接外界水流并将其导入过滤罐10内部;
出水管30,设置在过滤罐10底部,出水管30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流卸出过滤罐10外;
反冲洗管40,设置在过滤罐10底部并部分伸入过滤罐10,在反冲洗管40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罐10内的两出水口41且两出水口41分别靠近过滤罐10内壁设置,在反冲洗管40上还设有位于过滤罐10外的进水口。
过滤装置的反冲洗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清洗滤料。经过一定时间的过滤,滤料上会吸附有杂质,对后续过滤的精度以及效果都会有影响,因此需要对滤料进行清洗。当然在清洗滤料的同时也会对过滤罐10内部进行清洗,确保过滤环境的良好。
在本发明中,反冲洗时,上述反冲洗管40的进水口用于导入清洁流体(优选为水流),水流进入反冲洗管40后可以从两个出水口41泄入过滤罐10内,由反冲洗管40进入过滤罐10的清洁 水流清洗滤料后由进水管20卸出。
现有的过滤装置采用的滤料有滤芯、滤布、膜等,也有部分采用颗粒状材料来过滤,滤芯不便于进行清洗,而颗粒状材料虽清洗方便,但大批量的颗粒质量重,需要较大的清洗力度。本发明中采用的滤料优选为彗星式纤维滤料,该滤料一端为松散的纤维丝束(即彗尾),另一端纤维丝束则固定在密度较大的彗核内。彗星式纤维滤料质量轻,易被水流带动,容易清洗。
过滤时,密度较大的彗核起到了对纤维丝束的压密作用,同时由于彗核的尺寸较小,对过滤断面空隙率分布的均匀性影响不大,从而提高了截污能力。它既有纤维滤料过滤精度高和截污量大的优点,又具有颗粒滤料反冲洗洗净度高和耗水量少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在反冲洗管40上开设出水口41且出水口41靠近过滤罐10内壁设置,从出水口41喷射出的水流会冲刷在过滤罐10内壁上,进一步地沿着过滤罐10内壁流动,形成旋转的水流。这样设计增强了对滤料的冲击,能够带动滤料飞扬,使得滤料与水流充分接触,清洗彻底。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反冲洗管40呈水平设置且两出水口41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出水口41所在的高度均大于反冲洗管40所在的高度,两出水口41呈背对错位设置。
在本案中,两出水口41相对于过滤罐10的轴心线呈对称设置,且两出水口41的朝向相背(即相反),更进一步地,两个出水口41在某一预设水平直线方向上呈前后错位设置。
此处,出水口41的具体设置是在反冲洗管40上延伸了一个向上弯折的短管,该短管与反冲洗管40联通且连为一体,水流从短管出口喷出,短管出口即出水口41。因此,每个出水口41所在的高度均大于反冲洗管40所在的高度,喷射而出的水流,不会受到反冲洗管40的阻碍。
两出水口41的朝向呈背对错位设置,使得两处喷出的水流对 反冲洗管40的作用力保持平衡同时也对过滤罐10内壁的作用力保持平衡,此外,两个方向喷出的水流在流动中逐渐形成旋涡状水流,增大冲击力,便于清洗滤料。而两出水口4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两出水口41关于过滤罐10轴心线对称设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反冲洗管40平衡。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出水口41的直径均小于反冲洗管40的直径。由于在反冲洗时,需要较大的水流压力,水流在进入反冲洗管40并由出水口41喷射而出时,直径的减小能增大水流喷出时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水流在做旋涡状流动时的动力,从而带动滤料飞扬,彻底清洗滤料。
优选地,在过滤罐10内平行设置有两过滤网50,两过滤网50将过滤罐10由上至下分成上腔11、过滤腔12以及下腔13,进水管20与上腔11联通,出水管30、反冲洗管40分别与下腔13联通,滤料放置在过滤腔12内。
在过滤时,过滤原液从上腔11进入过滤罐10,依次经过过滤网50、滤料、过滤网50,最后进入下腔13,并由出水管30输出,期间进行了三次过滤,确保过滤彻底。
在反冲洗时,水流经反冲洗管40、两出水口41进入下腔13,接着穿过过滤网50进入过滤腔12,对滤料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液体在后续水流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并由进水管20向外输出。水流能够将过滤罐10内壁、滤料以及两过滤网50分别清洗干净。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中出水口41还可以设置在过滤腔12内,形成的旋涡状水流仍然可以将滤料清洗干净。
在反冲洗之后还需进行一次正向清洗,水流再次经进水管20进入过滤罐10内并由上而下进行清洗,最终的液体由出水管30输出。
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在进水管20上连接有外部水管,进水管20通过反冲洗三通球阀61与外部水管联通且外 部水管通过截止阀70与反冲洗管40联通,在出水管30上安装有排污三通球阀62。
反冲洗三通球阀61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外部水管、进水管20联通,剩余的端口用于输出反冲洗产生的液体;排污三通球阀62其中一个端口与出水管30联通,其余两个端口分别用于输出过滤后的液体以及输出清洗产生的液体。而截止阀70则是用于控制外部水管与反冲洗管40的通断。
综上所述,本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如图5所示,过滤状态:截止阀70关闭,反冲洗三通球阀61联通外部水管和进水管20,液体由进水管20进入过滤罐10内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液体经出水管30、排污三通球阀62输出,此时排污三通球阀62开启用于输出过滤后液体的端口,过滤过程完毕。
如图6所示,反冲洗状态:截止阀70开启,反冲洗三通球阀61与外部水管隔断,并开启用于输出反冲洗产生的液体的端口,排污三通球阀62保持不变,水流经反冲洗管40进入过滤罐10内进行清洗工作,反冲洗产生的液体由进水管20、反冲洗三通球阀61输出,反冲洗一定时间后,整个过滤罐10复位到过滤状态。
如图7所示,正向清洗状态:截止阀70关闭,由于过滤罐10复位到过滤状态,此时的水流经进水管20进入过滤罐10内进行清洗工作,清洗产生的液体经出水管30、排污三通球阀62输出,此时排污三通球阀62开启用于输出清洗产生的液体的端口,清洗一定时间之后,排污三通球阀62复位到过滤状态,清洗结束。
正向清洗是为了将进水管20、反冲洗三通球阀61、出水管30以及排污三通球阀62内残留的液体清洗干净,便于后续过滤工作的进行。整个过滤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反冲洗管40、出水口41的设置便于进行反冲洗且清洗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反冲洗结构清洗效果差的问题。本便于反冲洗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在过滤罐内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料;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顶部,进水管用于承接外界水流并将其导入过滤罐内部;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出水管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流卸出过滤罐外;反冲洗管,设置在过滤罐底部并部分伸入过滤罐,在反冲洗管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罐内的两出水口且两出水口分别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