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73574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53280.9

申请日:

2015.06.24

公开号:

CN104898741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D 23/32申请日:20150624|||公开

IPC分类号:

G05D23/32

主分类号:

G05D23/32

申请人: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晓亮

地址:

230012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工业园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代理人:

柴亮; 张天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面板加热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多个用于分别检测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多个用于分别加热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加热的区域中都设有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加热单元根据与其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多个用于分别检测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
多个用于分别加热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加热的区域中都设有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加热单元根据与其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设于显示面板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显示面板的边缘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设于显示面板的边缘部,并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参比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低温漂电阻;其中,
所述低温漂电阻、热敏电阻串联在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间,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参比电源,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在低温漂电阻和热敏电阻间;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温差传感器,其设在显示面板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用于检测显示面板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温度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传感器为热电偶,其一端位于显示面板中部,另一端位于显示面板边缘部,所述热电偶与温差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温差检测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检测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参比电源;其中,
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参比电源;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单元为设于显示面板内的、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加热片。

说明书

说明书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中常遇到低温环境,而液晶显示面板在温度过低时会出现启动困难、响应速度慢、亮度低、对比度下降等缺陷。为使液晶显示面板在低温环境正常工作,故液晶显示装置中可设置用于加热液晶显示面板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可为设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氧化铟锡(ITO)加热片。同时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以决定加热单元是否需要加热。
但液晶显示面板(尤其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环境温度可能不同,且加热单元不同位置的加热温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温度传感器只能检测某点的温度并据此决定是否进行加热,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各区域间的温度可能并不均匀,会有局部过热或欠热,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炸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使显示面板温度均匀的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显示面板;
多个用于分别检测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
多个用于分别加热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加热的区域中都设有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加热单元根据 与其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
优选的是,至少部分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设于显示面板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显示面板的边缘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设于显示面板的边缘部,并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参比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低温漂电阻;其中,所述低温漂电阻、热敏电阻串联在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间,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参比电源,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在低温漂电阻和热敏电阻间;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温差传感器,其设在显示面板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用于检测显示面板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温度差。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差传感器为热电偶,其一端位于显示面板中部,另一端位于显示面板边缘部,所述热电偶与温差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温差检测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温差检测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参比电源;其中,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参比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单元为设于显示面板内的、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加热片。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有多个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和加热单元, 每个加热单元根据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加热显示面板的一个区域,即显示面板的各区域都根据该区域中的具体温度进行加热,这样就避免了显示面板不同位置温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避免了玻璃基板炸裂等问题,提高了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温差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显示面板;2、加热单元;31、热敏电阻;32、热电偶;321、第一导电层;322、绝缘层;323、第二导电层;V1、第一电源;V2、第二电源;Vc1、第一参比电源;Vc2、第二参比电源;U1、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器;U3、第三运算放大器;R、低温漂电阻;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显示面板1;
多个用于分别检测显示面板1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
