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合或带接合纺织物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合或带接合 (tape) 纺织物 ( 优选地, 管状纺织物 ) 的设 备。 具体地,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设备能够设置为利用粘结剂结合将纺织物的两个边缘接合, 例如以限定可用于袖子或者裤子的裤腿的管状纺织物。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设备还能够设置 为沿纺织物已组合的两个边缘之间的接合线使用带条 (tape), 为了使用带条, 该带条能够 利用粘结剂而结合。
背景技术
利用粘结剂结合 (welding) 或者沿着已组合的两个纺织物的接合处利用粘结剂 使用带条接合纺织物的两个边缘是公知的。
所述结合可以在开放模式 ( 即, 在位于水平面上的纺织物的两个边缘之间, 用于 对接 ) 或封闭模式 ( 即, 在折叠后以重叠的纺织物的两个相对边缘之间, 以限定管状构造 ) 中实施。 纺织物的两个边缘之间的结合操作通常通过设置有结合单元的设备实施, 纺织物 沿着确定的工作平面送入所述结合单元中。所述两个边缘中的一个上分布有粘结剂材料 ( 通常为热塑性聚合物 ), 该粘结剂材料根据所需的纺织物或应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在纺织物的两个边缘在封闭模式中的结合操作通常通过手动工具 ( 例如熨斗或 熨压机, 该熨斗或熨压机设置为悬臂式, 以能够插入纺织物或者管状纺织物 ) 实施。需要以 这种方式进行是因为为了实施连续的结合, 但是仍未找到一种可以获得好的执行方式的技 术方案, 以避免与纺织物可加工性和操作者安全性相关的问题。 由于与操作者的手部接触, 采取的这种加热形式总是在工作平面上方实现, 而工作平面的下部不被加热。 然而, 这导致 用于接合纺织物边缘的结合的不可接受的执行方式。
在使用的带条的粘结剂材料上利用空气的加热作用使用相似的设备允许带接合 纺织物的两个已接合边缘。
这种已知的设备的一个缺点在于由于过热的空气而产生小气候, 所述过热的空气 在对应于送入所述纺织物的位置产生, 使操作者不得不在非常热的环境附近工作, 由此带 来不便和危险。
文献 US-A-2003/010439 描述了一种能够通过带条密闭 (hermetically seal) 防 护纺织物 (protective barrier fabrics)( 例如用于防水的衣物 ) 的缝线的已知设备。本 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用于接合或带接合纺织物 ( 优选地, 管状纺织物 ) 的设备, 该设备 允许消除前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并允许以更简单且更快捷的工作方式提高成品的最终质 量。
申请人已经设计、 测试以及实施本发明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缺陷, 并达到了上 述和其他的目的及优势。
发明内容独立权利要求提出并限定了本发明, 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或根据本发明主 旨的变形的其他特征。
根据上述目的, 提供了一种通过在两个边缘的中一个或在使用的带条上提供粘结 剂, 用于接合或带接合纺织物的两个边缘的设备, 该设备包括结合单元, 所述纺织物的两个 边缘互相相邻地沿确定的工作平面送入该结合单元 : 在接合的情况下两个边缘重叠, 而在 带接合的情况下, 所述两个边缘已组合。结合单元适合于在所述边缘上熔化产生热压力的 粘结剂, 以确定所述两个边缘的接合操作或带接合操作。
根据本发明, 所述结合单元包括 :
第一结合装置, 该第一结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平面上方, 且该第一结合装置包 括第一带条、 第一带条的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一带条的第一加热单元 ;
