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573842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9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8017.8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5002696A

公开日:

2015.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F 25/00申请日:20150326|||公开

IPC分类号:

D06F25/00; D06F23/04; D06F37/18; D06F39/14

主分类号:

D06F25/00

申请人: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谷直己; 曾我丈; 助口聪; 片根和俊; 洪智源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4-085764 2014.04.17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代理人:

丁文蕴; 金成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盖关闭时尘埃积存在盖周围空隙的洗衣机。外盖(130)由一张板材构成,并且具有:作为外盖(130)的缘部(130a、130a)从上方抵接而支撑该外盖(130)的第一面的缘部(115d、115d);作为设定为比缘部(115d)更低的第二面的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从而在外盖(130)与第二面之间形成空隙。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洗衣机,具备:
容纳洗涤槽的框体;
设在上述框体的上部并具有与上述洗涤槽相连的开口的上板;以及
能够转动地支撑在上述上板并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
上述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由一张板材构成,
上述上板具有:供上述盖体从上方抵接并支撑该盖体的第一面;以及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面更低的第二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面位于上述上板的左右两侧,并且,上述第二面位于上述第一面之间的近前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上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具备把手,
上述把手设在关闭上述盖体时的该盖体与上述第二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手沿着上述第一面之间的上述第二面设在整个宽度上。

5.  一种洗衣机,具备:
容纳洗涤槽的框体;
设在上述框体的上部并具有与上述洗涤槽相连的开口的顶罩;以及
能转动地支撑在上述顶罩并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
上述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由玻璃板构成,并且,在近前侧具备把手,
上述顶罩具有:供上述盖体从上方抵接并支撑该盖体的第一面;以及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面更低的第二面,
由上述盖体与上述第二面形成的空间被上述把手封闭。

