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5680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31491.4

申请日:

2015.09.29

公开号:

CN105108793A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B26D 1/12登记号:2018510000145登记生效日:20181229出质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权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发明名称: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申请日:20150929授权公告日:201701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6D 1/12申请日:20150929|||公开

IPC分类号:

B26D1/12; B26D7/06; B26D7/32; B26D7/22

主分类号:

B26D1/12

申请人: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世川

地址:

641403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东溪镇奎星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代理人:

郑建华; 钱成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待裁剪软管输入至软管旋切裁剪装置,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包括软管输入装置、软管旋切装置以及软管旋切防护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挡板和导料槽,所述导料槽贯穿挡板且与挡板连接固定,导料槽入口端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之间的间隙、导料槽出口端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或者等于经软管旋切装置裁剪下来的短软管长度;其次,由软管旋切装置对软管输入装置输出的软管进行旋切裁剪;最后,回收裁剪下来的短软管。本发明可使被裁剪下来的短软管不容易四处飞溅,有效地减少了因被裁剪下来的短软管所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待裁剪软管(13)输入至软管旋切裁剪装置;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包括软管输入装置、软管旋切装置以及软管旋切防护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在软管旋切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之间,包括挡板(9)和导料槽(8),所述导料槽(8)贯穿挡板(9)且与挡板(9)连接固定,位于挡板(9)一侧的导料槽(8)入口端位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下方,位于挡板(9)另一侧的导料槽(8)出口端位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上方,且导料槽(8)入口端高于导料槽(8)出口端,所述导料槽(8)入口端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之间的间隙、导料槽(8)出口端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或者等于经软管旋切装置裁剪下来的短软管长度;
其次,由所述软管旋切装置对软管输入装置输出的软管(13)进行旋切裁剪,所述软管旋切装置包括切片电机(14)和切管刀片(10),所述切片电机(14)带动切管刀片(10)旋转,通过切管刀片(10)将软管(13)裁剪成若干短软管(1);
最后,回收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输入装置采用软管导筒(11)、牵引辅轮(12)和牵引主轮(15)构建,所述牵引辅轮(12)与牵引主轮(15)组成轮对且两者转向相反,所述软管导筒(11)固定安装在软管旋切装置与牵引主轮(15)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辅轮(12)与牵引主轮(15)之间的间隙等于待裁剪软管(13)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管刀片(10)在剪切时,其切口端面调整至与软管导筒(11)出口端截面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上增加设置异物光探报警装置,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包括光探头(5)、反光镜(6)以及工控机(18)和报警器(4),所述光探头(5)与反光镜(6)相对而立地安装在挡板(9)与软管旋切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且均位于导料槽(8)下方,所述报警器(4)、光探头(5)分别与工控机(18)之间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上增加设置异物光探报警装置,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包括光探头(5)、反光镜(6)以及工控机(18)和报警器(4),所述光探头(5)与反光镜(6) 相对而立地安装在挡板(9)与软管输出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且均位于导料槽(8)下方,所述报警器(4)、光探头(5)分别与工控机(18)之间电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旋切防护装置上增加设置护壳(7),所述护壳(7)与挡板(9)或者导料槽(8)连接固定,且护壳(7)覆盖导料槽(8)出口。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槽(8)采用喇叭状筒体,其口径相对较大端是位于挡板(9)另一侧的导料槽(8)出口,且导料槽(8)出口倾角为30-80度。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裁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软管尤其是医用软管,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度,即使是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很难保持自然的拉直状态,因此,在裁剪过程中,一旦施加外力,软管就很容易被拉伸或者发生严重弯曲变形,导致该软管的裁剪误差更加大,而且裁剪端口的切口端面也更加不平整。
