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涂改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涂改纸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涂改纸可广泛应用于证券、证件、票据、保密文件等的防涂改和防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有价证券、证件、保密文件受到了被涂改伪造的威胁,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涂改伪造手段,进行诈骗活动,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一系列的防涂改技术应运而生,复膜技术以阻止涂改伪造为目的,防涂改油墨保护印刷在纸上的信息,但这些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使用防涂改纸,才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于是,防涂改纸应运而生。
信息被赋予纸上的途径主要有:印刷机印刷;打印机打印;扫描复印;通过人的手借助于文具赋予等。信息的再现是通过油墨和墨水在纸上实现的。油墨和墨水均通过将着色剂(染料、颜料等)溶解或分散在溶有黏合剂、稳定剂及其他助剂的溶剂中而成。就所用的溶剂而分类,有水性、油性墨水(油墨)区分。所用的染料有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等。涂改液就是通过与油墨、墨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将其颜色变淡,甚至消失的一类物质。目前,市场上现有涂改液的商品比较多,多以消字灵、修正液等作为商品名称。虽然商品名称不尽相同,但从其化学组成上看,主要包含以下几类物质:有机溶剂,主要包括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松节油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对油性墨水(油墨)所赋予信息的涂改;酸、碱,主要是盐酸、草酸、氢氧化钠等,涂改液的辅助组成成分,与有机溶剂、氧化剂、还原剂共同作用;氧化剂、还原剂,主要是双氧水、次氯酸盐(钠)、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等,用于对水性墨水(油墨)等赋予信息的涂改。
防涂改纸在国外起步早,发展快,最早出现在法国的防涂改纸是通过在纸中填加酚类物质,但是,因为酚类物质具有氧化性,使得这种纸寿命很短。后来,日本、英国、德国等国采取了加入某些金属的络合物、酸碱指示剂、鞣酸、酚类等芳香族有机物等,存在着防伪范围窄,仅对某一类涂改液有效;纸张寿命短;在大气环境中,易变色等缺点。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防涂改纸的质量。
因此,开发一种防伪范围宽,纸张寿命长,不易变色,稳定性好的防涂改纸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涂改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防涂改纸,其特征在于:在防涂改纸中含有防涂改剂,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所述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所述的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涂改剂为酞箐染料、偶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或其它染料,所述酞箐染料为蓝67染料或蓝70染料;所述偶氮化合物为黄146染料、黄88染料、黄25染料、黄89染料、橙11染料、棕44染料、红130染料、红233染料、红125染料、红122染料、粉红127染料、黑29染料、溶剂黄19(醇溶耐晒黄)或透明黄101;所述蒽醌化合物为蓝136染料、透明紫B、透明紫RR、透明塑料蓝501、透明蓝RP、油溶绿601、透明绿5B或油溶紫401;所述其它染料为透明红EG、透明橙3G或透明黄3G。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涂改纸中还含有助留剂,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所述助留剂的用量为0.6%-10%,最好为0.6-5%;所述助留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环氧丙烷或阳离子淀粉等。
方案二
一种防涂改纸,其特征在于:在防涂改纸中含有防伪物质,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化合物是硫酸钴、硝酸钴或氯化钴;所述的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为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或氯化锰。
所述的防伪物质可以与PVA、淀粉、明胶等表面施胶剂一起熬制,也可以溶解后加入表面施胶液中;防伪试剂的用量与主胶料性质、纸页性能等有关,依据主胶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在表面施胶液的2%-12%(重量)之间,但是应保证每平方米的成纸至少含0.03克的防伪试剂。建议使用PVA、明胶为主胶料施胶,若使用淀粉施胶,最好先使用浆内施胶。
方案之三
一种防涂改纸,其特征在于:在防涂改纸中含有防涂改剂和防伪物质,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所述的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涂改剂为酞箐染料、偶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或其它染料,所述酞箐染料为蓝67染料或蓝70染料;所述偶氮化合物为黄146染料、黄88染料、黄25染料、黄89染料、橙11染料、棕44染料、红130染料、红233染料、红125染料、红122染料、粉红127染料、黑29染料、溶剂黄19(醇溶耐晒黄)或透明黄101;所述蒽醌化合物为蓝136染料、透明紫B、透明紫RR、透明塑料蓝501、透明蓝RP、油溶绿601、透明绿5B或油溶紫401;所述其它染料为透明红EG、透明橙3G或透明黄3G。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化合物是硫酸钴、硝酸钴或氯化钴;所述的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为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或氯化锰。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涂改纸中还含有助留剂,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所述助留剂的用量为0.6%-10%,最好为0.6-5%;所述助留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环氧丙烷或阳离子淀粉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涂改纸的制备方法。
方案一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涂改剂加入到纸浆中,混合均匀后,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所述地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将助留剂按照比例加入到纸浆中,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助留剂的用量为0.6%-10%,最好为0.6-5%;所述的助留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环氧丙烷或阳离子淀粉等。助留剂可以提高防涂改剂的留着。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涂改剂在打浆池、成浆池、调和池、或抄造池等处加入纸浆中,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
方案二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涂改剂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所述的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防涂改剂为酞箐染料、偶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或其它染料,所述酞箐染料为蓝67染料或蓝70染料;所述偶氮化合物为黄146染料、黄88染料、黄25染料、黄89染料、橙11染料、棕44染料、红130染料、红233染料、红125染料、红122染料、粉红127染料、黑29染料、溶剂黄19(醇溶耐晒黄)或透明黄101;所述蒽醌化合物为蓝136染料、透明紫B、透明紫RR、透明塑料蓝501、透明蓝RP、油溶绿601、透明绿5B或油溶紫401;所述其它染料为透明红EG、透明橙3G或透明黄3G。
方案三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伪物质加入到表面施胶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所述的防伪物质可以与PVA、淀粉、明胶等表面施胶剂一起熬制,也可以溶解后加入表面施胶液中;防伪试剂的用量与主胶料性质、纸页性能等有关,依据主胶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在表面施胶液的2%-12%(重量)之间,但是应保证每平方米的成纸至少含0.03克的防伪试剂。建议使用PVA、明胶为主胶料施胶,若使用淀粉施胶,最好先使用浆内施胶。