说明书

说明书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立式洗衣机在框体的上表面具备能够开闭的盖(外盖),通过打开盖能够投放洗涤物。例如,提出有盖由一张板状物构成的洗衣机的方案。这种盖构成为,在关闭盖时,盖嵌入在形成于上板(顶罩)的上表面(表面)的凹陷部,从而使盖的表面与上板的表面位于同一面(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508334号说明书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洗衣机存在下述问题,在关闭盖时,由于在盖的周围与上板的边界形成空隙,因此尘埃容易积存在该空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盖关闭时尘埃积存在盖周围空隙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洗衣机具备:容纳洗涤槽的框体;设在上述框体的上部并具有与上述洗涤槽相连的开口的上板;以及能转动地支撑在上述上板并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其中,上述盖体由单张板材构成,上述上板具有:供上述盖体从上方抵接并支撑该盖体的第一面;以及设定为低于上述第一面的第二面。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盖关闭时尘埃积存在盖周围空隙的洗衣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打开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关闭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5(a)是图4的I-I线向视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X部分放大图。
图6是外盖关闭至中途时的主视图。
图7是在洗涤剂类投放盒的盖部打开状态下外盖刚接触后的立体图。
图8是在洗涤剂类投放盒的盖部打开状态下外盖刚接触后的侧视图。
图中:
9—内槽,10—外槽,11—波动叶片盘(旋转叶片盘),12—流体平衡器,16—循环泵,17—循环管,30—水路罩,100—洗衣机,110—框体,115—顶罩(上板),115a—开口,115d—缘部(第一面),116—操作面板,116a—表面(第二面),117—洗涤剂类投放盒,118—容器部,119—盖部,119a—表面(第二面),119c、119d、119e、119f、119g—缘部,119h—捏手部,119i—弯曲部,120—洗涤槽,130—外盖(盖体),140—玻璃板,150—基座板,151—玻璃支撑部,152、153—玻璃保持部,160—把手,G—重心,P—轴,S—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能够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干燥的洗衣机(所谓的立式洗衣干燥机)为例进行说明,也能够适用于能够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的洗衣机(所谓的全自动洗衣机)。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打开时的外观立体图。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从正面观察洗衣机100时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洗衣机100包含框体110和该框体110内所具备的洗涤槽120而构成。
就框体110而言,外廓由钢板和树脂成型品组合而构成,具备对整体进行支撑的基座111、前板112、后板113、左右的侧板114、顶罩115(上板)而构成为大致四方箱状。
在顶罩115形成有用于向洗涤槽120内投放洗涤物的开口115a。该开口 115a从上表面看(俯视)形成为大致半圆状,构成为直线部分位于里侧,曲线部分位于近前侧。另外,开口115a具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上端面115b和向铅垂方向下方延伸的周面115c。
另外,在顶罩115的近前侧,设有进行运转程序的设定、运转状态显示等的操作面板116、用于投放洗涤剂(固态、液体)、柔顺剂等的洗涤剂类投放盒117。操作面板116在开口115a的近前侧形成为横向长的四方状。洗涤剂类投放盒117在操作面板116的左侧相邻设置。
操作面板116具备各种操作按钮开关、显示器,与设在机体底部的微型计算机40(以下略称为微机,参照图2)电连接。
洗涤剂类投放盒117从上表面看(俯视)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具备容器部118(参照图7)和盖部119而构成。盖部119具有:与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邻接的俯视四方形状的表面119a(第二面);以及位于表面119a后方的俯视大致三角形状的表面119b。另外,表面119b的高度形成为低于表面119a。另外,表面119b构成为与上端面115b位于同一面。