第二结合装置, 该第二结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平面下方, 且该第二结合装置包 括第二带条、 第二带条的第二移动单元和第二带条的第二加热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还包括支撑臂, 该支撑臂设置在所述工作平面的下方, 所述第 二结合装置组装在所述支撑臂内, 所述支撑臂包括冷却装置, 该冷却装置适合于冷却所述 支撑臂的外表面, 在正常使用时, 该外表面被所述第二结合装置的第二加热单元加热。
根据本发明, 用于天然纺织物 ( 例如棉 ) 或用于混合或合成纺织物的设备, 在开放 模式或封闭模式中为了接合或带接合纺织物, 允许获得较好的成品质量, 该较高的成品质 量取决于在加热过程中从被加工的纺织物的上方和下方的热量的均匀分布。尤其, 当纺织 物是天然隔热材料时 ( 特别是在纺织物较厚时 ), 这是有利的。
此外, 由于冷却装置, 避免了与过热的部分或区域密切接触而产生烧伤或事故的 风险, 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对于操作者来说是安全且舒适的。此外, 所述支撑臂的外部 ( 该支撑臂还用作引导所述纺织物的辅助元件 ) 的冷却避免了纺织物过热, 纺织物过热可 能会导致不需要的磨损。
当在封闭模式中结合纺织物时, 这是尤其有利的。这是因为, 在封闭模式中, 由于 纺织物的管状结构, 操作者能够操作的空间减小, 而接触过热的部分的风险高。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分别与所 述第一带条和所述第二带条大致直接接触, 以确定通过传导直接加热。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一加热块 ( 或第一加热平面 ), 在该第一加热块 ( 或第一加热平面 ) 中内设有第一加热电阻, 并且所 述第二加热单元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加热块 ( 或第二加热平面 ), 在该第二加热块 ( 或第 二加热平面 ) 中内设有第二加热电阻。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支撑臂包括大致水平的第一部和大致竖直的 第二部, 在所述第一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带条的第二加热单元、 所述第二带条的一部分和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带条的其余部分和所述第二移 动单元的其余部分, 通风单元与所述第二部相连。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支撑臂包括结构壁, 该结构壁至少界定了 用于所述第二带条、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带条的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壳体腔 (housing compartment)。
具体实施方式的这种形式的变形, 所述支撑臂包括壳体, 该壳体环绕所述结构壁,该壳体界定了所述结构壁外部腔室, 并且该腔室与所述通风单元直接相连, 用于朝向所述 第二加热单元的所述冷却空气通过。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至少包括被驱动轮和惰轮, 所 述被驱动轮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带条, 该第一带条环绕所述被驱动轮和所述惰轮沿着封闭的 环形路径移动。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这种形式的变形中,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单 元的所述被驱动轮和所述惰轮之间, 以直接加热环绕所述被驱动轮和所述惰轮移动的所述 第一带条。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至少包括被驱动轮和惰轮, 所 述被驱动轮用于移动所述第二带条, 所述第二带条环绕所述被驱动轮和所述惰轮沿着封闭 的环形路径移动。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这种形式的变形中,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包括计数轮以确定所述 第二带条沿所述支撑臂的延展 (development), 具体地, 沿着所述支撑臂的所述第一水平 部, 并朝向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竖直部转向。