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74098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3653.0

申请日:

2010.03.10

公开号:

CN101824314A

公开日:

2010.09.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9K 8/588申请日:20100310授权公告日:20130508终止日期:201603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8/588申请日:20100310|||公开

IPC分类号:

C09K8/588; C09K8/52; C08F220/18

主分类号:

C09K8/588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明人:

陈艳玲; 王家松; 李海军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偶氮二乙丁腈和甲苯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甲苯做溶剂;所述丙烯酸高级酯是由丙烯酸、C16~C22高级醇、磺酸类催化剂和酚类阻聚剂制得;所述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是由甲基丙烯酸酯和二胺制得。该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效果好、普适性强、无污染,使用条件宽,可同时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偶氮二乙丁腈和甲苯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甲苯做溶剂;
所述丙烯酸高级酯是由丙烯酸、C16~C22高级醇、磺酸类催化剂和酚类阻聚剂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与C16~C22高级醇的摩尔比=1.1∶1~1.5∶1,磺酸类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5%~0.8%,酚类阻聚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3%~0.5%;
所述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是由甲基丙烯酸酯和二胺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甲基丙烯酸酯与二胺的摩尔比为2∶1~3∶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丙烯酸高级酯的制备:按照丙烯酸与C16~C22高级醇的摩尔比为1.1∶1~1.5∶1,磺酸类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5%~0.8%,酚类阻聚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3%~0.5%,准备原料;将C16~C22高级醇加热到60~80℃,使C16~C22高级醇全部熔融,再依次加入分子筛、酚类阻聚剂、丙烯酸和磺酸类催化剂,搅拌下,110~130℃反应6~8h,反应结束;移去分子筛,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无色,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丙烯酸高级酯;
2)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的制备:按照甲基丙烯酸酯与二胺的摩尔比为2∶1~3∶1,选取甲基丙烯酸酯和二胺,将甲基丙烯酸酯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将二胺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于氮气保护下,并在室温搅拌下,将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滴加到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中,滴毕,搅拌6~8h,升温至40~60℃反应4~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未反应物,得到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
3)按照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使用甲苯做溶剂,准备原料;于氮气保护下,将甲苯、丙烯酸高级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偶氮二乙丁腈混合,搅拌下,65~75℃反应6~8h;冷却,用甲醇析出聚合物,干燥,得到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酚类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类催化剂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萘磺酸。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胺为乙二胺或丙二胺。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10wt%。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干燥为50℃真空干燥3~5h。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的浓度为10~30wt%。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的浓度为10~20wt%。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而且分布广泛,但在稠油开采和集输等生产技术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等。
油溶性降粘剂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稠油的凝点以及粘度,使稠油的结构变得松散,改善其流动性,而且可以避免乳化降粘带来的后处理问题,因此使用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是一种解决稠油开采和输送等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油溶性降粘剂的研究已经由二元共聚物发展到三元、四元共聚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烯烃共聚物和不饱和羧酸烷基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然而,现有的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效果偏低、普适性较差,且大部分仅作为流动性改进剂用于稠油的输送。
目前,在我国的某些油田如塔河油田,其稠油不仅重质组分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极高,是国内罕见的特超稠油,而且井深达5000多米,开采难度极大,国内外其它浅层稠油油藏的开采方式如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等都不适合其稠油的开采,而与其相比,井筒掺稀油降粘是一种适合且有效的开采方法,但随着开采规模的加大,稀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寻求一种既能降低稀油的加入量,又能满足稠油开采需要的油溶性降粘剂,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该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好,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兼具稠油开采和集输功能的油溶性降粘剂。为提高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和普适性,引入极性基团和长链烷基,其引入的酰胺极性基团可吸附在蜡晶表面,阻止蜡晶生长,且能够借助强的氢键作用、渗透及分散作用进入胶质和沥青质片状分子之间,部分拆散平面重叠堆砌而成的聚集体,进而起到降粘的作用;引入的不同长链的烷基能够增强油溶性降粘剂的普适性并阻止蜡晶的形成,从而起到降粘和降凝的双重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偶氮二乙丁腈和甲苯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引发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甲苯做溶剂;
所述丙烯酸高级酯是由丙烯酸、C16~C22高级醇、磺酸类催化剂和酚类阻聚剂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与C16~C22高级醇的摩尔比=1.1∶1~1.5∶1,磺酸类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5%~0.8%,酚类阻聚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3%~0.5%;
