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76513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65245.3

申请日:

2015.09.08

公开号:

CN105253480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88/54申请日:20150908|||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8/54

主分类号:

B65D88/54

申请人: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瑾; 周民耀; 杨献鹏; 王林; 李明光

地址:

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港青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代理人:

邵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密封缓存罐、油气排放管和第一循环管路;其中,第一循环管路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过滤器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第一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经由第一控制阀连通过滤器排气口;排液支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排气支管上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管液位达到最高点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过滤器排出的液体通过排液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本发明具有安全、环保、高效且成本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第一输油管路和输油泵连通;密封缓存罐,所述密封缓存罐通过第一循环管路和过滤器连通;油气排放管,所述油气排放管和密封缓存罐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所述过滤器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液支管和排气支管经由所述第一控制阀连通过滤器排气口;所述排液支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排气支管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管达到最高液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过滤器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视镜;所述视镜的一组镜片沿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溢流管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当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到达最高点时,液位传感器输出电信号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并输出控制电信号至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电信号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电信号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密封缓存罐之间设置有阻油排气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排放管的排放口设置有阻火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缓存罐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和止回阀;所述过滤器、第一循环管路、油气缓存罐、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之间形成第一循环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缓存罐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缓存罐液位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检测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位到达设定值时,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体依次通过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流入所述输油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密封缓存罐分别设置有伴热管。9.根据权利要求1或8任一项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和输油泵均包括多台,每一台所述过滤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处;分别与每一台过滤器连通的多条所述第一循环管路通过排放总管与所述密封缓存罐连通。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排放油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所述过滤器排气口,保持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过滤器中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2)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过滤器中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3)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进入所述密封缓存罐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阻油排气阀、第三控制阀、油气排放管和阻火器排出;(4)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所述液位计检测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位高度,当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位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在所述输油泵运行状态下,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体经所述第四控制阀、止回阀、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流入输油泵。

说明书

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燃和可燃液体储存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该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的油气排放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对易燃和可燃液体泵站设计有明确要求,“在泵进出口之间的管道上宜设高点排气阀,当输送液化烃、液氨或其它有毒液体时,排气阀的出口应接至密封放空系统。”通常来说,油泵房内比较常用的输油泵有离心泵和螺杆泵两种。在输油泵的进油管路上还需加装过滤器,滤除进入阀体内油质中的有害杂质,减少设备的早期磨损。

输油泵每次工作前需要对过滤器进行高点放气,排出残留的气体。传统的油气排放方式有两种,均无法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一是在过滤器旁边放置一个油桶,使用金属导管或软管将过滤器排气口延长至油桶中,同时对油桶口进行简单密封。待油桶中存储的油品较多或灌满时,使用工具或单纯依靠人力搬运并倾倒入集油池,然后使用油泵将集油池中的油品重新抽取注回输油管路中。第二种方式是使用金属导管将排气管引入地沟,排出的油气顺着地沟排出室内,同时溢出的油品沿地沟引入集油池,使用油泵将集油池中的油品重新抽取注回输油管中。

上述第一种油气排放方式,由于仅采用了简易的密封方式,油气直接排放在室内,因此泵房内油气浓度迅速升高成为燃烧爆炸的危险源,而且排气时无法观察油桶内液位的情况容易出现冒溢的现象;同时搬运油桶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第一种油气排放方式存在危险性高、效率差且不利于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缺点。上述第二种油气排放方式,由于地沟的明沟部分直接暴露在室内,所以油气同样也会暴露在室内,而且油气积聚在地沟的暗沟中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更加危险。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存在安全性差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存在安全性差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第一输油管路和输油泵连通;

密封缓存罐,所述密封缓存罐通过第一循环管路和过滤器连通;

油气排放管,所述油气排放管和密封缓存罐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所述过滤器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液支管和排气支管经由所述第一控制阀连通过滤器排气口;所述排液支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排气支管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管达到最高液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过滤器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视镜;所述视镜的一组镜片沿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溢流管两侧。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溢流管中的液位,便捷地手动控制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当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到达最高点时,液位传感器输出电信号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并输出控制电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电信号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电信号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密封缓存罐之间设置有阻油排气阀。