特别是对于短软管的裁剪,这里所指的短软管是指长度在20毫米以下的软管。对于这种短软管的生产裁剪,在使用现有的裁剪机器和裁剪方法进行裁剪时,不仅裁剪误差很大,且裁剪切口也不齐整,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品质,而且在裁剪过程中,裁剪下来的软管由于很短,极容易四处飞溅。这些四处飞溅的软管容易产生如下安全隐患:一是可能伤人,例如,飞溅的软管击中操作工人的眼睛等容易受伤部位;二是,飞溅的软管(包括刚裁剪下来的软管)也容易落入到裁剪设备的机械间隙中,从而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有效地减少被裁剪下来的短软管所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待裁剪软管输入至软管旋切裁剪装置;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包括软管输入装置、软管旋切装置以及软管旋切防护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在软管旋切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之间,包括挡板和导料槽,所述导料槽贯穿挡板且与挡板连接固定,位于挡板一侧的导料槽入口端位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下方,位于挡板另一侧的导料槽出口端位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上方,且导料槽入口端高于导料槽出口端,所述导料槽入口端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之间的间隙、导料槽出口端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或者等于经软管旋切装置裁剪下来的短软管长度;
其次,由所述软管旋切装置对软管输入装置输出的软管进行旋切裁剪,所述软管 旋切装置包括切片电机和切管刀片,所述切片电机带动切管刀片旋转,通过切管刀片将软管裁剪成若干短软管;
最后,回收裁剪下来的短软管。
优选地,所述的软管输入装置采用软管导筒、牵引辅轮和牵引主轮构建,所述牵引辅轮与牵引主轮组成轮对且两者转向相反,所述软管导筒固定安装在软管旋切装置与牵引主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牵引辅轮与牵引主轮之间的间隙等于待裁剪软管外径。
优选地,所述的切管刀片在剪切时,其切口端面调整至与软管导筒出口端截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上增加设置异物光探报警装置,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包括光探头、反光镜以及工控机和报警器,所述光探头与反光镜相对而立地安装在挡板与软管旋切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且均位于导料槽下方,所述报警器、光探头分别与工控机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上增加设置异物光探报警装置,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包括光探头、反光镜以及工控机和报警器,所述光探头与反光镜相对而立地安装在挡板与软管输出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且均位于导料槽下方,所述报警器、光探头分别与工控机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软管旋切防护装置上增加设置护壳,所述护壳与挡板或者导料槽连接固定,且护壳覆盖导料槽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导料槽采用喇叭状筒体,其口径相对较大端是位于挡板另一侧的导料槽出口,且导料槽出口倾角为30-8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待裁剪的软管经过软管旋切装置裁剪成一截一截的短软管后,这些短软管可以直接从导料槽入口落入到导料槽中,并顺着导料槽的倾斜通道流出至软管输出装置上,从而使得被裁剪下来的短软管不容易四处飞溅,而且,可以穿过导料槽入口与软管旋切装置之间的间隙、导料槽出口与软管输出装置之间的间隙的短软管数量也极大地减少,甚至没有短软管经导料槽入口与软管旋切装置之间的间隙、导料槽出口与软管输出装置之间的间隙掉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被裁剪下来的短软管所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提高了软管旋切裁剪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的构造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的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防护装置的侧视图(正面)。
图4为图1中的防护装置的侧视图(正后面)。
图5为图1中的异物光探报警装置的光探原理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裁剪下来的短软管,2-传输带,3-触摸显示屏,4-报警器,5-光探头,6-反光镜,7-护壳,8-导料槽,9-挡板,10-切管刀片,11-软管导筒,12-牵引辅轮,13-待裁剪软管,14-切片电机,15-牵引主轮,16-工作台,17-电缆,18-工控机,19-周转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6上的软管输入装置、软管旋切装置以及软管输出装置和软管旋切防护装置,其中的软管输入装置包括软管导筒11、牵引辅轮12和牵引主轮15,所述牵引辅轮12与牵引主轮15组成轮对,牵引主轮15由电机驱动并逆时针方向转动,而牵引辅轮12则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待裁剪软管13进入牵引辅轮12与牵引主轮15之间的间隙时,可以被拉直并且持续地输出至软管导筒11。所述的软管旋切装置包括切管刀片10和切片电机14,所述切管刀片10固定安装在切片电机14的输出轴端,所述软管导筒11固定安装在切管刀片10与牵引主轮15之间。所述切片电机14带动切管刀片10旋转,并在软管导筒11出口截面处完成对待裁剪软管13的剪切。所述软管输出装置主要是传输带2和传输带2的驱动装置,且传输带2的转动方向与牵引主轮15的转向相同。
所述的防护装置安装在切管刀片10和传输带2之间,其具体结构如图2、图3、图4所示,主要包括挡板9和导料槽8,所述挡板9为方形平板,所述导料槽8贯穿挡板9且与挡板9连接固定,位于挡板9右侧的导料槽8入口端靠近切管刀片10且位于软管导筒11出口端下方,位于挡板9左侧的导料槽8出口端靠近传输带2的入口端且位于传输带2入口端上方,所述导料槽8入口端位置高于导料槽8出口端位置,且导料槽8入口端与软管导筒11出口端之间的间隙、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或者等于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长度。所述软管导筒11的出口端可 以设置成锥形体,其相对较小端是软管导筒11出口端,以提高软管导筒11的导引性能,使待裁剪软管13可更加容易地从软管导筒11出口端输出,并且不发生弯折。
