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7444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4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98870.0

申请日:

2011.07.15

公开号:

CN102303076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21D 3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常熟市中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变更后: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158号变更后: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阳光大道8号|||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21D 3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常熟市中恒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变更后:常熟市中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变更后: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15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D 39/00申请日:20110715|||公开

IPC分类号:

B21D39/00

主分类号:

B21D39/00

申请人:

常熟市中恒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长安; 缪小丽; 杨渊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优点: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一致;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 (1), 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 : 一动力传动机构 (2), 该动力传动机构 (2) 安装在所述的机座 平台 (1) 上 ; 一移动机构 (3), 该移动机构 (3) 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 (1) 上, 并且与所述 动力传动机构 (2) 传动连接 ; 一随移动机构 (3) 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 (4), 该碾压机构 (4) 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 (2)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 机构 (2) 包括电机 (21)、 电机固定座 (22)、 轴连接器 (23)、 第一丝杠座 (24)、 第二丝杠座 (25) 和丝杠 (26), 第一丝杠座 (24) 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 (1) 的一端, 而第二丝杠座 (25) 固 定在机座平台 (1) 的另一端, 并且与第一丝杠座 (24) 相对应, 电机 (21) 与电机固定座 (22) 固定, 并且该电机 (21) 的电机轴 (211) 伸展到电机固定座 (22) 的电机固定座容腔 (221) 内, 电机固定座 (22) 与第一丝杠座 (24) 固定, 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 (1) 固定, 丝杠 (26) 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 (24) 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 (24) 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 座容腔 (221) 内, 丝杠 (26) 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 (25) 上, 并且探出第二 丝杠座 (25), 轴连接器 (23) 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 (211) 连接, 而轴连接器 (23) 的另一端与 丝杠 (26) 连接, 所述的移动机构 (3) 与所述丝杠 (26) 传动连接, 所述的碾压机构 (4) 以倾 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 (3)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 (3) 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导杆 (31) 和一移动座 (32), 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的一端 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 (24) 上, 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丝杠座 (25) 上, 而一对移动座 导杆 (31) 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 (1) 上, 移动座 (32) 滑动地配设在一对导杆 (31) 上, 并且与所述丝杠 (26) 传动连接, 在该移动座 (32) 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 (321), 所述的 碾压机构 (4) 固定在倾斜面 (321) 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压机构 (4) 包括固定座 (41)、 轴套 (42)、 碾压轮轴 (43)、 碾压轮 (44)、 螺母座 (45)、 手轮螺杆 (46)、 手轮 (47) 和弹簧 (48), 固定座 (41) 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 (321) 上, 轴套 (42) 设置在固定 座 (41) 的固定座容腔 (411) 内, 碾压轮轴 (43) 的一端置入于轴套 (42) 的轴套腔 (421) 内, 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 (421) 外, 碾压轮 (44) 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 (421) 外的碾 压轮轴 (43) 的端部, 螺母座 (45) 与固定座 (41) 朝向手轮 (47) 的一端端面固定, 手轮螺杆 (46) 与螺母座 (45) 螺纹配合, 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座容腔 (411) 内, 手轮 (47) 与手轮螺 杆 (46) 的另一端固定, 弹簧 (48) 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 (421) 内, 并且该弹簧 (48) 的一端 与所述的碾压轮轴 (43) 朝向所述螺母座 (45) 的一端的端面接触, 而弹簧 (48) 的另一端支 承在弹簧支座 (481) 上, 该弹簧支承座 (481) 与所述轴套 (42) 朝向所述手轮螺杆 (46) 的 一端的端面固定, 手轮螺杆 (46) 与弹簧支承座 (481)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座平 台 (1) 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 杆 (31) 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 (11), 各导杆垫块 (11) 与移动座导杆 (31) 固定连接, 所述的 移动座 (32) 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 (31) 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 (322), 各 移动座导套 (322) 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 (11) 的垫块让位槽 (3221)。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 2 面 (321) 的倾斜角度为 45°。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 座 (41) 朝向所述的碾压轮 (44) 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 (42) 转动地 限位块 (412), 而在轴套 (42) 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块 (412) 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 (422), 限位块 (412) 与限位槽 (422) 相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碾压轮 轴 (43) 上构成有一用于阻止碾压轮轴 (43) 转动的限位滑动键 (431), 而在所述轴套 (42) 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 (431) 的部位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槽 (423), 限位滑动 键 (431) 与该限位滑动键槽 (423) 相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 (211) 上突设有轴键 (2111), 所述的丝杠 (26) 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 (24) 外的一端突设 有丝杠键 (261), 所述的轴连接器 (23) 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接器键槽 (231), 一对轴连接 器键槽 (231) 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 (231) 与所述轴键 (2111) 相配合, 而另一个轴连接 器键槽 (231) 与所述丝杠键 (261) 相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 (21) 为正反转电机。

