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类全新的具有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治疗骨质疏松等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活性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全球女性肿瘤之首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位居第二,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乳腺癌临床治疗上已有一些有效药物,但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严重的副作用,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给患者带来痛苦;第二是现有药物的使用使得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第三是乳腺癌类型较多,部分类型乳腺癌缺少治疗药物等。临床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抗乳腺癌药物。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370717A公开了一种酚类化合物或其类似物或药物的组合物,所述的酚类化合物为(3Z,5E)-4-羟基-6-(3-甲氧基-4-甲苯基)己-3,5-二烯-2-酮,可应用于制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抑制产生应答的疾病的药物。但是关于一种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结构如通式A或B所示:
其中,R选自a或b,且以氨基与乙氧基连接:
a.R为仲胺,(a)1~6个碳原子链状烷基仲胺,其中烷基为直链或支链;(b)环烷基仲胺,其中环烷基包括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金刚烷基;
b.R为叔胺,(a)1~6个碳原子的链状烷基叔胺,其中烷基为直链或支链,叔胺的两个烷基相同或不同;(b)脂环胺,包括吡咯、哌啶、哌嗪和吗啉;(c)取代哌啶、取代哌嗪,其中取代哌啶中取代基在哌啶环2、3、4位,或为单取代或是多取代,包括卤素、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羟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仲丁氧基;取代哌嗪中取代基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所述的化合物为对映异构体,或R型或S型异构体。
优选的,R为下表中所示的基团: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4-苄氧基苯酚为原料与溴乙醇在6%氢氧化钠水溶液,80℃下发生 亲核取代反应,调节pH至酸性得中间体2;
(2)中间体2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浴下加入三乙胺,搅拌5min后恒压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转至室温,反应过夜得到中间体3;
(3)中间体3与不同取代的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碳酸铯,四丁基碘化铵催化下,80℃反应2h得到中间体4;
(4)中间体4以甲醇为溶剂,氢气、钯碳条件下脱苄得到中间体5,备用;
(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溶于丙酮中,加入碳酸钾后量取溴苄分批加入反应液,室温反应过夜得到中间体7;
(6)中间体7在6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调节pH至酸性得到中间体8;
(7)将中间体8与助手性剂左旋樟脑磺内酰胺或者右旋樟脑磺内酰胺溶于无水甲苯中,加入重蒸三乙胺加热至80℃,滴加新戊酰氯后110-130℃反应20h,得到中间体9或者14;
(8)将中间体9或者中间体14溶于四氢呋喃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恒压滴加正丁基锂,低温反应30min,加入溴苄和六甲基膦酰三胺的四氢呋喃溶液-78℃反应5h,得到中间体10或者中间体15;
(9)中间体10或者中间体15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少量的水,硼氢化钠还原72小时以上得到中间体11或中间体16;
(10)中间体11或者中间体16与对甲苯磺酰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对甲苯磺酰酯中间体12或者中间体17;
(11)对甲苯磺酰酯中间体与中间体5在钠氢和二甲亚砜的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13或者中间体18;
(12)中间体13或者中间体18以甲醇为溶剂,氢气、钯碳条件下脱苄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是通式A或B所示的化合物,或两者的混合 物。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不对称合成获得不同构型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细胞试验证实其对于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有显著的抗乳腺癌活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治疗骨质疏松等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
2、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产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乳腺癌活性的取代胺基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结构如通式A或B所示:
其中,R选自a或b,且以氨基与乙氧基连接。
a.R为仲胺,(a)1~6个碳原子链状烷基仲胺,其中烷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b)环烷基仲胺,其中环烷基包括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金刚烷基;
b.R为叔胺,(a)1~6个碳原子的链状烷基叔胺,其中烷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叔胺的两个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脂环胺,包括吡咯、哌啶、哌嗪和吗啉;(c)取代哌啶、取代哌嗪,其中取代哌啶中取代基可以在哌啶环2、3、4位,可以为单取代或是多取代,包括卤素(F、Cl、Br、I)、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羟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仲丁氧基;取代哌嗪中取代基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本发明目标化合物可以为对映异构体,也可以为R型或S型异构体。
