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3790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8565.9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号:

CN104895825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04申请日:20150331|||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04; F04D29/58

主分类号:

F04D29/04

申请人:

邢宇

发明人:

邢宇; 邢天宜

地址:

300192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馨名园11-3-701

优先权:

2014105426922 2014.10.15 CN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代理人:

杜文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轴套包括有套在离心泵的泵轴外侧的轴套,在轴套内周面的两端与泵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分别嵌入在轴套的内周面上,轴套的内周面与泵轴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流通冷却液体的第五通道,在轴套上且临近介质端密封动环处对应第五通道形成有连通第五通道与轴套外侧的冷却液体通道的第四通道。本发明能够让离心泵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紧靠着摩擦副这个产生热源的位置正好处在冷却液的流动通道上,让那一部分冷却液顺着轴套的轴向方向流动起来,使得这一部分液体不断在这里产生对流冷却。从而彻底消除因离心泵机械密封介质端摩擦副所出现闪蒸现象而发生的泄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包括有套在离心泵的泵轴(1)外侧的轴套(2),在所述的轴套(2)内周面的两端与所述的泵轴(1)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所述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2)的内周面与所述的泵轴(1)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流通冷却液体的第五通道(205),所述的第五通道(205)是由形成在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之间的轴套(2)内侧壁上的凹槽构成,在所述轴套(2)上且临近介质端密封动环(3)处对应所述第五通道(205)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五通道(205)与轴套(2)外侧的冷却液体通道的第四通道(20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沿所述泵轴(1)的轴向形成。

3.  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包括有泵壳(5),部分位于所述的泵壳(5)内且外侧套有轴套(2)的泵轴(1),依次连接在泵壳(5)的一侧且套在所述轴套(2)上并与所述的轴套(2)形成有一定空间的第一密封压盖(6)和第二密封压盖(8),设置在轴套(2)与泵壳(5)之间且与所述的轴套(2)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设置在轴套(2)与第一密封压盖(6)之间且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4),所述的介质端密封静环(4)与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为接触连接,设置在轴套(2)与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的空间内且与所述的轴套(2)为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和与所述第二密封压盖(8)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1),所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与所述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1)为接触连接,套在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0)外侧的泵效环(9),其特征在于,在轴套(2)与第一密封压盖(6)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固定连接的节流环(7),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介质端密封静环(4)、节流环(7)、介质端密封动环(3)、轴套(2)、泵轴(1)、大气端密封动环(10)以及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13)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对介质端密封静环(4)和介质端密封动环(3)的接触面(B)能够直接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上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3)进液口或出液口的第一通道(201),形成在所述的节流环(7)和介质端密封静环(4)之间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和介质端密封静环(4)与所述的轴套(2)之间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的轴套(2)内且靠近介质端密封动环(3)一侧的第四通道(204),形成在所述的泵轴(1)外周面和所述的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一体形成在所述的轴套(2)内以及所述的节流环(7)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0)之间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 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与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并贯穿所述的泵效环(9)第七通道(207),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8)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3)出液口或进液口的第八通道(20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形成在位于所述泵轴(1)外周面与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之间的轴套(2)内侧壁上的凹槽,所述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沿所述泵轴(1)的轴向形成。