说明书


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用 于对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上的插嵌针床插片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碾压, 使插片槽的槽口 端面处的材料朝着槽口的方向延展, 阻止插嵌于插片槽中的针床插片窜出插片槽并且同时 对针床插片定位。
     背景技术 如从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设计与制造者所知之理, 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 (业 界也称针板) 上加工有插片槽 (业界习惯称插片槽为针床插片槽) , 在各插片槽内插嵌一枚 针床插片。针床插片属于公知技术, 并且并不限于由诸如 CN2742000Y(针织横机的针床插 片) 、 CN101250792A (针床插片) 、 CN101280487B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 、 CN300816000S (插片) 和 CN300689754S(针织横编机针板槽用插片) 等等专利方案所公开。
     为了使针床插片可靠地定位于针床上的插片槽中, 防止其在插片槽内窜动, 并且 保证在同一针床上的所有针床插片的位置规整划一, 避免参差不齐, 因此在针床插片的尾 部的端面上通常设计有一 V 字形的缺口, 对此可以由前述的 CN2742000Y 和 CN101250792A 等的图示结构所印证。当针床插片被插嵌于针床上的插片槽内后, 便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人 为地对针床上的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打击, 使插片槽的槽口端面处的材料朝着薄弱的槽口 方向延展, 由延展的材料对针床插片定位, 即对前述 V 字形缺口定位, 以防止针床插片窜出 槽口并且确保所述针床插片齐正一致地位于各自的插片槽内。
     上述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例如锤子使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敲碾对针床插片碾 铆至少存在以下欠缺 : 一是工人劳动强度大 ; 二是作业效率低下 ; 三是容易损及针床。
     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消除上述欠缺的技术启示。 为此, 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 益于避免损及针床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 所述的机床 包括有一机座平台, 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 : 一动力传动机构, 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 述的机座平台上 ; 一移动机构, 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 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 机构传动连接 ; 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 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 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 电机固定座、 轴 连接器、 第一丝杠座、 第二丝杠座和丝杠, 第一丝杠座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的一端, 而第二 丝杠座固定在机座平台的另一端, 并且与第一丝杠座相对应, 电机与电机固定座固定, 并且 该电机的电机轴伸展到电机固定座的电机固定座容腔内, 电机固定座与第一丝杠座固定,
     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固定, 丝杠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 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座容腔内, 丝杠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上, 并且探 出第二丝杠座, 轴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连接, 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丝杠连接, 所述 的移动机构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 所述的碾压机构以倾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 导杆和一移动座, 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上, 另一端固定在所述 的第二丝杠座上, 而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 移动座滑动地配设 在一对导杆上, 并且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 在该移动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 所述的碾压 机构固定在倾斜面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碾压机构包括固定座、 轴套、 碾压轮 轴、 碾压轮、 螺母座、 手轮螺杆、 手轮和弹簧, 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上, 轴套设置在固 定座的固定座容腔内, 碾压轮轴的一端置入于轴套的轴套腔内, 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外, 碾 压轮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外的碾压轮轴的端部, 螺母座与固定座朝向手轮的一 端端面固定, 手轮螺杆与螺母座螺纹配合, 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座容腔内, 手轮与手轮螺杆 的另一端固定, 