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75466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05129.5

申请日:

2015.07.10

公开号:

CN105089219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3/072申请日:20150710|||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072; B01D46/00; B01D53/86

主分类号:

E04F13/072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发明人:

王海容; 付广龙; 孙侨; 陈洪凤; 陈晓伟; 吴志东; 吴九汇

地址:

710049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朱海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其特征在于:结合仿生学分析植物结构特征对PM2.5的滞阻机理,建立表面结构和材料对PM2.5的滞阻作用模型,从而通过工程技术加工出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的建筑物外墙瓷砖,实现PM2.5高效滞阻的目的;同时在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制备光触媒材料(TiO2),通过光催化作用降低PM2.5前体物浓度,达到进一步降低PM2.5浓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墙砖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尺度复杂微结构在瓷砖表
面连续排列而成,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是指:在一个槽宽、槽高均相等
的第一代沟槽基础上,采用不多于三次的自相似迭代规则,每次迭代在该
沟槽截面的一个沟底及两侧沟沿上均复制缩小1/3后的下一代沟槽;在每
个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面均沉积有TiO2纳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砖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宽、槽
高均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砖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迭代为三
次,共产生四代多尺度复杂微结构。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外墙砖表面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下述步骤:
(1)通过压制成型模具制备出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外墙砖;
(2)对该外墙砖进行清洗、烘干;
(3)将TiO2前驱溶液涂覆在该外墙砖的所有的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
(4)涂覆完成后,经自然冷却、高温烘干,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
即可牢固附着TiO2纳米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砖表面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清洗分为三步,分别是:丙酮清洗、酒精清洗和清水清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砖表面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涂覆采用喷雾匀胶机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砖表面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高温烘干是指:先90℃烘30min,后500℃烘2.5h。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外墙砖表面结构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具有
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外墙砖贴于建筑物上,该外墙砖多尺度复杂微结构
表面将空气中的PM2.5颗粒捕获,并通过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TiO2
光触媒将PM2.5前体物催化分解生成无害气体释放、或生成相关非气态产
物滞留于该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中,并在被雨水冲刷下从地面排走,实现对
公共区域PM2.5的末端治理。

说明书

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外表面特殊结构的形
成技术,以及利用该建筑物外表面特殊结构对公共区域PM2.5末端的治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消耗以及由此产
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大气
PM2.5(PM: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污染,不仅导致灰霾现象,且
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华北和华东地
区)有关PM2.5指数爆表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令民众堪忧。

总的说来,要减少PM2.5的危害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源头治理,即通过控制煤炭燃烧总量与汽车保有总量、对燃煤进
行脱硫脱硝、提升燃油品质、在排气口安装净化装置等来减少PM2.5及其
前体物(SO2、NOX、NH3等)的排放;

(2)末端治理,即对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PM2.5及其前体物,通过各
种手段(如树叶吸附、喷雾沉降、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捕获PM2.5或
反应掉前体物;

(3)个人防护,即通过佩戴仿PM2.5口罩等手段来减少PM2.5对人体
的侵入。

PM2.5的三种不同治理策略,参与的主体是不同的,其效果和社会效
应也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其中,源头治理最为普遍,为实现PM2.5浓
度5年内降20%而提出的应对策略也大多属于这一类。源头治理由政府主
导,更多取决于国家政策和产业方向。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
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汽车保有总量仍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增长、
对燃煤进行完全脱硫脱硝在技术和政策执行上还存在现实困难、产业结构
升级难以一蹴而就,仅依靠源头治理来实现PM2.5污染的有效降低是远远
不够的。

而PM2.5末端治理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补充,应受到更多重视。由于
技术水平限制和政府主导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末端治理主要集中在公共区
域绿化与个人或私人空间空气治理两个方面,在形式上为绿化植被与各种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而户外大面积的公共区域,有着大量的建筑物外表面,
这些建筑物的表面目前只是作为保护、装饰等功能,没有空气治理的能力。
如果让公众参与末端治理,通过大面积的建筑外表面实现公共区域PM2.5
的治理,使公众能够受益,将是一项有益全社会的公益进步事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公共区域大量建筑物的外表面具有滞阻污染并降低
PM2.5浓度、净化空气功能,提高民众的空气质量公共区域末端治理的意
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外墙砖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尺度复杂微结构在瓷砖表面
连续排列而成,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是指:在一个槽宽、槽高均相等的
第一代沟槽基础上,采用不多于三次的自相似迭代规则,每次迭代在该沟
槽截面的一个沟底及两侧沟沿上均复制缩小1/3后的下一代沟槽;在每个
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面均沉积有TiO2纳米颗粒。

上述方案中,所述槽宽、槽高均为10mm。所述迭代为三次,共产生
四代多尺度复杂微结构。

一种前述外墙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通过压制成型模具制备出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外墙砖;

(2)对该外墙砖进行清洗、烘干;

