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73251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87925.3

申请日:

2015.05.29

公开号:

CN104923015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150529|||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家栋; 陈保栋; 程纪杰; 张灵敏; 房海涛

地址:

264000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杰瑞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代理人:

王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底座、筒体、旋流筒、滤芯和叶片分离元件,筒体固定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筒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筒体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上腔的底部设置有伸入下腔内的第一接液管,上腔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旋流筒可拆卸的置于上腔内,旋流筒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叶片分离元件置于旋流筒内侧的透气口处,旋流筒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内的第二接液管,滤芯可拆卸的置于旋流筒内,且滤芯紧贴旋流筒内侧顶部,筒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芯内部的出气口。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紧凑、三次油气分离、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精度可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筒体(2)、旋流筒(3)、滤芯(4)和叶片分离元件(5),所述筒体(2)固定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筒体(2)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6),所述筒体(2)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7)和下腔(8),所述上腔(7)和下腔(8)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上腔(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8)内的第一接液管(9),所述上腔(7)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10);所述旋流筒(3)可拆卸的置于所述上腔(7)内,所述旋流筒(3)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所述叶片分离元件(5)置于所述旋流筒(3)内侧的透气口处,所述旋流筒(3)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8)内的第二接液管(11),所述滤芯(4)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旋流筒(3)内,且所述滤芯(4)紧贴所述旋流筒(3)内侧顶部,所述筒盖(6)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芯(4)内部的出气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裙座(12)和底板(13),所述底板(13)固定置于所述裙座(12)的下端,所述裙座(12)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板(13)连接的加强筋(1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穿过所述底座(1)伸出外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分离元件(5)可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置调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4)内设置有回油管(16),所述回油管(16)的下端伸入所述滤芯(4) 的底部,所述回油管(16)的上端穿过所述筒盖(6)的出气口伸出外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油口(17)和注油口(18),且所述注油口(18)处于所述回油口(17)的上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口(19),所述测温口(19)处于所述回油口(17)和注油口(18)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远离所述回油口(1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接口(20)和第二液位计接口(21),所述第一液位计接口(20)处于所述第二液位计(21)的上方。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油口(22)。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口(2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对油气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高精度的油气分离,现有的技术主要包括:一是采取多级油气分离器,通过不同结构逐级提高油气分离精度;二是尝试将不同的结构集成到同一个油气分离器中,如专利号为ZL201320678903.6的后置分离器;前者需要多个容器组合才能达到精度要求,所占空间较大,实现成本也较高;后者往往导致容器体积庞大,在某些受限空间内不能使用,其造价也较高;此外,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对气体将分离后的油重新卷起的控制也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三次油气分离、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精度可控的集成的油气分离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底座、筒体、旋流筒、滤芯和叶片分离元件,所述筒体固定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筒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所述筒体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上腔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内的第一接液管,所述上腔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所述旋流筒可拆卸的置于所述上腔内,所述旋流筒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所述叶片分离元件置于所述旋流筒内侧的透气 口处,所述旋流筒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内的第二接液管,所述滤芯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旋流筒内,且所述滤芯紧贴所述旋流筒内侧顶部,所述筒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芯内部的出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气口引进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在上腔与旋流筒之间做旋转离心运动,实现第一次油气分离;叶片分离元件对进入旋流筒的油气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滤芯对油气进行第三次油气分离;三次油气分离,分离效果更佳,且三次油气分离均在上腔内实现,高效集成在单个容器中,使得容器体积得到有效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接液管和第二接液管排放到下腔,防止高效旋转的油气混合物将分离出的油重新卷起,提升油气分离效率;第二次分离后的油直接通过第二接液管排放到下腔,也可以减轻油对叶片分离元件的压损,且结构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裙座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置于所述裙座的下端,所述裙座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加强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筋使得裙座和底板连接更加坚固,使得本装置的刚性增加。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底部设置有低点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穿过所述底座伸出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低点排污管便于将下腔内沉淀下来的油污进行彻底清除。
进一步,所述叶片分离元件可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置调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筒体与旋流筒之间的间隙及叶片分离元件的空间位置,可有效调控油气分离精度。
进一步,所述滤芯内设置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下端伸入所述滤芯的底部,所述回油管的上端穿过所述筒盖的出气口伸出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滤芯分离后的油通过回油管及时排出,减轻油对滤芯的压损,即使滤芯产生大的压损,亦不会影响过滤后油的回收。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油口和注油口,且所述注油口处于所述回油口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口,所述测温口处于所述回油口和注油口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测温口便于对下腔内油的温度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下腔远离所述回油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接口和第二液位计接口,所述第一液位计接口处于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液位计接口和第二液位计接口便于对下腔内油位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油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线监测油位,即时反馈机组运行状况。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口可以将容器内的油加热至合适温度,以便机组顺利启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液位计接口、吸油口和加热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筒体,3、旋流筒,4、滤芯,5、叶片分离元件,6、筒盖,7、上腔,8、下腔,9、第一接液管,10、进气口,11、第二接液管,12、裙座,13、底板,14、加强筋,15、排污管,16、回油管,17、回油口,18、注油口,19、测温口,20、第一液位计接口,21、第二液位计接口,22、吸油口,23、加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底座1、筒体2、旋流筒3、滤芯4和叶片分离元件5,所述筒体2固定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筒体2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6,所述筒体2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7和下腔8,所述上腔7和下腔8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上腔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8内的第一接液管9,所述上腔7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10;所述旋流筒3可拆卸的置于所述上腔7内,所述旋流筒3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所述叶片分离元件5置于所述旋流筒3内侧的透气口处,所述旋流筒3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8内的第二接液管11,所述滤芯4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旋流筒3内,且所述滤芯4紧贴所述旋流筒3内侧顶部,所述筒盖6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芯4内部的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底座1包括裙座12和底板13,所述底板13固定置于所述裙座12的下端,所述裙座12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板13连接的加强筋14。
优选的,所述下腔8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穿过所述 底座1伸出外部。
优选的,所述叶片分离元件5可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置调整。
优选的,所述滤芯4内设置有回油管16,所述回油管16的下端伸入所述滤芯4的底部,所述回油管16的上端穿过所述筒盖6的出气口伸出外部。
优选的,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油口17和注油口18,且所述注油口18处于所述回油口17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口19,所述测温口19处于所述回油口17和注油口18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腔8远离所述回油口1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接口20和第二液位计接口21,所述第一液位计接口20处于所述第二液位计21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油口22。
优选的,所述下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口23。
本装置的实施原理:
油气混合物从进气口10切向进入,在上腔7中进行旋转做离心运动,油气混合物在旋转过程中与筒体2的内壁和旋流筒3的外壁碰撞,较大的油滴在壁面停留,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流下,通过第一接液管9流入到下腔8中储存;当油气混合物旋转运动到旋流筒3的底部时,进入叶片分离元件5,油气得到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油通过第二接液管11流入到下腔8中储存,第二接液管11插入到下腔8的油面以下,且靠近下腔的底部;经叶片分离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旋流筒3和滤芯4之间的间隙,从滤芯4外侧出进入其内侧,滤后的油经回油管16引到容器外回收,气体经过以上三次分离通过出气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底座、筒体、旋流筒、滤芯和叶片分离元件,筒体固定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筒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筒体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上腔的底部设置有伸入下腔内的第一接液管,上腔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旋流筒可拆卸的置于上腔内,旋流筒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叶片分离元件置于旋流筒内侧的透气口处,旋流筒的底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