为保证安全,所述油气排放管的排放口设置有阻火器。

为实现对油介质的循环回收利用,所述密封缓存罐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和止回阀;所述过滤器、第一循环管路、油气缓存罐、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之间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为检测密封缓存罐中油介质的储量,所述密封缓存罐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缓存罐液位的液位计;当所述液位计检测密封缓存罐到达设定值时,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体依次通过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流入所述输油泵。

为实现对高凝点、高粘度油品的独立伴热,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密封缓存罐分别设置有伴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包括多台过滤器和输油泵,每一台所述过滤器分别对应设置在输油泵的进油口处;分别与每一台过滤器连通的多条所述第一循环管路通过排放总管与所述密封缓存罐连通。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可以有效地将过滤器排放的气体排至室外,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可以准确地获知排出介质的状态,实现精确控制;同时可以有效循环利用过滤器排出的洁净油介质。

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油泵房排气装置的油气排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所述过滤器的排气口,保持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过滤器中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2)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过滤器中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3)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进入所述密封缓存罐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阻油排气阀、第三控制阀、油气排放管和阻火器排出;(4)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所述液位计检测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位高度,当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位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在所述输油泵运行状态下,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所述密封缓存罐中的液体经所述第四控制阀、止回阀、第二循环管路、第一输油管路流入输油泵。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气排放方法,可以高效地将油气排出室外,消除了泵房内的油气释放源。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油气环境下,减小对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伤害。同时,溢出的油介质直接回收,避免了因溢油对泵房的二次污染。操作中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油泵房(棚)的油气排放管6的设置位置位于泵房外,其管口高出周围地坪至少4米,高出泵房顶面上方至少1.5米。油气排放管6穿设在泵房墙面上的套管中并伸出墙体之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泵房排放装置中设置有过滤器1和输油泵3,其中过滤器1通过第一输油管路2与输油泵3的进油口连通。过滤器1主要功能是滤除油品中的杂质,减少对输油泵3泵体的损害,延长输油泵3的使用寿命。输油泵3为离心泵或螺杆泵,以及其它可以实现同种功能的油泵,在此不做限定。为了保证输油泵3的正常使用,输油泵3每次工作之前必须对过滤器1进行排气,因此过滤器1上设置有排气口。相比于传统的过滤器排放技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泵房排放装置中还设置有密封缓存罐5,密封缓存罐5根据实际使用条件确定容积、罐壁厚度、罐底边缘板厚度和密封度,避免排放油气时油气直接暴露在室内,形成安全隐患。密封缓存罐5和过滤器1通过第一循环管路4连通,过滤器1排放出的油气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进入密封缓存罐5。密封缓存罐5的进口优选通过法兰和过滤器1相连接,便于在原设备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更换和调整,或者对设备进行维修。

由于过滤器1排放油气时,气体放净之后会有清洁的油品从过滤器1的排放口排出,因此,需将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均导入密封缓存罐5。参见图1所示,用于将油气排放至密封缓存罐5的第一循环管路4包括排气支管7和排液支管8。过滤器1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7排入密封缓存罐5,过滤器1排出的液体通过排液支管8排入密封缓存罐5。

具体来说,在第一循环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排气支管7、排液支管8经由第一控制阀9与过滤器1排气口连通。打开第一控制阀9,过滤器1排出的气体或液体即可以进入第一循环管路4,并持续流入密封缓存罐5。排气支管7具有一段溢流管11,当溢流管11充盈油品直至满溢时,即说明过滤器1中的气体排净。此时,第一控制阀9关闭,设置在排液支管8上的第二控制阀10打开,溢流管11中的液体介质通过排液支管8进入第一循环管路4并流入密封缓存罐5。

其中,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可以由手动控制阀、机械控制阀或自动控制阀实现,其中第二控制阀10为旁通阀。同时,在溢流管11上还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12。

当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均采用自动控制阀时,液位检测装置12可以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采用此种方案,在油泵房的电控箱或电控室中加设有控制模块。第一控制阀9接收控制模块发出的电信号打开,过滤器1开始向外排放气体。液位检测装置12同时检测溢流管11中的液位,当溢流管11中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液位检测装置1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控制第一控制阀9关闭,第二控制阀10打开,将溢流管11中的液体介质引入第一循环管路4并导入密封缓存罐5。