另外,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与作为盖部119一部分的表面119a位于同一面,构成为整体上左右方向细长的四方形状的平坦面。另外,盖部119的表面119b构成为与开口115a的上端面115b以及周面115c位于同一面。
另外,在顶罩115设有对开口115a进行开闭的外盖130(盖体)。该外盖130包含单张板材而构成为大致四方形状,具有能够将整个开口115a从上方覆盖的表面积(平面)。另外,外盖130的后端被支撑为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转动自如。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外盖130不是折弯为山形而打开的对折型外盖,而是外盖130的顶端(前端)在左右侧视时描绘出圆弧状轨迹而开闭的外盖。
另外,顶罩115具有在开口115a的左右两侧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缘部115d、115d(第一面)。该缘部115d与缘部115d之间的距离L1形成为短于外盖130的横向宽度(左右方向长度)W1。
另外,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第二面)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第二面)形成于比缘部115d、115d(第一面)低的位置(位于铅垂方向下方的位置)。即,第二面的高度设定为与顶罩115的开口115a的上端缘部大致相同高度,换言之,设定为从第一面低相当于用户手厚度的位置。
在洗衣机100设有用于在运转过程中使外盖130不能解脱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设在外盖130背面侧的锁定突起60和设在顶罩115的上端面115b的位置的锁定孔61构成。在锁定突起60形成有在左右方向贯通的孔60a,在关闭外盖130且锁定突起60被插入锁定孔61时,设在锁定孔61内部的锁定销(未图示)插入于孔60a,从而外盖130被锁定,打不开。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2所示,洗衣机100在框体110内作为洗涤槽包含内槽9、外槽10、波动叶片盘11(旋转叶片盘)、流体平衡器12以及洗涤水循环机构50而构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使用后述的循环泵16的洗涤水循环机构50的洗衣机100为例进行说明,也能够适用于不具备循环泵16的洗衣机100。
如图2所示,内槽9作为洗涤兼脱水槽发挥作用,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在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具有旋转轴。另外,内槽9在其外周壁形成用于通水以及通风的多个小的贯通孔9a,并且在其底壁形成有用于通水以及通风的多个贯通孔9b。另外,内槽9在其上缘部具备流体平衡器12,并且波动叶片盘11(旋转叶片盘)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底部。
外槽10在同轴上内包内槽9,在其底部的外侧具备驱动内槽9以及波动叶片盘11的驱动装置13而构成。另外,就外槽10而言,虽然省略用图进行说明,但是经由缓冲装置被四根支撑棒弹性支撑在该框体1内的中心部,四根支撑棒卡定在设于框体110上端部的四拐角部的拐角板而垂下。
波动叶片盘11(也称作振动机)形成为大致圆盘状,设在内槽9的底部。另外,波动叶片盘11被支撑为通过驱动装置13能够旋转。由此,在洗涤、漂洗时,通过使波动叶片盘11旋转而能够连同洗涤物搅拌洗涤水。
流体平衡器12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为环状,设在内槽9的主体板的上端缘部(上缘部)。该流体平衡器12通过在内部封入比重大的流体(盐水等)而构成,在内槽9旋转时由于洗涤物偏向一方等产生了偏心时,通过流体平衡器12内的流体移动来消除偏心,具有维持旋转平衡的功能。
驱动装置13内置有使用了变换器驱动电动机或者可逆旋转型电容器分相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电动机13a和电磁操作离合机构(离合器)13b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未图示)而构成。另外,驱动装置13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微机40 来控制电动机13a和离合器13b,由此在离合器13b卡定而使内槽9静止、或者释放卡定而使内槽9能够自如旋转的状态下,选择性地执行使波动叶片盘11反复正反旋转的洗涤驱动模式、和使内槽9和波动叶片盘11一体在同一方向上旋转的脱水驱动模式。
另外,在外槽10的外侧面(外周面)安装有振动传感器27。该振动传感器27检测在内槽9高速旋转的脱水时的振动。
另外,在外槽10的上端,设有封闭内槽9的上方并且封闭外槽10的上部开口的槽罩10a。槽罩10a具备洗涤物投放口10a1、对该洗涤物投放口10a1进行开闭的内盖23。内盖23构成为经由设在洗涤物投放口10a1后端的铰链机构23a对洗涤物投放口10a1整体进行开闭。
另外,在外槽10的底部,设有防气阀21a。该防气阀21a通过内部压力经由管21b传到水位传感器21从而检测外槽10内洗涤水的水位。
