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75003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08598.2

申请日:

2015.07.10

公开号:

CN105040482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6P 1/50申请公布日:201511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P 1/50申请日:20150710|||公开

IPC分类号:

D06P1/50; D06P1/46; D06P1/52; D06P1/673; D06P1/653; D06P1/642; D06P1/44

主分类号:

D06P1/50

申请人:

郎溪和心化纤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钟鸣

地址:

242100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十字开发区经都产业园经都三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涉及纺织布印染技术领域,由瓜尔胶、聚烷基丙烯酸酯、紫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锰酸钾、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丹宁、柠檬酸、苏木树叶、煤焦油份、茶籽壳、氯化钡、皂角素和改良剂份制备而成。本发明可以增加布料上色彩保留时间,降低脱色、褪色和掉色的几率,保护被染色的布料颜色的鲜艳程度,保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瓜尔胶10-15份、聚烷基丙烯酸酯10-15份、紫胶8-13份、羧甲基纤维素
钠10-18份、高锰酸钾8-10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0-15份、丹宁5-6
份、柠檬酸10-20份、苏木树叶5-10份、煤焦油0.2-0.5份、茶籽壳3-5份、氯
化钡10-15份、皂角素10-13份和改良剂30-40份;
所述改良料包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N,n-二甲基乙醇胺20份、十八烷基
异氰酸酯30份、干百合花20份、氯化苄20份、乙氧基化羊毛脂5份、葡萄
糖粉100份、无水硫酸纳15份、醋酸10份、柠檬皮8份、栀子黄10份、松树汁
10份;
所述上述的醋酸的浓度为98%。
2.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的制备:取上述份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十八烷基异氰酸
酯、氯化苄、乙氧基化羊毛脂和松树汁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其密封,
放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反映,反应器的温度设置为40-60℃,在反应器中反
映1个小时后取出,然后将柠檬皮捣碎与和葡萄糖粉进行混合搅拌,再用
干百合花冲泡500毫升的百合花水对葡萄糖粉与柠檬皮粉进行冲泡稀释,
再然后依次加入无水硫酸纳和醋酸和栀子黄,在加入的时候一边添加一边
搅拌,添加结束后静待3-5个小时后,改良剂制备完成;
(2)将聚烷基丙烯酸酯、高锰酸钾、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十八烷
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70℃,搅拌,至反应完
全,冷却至室温;
(3)将紫胶粉碎后放入到碗中用温水熏蒸碗底,熏蒸四小时后将紫胶逐
渐融化,然后用蘸有盐水的木棒不断搅拌,搅拌十分钟后与步骤1所得相互
混合;
(4)然后再加入丹宁和氯化钡,搅拌,升温至40℃~50℃,加入瓜尔胶,
搅拌均匀,后待用;
(5)将苏木树叶榨汁后进行水提,取得苏木树叶素,然后将苏木树叶素
与柠檬酸混合,再将茶籽壳、皂角素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混合破碎,然后
将焦煤油与苏木树叶素与柠檬酸以及茶籽壳皂角素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然
后进行微波加热,加热至80-90℃时,停止加温,并将其取出,自然冷却;
(6)待上述步骤(4)中溶液冷却后,将溶液放入到冷冻室内急速冷冻,
然后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到步骤(3)所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搅拌,再将其与
步骤(5)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
(7)搅拌时先顺时针方向搅拌3-5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拌3-5分钟,以
此反复两个循环后停止搅拌,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温,当温度打到65℃时停
止加温并恒温两个小时,冷却后制得改性剂。

说明书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布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
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

背景技术:

布料在制备过程中涉及印染处理的工艺,而染色牢度差的织物碰到水、
汗渍、日晒、唾液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
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能够解决染色后掉色脱色的问题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染剂在布料上
的附着能力,降低褪色、掉色、脱色的几率,保证了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可以增加布料上色彩保留时
间,降低脱色、褪色和掉色的几率,保护被染色的布料颜色的鲜艳程度,保
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等功能的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
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瓜尔胶10-15份

