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76432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6964.5

申请日:

2014.06.28

公开号:

CN105215162A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1D 37/10申请公布日:20160106|||公开

IPC分类号:

B21D37/10

主分类号:

B21D37/10

申请人:

王金鹤

发明人:

王金鹤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圆角式凹模、直身凸模和浮动板,圆角式凹模留有圆角,直身凸模采用传统式直身,浮动板在下死点时与圆角式凹模圆角平齐。本发明所述结构做出的产品质量好,采用到底校正法,可使工件角度非常稳定,底部非常平整,能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圆角式凹模、直身凸模和浮动板,其特征在于:圆角式凹模留有圆角,直身凸模采用传统式直身,浮动板在下死点时与圆角式凹模圆角平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下浮动板与圆角式凹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下浮动板略高于圆角式凹模平面0.8-1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直身凸模下行并接触到工件时,与浮动板同时压紧工件继续下行,这时工件一点点被压入圆角式凹模,当浮动板达到下死点后折弯完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大型折弯件模具普遍采用凹模直身结构,其缺点是:1)工件折弯处回弹角大,有压痕和拉伤;2)尺寸精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利于工件的组装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该模具在折弯这个领域内可通用,特别适合大中型折弯件,既保证了角度,又解决了压痕和拉伤的问题,模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圆角式凹模、直身凸模和浮动板,圆角式凹模留有圆角,直身凸模采用传统式直身,浮动板在下死点时与圆角式凹模圆角平齐。
开模状态下浮动板与圆角式凹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略高于圆角式凹模平面0.8-1mm,当直身凸模下行并接触到工件时,与浮动板同时压紧工件继续下行,这时工件一点点被压入圆角式凹模,当浮动板达到下死点后折弯完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精度。
2)本发明所述结构做出的产品质量好,采用到底校正法,可使工件角度非常稳定,底部非常平整,能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角式凹模;2.直身凸模;3.工件;4.浮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在开模状态下浮动板4与圆角式凹模1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略高于圆角式凹模1平面0.8-1mm,当直身凸模2下行并接触到工件3时,与浮动板4同时压紧工件3继续下行,这时工件3一点点被压入圆角式凹模1,当浮动板4达到下死点后折弯完成。
本发明模具的直身凸模2与圆角式凹模1采用Cr12,经热处理达到一定硬度,变形小,耐磨性好。

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圆角式凹模、直身凸模和浮动板,圆角式凹模留有圆角,直身凸模采用传统式直身,浮动板在下死点时与圆角式凹模圆角平齐。本发明所述结构做出的产品质量好,采用到底校正法,可使工件角度非常稳定,底部非常平整,能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