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瓶盖。背景技术 瓶盖是食品与饮品包装重要的一环, 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具 有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 还具有防盗开启等安全性方面的功能, 因此广泛的应用在瓶 装产品上, 所以瓶盖为食品, 饮业, 酒业, 化工业, 制药业的上游产业, 是瓶容器包装之关键 性产品。
现有技术中针对酒类瓶盖开启安全性方面的性能的保证大多是 : 通过瓶盖外盖外 筒上的几个铝制连点来判断瓶盖是否开启过, 如图 1a, 图中示出了瓶子的瓶口部分 101、 内 盖 102 和内套 103, 以及与所述内盖 102 连接的飞边 1011, 所述瓶口由铝包裹, 其中, 与所 述瓶口 101 下半部分下铝套 1013 连接起来的连点 1012, 在未开启时, 所述内盖 102 的飞边 1011 位于下铝套 1013 里面。 如图 1b 所示, 在瓶盖开启后所述铝制连点 1012 断裂, 飞边 1011 从下铝套 1013 里面脱离出来。使用完后即使旋紧瓶盖, 飞边 1011 压到下铝套 1013 的开口 处, 不能进入, 瓶盖不能恢复未开启前的状态, 图 1c 示出了所述瓶盖开启又旋紧后的所述 飞边 1011 与所述下铝套 1013 的位置关系。
然而,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 由于所述飞边的从结构上来讲强度比较薄弱, 很容易被刀具等切除掉, 在所述飞边被切除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该瓶盖是否已被开启过, 从 而不能很好地保证瓶盖未被开启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盖, 以实现增强对瓶口未开启的安全性。
一种瓶盖, 用于封盖瓶子, 包括 : 上瓶盖、 与所述上瓶盖通过铝制连点连接的铝筒、 以及扣在所述瓶子的瓶口上的内套, 其中 :
所述内套设有一圈凸起, 所述铝制连点纵向贴合所述凸起设置。
所述瓶盖设有的内套扣在瓶口部位, 所述上瓶盖与铝筒之间的铝制连点贴合所述 内套的一圈凸起设置, 在瓶盖打开后, 所述铝制连点在旋转扭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因铝材的 收缩性质,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在内套的凸起位置作用下发生扩张形变, 使上瓶盖在 一定扭力作用下能完全脱离内套,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发生形变完全脱离内套后会因 为弹性收缩又恢复到之前的卷曲状态, 当再次旋紧瓶盖后,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与内 套上的凸起发生过盈干涉, 上瓶盖被内套上设置的凸起往上顶, 所述上瓶盖和内盖顶部产 生间隙, 使瓶盖与开启前的状态明显不同,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方面的安全性。 且由于 所述内套凸起部分一般质地坚硬, 不易破坏, 即使将所述内套凸起部分除去, 在除去后将很 明显地出现一圈空隙, 因而在外观上也能方便辨别出该瓶盖被开启过。
优选地, 所述铝制连点为多个。
多个铝制连点的设置为增强瓶盖的未开启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优选地, 所述内套还包括另一圈凸起, 与所述内套设置的凸起形成一圈凹槽, 所述 多个铝制连点纵向贴合所述两圈凸起设置并陷入所述凹槽中。
该实施方式是将所述铝制连点贴合凹槽设置, 目的在于, 在瓶盖开启时, 所述铝制 连点断裂点保留在所述凹槽内, 开启时不易与手接触, 预防在瓶盖开启时断裂的铝制连点 划破手, 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优选地, 所述上瓶盖为铝制上瓶盖, 与所述铝筒一体化成型, 通过切割, 在所述上 瓶盖与所述铝筒之间形成铝制连点。
该实施方式采用所述上瓶盖与铝筒的一体化结构, 该结构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优选地, 所述瓶盖还包括 : 对所述上瓶盖起支撑定型作用的内盖。
所述上瓶盖在铝材质的情况下, 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影响瓶盖的外形美观, 因此所述内盖对其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 所述瓶盖还包括 : 与所述内套相连接的, 扣于所述瓶子的瓶口内的内塞, 所述内塞用于密封所述瓶口。所述内塞的设置适用于酒类包装使用, 保证了酒类饮品不会 挥发。
优选地, 所述铝制上瓶盖与所述铝筒分别为铝材 8011-H16。 所述铝材 8011-H16 其质地柔软, 可塑性强, 是瓶盖制造时优选的材料。
优选地, 所述内盖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盖。
优选地, 所述内套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套。