弹簧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内, 并且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碾压轮轴朝向所 述螺母座的一端的端面接触, 而弹簧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座上, 该弹簧支承座与所述轴 套朝向所述手轮螺杆的一端的端面固定, 手轮螺杆与弹簧支承座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 对移动座导杆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杆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 各导杆垫块与 移动座导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 动座导套, 各移动座导套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的垫块让位槽。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 45°。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固定座朝向所述的碾压轮的一端 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转动地限位块, 而在轴套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 块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 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碾压轮轴上构成有一用于阻止碾 压轮轴转动的限位滑动键, 而在所述轴套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的部位构成有 一限位滑动键槽, 限位滑动键与该限位滑动键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电机轴上突设有轴键, 所述的丝 杠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外的一端突设有丝杠键, 所述的轴连接器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 接器键槽, 一对轴连接器键槽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与所述轴键相配合, 而另一个轴连 接器键槽与所述丝杠键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床的机座平台上配设了由动力传动机构、 移动机 构和碾压机构构成的针床碾压装置, 因此, 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并且连同碾压机 构一起移动, 由碾压机构对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碾压, 使槽口部位的材料延展对插嵌 在插片槽内的插片碾铆定位, 既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 又可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 一致。 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由工人手工作业, 因此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 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 2 为图 1 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 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 1 和图 2, 在图中给出了配置于机床上的一机座平台 1, 该机座平台 1 也 可称为机床工作台, 在该机座平台 1 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机座平台 1 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 有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的燕尾槽 12, 机座平台 1 上的燕尾槽 12 的作用属于公知技术, 用于 设置锁扣螺母 (图中未示出) 以便由锁扣螺母对工件 5 锁定 (限定) , 本实施例给出的工件 5 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 在前述的机座平台 1 上配置有一动力传动机 构 2, 优选而非限于的该动力传动机构 2 包括电机 21、 电机固定座 22、 轴连接器 23、 第一、 第 二丝杠座 24、 25 和丝杠 26, 由图 1 所示, 电机 21 用一组第一固定螺钉 212 以卧置状态与电 机固定座 22 固定, 而电机固定座 22 通过一组第二固定螺钉 222 与第一丝杠座 24 固定, 并 且还与机座平台 1 的端面固定, 该电机固定座 22 具有一电机固定座容腔 221, 前述的电机 21 的电机轴 211 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 221 内, 并且在电机轴 211 的轴体上突设有一轴键 2111。第一丝杠座 24 用第三固定螺钉 241 固定在机座平台 1 的一端 (图 1 所示位置状态的 右端) , 第二丝杠座 25 用第四固定螺钉 251 固定在机座平台 1 的另一端 (图 1 所示位置状态 的左端) , 并且与第一丝杠座 24 相对应。也就是说, 第一、 第二丝杠座 24、 25 彼此处于同一 直线上。丝杠 26 的一端 (图 1 所示右端) 通过第一轴承 262 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 24 上, 并 且探出第一丝杠座 24, 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 221 内, 在探出第一丝杠座 24 的该丝杠 26 的 端部构成有一丝杠键 261, 丝杠 26 的另一端即图 1 所示的左端通过第二轴承 263 转动地支 承在第二丝杠座 25 上并且伸展到第二丝杠座 25 外。在伸展到第二丝杠座 25 外的丝杠 26 的端部 (左端端部) 用锁紧螺母 264 锁定。轴连接器 23 是中空的, 位于电机固定座容腔 221 内, 在轴连接器 23 的轴连接器腔的两端的腔壁上各开设有一轴连接器键槽 231, 右端的一 个轴连接器键槽 231 与前述的轴键 2111 固定连接, 而左端的一个轴连接器键槽 231 与前述 的丝杠键 261 固定连接。