方案四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伪物质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方案三和方案四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钴化合物是硫酸钴、硝酸钴或氯化钴;所述的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为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或氯化锰。
方案五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涂改剂加入到纸浆中,混合均匀;将防伪物质加入到表面施胶液中,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所述的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将助留剂按照比例加入到纸浆中,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助留剂的用量为0.6%-10%,最好为0.6-5%;所述的助留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环氧丙烷或阳离子淀粉等。助留剂可以提高防涂改剂的留着。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涂改剂在打浆池、成浆池、调和池、或抄造池等处加入纸浆中,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
方案六
一种防涂改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涂改剂和防伪物质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所述的防涂改剂为耐光性大于2级,耐热性大于110℃的溶剂染料,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防涂改剂的用量为0.003%-0.2%,最好为0.003-0.1%;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3克防伪物质,所述的防伪物质为钴化合物和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二者的摩尔比为1∶1-10∶1。
方案五和方案六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防涂改剂为酞箐染料、偶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或其它染料,所述酞箐染料为蓝67染料或蓝70染料;所述偶氮化合物为黄146染料、黄88染料、黄25染料、黄89染料、橙11染料、棕44染料、红130染料、红233染料、红125染料、红122染料、粉红127染料、黑29染料、溶剂黄19(醇溶耐晒黄)或透明黄101;所述蒽醌化合物为蓝136染料、透明紫B、透明紫RR、透明塑料蓝501、透明蓝RP、油溶绿601、透明绿5B或油溶紫401;所述其它染料为透明红EG、透明橙3G或透明黄3G。
所述的钴化合物是硫酸钴、硝酸钴或氯化钴;所述的含锰离子的感应剂为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或氯化锰。
上述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为在纸的制造过程中,加入特定的防涂改和/或防伪物质,该防涂改和/或防伪物质可以与涂改液反应,这样,当有人试图涂改纸上的信息时,就会留下明显、持久、可见的痕迹,从而很容易被识别。
依据不同的印刷使用要求和防伪要求(赋予信息的手段和物质所决定),选用不同的物质或相互组合使用。对于涂布纸,防涂改剂和防伪物质可以加入到涂布液中,通过涂布均匀地涂在纸页表面。成纸后,可以用有机溶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进行检测,观测纸面颜色变化。与其他防涂改纸采用的芳香族有机物相比,具有环保、不影响纸张耐久性、使用存放条件宽松等优点。不会影响一般的施胶剂、填料等造纸辅料的使用效果。完全适用制浆造纸大型生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防涂改纸可在普通的长网、圆网纸机上实现抄造,可与水印、安全线、特种纤维等防伪特征兼容。能与压敏、热敏等功能纸生产工艺相结合。对有机溶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消字灵等涂改液具有优良的感应性,耐久性好,不会因气候变化出现纸张变色现象,可满足有价证券、证件、保密文件等流通使用、长期保存的要求。能有效防止涂改伪造,具有易于大众识别,又难以伪造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证券、证件、票据、保密文件的防伪。对提高有价证券、证件、保密文件等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抄造池内加入透明紫B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助留剂),透明紫B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05%,助留剂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3%,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
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紫色痕迹出现。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老化后,再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检验,纸面上依然出现紫色痕迹。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紫色痕迹。这样,若有人用有机溶剂涂改纸上的信息时,纸面上会出现紫色痕迹。
实施例2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打浆池内加入蓝67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环氧丙烷,蓝67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003%,环氧丙烷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6%,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蓝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3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成浆池内加入黄88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阳离子淀粉,黄88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2%,阳离子淀粉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10%,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黄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4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调和池内加入透明橙3G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透明橙3G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15%,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5%,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橙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5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抄造池内加入0.01%(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的红122染料,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红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6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打浆池内加入0.003%(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的透明绿5B染料,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绿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7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调和池内加入0.1%(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的黑29染料,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黑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8
按照普通胶版纸工艺进行生产,在成浆池内加入0.2%(按防涂改纸的总重量计)的油溶绿601染料,混合均匀后,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绿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9