洗涤水循环机构50由循环泵16、循环管17(循环路)、循环水罩30等构成。
循环泵16设在机体底部,具有经由循环管17从设在外槽10底部的通水通气口10b向与循环水罩30相通的循环水入口33汲取洗涤水的功能。
循环管17在循环泵16的上游侧设有异物捕集器18,在异物捕集器18的上游侧分支连接有具备排水阀15的排水软管24。
若循环泵16被驱动,则外槽10内的洗涤水以下述方式进行循环,从设在外槽10底部的通水通气口10b通过循环管17被搬运到外槽10的上部,从循环水入口33进入循环水罩30,由绒毛过滤器(未图示)除去绒毛,从散水口34流入内槽9内。
而且,洗衣机100具备橡胶制的波纹管29a、29b、29c、29d、29e、29f。这些波纹管29a~29f用于发生振动位移的外槽10、槽罩10a与设在固定侧(框体110、顶罩115等)的干燥管道22、给水电磁阀4、循环泵16等的连接。在给水电磁阀4,连接有与水龙头连接的软管(未图示)的自来水连接口4a配置在顶罩115的上表面。
干燥管道22连接通水通气口10b与暖风吹出口22a之间。另外,在干燥管道22的中途,设有送风风扇19、加热器20、绒毛过滤器(未图示)、除湿 机构22b、温度传感器26。使送风风扇19运转,对加热器20通电,则暖风吹入内槽9内,内槽9内的洗涤物被加温,水分蒸发。高温高湿的空气以下述方式进行循环,通过贯通孔9a、9b排放到外槽10,从通水通气口10b被吸入干燥管道22,被在除湿机构22b流下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除湿,成为干燥的低温低湿空气,由加热器20再度加热,被吹入内槽9内。这样,利用水冷除湿方式作为水(液体)排出到洗衣机100的外部,从而不向设置洗衣机100的房间内释放湿气。由此,能够防止设置洗衣机100的房间内的湿度过度变高,能够防止使使用者抱有不适感觉。
另外,在顶罩115的后部内,设有给水电磁阀4、加热器20、送风风扇19等与给水、干燥等相关的部件。
在如此构成的洗衣机100中,通过波动叶片盘11进行旋转,波动叶片盘11上的洗涤物一边在该波动叶片盘11上滑动一边在该波动叶片盘11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由隆起部推升,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此时,使洗涤水一边循环一边从洗涤物上方的散水口34散出,从而能够使洗涤水湿遍洗涤物。这样,即使内槽9内洗涤水未积存到洗涤物浸泡在洗涤水中程度,也能够对洗涤物进行洗涤,能够大幅节水。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打开时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顶罩115的缘部115d以向前方下降的方式倾斜。
在外盖130的后端部,比缘部115d靠下方设有铰链部131。另外,外盖130设定为以相对于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倒向后方的角度打开,构成为外盖130的重心位置比外盖130的转动轴位于后侧。由此,能够稳定维持外盖130的解脱状态(全开状态)。另外,顶罩115的缘部115d位于洗衣机100的大致最上表面(几乎最上表面)。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外盖关闭时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4所示,就洗衣机100而言,在关闭外盖130时,外盖130的左右两端的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缘部130a、130a的背面(下表面)与顶罩115的左右的缘部115d、115d从上方抵接。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并非如以往以来通常采用的那样在关闭外盖时,以外盖的表面与顶罩的表面位于同一面(平坦的平面)的方式,外盖嵌入顶罩的凹陷部。
另外,就洗衣机100而言,在关闭外盖130时,外盖130的前端(顶端)位于框体110的前板112的后方,构成为操作面板116的几乎整体与洗涤剂类投放盒117的盖部119的表面119a(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由此,在关闭外盖130时,能够防止有碍操作面板116的操作。另外,由于能够将洗涤剂类投放盒117配置在洗衣机100的近前也就是距离使用者近的位置,因此易于投放洗涤剂类。另外,不会受到开口115a干扰,能够确保洗涤剂类投放盒117的洗涤剂、柔顺剂的投放室较宽。
图5(a)是图4的I-I线向视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X部分放大图。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关闭外盖130时的方向作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外盖130由玻璃板140、基座板150、把手(把儿)160组合构成。
玻璃板140在俯视时形成为四方状(参照图4),由一张强化玻璃构成。这样,通过在洗衣机100上表面的宽范围内配置单张玻璃板140,与既有的整体为树脂制的外盖相比,能够提高平坦感,能够体现高级感。