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变形中, 所述计数轮中的一个计数轮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移 动单元的所述惰轮大致相对应, 以配合所述纺织物的所述边缘引入所述结合单元中。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提供了具有杠杆的倾斜装置, 通过该倾斜装置 限制所述第一结合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结合单元的位置、 角度或线性, 从而适于不同的操 作需求。
根 据 本 发 明 设 置 为 用 于 连 接 纺 织 物 的 两 个 边 缘 的 设 备 的 变 形, 该设备包括 止挡件, 该止挡件包括例如针或缓冲元件, 所述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结合单元的正上游 (immediately upstream), 且在所述两个边缘的接合操作之前, 能够驱动该止挡件以选择 性地在所需重叠状态下保持所述纺织物的所述两个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种变形, 该设备设置为用于带接合 ( 即, 通过粘结剂在纺 织物已组合的两个边缘上使用带条 ), 该设备包括送入装置和导向装置, 该送入装置用于送 入带条, 该导向装置用于朝向所述结合单元引导所述带条, 从而无需借助过热空气而进行 纺织物边缘的带接合操作。
如果使用的所述带条在开始处未设粘结剂, 所述带接合设备的一种变形包括将粘 结剂传递至所述带条的装置。
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为了分别张紧所述第一带条和所述第二带条, 根 据本发明的设备包括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粘结剂接合或带接合纺织物的两个边缘的方法, 该方法包 括结合步骤, 在该结合步骤中, 将沿着确定的工作平面相邻地送入的纺织物的两个边缘而 彼此结合, 或者利用合适的送入的带条而将所述两个边缘结合。 在所述结合步骤中, 所述方 法设置为熔化位于所述两个边缘中的一个上并向所述边缘施加压力的粘结剂, 该粘结剂通 过带有粘结剂的带条直接或间接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 所述结合步骤设置为通过直接接触所述纺织物的热带条进行加热, 以及在所述纺织物的边缘上施加压力, 还可能在带接合操作的带条上, 从所述工作平面的 上方和下方同时通过直接朝向所述工作平面通入空气实施冷却步骤, 以降低在结合步骤中
使用的部件的温度, 从而降低对操作者的危险。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 从以下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的描述, 本发明的 上述和其他特征将显而易见, 其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透视图 ;
图 2 是图 1 中的设备的部分的侧视示意图 ;
图 2a、 图 2b 和图 2c 是图 1 中设备运行位置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中的设备的部分的透视图 ;
图 4 是图 1 中的设备的部分的透视示意图 ;
图 5 是图 4 的 V-V 剖视图 ;
图 6 是图 1 中设置为接合纺织物的两个边缘的设备的部分的透视图 ;
图 7 是图 6 的放大细节图 ;
图 8 是图 7 中的放大细节的变化形式图 ;
图 9 是图 6 中设备的部件的细节图 ;
图 10a 和图 10b 是表示利用图 6 中的设备接合纺织物的边缘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示意图 ; 图 11 是图 1 中设置为带接合纺织物的设备的部分的透视图 ;
图 12a、 图 12b 和图 12c 是表示利用图 11 中的设备带接合的纺织物的三种不同类 型的示意图。