所述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是由甲基丙烯酸酯和二胺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甲基丙烯酸酯与二胺的摩尔比为2∶1~3∶1。
上述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丙烯酸高级酯的制备:按照丙烯酸与C16~C22高级醇的摩尔比为1.1∶1~1.5∶1,磺酸类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5%~0.8%,酚类阻聚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和C16~C22高级醇总质量的0.3%~0.5%,准备原料;将C16~C22高级醇加热到60~80℃,使C16~C22高级醇全部熔融,再依次加入分子筛、酚类阻聚剂、丙烯酸和磺酸类催化剂,搅拌下,110~130℃反应6~8h,反应结束;移去分子筛,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无色,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丙烯酸高级酯;
2)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的制备:按照甲基丙烯酸酯与二胺的摩尔比为2∶1~3∶1,选取甲基丙烯酸酯和二胺,将甲基丙烯酸酯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将二胺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于氮气保护下,并在室温搅拌下,将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滴加到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中,滴毕,搅拌6~8h,升温至40~60℃反应4~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无水甲醇)和未反应物,得到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淡黄色液体);
3)按照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使用甲苯做溶剂,准备原料;于氮气保护下,将甲苯、丙烯酸高级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偶氮二乙丁腈混合,搅拌下,65~75℃反应6~8h;冷却,用甲醇析出聚合物,干燥,得到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酚类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磺酸类催化剂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萘磺酸。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二胺为乙二胺或丙二胺。
按上述方案,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10wt%。
按上述方案,步骤1)所述的干燥为50℃真空干燥3~5h。
按上述方案,步骤2)所述的溶有甲基丙烯酸酯的无水甲醇溶液的浓度为10~30wt%。
按上述方案,步骤2)所述的溶有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的浓度为10~20wt%。
本发明通过引入不同的极性基团和长链烷基,用以提高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和普适性。其中单体丙烯酸高级酯提供的长链烷基能增强油溶性降粘剂的普适性,并阻止蜡晶的形成,有效降凝降粘;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提供的酰胺基具有强极性,有利于与沥青质组分相结合形成氢键,起到降粘的作用;苯乙烯能够提高聚合物分子的芳香度和对稠油中芳香烃的亲和性,提高聚合物分子在油中的溶解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降粘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效果好、普适性强、无污染,使用条件宽,可同时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从而可大量减少稀油的用量,市场前景较大。在50℃,用量为0.15wt%时,本发明制备的油溶性降粘剂可使粘度介于25000~30000mPa·S的稠油的降粘率达90%以上;在用量为0.06wt%时,可使粘度介于3000~4500mPa·S的外输稠油粘度降低至1500mPa·S以下。
2.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丙烯酸∶十六醇(C16高级醇)的摩尔比=1.1∶1,对甲苯磺酸加入量为丙烯酸和十六醇总质量的0.5%,对苯二酚加入量为丙烯酸和十六醇总质量的0.3%,选取丙烯酸9.9g、十六醇30.3g、对甲苯磺酸0.2g和对苯二酚0.12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十六醇,加热到60℃,使十六醇全部熔融,再依次加入分子筛,对苯二酚、丙烯酸和对甲苯磺酸,搅拌下,110℃反应6h,反应结束;移去分子筛,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无色(表示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5g),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50℃真空干燥3h,得到丙烯酸十六醇酯(丙烯酸高级酯);
2)按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胺(摩尔比)=2∶1,选取甲基丙烯酸甲酯20.0g和乙二胺6.0g,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10wt%的溶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将乙二胺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10wt%的溶有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溶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室温搅拌下,将溶有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即四口烧瓶中,滴加速率约1滴/秒),滴毕,搅拌6h,45℃反应4h,减压蒸除溶剂和未反应物,得淡黄色液体即为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
3)按丙烯酸十六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苯乙烯(摩尔比)=5∶3∶2,偶氮二乙丁腈加入量为丙烯酸十六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选取丙烯酸十六醇酯29.7g、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11.8g、苯乙烯4.2g和偶氮二乙丁腈0.23g,采用甲苯为溶剂;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甲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和偶氮二乙丁腈,搅拌下,65℃反应6h;冷却至室温,用甲醇析出聚合物,50℃真空干燥过夜,即制得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
应用:
1.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在加热时,于塔河A-12区原油中掺入稀油(塔河A-12区原油为80g,稀油为20g),作为评价油,其粘度在50℃时为298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浓度为30wt%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5wt%的比例加入到该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得其粘度为260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降粘率为91.2%。
2.在稠油输送中的应用:以塔河A-12区的外输稠油为评价油,其50℃时粘度为36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浓度为30wt%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2wt%的比例加入到上述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其粘度为98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
