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74033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47837.5

申请日:

2009.12.31

公开号:

CN101827015A

公开日:

2010.09.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L 12/56申请公布日:201009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56申请日:20091231|||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56; H04L29/08; G06F17/30

主分类号:

H04L12/56

申请人: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树成; 胡正东

地址:

200136 上海市金桥路1398号金台大厦10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代理人:

章蔚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系统是基于连接于信令网等的若干节点组成的通信网,还包括若干台分布式智能数据库装置和一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其中:分布式智能数据库装置,实时分析处理流经该装置的信令消息,执行对信令消息中敏感字段的属性查询、更改、统计等操作;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集中登记和管理敏感字段并执行与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同步工作。本发明突破了现有集中数据库查询等系统的技术局限,避免了通信系统的单点故障、查询时延过长和单节点系统负荷过高等系统瓶颈,保证了通信服务质量,以较少的投入,达到独立于现有通信网,快速稳妥有效地实现新业务的部署,促进通信网络的发展演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它基于连接于信令网的若干交换节点和接入节点组成的通信网,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若干台连接于上述网络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和一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其中: 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连接于信令网需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及业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用于实时分析处理流经该装置的信令消息,执行对信令消息中敏感字段的属性查询、更改、统计操作,其中敏感字段包括用户号码、设备号码、信令点编码、节点ID、MAC地址、IP地址、ATM地址,根据业务要求,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与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相连,用于集中登记和管理业务信息,以及相应的敏感字段值,并对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实施同步修改,完成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是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实体,实现业务数据的管理,对所述的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同步数据更新,完成所述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所述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同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基于一信令消息处理装置,该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
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串接或端接于信令网需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及业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常驻于嵌入式设备内存中,查询速度快。
7: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由消息处理装置根据对流经的信令消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业务要求解码得到敏感字段,并以此作为关键域查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相应数据表,并根据查询结果,若需实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处理,则进行消息内容变更; 然后,对信令消息按消息的目的地进行传递。

说明书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中,新业务的快速有效部署,是运营商取得市场先机、获得最大利润的保障。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化定制业务涌现出来,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量变得越来越大,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查询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业务的提供与承载网无关联是通信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而业务的部署总是和数据库关系密切,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新业务,传统的方式通常是集中部署业务数据库系统,达到对多种业务支持和拓展的目的。虽然通常采用主备数据库的工作方式,增加系统可用性,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采用商用数据库,查询效率较低;由于接续段的增加而增加接续时延;虽然采用主备工作方式,但是由于有着复杂的业务逻辑和网络配合,往往可用性仍然达不到要求。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是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参考模型。作为一个概念性框架,它是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和应用软件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标准。现在此模型已成为计算机间和网络间进行通信的主要结构模型。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网络通信协议的结构都是基于OSI模型的。OSI将通信过程定义为七层,每一层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分配到各层的任务能够独立地执行。这样使得变更其中某层提供的方案时不影响其他层。

    图1示出了典型OSI七层模型。它的每一层都具有清晰的特征,基本来说,第七至第四层处理数据源和数据目的地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而第三至第一层处理网络设备间的通信。另外,OSI模型的七层也可以划分为两组:上层(层7、层6和层5)和下层(层4、层3、层2和层1)。OSI模型的上层处理应用程序问题,并且通常只应用在软件上。最高层,即应用层是与终端用户最接近的。OSI模型的下层是处理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应用在硬件和软件上。最底层,即物理层是与物理网络媒介最接近的,并且负责在媒介上发送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数据库集中部署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独立于现役通信网,不增加现有网络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方便、快速、安全、有效地部署新业务。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之一的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它基于连接于信令网的若干交换节点和接入节点组成的通信网,其中:该系统还包括若干台连接于上述网络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和一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其中:

    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连接于信令网需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及业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用于实时分析处理流经该装置的信令消息,执行对信令消息中敏感字段的属性查询、更改、统计操作,其中敏感字段包括用户号码、设备号码、信令点编码、节点ID、MAC地址、IP地址、ATM地址,根据业务要求,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与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相连,用于集中登记和管理业务信息,以及相应的敏感字段值,并对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实施同步修改,完成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

    上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中:所述的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是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实体,实现业务数据的管理,对所述的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同步数据更新,完成所述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

    上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中:所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所述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同步。

    上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基于一信令消息处理装置,该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

    上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串接或端接于信令网需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及业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

    上述的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常驻于嵌入式设备内存中,查询速度快。

    本发明之二的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方法,其中,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由消息处理装置根据对流经的信令消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业务要求解码得到敏感字段,并以此作为关键域查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相应数据表,并根据查询结果,若需实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处理,则进行消息内容变更;

    然后,对信令消息按消息的目的地进行传递。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在不对现有通信网络结构进行改造的前提下,独立部署在通信网络中,方便地为网络增加数据引擎,达到快速部署业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OSI定义的网络七层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无信令点的方式串接在传统七号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有信令点的方式端接在传统七号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无MAC地址的方式串接在IP承载的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有MAC地址的方式端接在IP承载的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无ATM地址的方式串接在ATM承载网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一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以有ATM地址的方式端接在ATM承载网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一的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它基于由连接于七号信令网、IP承载的信令网、ATM承载的信令网以及帧中继承载的信令网等的若干交换节点和接入节点组成的通信网,其中交换节点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信令转节点(STP)、信令网关(SG)、软交换(S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呼叫服务器(CS)、媒体网关(MGW)、媒体网关控制器(MGC)、应用服务器(AS)、市话端局、汇接局、关口局、长途局、业务交换点等;接入节点包括: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3G基站(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固定接入网(如ISDN、V5等)等,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若干台连接于上述网络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和一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其中:

    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用于实时分析处理流经该装置的信令消息,执行对信令消息中敏感字段的属性查询、更改、统计等操作,其中敏感字段包括:用户号码、设备号码、信令点编码、节点ID、MAC地址、IP地址、ATM地址等,根据业务要求,执行相应操作,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串接或端接于七号信令网、IP承载的信令网、ATM承载的信令网以及帧中继承载的信令网等需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及业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

    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与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相连,用于集中登记和管理业务信息,以及相应的敏感字段值,并对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实施同步修改,完成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该数据库管理中心是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实体,实现业务数据的管理,对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同步数据更新,完成分散复制型数据库的装载或核对请求。

    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的子集或全集,并与该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数据同步。

    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系统,基于一信令消息处理装置,该装置是独立的设备或集成于电信设备内或附作电信设备的伴侣式设备,无需现网设备的特殊配合,其数据库常驻于嵌入式设备内存中,查询速度快。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之一: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无信令点编码的方式串接在七号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2所示,该系统基于七号信令网连接的各网络信令节点(SP)11构成的七号信令网。其中:信令节点包括交换节点和业务与数据处理节点,交换节点即市话局、汇接局、关口局、长途局、业务交换点、移动交换中心、信令网关、媒体网关、软交换、呼叫服务器,业务与数据处理节点即归属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归属注册系统、短消息中心、呼叫中心。将若干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以无信令点的方式按需串接于七号信令网的信令点之间需进行业务控制的信令链路,各SDB按需连接若干台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CNPM)22,CNPM由专用数据网31连接各业务控制器和服务器,其中:

    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是智能数据库执行实体,与信令链路连接的信令点和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22相连,执行来自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22的数据库管理命令,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信令消息,根据业务要求查询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执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和将业务控制逻辑再编入流经的信令消息,完成信令消息的传递。

    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22是数据库管理实体,用于集中管理业务规则、用户数据与业务属性,与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相连,执行对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同步数据修改,完成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的装载或核对请求,控制和查询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的业务执行,并定期备份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上的数据库;

    专用数据网连接各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实现各系统实体的数据通信。

    实施例之二: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有信令点编码的方式端接在传统七号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3所示,该系统基于传统七号信令网连接的各网络信令节点(SP)11构成的七号信令网。将若干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由信令链路与按需与某些SP相连接,在业务信令消息经过SDB时,实行业务数据库查询。

    实施例之三: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无MAC地址的方式串接在基于由IP承载的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4所示,该系统基于由IP承载的信令网连接的通信网络,网络节点包括:信令网关(SG)14、软交换(SS)15、呼叫服务器(CS)16、媒体网关(MGW)17等。将若干台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以无MAC地址的方式按需串接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节点之间需进行业务控制的IP链路上,各SDB按需连接若干台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CNPM)22,CNPM由专用数据网31连接各业务控制器和服务器,其中:

    智能逻辑数据库SDB,是智能数据库执行实体,与IP网络节点和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22相连,执行来自CNPM的数据库管理命令,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IP承载的信令消息,根据业务要求查询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执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和将业务控制逻辑再编入流经的信令消息,完成信令消息的传递。

    实施例之四: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有MAC地址和IP地址的方式端接在IP承载的信令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5所示,该系统基于由IP承载的信令网连接的通信网络。将若干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由IP承载的信令方式与网络节点相连接,在业务信令消息经过SDB时,实行业务数据库查询。

    实施例之五: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无ATM地址的方式串接在基于ATM承载的通信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6所示,该系统基于由ATM承载的通信网,网络节点(ATM)18包括各ATM交换机、ATM接入设备。将若干台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以无ATM地址的方式按需串接于ATM网络节点之间需进行业务控制的ATM链路上,各SDB按需连接若干台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CNPM)22,CNPM由专用数据网31连接各业务控制器和服务器,其中:

    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21,是智能数据库执行实体,与ATM网络节点和数据库管理中心理服务器22相连,执行来自CNPM的数据库管理命令,实时分析处理流经的ATM承载的信令消息,根据业务要求查询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执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和将业务控制逻辑再编入流经的信令消息,完成信令消息的传递。

    实施例之六: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采用有ATM地址的方式端接在基于ATM承载的通信网络的系统组网。

    如图7所示,该系统基于由ATM承载通信网络。将若干台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SDB)21由ATM方式与网络节点相连接,在业务信令消息经过SDB时,实行业务数据库查询。

    参照上述实施例,SDB是支持:基于传统七号信令网无信令点编码串接、有信令点编码端接;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的无MAC地址串接、有MAC地址的端接;基于ATM承载网的无ATM地址串接、有ATM地址端接的混合工作模式的设备。数据库集中管理实体CNPM,用于集中管理业务规则、用户数据与业务属性。

    本发明之二的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由消息处理装置根据对流经的信令消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业务要求解码得到敏感字段,并以此作为关键域查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相应数据表,并根据查询结果,若需实行信令消息内容的变更处理,则进行消息内容变更;

    然后,对信令消息按消息的目的地进行传递。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而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范畴之内,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系统是基于连接于信令网等的若干节点组成的通信网,还包括若干台分布式智能数据库装置和一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其中:分布式智能数据库装置,实时分析处理流经该装置的信令消息,执行对信令消息中敏感字段的属性查询、更改、统计等操作;集中数据库管理中心,集中登记和管理敏感字段并执行与分布式智能逻辑数据库的同步工作。本发明突破了现有集中数据库查询等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