为了便于理解, 在可能的地方, 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以标示附图中相同的同一 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 无需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中一种形式的元件和特征能够方便地与实 施方式的其他形式相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10 用于接合纺织物 11。具体地, 接合如图 6 中所示 的分离的纺织物的两个边缘 11a、 11b, 或者带接合如图 11 中所示的纺织物已经接合的两个 边缘 11a、 11b。
在接合的情况中 ( 该接合操作也称作组合 ), 纺织物的两个边缘 11a、 11b 通过已经 设置在两个边缘 11a、 11b 上的粘结剂 13( 通常是热塑性的 ) 结合, 该粘结剂 13 用于熔化, 并且同时将一个边缘的压力施加到另一个边缘。上述操作可在开放模式 ( 即, 所述两个边 缘位于水平面上, 用于对接 ) 或封闭模式 ( 即, 所述两个边缘折为管状结构 ) 中实施。
在带接合的情况中, 两个边缘 11a、 11b 已经组合, 但是通常接合两个边缘的约束 条件不能保证成品的机械连接 ; 所以要将两个边缘带接合 ; 或者替代地, 沿两个边缘的共 同表面 (common surface) 将带条接合, 该带条上设置有粘结剂材料 17 或者具有传递到该 共同表面的粘结剂材料 17, 该粘结剂材料 17 与接合粘结剂 13 相似。
设备 10 包括支撑架 12, 该支撑架 12 用于安置结合单元 14。纺织物 11 沿确定的 工作平面 P( 图 2) 朝向结合单元 14 送入。
结合单元 14 包括第一结合装置 16, 该第一结合装置 16 位于工作平面 P 的上方, 纺织物 11 沿着该工作平面 P 送入, 并且第一结合装置 16 设置有第一带条 34, 该第一带条 34 被加热, 且沿着第一封闭环形路径移动, 为了确定的部分 (determinate segment), 该第一 封闭环形路径大致沿稍高于所述工作平面 P 的部分延展。
结合单元 14 还包括第二结合装置 18, 该第二结合装置 18 位于工作平面 P 的下方, 并且设置有第二带条 36, 该第二带条 36 被加热, 且沿着第二封闭环形路径移动, 为了确定 的部分, 该第二环形封闭路径大致沿稍低于所述工作平面的部分延展。
第一带条 34 和第二带条 36 由适于加热至能够熔化粘结剂 13 的温度 ( 例如大 约 140-200 摄氏度 ) 的材料制成。在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第一带条 34 和第二带条 36 由芳纶纺织物 (Kevlar fabric) 制成, 为了驱散静电荷, 该芳纶纺织物覆盖有聚氯四乙烯 (Teflon), 并且装载有碳。
设备 10 包括支撑臂 20, 该支撑臂 20 支撑并安置第二结合装置 18。支撑臂 20 具 有外表面, 在该外表面上限定有工作平面 P。
具体实施方式的形式中所展示的, 通过第一部 22 和第二部 24 形成支撑臂 20。第 一部 22 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限定第一工作平面 P ; 第二部 24 向下弯 折, 沿大致竖直的方向延伸。 结合单元 14 包括第一加热装置 26, 该第一加热装置 26 设置在工作表面 P 的上方, 并且设置为与第一结合装置 16 配合, 尤其用于加热第一带条 34。
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加热装置 26 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一加热块 ( 或第一加热平 面 )40, 第一带条 34 环绕第一加热块 40 移动, 第一带条 34 与第一加热块 40 的外表面大致 相接触, 以直接加热该第一带条 34。
在第一块 40 中, 内设有第一电阻 38, 该第一电阻 38 能够被激活, 以加热第一块 40, 从而使该第一块 40 直接加热环绕该第一块 40 移动的第一带条 34。
结合单元 14 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 28, 该第二加热装置 28 设置在工作平面 P 的下 方, 并且设置为与第二结合装置 18 配合, 尤其用于加热第二带条 36。