     前述的电机 21 为正反转电机, 丝杠 26 的旋转方向与电机 21 的电机轴 21 的旋转 方向亦步亦趋。
     在前述的动力传动机构 2 上配置有一移动机构 3,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移动机构 3 的结构如下 : 包括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和一移动座 32, 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彼此并行, 并且各 自的一端即图 1 所示的右端固定在第一丝杠座 24 上, 而各自的另一端即图 1 所示的左端固 定在第二丝杠座 25 上。为了避免冗长的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的中部出现挠度, 因此在前述 的机座平台 1 上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 31 的下方间隔设置有 (固定有) 导杆垫块 11, 而
     在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上并且在各自对应于导杆垫块 11 的部位开设有导杆固定连接孔 311, 各导杆固定连接孔 311 内配置有一第五固定螺钉 3111, 将第五固定螺钉 3111 旋至于导杆垫 块 11 上的垫块连接孔 111, 从而将移动座导杆 31 与导杆垫块 11 连接, 由导杆垫块 11 的支 承而避免移动座导杆 31 产生挠度。移动座 32 可左右移动地滑动配合在移动座导杆 31 上, 由图 1 所示, 在移动座 32 的左、 右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的位置各用第六固定 螺钉 3222 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 322, 藉由移动座导套 322 与移动座导杆 31 的滑动配合而使 移动座 32 在一对移动座导杆 31 上实现向左或向右移动。为了避免移动座导套 322 与前述 的导杆垫块 11 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 因此移动座导套 322 具有一缺口, 藉由该缺口构成为 垫块让位槽 3221, 于是, 移动座 32 不会因导杆垫块 11 的设置而受到阻碍。移动座 32 通过 移动座螺母 323 与前述的丝杠 26 相配合, 并且当丝杠 26 顺时针旋转时, 移动座 32 向左移 动, 反之, 当丝杠 26 作逆时针旋动时, 则移动座 32 向右移动。由图所示, 移动座 32 的上部 并且朝向前述的工件 5 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 321, 该倾斜面 321 的倾斜角度为 45°。由 于该倾斜面 32 的存在, 因此下面即将描述的碾压机构 4 以倾斜设置方式固定在移动座 32 的倾斜面 321 上。
     请继续见图 1 和图 2, 优选面非绝对限于的碾压机构 4(也可称碾铆机构或压铆机 构) 包括固定座 41、 轴套 42、 碾压轮轴 43、 碾压轮 44、 螺母座 45、 手轮螺杆 46、 手轮 47 和弹 簧 48, 固定座 41 加调整垫板 413 并且用第七螺钉 414 与前述的移动座 32 的倾斜面 321 固 定, 该固定座 41 具有一固定座容腔 411(图 2 示) , 并且在该固定座 41 朝向碾压轮 44 的一 端端面上用第八固定螺钉 4121 固有一限位块 412。轴套 42 与前述的固定座容腔 411 容配, 更确切地讲该轴套 42 的一端置入于固定座容腔 411 内, 另一端伸展到固定座容腔 411 外。 并且在轴套 42 的外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槽 422, 该限位槽 422 的位置与前述的限位块 412 相 对应, 即, 限位块 412 与限位槽 422 相配合, 从而由限位块 412 起到阻止轴套 42 转动的作 用。又, 在轴套 42 的内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滑动键槽 423。碾压力轮轴 43 与轴套 42 的轴套 腔 421 相配合, 并且探出轴套腔 421, 在碾压轮轴 43 的轴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限位滑 动键槽 423 的位置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 431, 藉由该限位滑动键 431 键入限位滑动键槽 423 内, 从而起到阻止碾压轮轴 43 转动的作用。碾压轮 44 用碾压轮销轴 441 枢轴设置 (即转动 地设置) 在碾压轮轴 43 伸展到轴套 42 外的一端端部。螺母座 45 用第九固定螺钉 451 与固 定座 45 朝向手轮 47 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 46 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在螺母座 45 上, 一端伸展到前述的固定座腔 411 内, 而另一端则固定手轮 47。弹簧 48 设在轴套 42 的轴套 腔 421 内, 该弹簧 48 的一端与前述的碾压轮轴 43 朝向螺母座 45 的一端端面接触, 即支承 在碾压轮轴 43 的端面上, 而弹簧 48 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承座 481 上, 弹簧支承座 481 用 第十固定螺钉 4811 与轴套 42 朝向螺母座 45 的一端端面固定。前述的手轮螺杆 46 伸展到 固定座腔 411 内的一端与弹簧支承座 481 连接 (图 2 示) 。
     申请人结合图 1 和图 2 叙述本发明的使用, 在工件 5 即针床的插片槽内插嵌插片 51 后, 并且使针床固定于机座平台 1 上, 启动动力传动机构 2 的电机 21 工作, 使丝杠 26 旋 转, 带动移动座 32 移动, 由于碾压机构 4 搭载在移动座 32 的倾斜面 321 上, 因此整个碾压机 构 4 同样呈 45°倾斜, 碾压机构 4 的碾压轮 44 与工件 5(针床) 的尾部的插片槽的槽口接 触, 在碾压机构 4 随移动座 32 移动的同时, 由碾压轮 44 对槽口压迫, 使槽口部位的材料朝 向相对薄弱的槽的方向延展, 对插片 51 尾端面上的 V 字形 (形状可参见前述的 CN2742000Y和 CN101250792A) 定位, 即, 延展的材料转移至 V 字形的缺口内, 从而既对插片 51 碾铆定位, 又保证工件 5 上的所有插片 51 齐整如一地插嵌并充分插至到插片槽的底部。碾压轮 44 的 力度可通过对手轮 47 的顺逆旋转实现。