基座板150在玻璃板140背面侧的几乎整体上配置(参照图1),具有支撑玻璃板140的合成树脂制的玻璃支撑部151。另外,基座板150具有将玻璃板140的前缘部沿着宽度方向进行保持的玻璃保持部152、将玻璃板140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进行保持的玻璃保持部153。玻璃保持部152、153与玻璃支撑部151由不同部件构成。
在玻璃支撑部151的后部,设有铰链部131。该铰链部131通过众所周知的方法构成,设在玻璃板140的下表面侧(背面侧)。另外,在玻璃支撑部151,以包围铰链部131的方式设有铰链罩151a。
另外,在顶罩115,从设置自来水连接口4a(参照图4)的上表面115s到开口115a,形成有用于防止外盖130开闭时铰链罩151a(铰链部131)接触的剖面大致圆弧形状的凹陷部115t。
如图5(b)所示,玻璃保持部152具有:沿着玻璃板140表面的前端缘部配置的保持片152a;沿着玻璃板140背面的前端缘部配置的保持片152b;以及将保持片152a与保持片152b的前端彼此连接的连接片152c,并且形成为剖视大致U字状。另外,玻璃保持部152构成在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 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第二面)所对应的位置,换言之,构成为与左右的缘部115d、115d(第一面)不重叠的宽度(参照图4)。
另外,玻璃保持部152的保持片152b具有:与玻璃板140的背面相连并且向后方延伸的保持部152d;以及从玻璃板140离开并向后方延伸的连结部152e。在连结部152e,形成有在与玻璃板140的背面正交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52f。
在玻璃支撑部151的前端(顶端),形成有供上述连结部152e插入的插入孔151b。另外,在玻璃支撑部151,形成有与贯通孔152f连通的连通孔151c。贯通孔152f和连通孔151c形成在与玻璃板140的面正交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的位置。
然后,通过将固定部件154插入连通孔151c以及贯通孔151f,玻璃支撑部151与玻璃保持部152被连结固定。即,在将玻璃板140安装到基座板150的情况下,在将玻璃板140载置在玻璃支撑部151后,使用玻璃保持部153将玻璃板140的后端缘部保持在玻璃支撑部151上。然后,由玻璃保持部152夹持玻璃板140的前端缘部,将连结部152e插入玻璃支撑部151的插入孔151b,从而保持玻璃板140。然后,将固定部件154依次插入连通孔151c、贯通孔152f,从而将玻璃支撑部151与玻璃保持部152连结固定。
由此,能够防止玻璃板140在前后方向晃动。而且,玻璃保持部153不仅沿着玻璃板140的后端缘部保持,还具有保持玻璃板140左右两端侧面的侧面保持部153a(参照图4),因此能够防止安装后玻璃板140左右晃动。这样,由前端缘部和后端缘部的小面积能够保持玻璃板140,能够确保玻璃板140的玻璃部分的露出面积大。
把手160设在外盖130背面侧的顶端(前端)。即,把手160具有板部161,板部161与玻璃支撑部151形成为一体,向前方在从玻璃板140渐渐离开方向上延伸。该板部161的顶端(前端)161a向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的后端缘部延伸。另外,板部161的顶端161a在关闭外盖130的状态下(参照图5(b))位于比表面116a稍下方。由此,在使用者将手指插入把手160时,能够防止手指接触板部161的顶端161a。
另外,把手160构成为,在关闭外盖130时,配置在外盖130与操作面板 116的表面116a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之间的空隙S,换言之,空隙S由于把手160被封闭。在板部161,向外侧(前方侧)的面为弯曲面161b,构成为由弯曲面161b和玻璃保持部152的保持片152b的面构成剖视大致U字状。这样,由于空隙S被把手160封闭,因此能够防止异物进入空隙S。
图6是外盖关闭至中途时的主视图。而且,图6表示的是盖部119全开状态下外盖130接触的状态。
如图6所示,把手160设置在外盖130的几乎整个宽度。即,把手160配置在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第二面)的整体。这样,通过将把手160设在外盖130的几乎整个宽度上,不管空隙S(参照图5(b))的哪个位置,都能够开闭外盖130。另外,通过将把手160仅设在与第二面对应的位置,在关闭外盖130时,能够使外盖130的左右两端的缘部130a、130a与顶罩115的左右两端的缘部115d、115d的表面彼此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在缘部130a与缘部115d之间形成空隙,能够防止尘埃从该空隙进入框体110内。
图7是洗涤剂类投放盒的盖部打开状态下外盖刚接触后的立体图,图8是洗涤剂类投放盒的盖部打开状态下外盖刚接触后的侧视图。而且,图7以及图8都表示在盖部119全开状态下外盖130接触的状态(图6也同样)。
如图7所示,洗涤剂类投放盒117的盖部119具有在左侧的缘部115d的下方大致朝向前后方向的轴P(参照图6),盖部119的表面119a(参照图6)从上方(参照图1)朝左侧方(参照图6)转动,同时打开。