在这种情况下, 第二加热装置 28 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加热块 ( 或第二加热平 面 )44, 第二带条 36 环绕第二加热块 40 移动, 第二带条 36 与第二块 44 的外表面大致相接 触, 以直接加热第二带条 36。
在第二块 44 中, 内设有第二电阻 42, 该第二电阻 42 能够被激活, 以加热第二块 44, 从而使该第二块 44 直接加热环绕该第二块 44 的第二带条 36。
第一电阻 38 和第二电阻 42 适于供应热能, 以将第一块 40 和第二块 44 加热至适 于结合的温度, 该适于结合的温度大致为 140-200 摄氏度。
第一块 40 和第二块 44 的金属材料是例如镁铝轻合金, 处理该镁铝轻合金的表面 以产生硅酸铝层, 使所述镁铝轻合金变硬, 并防止该镁铝轻合金变脏。
此外, 结合单元 14 包括第一移动单元 30 和第二移动单元 32。第一移动单元 30 设 置在工作平面 P 的上方, 该第一移动单元 30 设置为移动第一带条 34。第二移动单元 32 设 置在工作平面 P 的下方, 该第二移动单元 32 设置为移动第二带条 36。
在这种情况中, 第二移动单元 32 在支撑臂 20 内大范围展开。在图中所示的技术 方案中, 支撑臂 20 包括结构壁 88( 图 4 和图 5), 该结构壁 88 互相面对并互相远离, 以限定 壳体腔 89( 图 4), 在该壳体腔 89 中设置有第二移动单元 32。
在实施方式的一些形式中, 支撑臂 20 的结构壁 88 被壳体 90 罩住, 在这种情况下 壳体 90 由金属板制成, 该壳体 90 远离结构壁 88, 以界定腔室 92( 图 4) ; 壳体 90 具有操作 者正常操作时所接触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 该外表面通过合适的冷却装置必须至少在接 触最频繁和最可能接触的区域局部冷却, 以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为了这一目的, 设备 10 还包括通风单元 46, 该通风单元 46 例如包括作为冷却装置 风扇, 通过该风扇确定冷却空气流, 以冷却支撑臂 20 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 至少第一部 22 的一部分, 该第一部 22 的一部分与结合单元 14 大致相对, 并且在正常使用时与操作者密切 接触。通风单元 46 以封闭的方式 (sealed manner) 与支撑臂 20 相连。
具体地, 通风单元 46 确定了在腔室 92 中的冷却空气的强制通风在支撑臂 20 内形 成, 使空气能够流通 ( 见图 4, 在图 4 中箭头表明了冷却空气流 )。由于腔室 92, 冷却了支撑 臂 20 外表面需要被冷却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 虽然第二加热块 44 的内部达到 180-200 摄氏度, 在向所述结合单元 14 送入纺织物 11 时操作者经常接触的外表面被充分冷却。
支撑臂 20 的第一部 22 的前部分中, 壳体 90 具有孔或缝隙 (fissure)94, 冷却空气 能够从该孔后缝隙 94 中排出 ( 图 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设备 10 包括程序控制器 (programmer) 或控制单元 48, 在这种 情况下, 该程序控制器或控制单元 48 具有触屏界面 (touchscreen interface)。
在这种情况中, 第一移动单元 30 包括被驱动轮 50 和空转计数轮 (idle counter wheel)52, 被驱动轮 50 使得第一带条 34 转动。被驱动轮 50 和空转计数轮 52 都为在工作 平面 P 上沿送入纺织物 11 的方向对齐设置, 以形成所需的封闭环路径。
当被驱动轮 50 位于纺织物 11 的出口处时, 惰轮 52 安置在纺织物 11 的送入区, 在 实际中惰轮 52 在入口处接收纺织物, 并在结合单元 14 内牵引该纺织物。
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加热块 40 设置为包括在被驱动轮 50 和惰轮 52 之间, 以间接 接触或至少非常接近沿环形移动的第一带条 34 的大部分, 以达到有效的加热。
