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7627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6329.6

申请日:

2010.08.18

公开号:

CN101913382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25/10申请日:20100818|||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5/10

主分类号:

B62D25/10

申请人: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志良; 高冬仙; 陈君; 李宏华; 吴成明; 丁勇;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地址: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方大道2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代理人:

张智平;张向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不牢固,在车身震动下容易发生抖动的问题。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两侧并位于行李舱门内板与侧围之间,包括固连在行李舱内板上的柔性限位块,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块能抵靠在上述的侧围上。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通过将柔性限位块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与车身侧围之间,从而使行李舱门与侧围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解决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行李舱门发生抖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结构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 (11) 的两侧 并位于行李舱门内板 (11) 与侧围 (3) 之间, 包括固连在行李舱内板 (11) 上的柔性限位块 (2), 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块 (2) 能抵靠在上述的侧围 (3)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靠近于 行李舱门内板 (11) 的外端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由橡胶 材料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通过螺栓 (4) 固连在行李舱门内板 (11)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上具有限位平面 (21), 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平面 (21) 与侧围 (3) 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侧围 (3) 上具有凸出的接触平面 (31), 所述的限位块 (2) 上具有限位平面 (21), 且当行李舱门关闭 时限位平面 (21) 与接触平面 (31) 完全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由固连在一起的连接部和接触部组成, 连接部与上述的行李舱门内板 (11) 固连, 接触 部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接触部能与上述的侧围 (3) 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块 (2) 的连接 部通过螺钉固连在行李舱门内板 (11) 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平面 (21) 位 于接触部上。