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3076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3076ACN102303076A21申请号201110198870022申请日20110715B21D39/00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中恒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72发明人崔长安缪小丽杨渊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57摘要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移。

2、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优点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一致;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CN102303078A1/2页21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2,该动力传动机构2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一移动机构3,该移动机构3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1上,并且与所述动力。

3、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3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4,该碾压机构4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固定座22、轴连接器23、第一丝杠座24、第二丝杠座25和丝杠26,第一丝杠座24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1的一端,而第二丝杠座25固定在机座平台1的另一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24相对应,电机21与电机固定座22固定,并且该电机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电机固定座22的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电机固定座22与第一丝杠座24固定,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1固定,丝杠26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24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

4、座24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丝杠26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25上,并且探出第二丝杠座25,轴连接器2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211连接,而轴连接器23的另一端与丝杠26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3与所述丝杠26传动连接,所述的碾压机构4以倾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3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导杆31和一移动座32,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2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丝杠座25上,而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移动座32滑动地配设在一对导杆31上,并且与所述丝杠。

5、26传动连接,在该移动座32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321,所述的碾压机构4固定在倾斜面3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压机构4包括固定座41、轴套42、碾压轮轴43、碾压轮44、螺母座45、手轮螺杆46、手轮47和弹簧48,固定座41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321上,轴套42设置在固定座41的固定座容腔411内,碾压轮轴43的一端置入于轴套42的轴套腔421内,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421外,碾压轮44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421外的碾压轮轴43的端部,螺母座45与固定座41朝向手轮47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46与螺母座45螺纹配合,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

6、座容腔411内,手轮47与手轮螺杆46的另一端固定,弹簧48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421内,并且该弹簧48的一端与所述的碾压轮轴43朝向所述螺母座45的一端的端面接触,而弹簧48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座481上,该弹簧支承座481与所述轴套42朝向所述手轮螺杆46的一端的端面固定,手轮螺杆46与弹簧支承座48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杆31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11,各导杆垫块11与移动座导杆31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32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31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动座。

7、导套322,各移动座导套322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11的垫块让位槽3221。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权利要求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2/2页3面321的倾斜角度为4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座41朝向所述的碾压轮44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42转动地限位块412,而在轴套42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块412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422,限位块412与限位槽422相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碾压轮轴43上构。

8、成有一用于阻止碾压轮轴43转动的限位滑动键431,而在所述轴套42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431的部位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槽423,限位滑动键431与该限位滑动键槽423相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211上突设有轴键2111,所述的丝杠26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24外的一端突设有丝杠键261,所述的轴连接器2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接器键槽231,一对轴连接器键槽231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所述轴键2111相配合,而另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所述丝杠键261相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9、机21为正反转电机。权利要求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1/5页4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用于对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上的插嵌针床插片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碾压,使插片槽的槽口端面处的材料朝着槽口的方向延展,阻止插嵌于插片槽中的针床插片窜出插片槽并且同时对针床插片定位。背景技术0002如从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设计与制造者所知之理,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业界也称针板)上加工有插片槽(业界习惯称插片槽为针床插片槽),在各插片槽内插嵌一枚针床插片。针床插片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并不限于由诸如CN2742。

10、000Y(针织横机的针床插片)、CN101250792A(针床插片)、CN101280487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CN300816000S(插片)和CN300689754S(针织横编机针板槽用插片)等等专利方案所公开。0003为了使针床插片可靠地定位于针床上的插片槽中,防止其在插片槽内窜动,并且保证在同一针床上的所有针床插片的位置规整划一,避免参差不齐,因此在针床插片的尾部的端面上通常设计有一V字形的缺口,对此可以由前述的CN2742000Y和CN101250792A等的图示结构所印证。当针床插片被插嵌于针床上的插片槽内后,便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人为地对针床上的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打击,使。

11、插片槽的槽口端面处的材料朝着薄弱的槽口方向延展,由延展的材料对针床插片定位,即对前述V字形缺口定位,以防止针床插片窜出槽口并且确保所述针床插片齐正一致地位于各自的插片槽内。0004上述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例如锤子使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敲碾对针床插片碾铆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劳动强度大;二是作业效率低下;三是容易损及针床。0005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消除上述欠缺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益于避免损及针床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