在此处所示的情况中, 通过与第一加热块 40 铰接的倾斜杆 54 使得惰轮 52 倾斜。 这有利于允许补偿并适合于送入的纺织物的根据在各个场合而变化的厚度, 并且允许在纺 织物上始终施加足够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 可参见图 3, 第一移动单元 30 包括通过电机 ( 图中未示出 ) 驱动的 驱动带轮 80, 该驱动带轮 80 利用减速器单元 (reducer unit)85( 例如, 包括由驱动带轮 80 驱动并与轮 84 接合的带 82) 通过轴 87 驱动所述被驱动轮 50。
第一移动单元 30 还包括张紧辊子杠杆 (tensioning roll lever)56, 该张紧辊子 杠杆 56 能够通过张紧压机 (tension presser)86 驱动, 以选择性地确定第一带条 34 的所 需的张紧力。
在这种情况中, 再次参照图 3, 设置在壳体腔 89 中的第二移动单元 32 包括下被驱 动轮 62 和惰轮 70, 下被驱动轮 62 设置在支撑臂 20 的第二部 24 中, 惰轮 70 设置为与纺织 物从结合单元 14 送出的出口相对应, 直接位于第一移动单元 30 的被驱动轮 50 的下方。第 二带条 36 设置为沿着被驱动轮 62 和惰轮 70 之间的封闭路径移动。并且设置有计数轮 68、 68a、 68b, 其中一个计数轮 68 设置在位于惰轮 52 下方的纺织物的送入区内, 两个计数轮 68b 设置为确定第二带条 36 在该第二带条 36 从支撑臂 20 的第一部 22 到第二部 24 的通道的 大约 90°的偏离。计数轮 68a 和惰轮 70 稍突出于支撑臂 20( 特别地, 稍突出于壳体 90) 以使第二带条 36 与送入的纺织物 11 配合以及与第一带条 34、 上轮 50 和上轮 52 配合, 从而确 定按压纺织物 11 和均匀加热该纺织物 11。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形式中, 第二加热块 44 设置为包括在惰轮 70 和计数轮 68a 之间, 以间接接触或至少非常接近第二带条 36 的大部分, 以达到有效的加热。
在这种情况下, 可参见图 3, 第二移动单元 32 包括通过电机 72 驱动的驱动带轮 74, 该驱动带轮 74 利用减速器单元 (reducer unit)75( 例如, 包括由驱动带轮 74 驱动并与 轮 78 接合的带 76) 驱动所述下驱动轮 62。
在一些形式的实施方式中, 第二移动单元 32 还包括张紧辊子杠杆 (tensioning roll lever)66, 该张紧辊子杠杆 66 能够通过张紧压机 ( 图 2) 驱动, 以选择性地确定第二 带条 36 的所需的张紧力。
设备 10 包括具有杠杆 55 的倾斜装置, 该倾斜装置用于选择性地提起被驱动轮 50 或惰轮 52, 或提起被驱动轮 50 和惰轮 52。具有杠杆 55 的倾斜装置被线性致动器驱动, 在 这种情况下, 所述线性致动器为气动型, 例如活塞 58 和双活塞 60。 使用双活塞 60 的优势在 于, 即使在使用气动致动器仍然允许具有更精确地控制移动和控制移动的实体 (entity)。
具有杠杆 55 的倾斜装置展示为包括第一上杠杆 59 和第二下杠杆 61, 第一上杠杆 59 的一侧与安装在支撑架 12 上的固定支撑体 57 铰接, 第一上杠杆 59 的另一侧与第一移动 单元 30 铰接。第二下杠杆 61 的一侧与第一上杠杆 59 铰接, 第二下杠杆 61 的另一侧与第 一移动单元 30 铰接。 如上所述的线性致动器选择性地作用在具有杠杆 55 的倾斜装置上, 以根据操作 的需要 ( 图 2a- 图 2c) 在相对于工作平面 P 并因此将被驱动轮 50 和惰轮 52 设置在相对于 第一带条 34 的升起位置或降低位置上。具体地, 活塞 58 作用在第一上杠杆 59 上, 使该第 一上杠杆 59 降低 ( 图 2a, 图 2b) 或升起 ( 图 2c), 或者活塞 58 作用在第二下杠杆 61 上以 限制该第二下杠杆 61 的下降 ( 图 2a) 或抬起 ( 图 2b, 图 2c)。
图 2a 所示的操作条件中轮 50、 52 被降低, 通常用于按压 (pressing) 送入的材料。
图 2b 所示的操作条件中被驱动轮 50 被降低, 同时惰轮 52 被升起, 用于例如前方 渐缩 (front tapering) 以限定纺织物的圆锥形入口, 该圆锥形入口防止在按压时弄皱纺织 物 ( 尤其是重型纺织物 ), 并且用于送入材料的后方按压 (rear pressing)。
图 2c 所示的操作条件中轮 50、 52 都被升起, 确定了所述通道 ( 例如用于非常厚的 纺织物的通道 ) 的完全开放以加工毛巾材料 (toweling material) 和软的材料, 从而防止 按压时损坏所述毛巾材料和软的材料。 。