说明书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背景技术 汽车的行李舱门限位方式多种多样, 其目的在于防止汽车运动时产生的震动引起 行李舱门与汽车后围、 侧围或后组合灯的磕碰, 出现掉漆甚至损坏等现象。
     现有的汽车行李舱门采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行李舱门由内板和外板组成, 限位块 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和后围板之间。 限位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一端固连于行李舱内板上, 另一端能抵靠在后围板上。行李舱门的内端铰接于车身上, 限位块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 外端, 因此通过该限位块可使车门关闭时对行李舱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进行限位, 防止 车身震动时引起行李舱门的位移。同时在关闭行李舱还可对行李舱和后围板起到缓冲作 用。
     然而将限位块布置于行李舱门内板和后围板之间只能对行李舱门进行沿车轴前 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限位, 并不能对车身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因此在车辆行驶时, 由于车身 的震动仍然会引起行李舱门出现左右方向的抖动, 导致行李舱门外板与侧围外板或后组合 灯之间的磕碰, 出现掉漆现象影响车身外观, 甚至损坏侧围外板和后组合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行李舱门限位块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限位牢 固的行李舱门限位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 其特征在 于, 该结构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两侧并位于行李舱门内板与侧围之间, 包括固连在行李 舱内板上的柔性限位块, 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块能抵靠在上述的侧围上。
     行李舱门内板两侧固连有限位块, 当行李舱门关闭时, 两限位块分别抵靠在两侧 的侧围上, 行李舱门被锁扣锁定, 由于限位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因此限位块被压紧于内板 与侧围之间, 且限位块对内板和侧围形成向外的顶压力, 从而保证行李舱门与侧围之间的 间隙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避免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造成行李舱门发生较大 震动。 另外, 由于限位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行李舱门关闭时还可对行李舱门起到一定的 缓冲作用, 防止行李舱门与汽车侧围或后围之间冲击力过大。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靠近于行李舱门内板的外端处。 行李舱门内板的内端与车身相铰接, 外端具有锁扣, 因行李舱门的外端离铰接点最远, 汽车 行驶时对行李舱门外端的震动影响最大, 并且行李舱外端容易与后围磕碰, 因此将限位块 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外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身震动给行李舱门带来的影响。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为具 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 在室温下富有弹性, 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形变, 除去外力 后能恢复原状, 满足本限位块的性能需求。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通过螺栓固连在行李舱门内板 上。 内板内侧具有凸焊螺母, 限位块上具有供螺栓穿过的让位孔, 螺栓穿过该让位孔后与内 板上的凸焊螺母连接, 从而将限位块固定于内板上。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上具有限位平面, 且当行李舱门 关闭时限位平面与侧围接触。限位块与侧围接触时, 限位平面对侧围施加一定的压力。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侧围上具有凸出的接触平面, 所述的限 位块上具有限位平面, 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平面与接触平面完全接触。行李舱门关闭 时, 限位块上的限位平面与侧围的接触平面完全接触, 限位块的接触面和侧围的接触面均 倾斜设置, 因此限位块对侧围施加压力的方向可被分解为 X、 Y、 Z 三个方向的作用力, 通过 该作用力对行李舱门在沿车轴前后方向、 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均能进行限位。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由固连在一起的连接部和接触部 组成, 连接部与上述的行李舱门内板固连, 接触部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接触部能与上述的侧 围接触。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块的连接部通过螺钉固连在行李舱 门内板上。行李舱内板上具有供螺钉穿入的安装孔, 连接部通过螺钉安装于行李舱内板上 具有安装方便, 连接牢固的优点。 在上述的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中, 所述的限位平面位于接触部上。限位平面用于 与侧围相抵靠, 因此设置于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接触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通过将限位块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两 侧, 使限位块被压紧于行李舱门内板与车身侧围之间, 从而使行李舱门与侧围之间的间隙 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有效解决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行李舱门发生抖动 的问题, 同时通过该限位块还能在关闭行李舱门时对行李舱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 2 是图 1 中的 A-A 方向剖视图。
     图 3 是图 1 中的 B-B 方向剖视图。
     图中, 1、 行李舱门 ; 11、 内板 ; 12、 外板 ; 2、 限位块 ; 21、 限位平面 ; 22、 让位孔 ; 3、 侧 围; 31、 接触平面 ; 4、 螺栓 ; 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 1 ~ 3 所示, 行李舱门 1 包括内板 11 和外板 12, 本限位结构设置于行李舱门 内板 11 的两侧并位于内板 11 与侧围 3 之间, 包括设置于内板 11 上的两个柔性限位块 2, 且 当行李舱门 1 关闭时两限位块 2 能分别抵靠在汽车侧围 3 上。行李舱门 1 的内端铰接于车 身上, 限位块 2 固连于行李舱门内板 11 的外端处。
     当行李舱门 1 关闭时, 两限位块 2 分别抵靠在车身两侧的侧围 3 上, 行李舱门 1 被 锁扣锁定, 由于限位块 2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限位块 2 被压紧于内板 11 与侧围 3 之间, 因此限位块 2 对内板 11 和侧围 3 形成向外的顶压力, 使得内板 11 与侧围 3 之间的间隙始终保 持不变。当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 由于限位块 2 的存在, 行李舱门 1 与侧围 3 和后围 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不变, 从而防止行李舱门 1 与侧围 3、 后围或后组合灯产生磕碰。 另外, 由于限位块 2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行李舱门 1 关闭时还可对行李舱门 1 起到一定的缓冲 作用, 防止行李舱门 1 与汽车侧围 3 或后围之间冲击力过大。
     限位块 2 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限位块 2 上具有供螺栓 4 穿过的让位孔 22, 内板 11 内侧具有凸焊螺母 5, 限位块 2 通过螺栓 4 穿过让位孔 22 与内板 11 上的凸焊螺母 5 连接, 从而将限位块 2 固定于内板 11 上。
     限位块 2 上具有限位平面 21, 侧围 3 上具有凸出的接触平面 31, 且当行李舱门 1 关 闭时限位平面 21 与接触平面 31 完全接触。限位块 2 的限位平面 21 和侧围 3 的接触面均 呈倾斜设置, 因此限位块 2 对侧围 3 施加压力的方向可被分解为 X、 Y、 Z 三个正交方向的作 用力, 通过该作用力对行李舱门 1 在沿车轴前后方向、 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均能进行限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行李舱门 1、 内板 11、 外板 12、 限位块 2、 限位平面 21、 让位 孔 22、 侧围 3、 接触平面 31、 螺栓 4、 螺母 5 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 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 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不牢固,在车身震动下容易发生抖动的问题。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的两侧并位于行李舱门内板与侧围之间,包括固连在行李舱内板上的柔性限位块,且当行李舱门关闭时限位块能抵靠在上述的侧围上。本行李舱门的限位结构通过将柔性限位块设置于行李舱门内板与车身侧围之间,从而使行李舱门与侧围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