聚烷基丙烯酸酯10-15份

紫胶8-13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0-18份

高锰酸钾8-10份

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0-15份

丹宁5-6份

柠檬酸10-20份

苏木树叶5-10份

煤焦油0.2-0.5份

茶籽壳3-5份

氯化钡10-15份

皂角素10-13份

改良剂30-40份

所述改良料包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N,n-二甲基乙醇胺20份

十八烷基异氰酸酯30份

干百合花20份

氯化苄20份

乙氧基化羊毛脂5份

葡萄糖粉100份

无水硫酸纳15份

醋酸10份

柠檬皮8份

栀子黄10份

松树汁10份

所述上述的醋酸的浓度为98%;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的制备:取上述份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十八烷基异氰酸
酯、氯化苄、乙氧基化羊毛脂和松树汁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其密封,放入
到反应器中进行反映,反应器的温度设置为40-60℃,在反应器中反映1个小
时后取出,然后将柠檬皮捣碎与和葡萄糖粉进行混合搅拌,再用干百合花冲
泡500毫升的百合花水对葡萄糖粉与柠檬皮粉进行冲泡稀释,再然后依次加
入无水硫酸纳和醋酸和栀子黄,在加入的时候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添加结束
后静待3-5个小时后,改良剂制备完成;

2、将聚烷基丙烯酸酯、高锰酸钾、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十八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70℃,搅拌,至反应完全,
冷却至室温;

3、将紫胶粉碎后放入到碗中用温水熏蒸碗底,熏蒸四小时后将紫胶逐渐
融化,然后用蘸有盐水的木棒不断搅拌,搅拌十分钟后与步骤1所得相互混
合;

4、然后再加入丹宁和氯化钡,搅拌,升温至40℃~50℃,加入瓜尔胶,
搅拌均匀,后待用;

5、将苏木树叶榨汁后进行水提,取得苏木树叶素,然后将苏木树叶素与
柠檬酸混合,再将茶籽壳、皂角素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混合破碎,然后将焦
煤油与苏木树叶素与柠檬酸以及茶籽壳皂角素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进行
微波加热,加热至80-90℃时,停止加温,并将其取出,自然冷却;

6、待上述步骤(4)中溶液冷却后,将溶液放入到冷冻室内急速冷冻,然
后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到步骤(3)所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搅拌,再将其与步骤(5)
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

7、搅拌时先顺时针方向搅拌3-5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拌3-5分钟,以此
反复两个循环后停止搅拌,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温,当温度打到65℃时停止加
温并恒温两个小时,冷却后制得改性剂;

在所述的配方中,添加了大量的茶籽壳、苏木树叶和柠檬酸,这些对人
无毒、无刺激,并根据紫胶的特性能够增加染色剂中的紫色素的上色程度,
并增加紫色的原料的光泽度,而高锰酸钾与紫胶结合能够更加充分的激活染
料中的粘连物质促进布料对燃料的吸收,加强纤维对染剂的吸收和吸附,同
时皂角素的利用能够防止在染色的过程中造成一些偏色,可以去除染色剂中
的污染物质,有利于提高色系的纯正度,更特别的是增加的改良剂能够改变
染料中各原料的附着程度,改变传统染色剂的着色方式,利用栀子黄和松树
汁等能够锁住染料中各色素的活性分子,提升了面料上色彩的附着力,增加
着色时间和效果。

同时在制备的过程中利用静待的方式将改良剂中的主要成分充分的融
合,然后再加入栀子黄和无水硫酸纳和醋酸的操作能够使栀子黄中的黄色素
被改良剂中其它的大量元素吸收,而且在整个制备过程中用到蘸盐水的木棒、
特有的搅拌方式等都是为了促进改性剂的使用效果,使其能够达到激活染色
剂的目的,使染色剂染出的颜色更加亮丽鲜明、持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增加布料上色彩保留时间,降低脱色、褪色
和掉色的几率,保护被染色的布料颜色的鲜艳程度,保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健
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瓜尔胶10份、聚烷基丙烯酸酯10份、紫胶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高
锰酸钾8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0份、丹宁5份、柠檬酸10份、苏木
树叶5份、煤焦油0.2份、茶籽壳3份、氯化钡10份、皂角素10份、改良剂30份;