12、铆装置。0007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座、轴连接器、第一丝杠座、第二丝杠座和丝杠,第一丝杠座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的一端,而第二丝杠座固定在机座平台的另一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相对应,电机与电机固定座固定,并且该电机的电机轴伸展到电机固定座的电。

13、机固定座容腔内,电机固定座与第一丝杠座固定,说明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2/5页5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固定,丝杠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座容腔内,丝杠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上,并且探出第二丝杠座,轴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连接,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丝杠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的碾压机构以倾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上。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导杆和一移动座,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丝杠座上,而一对移动座。

14、导杆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移动座滑动地配设在一对导杆上,并且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在该移动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所述的碾压机构固定在倾斜面上。0010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碾压机构包括固定座、轴套、碾压轮轴、碾压轮、螺母座、手轮螺杆、手轮和弹簧,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上,轴套设置在固定座的固定座容腔内,碾压轮轴的一端置入于轴套的轴套腔内,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外,碾压轮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外的碾压轮轴的端部,螺母座与固定座朝向手轮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与螺母座螺纹配合,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座容腔内,手轮与手轮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弹簧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内,并且该弹簧的。

15、一端与所述的碾压轮轴朝向所述螺母座的一端的端面接触,而弹簧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座上,该弹簧支承座与所述轴套朝向所述手轮螺杆的一端的端面固定,手轮螺杆与弹簧支承座连接。0011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杆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各导杆垫块与移动座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各移动座导套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的垫块让位槽。0012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0013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固定座朝向所述的。

16、碾压轮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转动地限位块,而在轴套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0014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碾压轮轴上构成有一用于阻止碾压轮轴转动的限位滑动键,而在所述轴套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的部位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槽,限位滑动键与该限位滑动键槽相配合。0015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轴上突设有轴键,所述的丝杠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外的一端突设有丝杠键,所述的轴连接器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接器键槽,一对轴连接器键槽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与所述轴键相配合,而另一个轴连接器键槽与所述丝杠键相配。

17、合。0016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001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床的机座平台上配设了由动力传动机构、移动机构和碾压机构构成的针床碾压装置,因此,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并且连同碾压机构一起移动,由碾压机构对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碾压,使槽口部位的材料延展对插嵌在插片槽内的插片碾铆定位,既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又可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一致。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由工人手工作业,因此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说明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3/5页6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0019。

18、图2为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21请参见图1和图2,在图中给出了配置于机床上的一机座平台1,该机座平台1也可称为机床工作台,在该机座平台1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机座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的燕尾槽12,机座平台1上的燕尾槽12的作用属于公知技术,用于设置锁扣螺母(图中未示出)以便由锁扣螺母对工件5锁定(限定),本实施例。

19、给出的工件5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0022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机座平台1上配置有一动力传动机构2,优选而非限于的该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固定座22、轴连接器23、第一、第二丝杠座24、25和丝杠26,由图1所示,电机21用一组第一固定螺钉212以卧置状态与电机固定座22固定,而电机固定座22通过一组第二固定螺钉222与第一丝杠座24固定,并且还与机座平台1的端面固定,该电机固定座22具有一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前述的电机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并且在电机轴211的轴体上突设有一轴键2111。第一丝杠座24用第三固定螺钉241固定在机座平台。

20、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第二丝杠座25用第四固定螺钉251固定在机座平台1的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24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一、第二丝杠座24、25彼此处于同一直线上。丝杠26的一端(图1所示右端)通过第一轴承262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24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24,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在探出第一丝杠座24的该丝杠26的端部构成有一丝杠键261,丝杠26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通过第二轴承263转动地支承在第二丝杠座25上并且伸展到第二丝杠座25外。在伸展到第二丝杠座25外的丝杠26的端部(左端端部)用锁紧螺母264锁定。轴连接器23是中空的,位于。

21、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在轴连接器23的轴连接器腔的两端的腔壁上各开设有一轴连接器键槽231,右端的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前述的轴键2111固定连接,而左端的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前述的丝杠键261固定连接。0023前述的电机21为正反转电机,丝杠26的旋转方向与电机21的电机轴21的旋转方向亦步亦趋。0024在前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上配置有一移动机构3,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移动机构3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移动座导杆31和一移动座32,一对移动座导杆31彼此并行,并且各自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固定在第一丝杠座24上,而各自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固定在第二丝杠座25上。为了避免冗长的一对移动座导杆。