本发明目标化合物的ee值为98%-99%。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中间体4-(2-取代氨基)乙氧基苯酚(5),反应路线如下:
2.制备中间体4-苄氧基苯乙酸(8),反应路线如下:
3.制备A类目标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
4.制备B类目标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以4-苄氧基苯酚为原料与溴乙醇在6%氢氧化钠水溶液,80℃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调节pH至酸性得中间体2;
(2)中间体2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浴下加入三乙胺,搅拌5min后恒压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转至室温,反应过夜得到中间体3;
(3)中间体3与不同取代的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碳酸铯,四丁基碘化铵催化下,80℃反应2h得到中间体4;
(4)中间体4以甲醇为溶剂,氢气、钯碳条件下脱苄得到中间体5,备用;
(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溶于丙酮中,加入碳酸钾后量取溴苄分批加入反应液,室温反应过夜得到中间体7;
(6)中间体7在6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调节pH至酸性得到中间体8;
(7)将中间体8与助手性剂左旋樟脑磺内酰胺或者右旋樟脑磺内酰胺溶于无水甲苯中,加入重蒸三乙胺加热至80℃,滴加新戊酰氯后110-130℃反应20h,得到中间体9或者14;
(8)将中间体9或者中间体14溶于四氢呋喃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恒压滴加正丁基锂,低温反应30min,加入溴苄和六甲基膦酰三胺的四氢呋喃 溶液-78℃反应5h,得到中间体10或者中间体15;
(9)中间体10或者中间体15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少量的水,硼氢化钠还原72小时以上得到中间体11或中间体16;
(10)中间体11或者中间体16与对甲苯磺酰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对甲苯磺酰酯中间体12或者中间体17;
(11)对甲苯磺酰酯中间体与中间体5在钠氢和二甲亚砜的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13或者中间体18;
(12)中间体13或者中间体18以甲醇为溶剂,氢气、钯碳条件下脱苄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合成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的化学结构、核磁数据如表1所示。
本发明的A、B两类化合物通过药理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表1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实施例1制备中间体5
1.(2-(4-苄氧基)苯氧基)乙醇的制备
取4-苄氧基苯酚10.00g(0.05mol)于三颈烧瓶中,加入50mL水,加热至80℃,机械搅拌下恒压滴液漏斗滴加6%氢氧化钠水溶液63mL,溶液逐渐变澄清,30分钟滴完。取溴乙醇12.5g(0.10mol)溶于20mL水中,恒压滴液漏斗滴加至上述反应液中,80℃反应5h后调pH至酸性,有白色固体析出,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干燥,蒸干后,二氯甲烷、石油醚重结晶,得白色晶体约11.96g,产率98%。1H NMR(300MHz,CDCl3)δ3.91-3.94(m,2H),4.01-4.04(m,2H),5.01(s,2H),6.83-7.44(m,9H).
2.(2-(4-苄氧基)苯氧基)乙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取2-(4-(苄氧基)苯氧基)乙醇8.50g(34.83mmol)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浴下加入三乙胺9.7mL(69.67mmol),搅拌5min后恒压滴加对甲苯磺酰氯(13.24g,69.67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转至室温,反应过夜。反应毕萃取,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干燥,蒸干后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白色固约体13.00g,产率94%。1H NMR(300MHz,CDCl3)δ2.44(s,3H),4.07-4.10(m,2H),4.32-4.35(m,2H),5.00(s,2H),6.70-7.83(m,13H).
3.(2-(4-苄氧基)苯氧基)乙基哌啶的制备
称取(2-(4-苄氧基)苯氧基)乙基对甲苯磺酸酯1.00g(2.50mmol)于25mL单颈瓶中,N,N-二甲基甲酰胺4mL溶解后加入哌啶357mg(5.00mmol),碳酸铯1.63g(5.00mmol),四丁基碘化铵78mg(0.25mmol),80℃反应2h。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加入水淬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二氯甲烷层,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4. 4-(2-哌啶)乙氧基苯酚的制备
取上一步反应浓缩产物于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5mL溶解,加入适量的10%钯碳,氢气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毕,过滤,蒸干溶剂,硅胶柱层析,得白色固体393mg,两步总产率71%。
实施例2制备中间体8
1. 4-苄氧基苯乙酸甲酯的制备
称取对羟基苯乙酸甲酯20.00g(120.48mmol)溶于400mL丙酮中,加入碳 酸钾33.25g(240.96mmol),后量取溴苄16mL(132.53mmol)分批加入上述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蒸干溶剂,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水洗两遍,饱和食盐水洗一遍,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蒸干溶剂,得到无色油状物约30.84g,产率97%。1H NMR(300MHz,CDCl3)δ3.58(s,2H),3.69(s,3H),5.06(s,2H),6.93-7.45(m,9H).
2. 4-苄氧基苯乙酸的制备
取4-苄氧基苯乙酸甲酯30.84g(0.12mol)溶于甲醇100mL中,加入6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62mL,60℃加热反应1h。蒸干后2N盐酸调节溶液至酸性,有白色固体析出,加入二氯甲烷萃取三次,二氯甲烷层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丙酮、正己烷重结晶,得无色透明晶体28.07g,产率95%。1H NMR(300MHz,CDCl3)δ3.59(s,2H),5.06(s,2H),6.94-7.45(m,9H).