多个用于分别加热显示面板1不同区域的加热单元2,每个 加热单元2加热的区域中都设有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加热单元2根据与其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1。而显示面板1(或者说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有加热单元2,用于对该区域进行加热。同时,每个加热单元2所加热的区域中,均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信息检测单元以检测其所在位置的温度,各加热单元2即根据其加热的区域中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如是否进行加热、加热温度等)。例如,图1中的显示面板1分为5个区域,其四边的边缘部各为一个区域,中部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有一个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和一个加热单元2(例如加热片)。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有多个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和加热单元2,每个加热单元2根据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加热显示面板1的一个区域,即显示面板1的各区域都根据该区域中的具体温度进行加热,这样就避免了显示面板1不同位置温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避免了玻璃基板炸裂等问题,提高了显示质量。
优选的,该显示面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1。
也就是说,以上显示面板1优选为液晶显示面板。这是因为通常而言,液晶显示面板受温度的影响最明显,最需要进行加热。当然,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1,本发明也是适用的。
优选的,加热单元2为设于显示面板1内的、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加热片。
也就是说,用于加热显示面板1的加热单元2优选为内置在显示面板1中的多个加热片,且这些加热片是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以保证其既可加热显示面板1的不同区域,又不对显示造成影响。当然,加热单元2也可采用加热丝、加热图形、红外加热器等其他的已知形式。
优选的,至少部分温度信息检测单元设于显示面板1内。
也就是说,以上温度信息检测单元优选是内置于显示面板1中的,即设在“盒内”。现有显示装置中的温度传感器为市售产品,无法放入“盒内”,而只能设在显示面板1外(如设在显示面板1背面),但显示面板1是否需要加热应由其内部显示结构(如液晶)的温度决定,而显示面板1内外必然存在温度差,故设于显示面板1外的温度传感器并不能准确检测出显示面板1是否需要加热。而若将温度信息检测单元设于显示面板1内部,即可解决以上问题。
优选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显示面板1的边缘部。更优选的,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31,其设于显示面板1的边缘部,并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控制加热单元2。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可包括用于检测显示面板1内部实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为内置在显示面板1的边缘部的热敏电阻31,如为与引线(栅极线或数据线等)同层设置的铜电阻,其阻值可为200欧姆左右。而热敏电阻31还通过引线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可设于显示面板1外的芯片中,用于根据热敏电阻31检测的到温度控制加热单元2。
显然,为准确控制加热单元2是否进行加热,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检测出显示面板1内的温度,故优选采用以上的温度传感器。而热敏电阻31式的温度传感器体积小、不会对显示造成影响、易于与显示面板1的其他结构一同形成,故是优选的。
进一步优选的,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V1、第二电源V2、第一参比电源Vc1、第一运算放大器U1、低温漂电阻R;其中,低温漂电阻R、热敏电阻31串联在第一电源V1、第二电源V2间,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参比电源Vc1,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在低温漂电阻R和热敏电阻31间;第一运算放大器U1用于控制加热单元2。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可为低 温漂精密运放。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以上的热敏电阻31(温度传感器)可与低温漂电阻R(即阻值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电阻,其阻值也可在200欧姆左右)串联在两个电源间,而两电阻间的位置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参比电源Vc1从而接入第一参比电压,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则连接加热单元2以对其进行控制。这样,当显示面板1内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热敏电阻31的阻值变化,由于低温漂电阻R的阻值基本不变,故二者的分压发生变化,由此输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U1中的电压变化,而该电压与第一参比电压的关系即决定了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由此显示面板1的内部温度即可控制加热单元2的开启与关闭。例如,温度检测电路可被设置为当显示面板1内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使加热单元2开启,而高于时5摄氏度时使加热单元关断。
优选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包括温差传感器,其设在显示面板1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用于检测显示面板1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温度差。更优选的,温差传感器为热电偶32,其一端位于显示面板1中部,另一端位于显示面板1边缘部,热电偶32与温差检测电路相连,与温差检测电路用于控制加热单元2。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温度信息检测单元还可包括用于检测显示面板1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温度差的温差传感器。该温差传感器优选为热电偶,并与温差检测电路相连,温差检测电路可设于显示面板1外的芯片中。其中,热电偶32是指由两种不同导体(半导体)组成的回路,根据赛贝克效应,当热电偶32两端(即两种导体的两个连接端)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该回路中会形成电压并产生电流,从而起到检测温度差的作用。由于显示面板1中的结构都是分层制造的,故如图3所示,在制造该热电偶32时,可先形成第一导电层321(如氧化铟锡层),再形成绝缘层322(如氮化硅层),最后形成第二导电层323(如石墨烯层),两导电层中部被绝缘层322隔开,而两端则通过绝缘层322中的过孔连接并形成回路。 可见,热电偶32不会对显示造成影响(其可设于黑矩阵处),并可与显示面板1中的其他结构(如像素电极、钝化层)等同步制造。
显然,显示面板1中部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必然要通过较长的引线导出,而引线电阻也受到温度影响,故引线较长时其本身会对温度检测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温差传感器检测的是不同位置间的温度差而非绝对温度,故当显示面板1边缘部温度可控(因为具有加热单元2和温度传感器)时,只要检测出边缘部与中部间的温度差,也就相当于检测出了显示面板1中部的温度。
更优选的,以上温差检测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二参比电源Vc2;其中,热电偶32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一个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参比电源Vc2;第二运算放大器U2用于控制加热单元2。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热电偶32产生的电压信号可先由放大电路放大,之后接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参比电源Vc2从而接入第二参比电压,输出端则连接加热单元2以对其进行控制。这样,当显示面板1中部与边缘部间产生一定的温差时,热电偶32输出一定的电压,该电压信号经放大后与第二参比电压比较,即可决定是否应启动相应的加热单元2。例如,可在显示面板1中部的温度比边缘部的温度低5摄氏度或以上时启动加热单元2,而显示面板1中部的温度与边缘部的温度相当或比边缘部的温度更高时则关断加热单元2。其中,放大电路可采用常规的形式,如其可包括如图4所示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运算放大器U3(其一个输入端可接地,另一输入端连接热电偶32),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在100欧姆,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在4000欧姆,而第三运算放大器U3和前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U2均可为低温漂精密运放。
当然,以上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电路、温差传感器、温差检测电路等的具体形式都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 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能实现同样功能的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面板加热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多个用于分别检测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多个用于分别加热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加热的区域中都设有所述温度信息检测单元,加热单元根据与其对应的温度信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