(3)将TiO2前驱溶液涂覆在该外墙砖的所有的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

(4)涂覆完成后,经自然冷却、高温烘干,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
即可牢固附着TiO2纳米颗粒。

上述方法中,所述清洗分为三步,分别是:丙酮清洗、酒精清洗和清
水清洗。所述涂覆采用喷雾匀胶机完成。所述高温烘干是指:先90℃烘
30min,后500℃烘2.5h。

一种前述外墙砖表面结构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多尺度复杂微
结构表面外墙砖贴于建筑物上,该外墙砖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将空气中
的PM2.5颗粒捕获,并通过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TiO2光触媒将PM2.5
前体物催化分解生成无害气体释放、或生成相关非气态产物滞留于该多尺
度复杂微结构中,并在被雨水冲刷下从地面排走,实现对公共区域PM2.5
的末端治理。

本发明把原本用来装饰或保护的建筑的外墙砖利用起来,通过表面设
计与加工,使其具有有效滞阻PM2.5、净化空气的功能。多尺度复杂微结
构和光触媒的应用,使建筑表面成为和绿化植物类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具
有更优越的功能(比如城市绿化用地毕竟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
的实施大致可以等效城市的绿化面积成倍增加,以改善当前雾霾天气状况,
净化排放的有害气体,增强公众健康、使生活更加安全舒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公共区域末端治理方法原理图。

图中:1、PM2.5颗粒;2、PM2.5前体物(如SO2、NO、NH3其他有
机成分等);3、无害气体;4、外墙砖表面结构及其上沉积的TiO2纳米颗
粒;5、多尺度复杂表面外墙砖;6、雨水。

图2为本发明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的断面结构。其中,a图为基本
结构(第一代);b图为第二代结构;c图为第三代结构;d图为第四代结
构。

图3为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沉积TiO2纳米颗粒示意图(第二代结
构)。

图中:7、墙瓷基底;8、图2中的多尺度复杂表面结构;9、瓷砖表面
沉积的TiO2纳米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末端治理方案:在建筑物表面设
置本发明具有多尺度微结构的外墙砖5,当空气中的PM2.5颗粒1碰撞或
接触建筑物表面后,被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结构滞阻而附着于其上,该
多尺度复杂结构表面可附着较多的颗粒,并使其在风力及震动作用下再次
逃逸的几率下降。此外,该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上还沉积有纳米颗粒的
TiO2,当该材料暴露在阳光之下,可对PM2.5前体物2(如SO2、NO、NH3
其他有机成分等)进行光催化分解,生成无害气体3,并返回大气,或生
成相关非气态产物滞留于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
少PM2.5的产生,其反应公式如下:






在雨天,得益于TiO2的超疏水性质,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沉积的
PM2.5、以及由光催化反应生成的非气态物质可被雨水6冲刷掉,最终进
入地下排污系统,从而实现对PM2.5的末端治理。

参考图2,在本发明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结构设计中,考虑成型瓷
砖磨具的成本因素,基本结构(第一代)为一个沟槽(a图)尺度为10mm
×10mm(槽宽×槽高),采用不多于三次的自相似迭代规则,每次迭代在
该沟槽截面的一个沟底及两侧沟沿上均复制缩小1/3后的下一代子沟槽结
构;第一次迭代见b图;接着,在每个子沟槽结构上采用相同的迭代规则,
进行第二次迭代,得到c图的第三代沟槽结构(孙沟槽尺度为基本结构的
1/9);最后通过第三次迭代组成图d的第四代沟槽结构(重孙沟槽尺度为
基本结构的1/27)。

参考图3,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可通过压制成型模具的设计实现。
多尺度复杂表面沉积TiO2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8依次用丙酮、酒精和清水进行各5min
的清洗,在100℃的温度下烘干。

(2)利用匀胶机(奥地利EVG公司出品的101CS喷雾匀胶机)将
TiO2前驱液旋涂到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上,旋涂参数如下:低速
400r/min,5s,高速2000r/min,30s。

(3)旋涂完成后,自然冷却,先90℃烘30min,后500℃烘2.5h,最
后,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面8上即可附着TiO2纳米颗粒9。

本发明基于PM2.5的滞阻机理,建立表面结构和材料对PM2.5的滞阻
作用模型,从而通过工程技术加工出具有相应功能的建筑物外墙砖多尺度
复杂表面结构,实现对PM2.5高效滞阻的目的,后在外墙砖多尺度复杂表
面上制备光触媒材料,通过光催化作用降低PM2.5前体物浓度,达到进一
步降低PM2.5的目的,使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取得显效。

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墙瓷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其特征在于:结合仿生学分析植物结构特征对PM2.5的滞阻机理,建立表面结构和材料对PM2.5的滞阻作用模型,从而通过工程技术加工出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的建筑物外墙瓷砖,实现PM2.5高效滞阻的目的;同时在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制备光触媒材料(TiO2),通过光催化作用降低PM2.5前体物浓度,达到进一步降低PM2.5浓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