所述改良料包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N,n-二甲基乙醇胺20份、十八烷基
异氰酸酯30份、干百合花20份、氯化苄20份、乙氧基化羊毛脂5份、葡萄
糖粉100份、无水硫酸纳15份、醋酸10份、柠檬皮8份、栀子黄10份、松树汁
10份;

所述上述的醋酸的浓度为98%;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的制备:取上述份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十八烷基异氰酸
酯、氯化苄、乙氧基化羊毛脂和松树汁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其密封,放入
到反应器中进行反映,反应器的温度设置为40-60℃,在反应器中反映1个小
时后取出,然后将柠檬皮捣碎与和葡萄糖粉进行混合搅拌,再用干百合花冲
泡500毫升的百合花水对葡萄糖粉与柠檬皮粉进行冲泡稀释,再然后依次加
入无水硫酸纳和醋酸和栀子黄,在加入的时候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添加结束
后静待3-5个小时后,改良剂制备完成;

2、将聚烷基丙烯酸酯、高锰酸钾、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十八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至
室温;

3、将紫胶粉碎后放入到碗中用温水熏蒸碗底,熏蒸四小时后将紫胶逐渐
融化,然后用蘸有盐水的木棒不断搅拌,搅拌十分钟后与步骤1所得相互混
合;

4、然后再加入丹宁和氯化钡,搅拌,升温至50℃,加入瓜尔胶,搅拌均
匀,后待用;

5、将苏木树叶榨汁后进行水提,取得苏木树叶素,然后将苏木树叶素与
柠檬酸混合,再将茶籽壳、皂角素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混合破碎,然后将焦
煤油与苏木树叶素与柠檬酸以及茶籽壳皂角素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进行
微波加热,加热至0℃时,停止加温,并将其取出,自然冷却;

6、待上述步骤(4)中溶液冷却后,将溶液放入到冷冻室内急速冷冻,
然后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到步骤(3)所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搅拌,再将其与步骤
(5)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

7、搅拌时先顺时针方向搅拌3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3分钟,以此反复
两个循环后停止搅拌,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温,当温度打到65℃时停止加温并
恒温两个小时,冷却后制得改性剂;

实施例2: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瓜尔胶15份、聚烷基丙烯酸酯15份、紫胶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8份、
高锰酸钾10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5份、丹宁6份、柠檬酸20份、苏
木树叶10份、煤焦油0.5份、茶籽壳5份、氯化钡15份、皂角素13份、改良剂
40份;

所述改良料包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N,n-二甲基乙醇胺20份、十八烷基
异氰酸酯30份、干百合花20份、氯化苄20份、乙氧基化羊毛脂5份、葡萄
糖粉100份、无水硫酸纳15份、醋酸10份、柠檬皮8份、栀子黄10份、松树汁
10份;

所述上述的醋酸的浓度为98%;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的制备:取上述份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十八烷基异氰酸
酯、氯化苄、乙氧基化羊毛脂和松树汁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其密封,放入
到反应器中进行反映,反应器的温度设置为60℃,在反应器中反映1个小时
后取出,然后将柠檬皮捣碎与和葡萄糖粉进行混合搅拌,再用干百合花冲泡
500毫升的百合花水对葡萄糖粉与柠檬皮粉进行冲泡稀释,再然后依次加入无
水硫酸纳和醋酸和栀子黄,在加入的时候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添加结束后静
待3-5个小时后,改良剂制备完成;

2、将聚烷基丙烯酸酯、高锰酸钾、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十八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至
室温;

