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5740347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7355.0

申请日:

2008.12.29

公开号:

CN101770304A

公开日:

2010.07.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公布日:201007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08122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以靓; 王子铭; 辛哲宏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一挠性显示面板与一压电式触控面板。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仅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触控式显示装置可在不降低显示亮度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触控功能及可挠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挠性显示面板;以及 一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挠性显示面板为反射式挠性显示面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挠性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微机电显示面板或电润湿显示面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压电式触控面板为圆形或多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压电式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下方;以及 多个压电感测器,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塑胶、玻璃或不锈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个支撑柱,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压电感测器包括压敏电阻。
9: 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挠性显示面板;以及 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一压电式触控面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 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粘着层; 将该第一基板藉由该粘着层粘着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 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 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 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形成一粘着层; 将该第一基板藉由该粘着层粘着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 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 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 在该挠性显示面板下方粘着一基材; 移除部分的该基材,以在该挠性显示面板下方形成一第一基板; 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 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除部分的该基材的方法包括: 切割该基材; 以激光照射欲移除的部分该基材;以及 移除受激光照射的部分该基材。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说明书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挠性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反射型显示装置是依赖外来光源以达显示效果,因此其可减少消耗背光系统所使用的能量,而较适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又,在现有的可携式电子产品中,为便于使用,其显示装置大都设有触控面板(Touch Panel)。

    在显示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触控面板包括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压电式触控面板。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或电容式触控面板通常是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因此对于反射型显示装置来说,外界的光线需经过电阻式触控面板或电容式触控面板才可进入显示面板,而显示面板所反射的光线亦需经过电阻式触控面板或电容式触控面板才可出射至显示面板外以显示画面。然而,由于电阻式触控面板或电容式触控面的透光率一般仅在80%一92%之间,其将使得反射型显示装置的亮度难以提升。

    为此,现有习知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大多是使用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的压电式触控面板(Piezoelectric Touch Panel),以避免显示面板所反射的光线经过压电式触控面板出射,从而降低光能量损失,并提升反射型显示装置的亮度。但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是以刚性基板作为压电感测器的固定载板,因此现有习知配置有压电式触控面板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并不具可挠性,实与现今显示装置的轻薄、短小且易携带的发展趋势不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触控式显示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在不损及亮度的情况下具有可挠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不损及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亮度的前提下,制造出具可挠性的触控式显示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挠性显示面板;以及一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挠性显示面板为反射式挠性显示面板。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挠性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微机电显示面板或电润湿显示面板。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压电式触控面板为圆形或多边形。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压电式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下方;以及多个压电感测器,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塑胶、玻璃或不锈钢。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更包括多个支撑柱,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压电感测器包括压敏电阻。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地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挠性显示面板;以及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一压电式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粘着层;将该第一基板藉由该粘着层粘着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形成一粘着层;将该第一基板藉由该粘着层粘着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在部分的该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该压电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在该挠性显示面板下方粘着一基材;移除部分的该基材,以在该挠性显示面板下方形成一第一基板;在一第二基板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以及将配置有该些压电感测器的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移除部分的该基材的方法包括:切割该基材;以激光照射欲移除的部分该基材;以及移除受激光照射的部分该基材。

    前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在将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支撑柱,且该些支撑柱在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组立后,是抵持于该挠性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一挠性显示面板与一压电式触控面板,其中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先提供一挠性显示面板,然后再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一压电式触控面板。

    在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中,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仅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挠性显示面板没有与压电式触控面板结合的部分即可被弯曲,使得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具有可挠性。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是将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当光线从外界射入挠性显示面板或由挠性显示面板出射时,均无需经过压电式触控面板,所以能够避免光线在穿透压电式触控面板时造成能量损失,进而改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此外,本发明是将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挠性显示面板没有与压电式触控面板结合的部分即可被弯曲,使得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具有可挠性,从而使得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可满足可携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且具可挠性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一挠性显示面板与一压电式触控面板。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仅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触控式显示装置可在不降低显示亮度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触控功能及可挠性。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2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2D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图1触控式显示装置的挠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示意图。

    图6A至图6D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在制造流程中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粘着层形成于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在部分制造流程中的剖面图。