所述导料槽8可以采用喇叭状筒体,其口径相对较大端作为位于挡板9左侧的导料槽8出口,并且,所述导料槽8出口的倾角为30-80度,通常,根据软管材质和弹性性能的不同,采用30度、40度、45度、50度、60度、70度或者80度的倾角,对于材质相对较硬的软管,导料槽8出口的倾角可以采用相对较小角度的倾角,以减轻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飞溅,从而减少因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材质相对较软的软管,导料槽8出口的倾角可以采用相对较大角度的倾角,以增加导料槽8中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滑落速度,减少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在导料槽8上的堆积,有利于提高软管的裁剪生产效率。
利用上述的软管旋切裁剪装置进行软管的裁剪生产时,尤其是对长度在20毫米以下短软管进行裁剪,其具体的裁剪方法是:
首先,将待裁剪软管13输入至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如图1所示,启动牵引主轮15、牵引辅轮12进入相对转动状态,启动传输带2也进入工作状态,直接将待裁剪软管13从牵引辅轮12、牵引主轮15右端之间的间隙输入,软管13在牵引主轮15和牵引辅轮12的共同作用下被拉直并且持续地输出至软管导筒11中。所述牵引辅轮12、牵引主轮15之间的间隙不要设置太小,最好是与待裁剪软管13外径相等,以避免待裁剪软管13过度受挤压变形,有利于提高待裁剪软管13的裁剪精度和切口裁剪品质。
然后,进行软管13的旋切裁剪。如图1所示,当软管13伸出软管导筒11出口端一定长度时,由切片电机14带动切管刀片10旋转,并由切管刀片10在软管导筒11出口处将伸出软管导筒11的部分软管13截断成短软管1,从而完成了对软管13的剪切,在一次剪切完成后,切管刀片10复位,以备下一次剪切,如此重复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管刀片10在剪切时,其切口端面最好是调整至与软管导筒11出口端截面重合,这样可以使得处于切管刀片10的切口端面与软管导筒11出口端截面之间的软管13的长度最短,从而有利于保证切管刀片10将软管13一次性截断,提高了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剪切质量。
最后,回收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如图1所示,由于导料槽8入口端与切管刀片10之间的间隙小于或者等于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长度,因此,经过软管旋切裁剪装置截断的短软管1可以直接进入到导料槽8中,并顺着导料槽8的倾斜面向下滑落,从而使得穿过导料槽8入口端与切管刀片10之间的间隙的短软管1数量极大地减少, 甚至没有短软管1经导料槽8入口端与切管刀片10之间的间隙掉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有效地减少了短软管1所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由于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也小于或者等于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长度,因此,从导料槽8流出的短软管1得以滑落到运转的传输带2上,并被传输带2传送至装存短软管1的周转箱19内,完成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的回收。因此,可以穿过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的短软管1数量极大地减少,甚至没有短软管1经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掉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使得因短软管1所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大为降低,甚至完全避免。
在上述软管13裁剪成若干短软管1和短软管1的回收过程中,由于短软管1长度较短,且切管刀片10的剪切速度较快,被截断的短软管1容易飞溅,而且极有可能在飞溅过程中穿过导料槽8入口端与切管刀片10之间的间隙、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而掉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为了有效地防止短软管1的飞溅,如图1、图2所示,可以设置护壳7罩覆导料槽8,所述护壳7与挡板9连接固定,也可以与导料槽8连接固定,且护壳7覆盖导料槽8出口。优选地,所述护壳7同时覆盖导料槽8出口和导料槽8出口端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间隙,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从导料槽8出口端流出的短软管1在落入到传输带2表面时因反弹而产生飞溅,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有效地避免因短软管1跌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而引发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可以在上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异物光探报警装置,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包括光探头5、反光镜6以及工控机18和报警器4,并且,如图1所示,在挡板9与切管刀片10之间的空间内安装相对而立的光探头5、反光镜6,在挡板9与传输带2入口端之间的空间内也安装相对而立的光探头5、反光镜6,所述光探头5、反光镜6均位于导料槽8下方,所述报警器4与工控机18电连接,所述工控机18与触摸显示屏3电连接,所述两个光探头5通过电缆17与工控机18之间电连接,其中的报警器4可以是灯光报警器,例如是报警灯,也可以是声音报警器。所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的光探原理如图5所示,当反光镜6反射光源到光探头5上时,光探头5与反光镜6之间没阻隔,表示光探头5与反光镜6之间的空间内没有异物;反之,当有异物落入光探头5与反光镜6之间的空间时,报警器4发出报警提示。操作工人根据报警可以及时作出急停车处理,以便及时清除异物,以达到安全正常生产的目的。通过触摸显示屏3可以设置裁剪软管的长度、传输带速度、裁剪计数提醒,例如,红色 为异物报警,绿色为计数提醒。采用上述异物光探报警装置后,不仅可以避免因裁剪下来的短软管1掉落到机械设备的空隙中而导致的机械事故,而且还可以实现单人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软管的旋切裁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待裁剪软管输入至软管旋切裁剪装置,所述软管旋切裁剪装置包括软管输入装置、软管旋切装置以及软管旋切防护装置和软管输出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挡板和导料槽,所述导料槽贯穿挡板且与挡板连接固定,导料槽入口端与软管旋切装置出口端之间的间隙、导料槽出口端与软管输出装置入口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或者等于经软管旋切装置裁剪下来的短软管长度;其次,由软管旋切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切割工具;切割;切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