将蓝136染料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蓝136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003%。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蓝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10
将棕44染料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棕44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1%。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棕色痕迹出现。
实施例11
将透明红EG染料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透明红EG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2%。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红色痕迹出现。
将实施例2-11所得的防涂改纸,进行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的检测,与不加防涂改剂和助留剂的样品相比,性能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老化后,再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检验,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颜色的痕迹。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颜色的痕迹。
实施例12
将硫酸钴和硫酸锰按照摩尔比1∶1加入到PVA施胶液中,用此种胶液对纸进行机内或机外施胶,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6克硫酸钴和硫酸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3
将硝酸钴和氯化锰按照摩尔比5∶1加入到淀粉施胶液中,用此种胶液对纸进行机内或机外施胶,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3克硝酸钴和氯化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4
将氯化钴和硝酸锰按照摩尔比10∶1加入到明胶施胶液中,用此种胶液对纸进行机内或机外施胶,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1克硝酸钴和氯化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5
将氯化钴和碳酸锰按照摩尔比10∶1加入到明胶施胶液中,用此种胶液对纸进行机内或机外施胶,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1克氯化钴和碳酸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6
将硝酸钴和硫酸锰(两者摩尔比为2∶1)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6克硝酸钴和硫酸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7
将硫酸钴和硝酸锰(两者摩尔比为1∶1)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克硝酸钴和硫酸锰。即可制得对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具有感应的纸。
实施例12-17制得的防涂改纸,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或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18
在调和池内加入透明橙3G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阳离子淀粉,透明橙3G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003%,阳离子淀粉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6%,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中部施胶(使用实施例12-15中任一种的胶液及用量)、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橙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或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19
在调和池内加入黄146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黄146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10%,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中部施胶(使用实施例12-15中任一种的胶液及用量)、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黄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或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20
在调和池内加入透明塑料蓝501染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环氧丙烷,透明塑料蓝501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1%,环氧丙烷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8%,上网抄造,经成型、压榨、中部施胶(使用实施例12-15中任一种的胶液及用量)、干燥、压光卷取。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蓝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纸张强度、白度、色度、印刷性能等没有受到影响。按GB464.1-89规定,进行老化,或纸张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21
将蓝70染料、硫酸钴、氯化锰(硫酸钴与氯化锰的摩尔比=3∶1)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蓝70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1%,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8克硫酸钴和氯化锰。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兰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原纸耐折42双次、白度93.4%、色度(L94.3a-0.1b 3.45)、表面强度好,加蓝70染料、硫酸钴、氯化锰后,纸张耐折43双次、白度92.8%、色度(L 92.4a 1.2b 2.8)、表面强度好,前后相比纸张性能没有受到影响。防伪纸张在105±2℃烘箱内进行老化,或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22
将油溶紫401、硝酸钴、碳酸锰(硫酸钴与氯化锰的摩尔比=10∶1)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油溶紫401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2%,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0.03克硫酸钴和氯化锰。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紫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原纸耐折42双次、白度93.4%、色度(L94.3a-0.1b 3.45)、表面强度好,加油溶紫401、硝酸钴、碳酸锰后,纸张耐折43双次、白度92.8%、色度(L 92.4a 1.2b 2.8)、表面强度好,前后相比纸张性能没有受到影响。防伪纸张在105±2℃烘箱内进行老化,或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
实施例23
将红233染料、氯化钴、硫酸锰(硫酸钴与氯化锰的摩尔比=1∶1)加入到涂布液中,混合均匀后,按照铜版纸工艺进行生产,红233染料的用量为防涂改纸总重量的0.003%,每平方米防涂改纸中含有3克硫酸钴和氯化锰。用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涂改,纸面上有红色痕迹出现。当用硫酸、草酸、盐酸、硝酸、乙酸、甲酸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粉红色,当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涂于纸上,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棕色,当用亚硫酸氢钠涂改时,纸面上出现橘黄色。原纸耐折42双次、白度93.4%、色度(L94.3a-0.1b 3.45)、表面强度好,加红233染料、氯化钴、硫酸锰后,纸张耐折43双次、白度92.8%、色度(L 92.4a 1.2b 2.8)、表面强度好,前后相比纸张性能没有受到影响。防伪纸张在105±2℃烘箱内进行老化,或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后,纸面外观无显著变化,用上述试剂进行涂改,纸面上依然出现相应的颜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