22、31的中部出现挠度,因此在前述的机座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31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固定有)导杆垫块11,而说明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4/5页7在一对移动座导杆31上并且在各自对应于导杆垫块11的部位开设有导杆固定连接孔311,各导杆固定连接孔311内配置有一第五固定螺钉3111,将第五固定螺钉3111旋至于导杆垫块11上的垫块连接孔111,从而将移动座导杆31与导杆垫块11连接,由导杆垫块11的支承而避免移动座导杆31产生挠度。移动座32可左右移动地滑动配合在移动座导杆31上,由图1所示,在移动座32的左、右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位置各用第六固定螺。

23、钉3222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322,藉由移动座导套322与移动座导杆31的滑动配合而使移动座32在一对移动座导杆31上实现向左或向右移动。为了避免移动座导套322与前述的导杆垫块11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因此移动座导套322具有一缺口,藉由该缺口构成为垫块让位槽3221,于是,移动座32不会因导杆垫块11的设置而受到阻碍。移动座32通过移动座螺母323与前述的丝杠26相配合,并且当丝杠26顺时针旋转时,移动座32向左移动,反之,当丝杠26作逆时针旋动时,则移动座32向右移动。由图所示,移动座32的上部并且朝向前述的工件5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321,该倾斜面321的倾斜角度为45。由于该倾斜面32。

24、的存在,因此下面即将描述的碾压机构4以倾斜设置方式固定在移动座32的倾斜面321上。0025请继续见图1和图2,优选面非绝对限于的碾压机构4(也可称碾铆机构或压铆机构)包括固定座41、轴套42、碾压轮轴43、碾压轮44、螺母座45、手轮螺杆46、手轮47和弹簧48,固定座41加调整垫板413并且用第七螺钉414与前述的移动座32的倾斜面321固定,该固定座41具有一固定座容腔411(图2示),并且在该固定座41朝向碾压轮44的一端端面上用第八固定螺钉4121固有一限位块412。轴套42与前述的固定座容腔411容配,更确切地讲该轴套42的一端置入于固定座容腔411内,另一端伸展到固定座容腔411。

25、外。并且在轴套42的外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槽422,该限位槽422的位置与前述的限位块412相对应,即,限位块412与限位槽422相配合,从而由限位块412起到阻止轴套42转动的作用。又,在轴套42的内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滑动键槽423。碾压力轮轴43与轴套42的轴套腔421相配合,并且探出轴套腔421,在碾压轮轴43的轴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限位滑动键槽423的位置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431,藉由该限位滑动键431键入限位滑动键槽423内,从而起到阻止碾压轮轴43转动的作用。碾压轮44用碾压轮销轴441枢轴设置(即转动地设置)在碾压轮轴43伸展到轴套42外的一端端部。螺母座45用第九固定螺钉451与固。

26、定座45朝向手轮47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46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在螺母座45上,一端伸展到前述的固定座腔411内,而另一端则固定手轮47。弹簧48设在轴套42的轴套腔421内,该弹簧48的一端与前述的碾压轮轴43朝向螺母座45的一端端面接触,即支承在碾压轮轴43的端面上,而弹簧48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承座481上,弹簧支承座481用第十固定螺钉4811与轴套42朝向螺母座45的一端端面固定。前述的手轮螺杆46伸展到固定座腔411内的一端与弹簧支承座481连接(图2示)。0026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叙述本发明的使用,在工件5即针床的插片槽内插嵌插片51后,并且使针床固定于机座平台1上,启动动力。

27、传动机构2的电机21工作,使丝杠26旋转,带动移动座32移动,由于碾压机构4搭载在移动座32的倾斜面321上,因此整个碾压机构4同样呈45倾斜,碾压机构4的碾压轮44与工件5(针床)的尾部的插片槽的槽口接触,在碾压机构4随移动座32移动的同时,由碾压轮44对槽口压迫,使槽口部位的材料朝向相对薄弱的槽的方向延展,对插片51尾端面上的V字形(形状可参见前述的CN2742000Y说明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5/5页8和CN101250792A)定位,即,延展的材料转移至V字形的缺口内,从而既对插片51碾铆定位,又保证工件5上的所有插片51齐整如一地插嵌并充分插至到插片槽的底部。碾压轮44的力度可通过对手轮47的顺逆旋转实现。说明书CN102303076ACN102303078A1/1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030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