说明书

说明书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泵的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中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里含有双端面机械密封冲洗方案系统里介质端机械密封摩擦副附近地区的冷却液相对于摩擦副这个发热源的位置是相对静止,以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中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中标准密封冲洗计划52作为例子,这种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冷却并且带走介质端机械密封摩擦副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摩擦热和一部分介质传过来的热量。但有时仍然消除不了瞬间局部高温,尤其是输送饱和蒸气压较低的流体,摩擦热及时散不出去会出现闪蒸现象而出现短时间气体状态的物质去冲击机械密封摩擦副的动、静环,甚至于瞬间把动、静环相互推开。就好像在机械密封的动静环之间产生爆炸一样。此时将产生泄漏,一旦泄漏,摩擦副立刻得到冷却,气体状态的物质立刻消失,这时在机械密封的弹簧力和介质压力(也就是闭合力)双重作用下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又突然贴合而发生碰撞;然后闪蒸又出现了,动、静环又再次造成冲击。周而复始,始而复周,循环起来没完,直到机械密封彻底损坏。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旦出现,不但使得泄漏量增加,而且机械密封很快就会失效。更换机械密封费事又费钱,如果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即便更换了新的机械密封,很快还会损坏。
以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中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里标准密封冲洗计划52和计划53所采用的面对背安装的双端面机械密封(液体缓冲双接触式湿密封2CW-CW和液封液面对背结构的接触式湿密封3CW-FB)作为例子进行阐述。其中附图标记A所指的位置是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紧靠着摩擦副最需要的到冷却的部位,在现有技术中冷却液体在此处仅仅是跟着泵轴同步原地旋转,不产生轴向流动,可以说这部分冷却液体与泵轴、轴套和机械密封动、静环的相互位置永远相对静止。由于冷却液体始终在原地保持不动,所以无法依靠对流的方式冷却介质端机械密封的摩擦副,总是让介质端机械密封动环和机械密封静环之间的摩擦处于出现闪蒸温度条件的临界点,造成机械密封非正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能够让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紧靠着摩擦副这个产生热源的位置正好处在冷却液的流动通道上,让那一部分冷却液顺着轴套的轴向方向流动起来,使得这一部分液体不断在这里产生对流冷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包括有套在离心泵的泵轴外侧的轴套,在所述的轴套内周面的两端与所述的泵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所述的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的内周面上,所述的 轴套的内周面与所述的泵轴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流通冷却液体的第五通道,所述的第五通道是由形成在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之间的轴套内侧壁上的凹槽构成,在所述轴套上且临近介质端密封动环处对应所述第五通道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五通道与轴套外侧的冷却液体通道的第四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外周面和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是沿所述泵轴的轴向形成。
一种具有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包括有泵壳,部分位于所述的泵壳内且外侧套有轴套的泵轴,依次连接在泵壳的一侧且套在所述轴套上并与所述的轴套形成有一定空间的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二密封压盖,设置在轴套与泵壳之间且与所述的轴套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设置在轴套与第一密封压盖之间且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所述的介质端密封静环与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为接触连接,设置在轴套与第二密封压盖之间的空间内且与所述的轴套为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和与所述第二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所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与所述的大气端密封静环为接触连接,套在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外侧的泵效环,在轴套与第一密封压盖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节流环,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介质端密封静环、节流环、介质端密封动环、轴套、泵轴、大气端密封动环以及第二密封压盖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对介质端密封静环和介质端密封动环的接触面能够直接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
所述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上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进液口或出液口的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的节流环和介质端密封静环之间的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和介质端密封静环与所述的轴套之间的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的轴套内且靠近介质端密封动环一侧的第四通道,形成在所述的泵轴外周面和所述的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一体形成在所述的轴套内以及所述的节流环与大气端密封动环之间的第六通道,形成在所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与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之间并贯穿所述的泵效环第七通道,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口或进液口的第八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外周面和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是形成在位于所述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之间的轴套内侧壁上的凹槽,所述的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的内周面上。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外周面和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是沿所述泵轴的轴向形成。
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能够让离心泵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紧靠着摩擦副这个产生热源的位置正好处在冷却液的流动通道上,让那一部分冷却液顺着轴套的轴向方向流动起来,使得这一部分液体不断在这里产生对流冷却。从而彻底消除因离心泵机械密封介质端摩擦副所出现闪蒸现象而发生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离心泵的对流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摩擦副的对流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轴部对流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1:泵轴                            2:轴套
3:介质端密封动环                  4:介质端密封静环
5:泵壳                            6:第一密封压盖
7:节流环                          8:第二密封压盖
