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73747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93576.6

申请日:

2015.06.01

公开号:

CN104874254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公布日:2015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150601|||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王杨

发明人:

王杨

地址: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路1116号34-50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包括底座、框体、集料装置、进气装置、出气装置及洒水装置,框体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过滤网及支撑板,集料装置包括左壁、右壁、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堵塞块及竖杆,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及第一阀门,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及第二阀门,洒水装置包括进水斗、洒水柱、通道及洒水孔,洒水柱呈圆柱体,洒水柱的上表面与进水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洒水柱的下端穿过框体的上表面延伸至框体的内部,洒水柱贯穿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洒水孔的一端与通道相通。本发明能够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除去其中的粉尘,使得其中的粉尘含量有效的降低,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集料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出气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洒水装置,所述框体包括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其内部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支撑板,所述集料装置包括左壁、位于左壁右侧的右壁、位于所述右壁下方的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的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左壁与所述右壁之间的堵塞块及位于所述堵塞块下方的竖杆,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及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洒水装置包括进水斗、位于所述进水斗下方的洒水柱、设置于所述洒水柱内的通道及位于所述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洒水孔,所述洒水柱呈圆柱体,所述洒水柱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水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洒水柱的下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洒水柱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洒水孔的一端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洒水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柱的表面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壁呈L型,所述左壁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壁的另一端竖直向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壁包括上端部及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呈倾斜状,所述上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部呈竖直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上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块呈长方体,所述堵塞块水平放置,所述堵塞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左壁的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堵塞块的右表面与所述下端部的左表面紧密接触。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在生产时,往往会产生很多废气,其中含有较多的粉尘,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到空气中去,会直接导致空气的PM2.5值上升,使得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所述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集料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出气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洒水装置,所述框体包括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其内部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支撑板,所述集料装置包括左壁、位于左 壁右侧的右壁、位于所述右壁下方的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的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左壁与所述右壁之间的堵塞块及位于所述堵塞块下方的竖杆,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及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洒水装置包括进水斗、位于所述进水斗下方的洒水柱、设置于所述洒水柱内的通道及位于所述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洒水孔,所述洒水柱呈圆柱体,所述洒水柱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水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洒水柱的下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洒水柱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洒水孔的一端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洒水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柱的表面相通。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
所述左壁呈L型,所述左壁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壁的另一端竖直向下。
所述右壁包括上端部及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呈倾斜状,所述上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部呈竖直状。
所述第一支撑柱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上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堵塞块呈长方体,所述堵塞块水平放置,所述堵塞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左壁的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堵塞块的右表面与所述下端部的左表面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除去其中的粉尘,使得其中的粉尘含量有效的降低,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框体2、位于所述框体2下方的集料装置3、位于所述框体2右侧的进气装置4、位于所述框体2上方的出气装置5及设置于所述框体2上的洒水装置6。
如图1所述,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底座1水平放置。所述框体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2竖直放置,所述框体2包括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21、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二通孔22、位于其内部 的第一过滤网23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上方的支撑板24。所述第一通孔2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2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3的下方。所述第二通孔2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洒水装置6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通孔2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过滤网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2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23的侧面与所述框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23可以过滤掉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所述支撑板24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24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4的侧面与所述框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4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孔241,所述圆孔24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板24上,从下方进入的气体可以穿过所述圆孔241进入到所述支撑板24的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集料装置3包括左壁31、位于左壁31右侧的右壁32、位于所述右壁32下方的第一支撑柱3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3右侧的第二支撑柱34、位于所述左壁31与所述右壁32之间的堵塞块35及位于所述堵塞块35下方的竖杆36。所述左壁31呈L型,所述左壁31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壁31的另一端竖直向下。所述右壁32大致呈L型,所述右壁32包括上端部及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一体成型。所述上端部呈倾斜状,所述上端部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上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部呈竖直状,所述下端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左壁3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柱3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柱33呈右下方向左上方 倾斜,所述第一支撑柱3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3的上端与所述上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3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柱34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支撑柱3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34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35呈长方体,所述堵塞块35水平放置,所述堵塞块35的左表面与所述左壁31的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堵塞块35的右表面与所述下端部的左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竖杆36呈圆柱体,所述竖杆36竖直放置,所述竖杆36的上表面与所述堵塞块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35可以防止集料装置3中的气体流出。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4包括进气管41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41上的第一阀门42。所述进气管4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且与所述框体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框体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4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41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41中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洒水装置6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气装置5包括出气管51及设置于所述出气管51上的第二阀门52。所述出气管51的下端对准第二通孔22且与所述框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框体2的内部与所述出气管5相通。所述第二阀门52设置于所述出气管51上,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框体2的内部进入到所述出气管51中的量。
如图1所示,所述洒水装置6包括进水斗61、位于所述进水斗61 下方的洒水柱62、设置于所述洒水柱62内的通道63及位于所述通道63左右两侧的若干洒水孔64。所述进水斗61呈圆台状,所述进水斗61的下表面的面积小于上表面的面积,所述进水斗61位于所述框体2的上方。所述洒水柱62呈圆柱体,所述洒水柱62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水斗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洒水柱62的下端穿过所述框体2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2的内部,所述洒水柱62贯穿所述支撑板24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支撑板24固定连接。所述通道63呈圆柱体状,所述通道63的上端与所述进水斗61相通,所述通道63的下端封闭。所述洒水孔64呈圆柱体状,所述洒水孔64的一端与所述通道63相通,所述洒水孔64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柱62的表面相通,使得通道64内的水可以通过洒水孔64进入到所述框体2的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废气通过进气管41接入,打开第一阀门42,使得废气从进气管41进入到框体2的内部,由于堵塞块35的设置,使得废气只能向上移动,经过第一过滤网23的过滤后,使得其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无法穿过第一过滤网23,只能掉落在所述堵塞块35上。此时向进水斗61中加水,使得水进入到通道63中,进而通过洒水孔64进入到框体2的内部,由于洒水孔64的高度不同,从上方的洒水孔64洒出去的水喷的较远,从下方的洒水孔64喷出去的水喷的较近,从而可以远近兼顾,防止不能与废弃全面接触。从洒水孔64喷出去的水集中在支撑板24及第一过滤网23上,从而可以对废气进行很好的净化,同时增加其湿度,然后打开第二阀门52,使得净化后的废气通 过出气管51排出。当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在堵塞块35上沉积的灰尘较多时,握住竖杆36并向下移动,使得堵塞块35向下移动,直至其脱离所述左壁31及右壁32,然后清除其上的灰尘。至此,本发明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的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清除工业废气中粉尘的设备,包括底座、框体、集料装置、进气装置、出气装置及洒水装置,框体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过滤网及支撑板,集料装置包括左壁、右壁、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堵塞块及竖杆,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及第一阀门,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及第二阀门,洒水装置包括进水斗、洒水柱、通道及洒水孔,洒水柱呈圆柱体,洒水柱的上表面与进水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洒水柱的下端穿过框体的上表面延伸至框体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