当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均采用机械控制阀或手动控制阀时,液位检测装置12既可以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也可以由一组视镜实现。采用一组视镜作为液位检测装置12,视镜镜片分别设置在溢流管11的两侧。操作者通过视镜观察溢流管11中的液位,当溢流管11中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说明过滤器1排气结束。操作者控制第一控制阀9关闭,第二控制阀10打开,溢流管11中的液体介质引入第一循环管路4并导入密封缓存罐5。

通过一段时间的缓存,通过第一循环管路4流入密封缓存罐5中的油气处于罐内的上层,油介质处于管内的下层。处于密封缓存罐5罐顶的油气排放管6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4和密封缓存罐5之间还设置有阻油排气阀13。打开第三控制阀14,密封缓存罐5罐内上层的油气即可通过油气排放管6排出。阻油排气阀13可以防止油介质外泄。阻油排气阀13利用阀内浮球的浮力作用特性,在排气的过程中若液位升高浮球受到浮力作用自动上浮,直到与排气口的密封面接触关闭阀门,可以起到排出油气同时阻止油介质的作用。为保证装置的使用安全,油气排放管6的排放口设置有阻火器20。

为循环利用密封缓存罐5罐内下层的油介质,密封缓存罐5通过第二循环管路21与第一输油管路2连通。在第二循环管路21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18。在输油泵3运行状态下,打开第四控制阀18,密封缓存罐5中的油介质即可通过第二循环管路21流入第一输油管路2,随后再进入输油泵3,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在第二循环管路21上还设置有止回阀19,避免第一输油管路2中的油介质倒流回密封缓存罐5。同样的,第四控制阀18也既可以使用手动控制阀也可以使用自动控制阀。密封缓存罐5中还设置有液位计17,当密封缓存罐5中的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液位计17输出电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控制电信号至第四控制阀18,控制第四控制阀18自动打开。过滤器1、第一循环管路4、油气缓存罐5、第二循环管路21和第一输油管路2之间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为实现当油品具有高凝点、高粘度的特性时的独立伴热,第一循环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伴热管(图中未示出),密封缓存罐5中设置有第二伴热管16。从而避免了随输油管线的伴热系统长时间伴热。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输油泵3和与每一台输油泵3一一对应设置的过滤器1。分别与每一台过滤器1连通的多条第一循环管路4通过排放总管22与密封缓存罐5连通。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可以有效地将过滤器排放的气体排至室外,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可以准确地获知排出介质的状态,实现精确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循环利用过滤器排出的洁净油介质,避免了无谓的浪费。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采用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排放油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所述过滤器1的排气口,保持第一控制阀9打开,第二控制阀10关闭;过滤器1中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7排入密封缓存罐5;

2、液位检测装置12检测溢流管11中的液位,当溢流管11中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第一控制阀9关闭,第二控制阀10打开;过滤器1中排出的液体经由排气支管7排入密封缓存罐5;

3、打开第三控制阀14,进入密封缓存罐5的气体依次通过阻油排气阀13、第三控制阀14、油气排放管6和阻火器20排出;

4、第四控制阀18关闭,所述液位计17检测密封缓存罐5中的液位高度,当密封缓存罐5中的液位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在输油泵3运行状态下,第四控制阀18打开,密封缓存罐5中的液体经由第四控制阀18、止回阀19、第二循环管路21、第一输油管路2流入输油泵3。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气排放方法,可以高效地将油气排出室外,消除了泵房内的油气释放源。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油气环境下,减小对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上海。同时,溢出的油介质直接回收,避免了因溢油对泵房的二次污染。操作中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节省了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使用其的油气排放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房油气排放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密封缓存罐、油气排放管和第一循环管路;其中,第一循环管路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过滤器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支管排入所述密封缓存罐;第一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气支管和排液支管经由第一控制阀连通过滤器排气口;排液支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排气支管上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溢流管中的液位;当所述溢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