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598362.X
2015.09.17
CN105222622A
2016.01.06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8D 7/16申请公布日:201601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7/16申请日:20150917|||公开
F28D7/16; F28F21/02; F28F9/00
F28D7/16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姚松年; 黄晓东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城港路815号(港闸区闸西乡中心港村十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筒体,筒体一侧设有管箱,另一侧设有封头,筒体与管箱之间分别设有管板 和管板,筒体与封头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管板和管板与管板和管板之间均设有分流板,管板和管板之间设有石墨换热管,筒体内设有拉杆,拉杆外套有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管箱,另一侧设有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管箱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筒体与封头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所述管板和管板与管板和管板之间均设有分流板,所述管板和管板之间设有石墨换热管,所述筒体内设有拉杆,拉杆外套有定距管,定距管上安装有折流板,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水口,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下端设有防冲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上端设有物料入口,管箱下端设有物料出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端设有放空口,封头下端设有排污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内设有一隔板。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石墨换热管与定距管为交替设置。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下端设有支撑座。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下设有相对应的膨胀节。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折流板为弧形结构。
说明书一种石墨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 背景技术 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制造换热器的石墨应具有不透性,常用浸渍类不透性石墨和压型不透性石墨。石墨换热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块孔式﹑管壳式和板式3种类型。块孔式:由若干个带孔的块状石墨组件组装而成。管壳式:管壳式换热器在石墨换热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结构又分为固定式和浮头式两种。板式:板式换热器用石墨板粘结制成。此外,还有沉浸式﹑喷淋式和套管式等。 在石墨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物料中含有颗粒,如物料中的结晶、机械性杂质,这些结晶(杂质)会对石墨换热块表面产生冲刷作用。但是石墨换热器虽然耐腐蚀性能好,传热面不易结垢,传热性能良好,但因石墨材料属于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表面硬度较低,石墨易脆裂,抗弯和抗拉强度低,因而只能用于低压,即使承压能力最好的块孔状结构,其工作压力一般也仅为0.3~0.5兆帕。故而,石墨换热块很容易在颗粒物的长时间冲刷下造成损坏。而且,石墨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振动,容易造成石墨换热管的损伤,并且,维护和保养难度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耐冲击性,提高使用寿命,维护方便的耐冲刷的石墨换热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管箱,另一侧设有封头,所述筒体与管箱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筒体与封头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所述管板和管板与管板和管板之间均设有分流板,所述管板和管板之间设有石墨换热管,所述筒体内设有拉杆,拉杆外套有定距管,定距管上安装有折流板,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水口,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下端设有防冲板。 进一步地,所述管箱上端设有物料入口,管箱下端设有物料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封头上端设有放空口,封头下端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管箱内设有一隔板。 进一步地,石墨换热管与定距管为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下端设有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下设有相对应的膨胀节。 进一步地,折流板为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防冲板的作用,减小了入水口对换热管的冲击性,同时通过拉杆,定距管和膨胀节的相互作用,减小了换热器自身和外力导致的振动,以及温度差而引起的应力,进一步保护换热管免受损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维护、保养的方便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管箱,3、封头,4、石墨换热器,5、拉杆,6、定距管,7、折流板,8、防冲板,9、物料入口,10、物料出口,11、入水口,12、出水口,13、分流板,14、管板,15、管板,16、管板,17、管板,18、放空口,19、排污口,20、支撑座,21、膨胀节,2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筒体1,筒体1一侧设有管箱2,另一侧设有封头3,筒体1与管箱2之间分别设有管板14和管板15,筒体1与封头3之间分别设有管板17和管板16,管板14和管板15与管板17和管板16之间均设有分流板13,管板14和管板17之间设有石墨换热管4,筒体1内设有拉杆5,拉杆5外套有定距管6,定距管6上安装有折流板7,筒体1上端设有入水口11,筒体下端设有出水口12,入水口11下端设有防冲板8。管箱2上端设有物料入口9,管箱2下端设有物料出口10,封头3上端设有放空口18,封头3下端设有排污口19,管箱2内设有一隔板22,石墨换热管4与定距管6为交替设置,筒体1下端设有支撑座20,筒体1上、下设有相对应的膨胀节21,折流板7为弧形结构。 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防冲板的作用,减小了入水口对换热管的冲击性,同时通过拉杆,定距管和膨胀节的相互作用,减小了换热器自身和外力导致的振动,以及温度差而引起的应力,进一步保护换热管免受损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维护、保养的方便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换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石墨换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墨换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筒体,筒体一侧设有管箱,另一侧设有封头,筒体与管箱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筒体与封头之间分别设有管板和管板,管板和管板与管板和管板之间均设有分流板,管板和管板之间设有石墨换热管,筒体内设有拉杆,拉杆外套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