9:泵效环                          10:大气端密封动环
11:大气端密封静环                 12:外部管路
13:热交换器                       14:左侧密封圈
15:右侧密封圈                     201:第一通
202:第二通道                      203:第三通道
204:第四通道                      205:第五通道
206:第六通道                      207:第七通道
208:第八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是在原有标准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中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里标准密封冲洗计划中配置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系统所采用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基础上,仅仅在其机械密封的两个端面之间再增加一节流机构,与此同时把机械密封的轴套改造一下(如图2所示)就可以了。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包括有套在离心泵的泵轴1外侧的轴套2,在所述的轴套2内周面的两端与所述的泵轴1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所述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上,所述的轴套2的内周面与所述的泵轴1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流通冷却液体的第五通道205,所述的第五通道205是由形成在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之间的轴套2内侧壁上的凹槽构成,在所述轴套2上且临近介质端密封动环3处对应所述第五通道205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五通道205与轴套2外侧的冷却液体通道的第四通道204。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沿所述泵轴1的轴向形成。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有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的离心泵冷却系统,包括有泵壳5,部分位于所述的泵壳5内且外侧套有轴套2的泵轴1,依次连接在泵壳5的一侧且套在所述轴套2上并与所述的轴套2形成有一定空间的第一密封压盖6和第二密封压盖8,设置在轴套2与泵壳5之间且与所述的轴套2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设置在轴套2与第一密封压盖6之间且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为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4,所述的介质端密封静环4与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为接触连接,设置在轴套2与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的空间内且与所述的轴套2为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和与所述第二密封压 盖8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1,所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与所述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1为接触连接,套在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0外侧的泵效环9,在轴套2与第一密封压盖6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固定连接的节流环7,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介质端密封静环4、节流环7、介质端密封动环3、轴套2、泵轴1、大气端密封动环10以及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13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对介质端密封静环4和介质端密封动环3的接触面B能够直接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
所述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压盖6上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3进液口或出液口的第一通道201,形成在所述的节流环7和介质端密封静环4之间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的介质端密封动环3和介质端密封静环4与所述的轴套2之间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的轴套2内且靠近介质端密封动环3一侧的第四通道204,形成在所述的泵轴1和所述的轴套2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沿所述泵轴1的轴向形成的,并且,所述的形成在泵轴1外周面和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第五通道205是形成在位于所述泵轴1外周面与轴套2内周面之间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之间的轴套2内侧壁上的凹槽,所述的左侧密封圈14和右侧密封圈15分别嵌入在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上。还有一体形成在所述的轴套2内以及所述的节流环7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0之间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0与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8之间并贯穿所述的泵效环9第七通道207,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压盖8且上端口通过外部管路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3出液口或进液口的第八通道208。
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之间制作有流体通道,并且让流体从此处流过去而形成闭合回路。即图2中位置B的地方正好处在冷却流体流动的路线上,这样就使得介质端机械密封的摩擦副(介质端密封动环3和介质端密封静环4之间的摩擦面)充分得到来自冷却流体的对流冷却。在热交换器13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这两个通道之间的密封腔内布置有节流环7就使得冷却流体进入密封腔后大部分按照设计好的冷却液体循环通道内流动,走完全部路程以后再从冷却液体循环通道的出液口流出,基本上避免了流体刚从进液口进来马上超短路就从出液口流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冷却过程。此处用机械密封也可以,但是用节流环代替机械密封能节省轴向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周期短。
本发明的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冷却流体经热交换器13流出,依次流经第一通201时,对第一密封压盖6进行冷却;流经第二通道202时,分别对第一密封压盖6、介质端密封静环4、节流环7和轴套2进行冷却;流经第三通道203时,分别对介质端密封静环4、介质端密封动环3(尤其是对介质端密封静环4和介质端密封动环3它们之间的摩擦面B点处)和轴套2进行冷却;流经第四通道204时对介质端密封动环3、轴套2和泵轴1进行冷却;流经第五通道205时对泵轴1、轴套2进行冷却;流经第六通道206和第七通道207时,分别对节流环7、大气端密封动环10、泵效环9、第一密封压盖6和第二密封压盖8进行冷却;流经第八通道208时对第二密封压盖8 进行冷却,最后冷却流体从第八通道208流出通过外部管路12流入热交换器13进行热交换后,又从热交换器13流出与离心泵进行下一轮的热交换,如此循环。

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轴套包括有套在离心泵的泵轴外侧的轴套,在轴套内周面的两端与泵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左侧密封圈和右侧密封圈分别嵌入在轴套的内周面上,轴套的内周面与泵轴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流通冷却液体的第五通道,在轴套上且临近介质端密封动环处对应第五通道形成有连通第五通道与轴套外侧的冷却液体通道的第四通道。本发明能够让离心泵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端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