实施例3:目标化合物A1(R)-4-(1-苯基-3-(4-(2-(哌啶-1-基)乙氧基)苯氧基)丙基-2-基)苯酚
1.中间体9的制备
分别称取4-苄氧基苯乙酸2.00g(8.26mmol)、左旋樟脑磺酰胺0.89g(4.13mmol)置于250mL三颈瓶中,加入无水甲苯30mL和重蒸三乙胺2.3mL(16.53mmol),搅拌溶解并加热至80℃,向反应液中滴加新戊酰氯(1.47mL)的甲苯溶液(3mL)。滴加完毕后,反应液升温至110-130℃,加热反应2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蒸除甲苯,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剩余物,水洗三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得橙黄色油状物1.54g,产率85%。
2.中间体10的制备
称取9 1.88g(4.28mmol)溶于带支口的茄形瓶中,氩气保护下加入10mL无水四氢呋喃,至于-78℃冷井中,恒压滴加正丁基锂(1.6mol/L)2.54mL(4.71mmol),30min内加完,低温反应30min,将溴苄(3.67g,21.40mmol)和六甲基膦酰三胺(3.76mL,21.40mmol)混合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加至上述反应液,-78℃反应5h,反应毕,加入少量的水淬灭,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柱层析,得白色固体1.97g,产率87%。1H NMR(300MHz,CDCl3)δ0.60(s,3H),0.85(s,3H),1.24(d,J=7.7Hz,2H),1.57(s,1H),1.66–1.86(m,4H),0.88–2.01(m,1H),3.07(dd,J=13.2,5.8Hz,1H),3.22–3.46(m,3H),3.73(dd,J=7.7,4.4Hz,1H),4.59(dd,J=9.9,5.8Hz,1H),5.03(s,2H),6.92-7.48(m,14H).
测定ee值为98%-99%,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器为Waters 2487,泵为Waters 1525,CHIRALPAK AS-H柱,异丙醇和正己烷为流动相。
3. 2-(4-苯氧基)苯基苯丙醇的制备
称取10 1.65g(3.12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加入少量水(至刚出现沉淀),每隔24h加入硼氢化钠237mg(6.24mmol),室温反应72h,反应毕,蒸干四氢呋喃,二氯甲烷萃取,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后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1H NMR(300MHz,CDCl3)δ2.93-2.84(m,1H),3.10-2.97(m,2H),3.81-3.70(m,2H),5.05(s,2H),6.91-7.46(m,14H).
4.(2-(4-苄氧基)苯基)苯丙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取上一步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浴下加入三乙胺1.46mL(10.50mmol),搅拌5min后恒压滴加对甲苯磺酰氯(2.00g,10.50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移至室温,反应过夜,反应毕萃取,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柱层析,得白色固体1.00g,两步总产率68%,可回收左旋樟脑磺内酰胺。1H NMR(300MHz,CDCl3)δ2.86-2.79(m,1H),3.05-2.99(m,1H),3.18-3.09(m,1H),4.15-4.05(m,2H),5.02(s,2H),7.65-6.81(m,18H).
5.(R)-(2-(4-(2-(4-苄氧基)苯基-3-苯基)丙氧基)苯氧基)哌啶的制备
取12 100mg(0.21mmol)溶二甲亚砜3mL中,加入NaH 10mg,室温反应0.5h后加入中间体4-(2-哌啶)乙氧基苯酚94mg反应7h,反应结束后萃取,二氯甲烷洗两次,水洗两次,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得白色固体44mg,产率40%。1H NMR(300MHz,CDCl3)δ1.52-1.48(m,2H),1.71-1.66(m,4H),2.63(s,4H),2.99-2.83(m,3H),3.31-3.20(m,2H),4.05-3.97(m,2H),4.14-4.10(m,2H),5.03(s,2H),7.44-6.76(m,18H).
6.(R)-4-(1-苯基-3-(4-(2-(哌啶-1-基)乙氧基)苯氧基)丙基-2-基)苯酚的制备
取上一步反应得到的13于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3mL溶解,加入催化量的10%钯碳,氢气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毕,过滤,蒸干,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得白色固体21mg,产率64%。
A类中其他目标化合物均按此法合成
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其余目标化合物以不同取代的胺为合成原料,重复以上实施例中的步骤,便能合成所需的取代胺基酚类衍生物。实施 例中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B类目标化合物按A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右旋樟脑磺内酰胺代替A类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中的左旋樟脑磺内酰胺。
实施例4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理实验
(一)实验方法:MTT法
(1)受试细胞
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乳腺癌细胞)。
(2)受试样品
取本发明待测化合物溶于二甲亚砜,配成10mol/L的药物储存液,实验前用双蒸水稀释。
(2)试验方法
用培养液配成单个MDA-MB-231和MCF-7细胞悬液,计数板计数后,接种到96孔板中,每孔100μL约5000个细胞。放入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完全贴壁,约12h。分别加入待筛选化合物的DMSO/H2O溶液,每个化合物设置5个浓度,每个浓度5个复孔,并留出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各5个复孔)。继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避光条件下向每个孔中加入MTT溶液20μL,培养4h后小心析出培养基,加入150μLDMSO,于摇床震荡使结晶充分溶解后在酶标仪490nm下读取吸光值(OD值),计算抑制率(CI值)和IC50。
(二)实验结果
化合物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见表2。
表2目标化合物体外细胞实验结果
上述结果表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其中A3、A4、A5、B4化合物对所选的乳腺癌细胞有较强的体外抑制活性,因此该类化合物可作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治疗骨质疏松等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