    10:触控式显示装置        12:挠性显示面板

    122:上表面               124:下表面

    13:粘着层                14:压电式触控面板

    141:激光                 142:第一基板

    1420:基材            1422:第一部分基材

    1424:第二部分基材    144:第二基板

    146:压电感测器       14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触控式显示装置10包括挠性显示面板12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其中压电式触控面板14是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

    承上述,挠性显示面板12可为反射式挠性显示面板,例如电泳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Cholesteric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微机电显示面板(MEMS DisplayPanel)或电润湿显示面板(Electrowetting Display Panel)。而且,挠性显示面板12具有相对的上表面122与下表面124,其中上表面122即为挠性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

    本实施例的压电式触控面板14包括第一基板142、第二基板144及多个压电感测器146,其中第一基板142是配置于第二基板144上方,并邻近于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表面124。压电感测器146则是配置于第一基板142与第二基板144之间。详细来说,第一基板142与第二基板144的材质可为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酚醛塑胶、玻璃或不锈钢。另外,压电感测器146可包括压敏电阻(Force SensitiveResistor)。

    特别的是,本实施例的压电式触控面板14还可包括多个支撑柱148,其是抵持于挠性显示面板12与第二基板144之间,用以维持挠性显示面板12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之间的间距,以避免压电式触控面板14在未受到压触力时,即因挠性显示面板12的重力而使压电感测器146产生不适当的作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压电式触控面板14与挠性显示面板12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及面积比例。如图2A至图2D所示,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面积可以约略等于或小于挠性显示面板12的面积的1/2,且其可以任意地对应于局部的挠性显示面板12。或者,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面积也可以大于挠性显示面板12的面积的1/2,本发明并未在此作任何限制。

    此外,虽然前述实施例均以四边形的压电式触控面板14为例作说明,但实际上本发明并不限定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形状,其也可以是呈圆形或其他多边形,如图3及图4所示。

    在触控式显示装置10中,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14位于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因此当光线从外界射入挠性显示面板12或由挠性显示面板12出射时,均无需经过压电式触控面板14,所以能够避免光线在穿透压电式触控面板14时造成能量损失,进而改善触控式显示装置10的显示亮度。

    此外,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14仅配置于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因此即使压电式触控面板14是由刚性基板构成,挠性显示面板12未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结合的部分亦可被弯曲,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触控式显示装置10即可满足可携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为使熟习此技艺者更加了解本发明,以下将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说明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请参见图6A至图6D,其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显示装置在部分制造流程中的剖面图。请先参照图6A,首先提供具有相对的上表面122与下表面124的挠性显示面板12。

    然后,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形成一压电式触控面板14。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形成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方法例如是先在一第一基板142上形成一粘着层13,如图6B所示。接着,将第一基板142藉由粘着层13粘着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如图6C所示。

    当然,熟习此技艺者应该知道,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是将粘着层13形成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的下方,如图7所示,然后再如图6C所示地将第一基板142与此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12相黏合。

    请参照图6D,在一第二基板144上配置多个压电感测器146。其中,这些压电感测器如前文所述,其可以包括压敏电阻。特别的是,为了维持挠性显示面板12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还在第二基板144上配置多个支撑柱148。最后,将配置有压电感测器146的第二基板144与第一基板142组立,以形成压电式触控面板14。其中,支撑柱148是抵持于挠性显示面板12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第二基板144之间。而挠性显示面板12与压电式触控面板14即组成本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装置10,如图1所示。

    请参见图1与图8A至图8C,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形成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方法还可以是先在挠性显示面板12下方粘着一基材1420,如图8A所示。接着,移除部分的基材1420,以在挠性显示面板12下方形成一第一基板142。其中,本实施例是用例如激光分离的技术移除部分的基材1420。详细来说,移除部分的基材1420的方法是先对基材1420进行切割,以将基材1420切割为第一部分基材1422与第二部分基材1424两部分,如图8B所示。然后,利用激光照射欲移除的第一部分基材1422,以使第一部分基材1422从挠性显示面板12上脱离,如图8C所示。接着,移除受激光照射的第一部分基材1422,而其余仍粘着于挠性显示面板12的第二部分基材1424即为第一基板142。

    形成压电式触控面板14的后续制造工艺如前述实施例的图6D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一挠性显示面板与一压电式触控面板。压电式触控面板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由于压电式触控面板仅配置在部分的挠性显示面板的下方,因此触控式显示装置可在不降低显示亮度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触控功能及可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