正如我们所说,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10 能够设置为在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中工作, 用于接合纺织物的两个边缘 11a、 11b。通常, 粘结剂 13 首先设置在两个边缘中的一个上。 图 6 中展示的设备 10 设置为这种方式, 该设备 10 包括止挡件 96, 操作者可选择性地驱动该 止挡件 96, 以夹紧在进入结合单元 14 的入口处重叠设置的纺织物的两个边缘 11a、 11b。通 过这种方式, 操作者可以在结合单元 14 的入口处放开纺织物的两个边缘, 依靠止挡件 96 保 持所述两个边缘, 并且可以使得纺织物 11 的另外两个边缘设置为重叠。此时, 操作者给出 指令使止挡件 96 释放所述边缘, 并且通过一个步骤立即向前送入纺织物 11, 以进行结合。 同时, 由操作者重叠的另外两个边缘被向前送入结合单元 14 的入口, 在该入口处, 所述另 外两个边缘被止挡件 96 止挡, 并且然后继续按如上所述的步骤。
根据一种变形形式, 止挡件 96 包括针 98( 图 7)。这是有利的, 因为针 98 经过纺织 物 11 后限定了对该纺织物 11 稳定的保持。
根据另一种变形形式, 止步骤件 96 包括缓冲元件 100( 图 8), 该缓冲元件 100 压在 纺织物上, 而不会产生孔。这在纺织物不能穿孔的情况下 ( 例如, 必须保证不透水或不透气 的纺织物 ) 是有利的。
设置为接合两个边缘 11a、 11b 的设备 10 优选地包括导向元件 102( 图 9), 该导向 元件 102 设置在工作平面 P 上的结合单元 14 的正上游, 该导向元件 102 具有两个通道 102a、 102b, 用于两个边缘 11a、 11b 的导向引入, 从而使得两个边缘 11a、 11b 以一致的方式重叠设 置。
图 10a 展示了外部的边缘至边缘缝的接合操作的结果, 而图 10b 展示了卷边连接 ( 意大利语中所谓的 “英式假连接” ), 在卷边连接中, 粘结剂在折叠部分上。
此外, 如图 11 中所示, 设备 10 可以设置为带接合已组合的两个边缘 11a、 11b, 即, 在两个边缘上结合设置有粘结剂 17 的带条 15。两个边缘 11a、 11b 可以通过热塑性粘结剂 结合, 或者通过超声波技术、 传统的缝合或其他接合技术接合。图 12a、 12b 展示了利用粘结 剂 13 接合两个边缘 11a、 11b 的两种类型 ( 传统的和折叠的 ), 两个边缘 11a、 11b 随后通过 带条 15 结合, 而图 12c 展示了可能的接合, 该可能的接合不使用粘结剂 13 而是用仿形切割 (shaped cut) 和超声波缝合两个边缘 11a、 11b, 缝合后的两个边缘 11a、 11b 随后也通过带 条 15 结合。 具有图 11 中的结构的设备 10 包括送入带条 15 的卷轴 104, 该带条 15 通过引导元 件 112 朝向结合单元 14 的入口引导, 在结合单元 14 中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结合边缘 11a、 11b。引导元件 112 与允许该引导元件 112 在水平方向正确定位的移动滑块 114 相配合。
可以送入没有粘结剂 17 的带条 15,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 装置 106 设置为向带 条 15 上传送粘结剂 17 : 装置 106 是一种已知类型, 例如, 在本发明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 EP-A-1.749.658 中的装置。除此之外, 根据需要, 可以购买带条 15, 并且该带条 15 上已经 设置有粘结剂 17。在图 11 中所示的设备 10 中, 可以设置一种已知类型的装置 108, 以预设 带条 15 的张紧力。如果设想, 在制造夹 (nip)、 褶皱 (pucker) 及变化形式的操作中, 不管 装置 108 下游的带条 15 具有的张紧力如何, 装置 108 的工作是确定送入结合单元 14 的带 条 15 上所需的张紧力, 因此不受张紧力的任何不均匀和不规则的限制, 所述张紧力的任何 不均匀和不规则可能由带条 15 的送入或所述粘结剂的转送操作所导致。作用是维持带条 15 松弛, 通常张紧力为数克 (a few grams), 并且当需要时, 在所需的位置, 并为所需的长度 提供所需的张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