3、将紫胶粉碎后放入到碗中用温水熏蒸碗底,熏蒸四小时后将紫胶逐渐
融化,然后用蘸有盐水的木棒不断搅拌,搅拌十分钟后与步骤1所得相互混
合;

4、然后再加入丹宁和氯化钡,搅拌,升温至40℃,加入瓜尔胶,搅拌均
匀,后待用;

5、将苏木树叶榨汁后进行水提,取得苏木树叶素,然后将苏木树叶素与
柠檬酸混合,再将茶籽壳、皂角素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混合破碎,然后将焦
煤油与苏木树叶素与柠檬酸以及茶籽壳皂角素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进行
微波加热,加热至80-90℃时,停止加温,并将其取出,自然冷却;

6、待上述步骤(4)中溶液冷却后,将溶液放入到冷冻室内急速冷冻,
然后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到步骤(3)所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搅拌,再将其与步骤
(5)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

7、搅拌时先顺时针方向搅拌5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拌5分钟,以此反
复两个循环后停止搅拌,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温,当温度打到65℃时停止加温
并恒温两个小时,冷却后制得改性剂;

实施例3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瓜尔胶13份、聚烷基丙烯酸酯13份、紫胶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
高锰酸钾9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3份、丹宁5.5份、柠檬酸15份、
苏木树叶8份、煤焦油0.35份、茶籽壳4份、氯化钡13份、皂角素12份、改良
剂35份;

所述改良料包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N,n-二甲基乙醇胺20份、十八烷基
异氰酸酯30份、干百合花20份、氯化苄20份、乙氧基化羊毛脂5份、葡萄
糖粉100份、无水硫酸纳15份、醋酸10份、柠檬皮8份、栀子黄10份、松树汁
10份;

所述上述的醋酸的浓度为98%;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的制备:取上述份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十八烷基异氰酸
酯、氯化苄、乙氧基化羊毛脂和松树汁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其密封,放入
到反应器中进行反映,反应器的温度设置为50℃,在反应器中反映1个小时
后取出,然后将柠檬皮捣碎与和葡萄糖粉进行混合搅拌,再用干百合花冲泡
500毫升的百合花水对葡萄糖粉与柠檬皮粉进行冲泡稀释,再然后依次加入无
水硫酸纳和醋酸和栀子黄,在加入的时候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添加结束后静
待4个小时后,改良剂制备完成;

2、将聚烷基丙烯酸酯、高锰酸钾、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十八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5℃,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至
室温;

3、将紫胶粉碎后放入到碗中用温水熏蒸碗底,熏蒸四小时后将紫胶逐渐
融化,然后用蘸有盐水的木棒不断搅拌,搅拌十分钟后与步骤1所得相互混
合;

4、然后再加入丹宁和氯化钡,搅拌,升温至45℃,加入瓜尔胶,搅拌均
匀,后待用;

5、将苏木树叶榨汁后进行水提,取得苏木树叶素,然后将苏木树叶素与
柠檬酸混合,再将茶籽壳、皂角素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混合破碎,然后将焦
煤油与苏木树叶素与柠檬酸以及茶籽壳皂角素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进行
微波加热,加热至85℃时,停止加温,并将其取出,自然冷却;

6、待上述步骤(4)中溶液冷却后,将溶液放入到冷冻室内急速冷冻,
然后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到步骤(3)所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搅拌,再将其与步骤
(5)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

7、搅拌时先顺时针方向搅拌4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拌4分钟,以此反
复两个循环后停止搅拌,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温,当温度打到65℃时停止加温
并恒温两个小时,冷却后制得改性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染色工艺中提高染剂着色能力的改性剂,涉及纺织布印染技术领域,由瓜尔胶、聚烷基丙烯酸酯、紫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锰酸钾、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丹宁、柠檬酸、苏木树叶、煤焦油份、茶籽壳、氯化钡、皂角素和改良剂份制备而成。本发明可以增加布料上色彩保留时间,降低脱色、褪色和掉色的几率,保护被染色的布料颜色的鲜艳程度,保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