实施例2: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丙烯酸∶十八醇(摩尔比)=1.2∶1,萘磺酸加入量为丙烯酸和十八醇总质量的0.6%,叔丁基邻苯二酚加入量为丙烯酸和十八醇总质量的0.4%,选取丙烯酸10.8g、十八醇33.8g、萘磺酸0.27和叔丁基邻苯二酚0.18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十八醇,加热到65℃,使十八醇全部溶解,再依次加入分子筛、叔丁基邻苯二酚、丙烯酸和萘磺酸,搅拌下,120℃反应7h,反应结束;移去分子筛,减压蒸除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7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无色,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酯层为中性,50℃真空干燥4h,得丙烯酸十八醇酯;
2)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二胺(摩尔比)=2.5∶1,选取甲基丙烯酸甲酯25.0g和丙二胺7.4g,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20wt%的溶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将丙二胺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15wt%的溶有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溶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室温搅拌下,将溶有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即四口烧瓶中,滴加速率约1滴/秒),滴毕,继续搅拌7h,55℃反应5h,减压蒸除无水甲醇和未反应物,得淡黄色液体即N,N′-二(甲基丙烯酰)丙二胺;
3)按丙烯酸十八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丙二胺∶苯乙烯(摩尔比)=4.5∶2.5∶3,偶氮二乙丁腈加入量为丙烯酸十八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丙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1.5%,选取丙烯酸十八醇酯32.5g、N,N′-二(甲基丙烯酰)丙二胺11.6g、苯乙烯6.9g和偶氮二乙丁腈0.76g,采用甲苯作溶剂;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甲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丙二胺和偶氮二乙丁腈,搅拌下,70℃反应7h;冷却至室温,用甲醇析出聚合物,50℃真空干燥过夜即得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
应用:
1.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在加热时,于塔河A-12区原油中掺入稀油(塔河A-12区原油为80g,稀油为20g),作为评价油,其粘度在50℃时为300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30%(wt%)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5wt%的比例加入到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得其粘度为280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降粘率为90.7%。
2.在稠油输送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百口泉外输稠油为评价油,其50℃时粘度为30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30%(wt%)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2wt%的比例加入到上述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其粘度为110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
实施例3: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丙烯酸∶二十二醇(摩尔比)=1.4∶1,苯磺酸加入量为丙烯酸和二十二醇总质量的0.8%,对苯二酚加入量为丙烯酸和二十二醇总质量的0.5%,选取丙烯酸12.6g、二十二醇40.8g、苯磺酸0.43g和对苯二酚0.27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二十二醇,加热到70℃,使二十二醇全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分子筛、对苯二酚、丙烯酸和苯磺酸,搅拌下,130℃反应8h,反应结束;移去分子筛,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无色,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50℃真空干燥5h得丙烯酸二十二醇酯;
2)按甲基丙烯酸乙酯∶乙二胺(摩尔比)=3∶1,选取甲基丙烯酸乙酯34.2g和乙二胺6.0g,将甲基丙烯酸乙酯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30wt%的溶有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将乙二胺溶入无水甲醇中配成浓度为20wt%的溶有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溶有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室温搅拌下,将溶有乙二胺的无水甲醇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即四口烧瓶中,滴加速率约1滴/秒),滴毕,继续搅拌8h,60℃反应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未反应物,得淡黄色液体即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
3)按丙烯酸二十二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苯乙烯(摩尔比)=4∶2∶4,偶氮二异丁腈加入量为丙烯酸二十二醇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2%,选取丙烯酸二十二醇酯38.1g、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9.8g、苯乙烯10.4g和偶氮二异丁腈1.2g,采用甲苯做溶剂;于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保护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甲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乙二胺和偶氮二异丁腈,搅拌下,75℃反应8h;冷却至室温,用甲醇析出聚合物,50℃真空干燥过夜,即得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
应用:
1.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在加热时,于塔河A-12区原油中掺入稀油(塔河A-12区原油为80g,稀油为20g),作为评价油,其粘度在50℃时为250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30%(wt%)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5wt%的比例加入到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得其粘度为240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降粘率为90.4%。
2.在稠油输送中的应用:以塔河TK-1065外输稠油为评价油,其50℃时粘度为4500mPa·S(即降粘前的粘度)。将30wt%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的二甲苯溶液按评价油0.2wt%的比例加入到上述评价油中,50℃搅拌混合均匀,测其粘度为1480mPa·S(即降粘后的粘度),满足稠油开采和输送的要求。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具体原料,以及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偶氮二乙丁腈和甲苯制得,各原料的配比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45)(23)(24),偶氮二乙丁腈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高级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2,甲苯做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