优选地, 所述内塞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塞。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瓶盖设有的内套扣在瓶口部 位, 所述上瓶盖与铝筒之间的铝制连点贴合所述内套的一圈凸起设置, 在瓶盖打开后, 所述 铝制连点在旋转扭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因铝材的收缩性质,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在内 套的凸起位置作用下发生扩张形变, 使上瓶盖在一定扭力作用下能完全脱离内套, 所述铝 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发生形变完全脱离内套后会因为弹性收缩又恢复到之前的卷曲状态, 当 再次旋紧瓶盖后,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与内套上的凸起发生过盈干涉, 上瓶盖被内套 上设置的凸起往上顶, 所述上瓶盖和内盖顶部产生间隙, 使瓶盖与开启前的状态明显不同,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方面的安全性 ; 且由于所述内套凸起部分一般质地坚硬, 不易破 坏, 即使将所述内套凸起部分除去, 在除去后将很明显地出现一圈空隙, 因而在外观上也能 方便辨别出该瓶盖被开启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a 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瓶盖示意图 ;
图 1b 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瓶盖开启时连点断裂结构示意图 ;
图 1c 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瓶盖开启后又旋紧后的铝制连点部位示意图 ;
图 2a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 2b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c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瓶盖开启后又旋紧的铝制连点部位结构示意图 ; 图 3a 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瓶盖结构示意图 ; 图 3b 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c 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瓶盖开启后又旋紧的铝制连点部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盖, 以实现增强对瓶口未开启的安全性。
图 2a 为一种瓶盖的结构, 图 2b 为瓶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c 为该种瓶盖开 启候又旋紧时的铝制连点部位结构示意图, 结合所述图 2a、 所述图 2b 和所述图 2c 进行说 明, 所述图 2a 中的瓶盖包括 :
上瓶盖 201、 与所述上瓶盖 201 通过铝制连点 202 连接的铝筒 203、 以及扣在所述 瓶子的瓶口 206 上的内套 205, 其中 :
所述内套 205 设有一圈凸起 204, 所述铝制连点 202 纵向贴合地设置在所述凸起 204 上。
所述瓶盖设有的内套 205 扣在瓶口 206 部位, 所述上瓶盖 201 与铝筒 203 之间的 铝制连点 202 贴合所述内套 205 的一圈凸起 204 设置, 在瓶盖打开后, 结合图 2b 和图 2c 进 行说明, 所述铝制连点 202 在旋转扭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因铝材的收缩性质, 所述铝制连点 202 朝内的卷曲 2023 在内套 205 的凸起 204 位置作用下发生扩张形变, 使上瓶盖 201 在一 定扭力作用下能完全脱离内套 205, 所述铝制连点 202 朝内的卷曲 2023 发生形变完全脱离 内套 205 后会因为弹性收缩又恢复到之前的卷曲状态, 当再次旋紧瓶盖后, 如图 2c 所示, 所 述铝制连点 202 朝内的卷曲与内套 205 上的凸起 204 发生过盈干涉, 上瓶盖 201 被内套 205 上设置的凸起 204 往上顶, 所述上瓶盖 201 和内盖 205 顶部产生间隙, 使瓶盖与开启前的状 态明显不同,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方面的安全性 ;
另外, 在图 2b 中, 在瓶盖被开启后, 所述铝制连点 202 断裂, 图中示出了所述铝制 连点断裂后分为了与上瓶盖 201 连在一起的断裂连点 2021 和与所述铝筒 203 连在一起的 断裂连点 2022。
且由于所述内套 205 凸起 204 一般质地坚硬, 不易破坏, 即使将所述内套凸起 204 除去, 在除去后将很明显地出现一圈空隙, 因而在外观上也能方便辨别出该瓶盖被开启过。
需要说明的是 : 所述铝制连点为多个, 多个铝制连点的设置为增强瓶盖的未开启 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参考, 图中以其中的铝制连点 202 进行说明, 其他铝制连点不再一一图 示及说明。