另外,盖部119在全开状态下具有:在沿着轴P(参照图6)的方向延伸的周缘部119c;从周缘部119c的前端向大致上方延伸的周缘部119d;从周缘部119d的上端沿着轴P向后方延伸并且比上述周缘部119c短的周缘部119e;从周缘部119e的后端略向斜后下方并且向比上述周缘部119d的下端高的位置延伸的周缘部119f;以及从周缘部119f的后端向上述周缘部119c的后端延伸的周缘部119g。另外,周缘部119f以在关闭盖部119时沿着开口115a的周面115c的方式弯曲形成为凹形状。
另外,在周缘部119f的一侧(周缘部119e侧),打开盖部119时的捏手部119h与盖部119形成为一体。另外,在捏手部119h,形成有与周缘部119f 大致相同曲率的弯曲部(R部)119i。另外,捏手部119h在盖部119关闭时从开口115a的周面115c向内侧突出。由此,在打开盖部119时,手能够容易地放在119h上,能够容易地打开盖部119。
如图8所示,在盖部119的背面,设有用于密闭容器部118(参照图7)的开口的密封部件(垫圈)119j。
另外,在盖部119为全开时,在外盖130被关闭的情况下,构成为外盖130接触盖部119。即,设在外盖130的把手160抵接于设在盖部119的捏手部119h的弯曲部119i。另外,如图6所示,把手160构成为在全开时打开几乎90度。这样,外盖130所接触的位置比盖部119的轴P靠内侧(图示右侧),而且盖部119的重心G的位置比轴P靠内侧,因此在盖部119全开时外盖130接触时,盖部119在关闭方向(图6的W方向)转动。
这样,由于能够将盖部119打开大致90度,因此在使用者投放洗涤剂类时,能够防止有碍投放操作。并且,即便使盖部119打开90度,假设在盖部119打开的状态下关闭外盖130,盖部119也在关闭方向动作,因此能够防止盖部119破损。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中,外盖130由单张板材(玻璃板140与基座板150重叠构成的板状物)构成,在顶罩115具备:外盖130从上方抵接而支撑外盖130的缘部115d、115d(第一面);设定为低于该缘部115d的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第二面)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第二面)。由此,在外盖130的周围不存在由外盖130与顶罩115形成的槽,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积存(参照图4)。并且,由于外盖130与表面116a、119a(第二面)之间形成空隙S,因此不需在外盖130设置新的把手,只要抓住外盖130的顶端并使其动作,就能开闭外盖1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缘部115d(第一面)位于顶罩115的左右两侧,并且表面116a、119a(第二面)位于缘部115d间的近前侧。由此,在使用者的近前侧,在外盖130与表面116a、119a之间形成空隙S,因此易于开闭外盖130(参照图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60设在关闭外盖130时的该外盖130与表面116a、119a之间所形成的空隙S。由此,在打开外盖130时,把手160朝 向使用者侧,因此在关闭外盖130时,使用者易于把手放在把手160上,外盖130易于开闭(参照图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60沿着缘部115d间的表面116a、119a设在整个宽度。由此,不管外盖130的左右方向的哪个位置,外盖130的开闭都容易,并且能够防止异物从空隙S进入(参照图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外盖130的表面整体为玻璃板140,相比树脂制的板,能够提高平坦感,能够体现高级感。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外盖130向后侧打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在顶罩115的左端设置转动轴而向左打开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外盖130的近前侧的缘部(第一面)和里侧的缘部(第一面)与顶罩的近前侧的缘部和里侧的缘部抵接,在右侧面,在外盖130与第二面之间形成空隙S。另外,也可以为在顶罩115的右端设置转动轴而向右打开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把手160设置在外盖130的几乎整个宽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把手160分割为多个进行配置。

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盖关闭时尘埃积存在盖周围空隙的洗衣机。外盖(130)由一张板材构成,并且具有:作为外盖(130)的缘部(130a、130a)从上方抵接而支撑该外盖(130)的第一面的缘部(115d、115d);作为设定为比缘部(115d)更低的第二面的操作面板(116)的表面(116a)以及盖部(119)的表面(119a),从而在外盖(130)与第二面之间形成空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