作为优选, 所述内盖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盖 ; 所述内套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套 ; 所述内塞具体为聚乙烯塑料内塞。需要明确的是, 所述聚乙烯塑料是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安全标准的材料,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 但并不局限于所该种材料, 其他的材料不再在 此一一列举说明。
图 3a 又一种瓶盖的结构, 图 3b 为瓶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3c 为该种瓶盖开 启后又旋紧时的铝制连点部位结构示意图, 结合所述图 3a、 所述图 3b 和所述图 3c 进行说 明, 图 3a 中, 所述瓶盖包括 :
上瓶盖 301、 与所述上瓶盖 301 通过铝制连点 302 连接的铝筒 303、 以及扣在所述 瓶子的瓶口 306 上的内套 305, 其中 :
所述内套 305 设有一圈凸起 304, 所述铝制连点 302 纵向贴合地设置在所述凸起 304 上, 所述内套 305 还包括另一圈凸起 307, 与所述内套 303 设置的凸起 304 形成一圈凹 槽 308, 所述多个铝制连点 302 纵向地贴合地设置在所述凸起 304 以及所述另一圈凸起 307 并陷入所述凹槽 308 中。
需要说明的是 : 所述上瓶盖 301 为铝制上瓶盖, 与所述铝筒 303 一体化成型, 通过 切割, 在所述上瓶盖 301 与所述铝筒 303 之间形成铝制连点 302。
图中还示出了 : 对所述铝制上瓶盖 301 起支撑定型作用的内盖 309, 所述上瓶盖在 铝材质的情况下, 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影响瓶盖的外形美观, 因此所述内盖对其起到 支撑保护的作用。 在瓶盖打开后, 如图 3b 所示, 图中示出了所述铝制连点断裂后分为了与上瓶盖 301 连在一起的断裂连点 3021 和与所述铝筒 303 连在一起的断裂连点 3022。
结合图 3b 与图 3c 进行说明, 所述铝制连点 302 在旋转扭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因铝 材的收缩性质, 所述铝制连点 302 朝内的卷曲 3023 在内套 205 的凸起 304 位置作用下发生 扩张形变, 使上瓶盖 301 在一定扭力作用下能完全脱离内套 305, 所述铝制连点 302 朝内的 卷曲 3023 发生形变完全脱离内套 305 后会因为弹性收缩又恢复到之前的卷曲状态, 当再 次旋紧瓶盖后, 如图 3c 所示, 所述铝制连点 202 朝内的卷曲 3023 与内套 305 上的凸起 304 发生过盈干涉, 上瓶盖 301 被内套 305 上设置的凸起 304 往上顶, 所述上瓶盖 301 和内盖 305 顶部产生间隙, 使瓶盖与开启前的状态明显不同,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方面的安全 性;
本实施例中, 将所述铝制连点 302 贴合凹槽 308 设置, 在所述铝制连点 302 出现朝 向所述凸起的蜷曲 3023, 可轻松地判定该瓶盖被开启过,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方面的 安全性 ; 且在瓶盖开启时, 所述铝制连点 302 断裂点保留在所述凹槽 308 内, 开启时不易与 手接触, 预防在瓶盖开启时断裂的铝制连点 302 划破手, 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该实施方式采用所述上瓶盖与铝筒的一体化结构, 该结构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图 3b 中还示出了, 与所述内套相连接的内塞 310。
所述内塞的设置适用于酒类包装使用, 保证了酒类饮品不会挥发。
综上所述 :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瓶盖设有的内套扣在瓶口部位, 所述上瓶盖与铝筒之间的 铝制连点贴合所述内套的一圈凸起设置, 在瓶盖打开后, 所述铝制连点在旋转扭力作用下 发生断裂, 因铝材的收缩性质,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在内套的凸起位置作用下发生扩 张形变, 使上瓶盖在一定扭力作用下能完全脱离内套, 所述铝制连点朝内的卷曲发生形变 完全脱离内套后会因为弹性收缩又恢复到之前的卷曲状态, 当再次旋紧瓶盖后, 所述铝制
连点朝内的卷曲与内套上的凸起发生过盈干涉, 上瓶盖被内套上设置的凸起往上顶, 所述 上瓶盖和内盖顶部产生间隙, 使瓶盖与开启前的状态明显不同, 从而增强了该瓶盖未开启 方面的安全性 ; 且由于所述内套凸起部分一般质地坚硬, 不易破坏, 即使将所述内套凸起部 分除去, 在除去后将很明显地出现一圈空隙, 因而在外观上也能方便辨别出该瓶盖被开启 过。同时, 该瓶盖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 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