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72833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33413.7

申请日:

2014.04.04

公开号:

CN104975149A

公开日:

2015.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21D 1/26申请公布日:20151014|||公开

IPC分类号:

C21D1/26; C21D9/08; F28F1/00; F28F21/08

主分类号:

C21D1/26

申请人:

江苏金迪特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德元; 侯雪玲

地址:

22657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雪岸镇雪岸社区十二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管料处理;(2)、中间品处理: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二辊轧机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三辊轧机冷精轧;(3)、成品处理。本发明对管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控制,保证了产品的机械性能,产品的耐腐蚀和耐压力性能良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达到相应要求,制备的铁素体冷凝管可于核电、热交换器、压力容器等设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管料处理、中间品处理和成品处理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管料处理
元棒-化学成份分析-穿孔-回火保温-矫直-酸洗-防锈处理-修磨;
(2)、中间品处理
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二辊轧机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三辊轧机冷精轧;
(3)、成品处理
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定切-酸洗-防锈处理-检验-包装-入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3)去油处理中采用的为15~20%盐酸和1~2%硝酸的混合溶液,去油时间为30~60分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和(3)的回火保温处理过程如下:装炉温度为750~800℃,加热温度为800~840℃,热处理炉长度≥20米,每小时增加130℃,升温6小时后,保温箱内恒温8小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和(3)的酸洗处理采用15~20%盐酸和1~2%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左右,酸洗温度为室温。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穿孔温度为1140~1180℃,自然堆积6~10小时。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容量机组数量不断增加,使用换热器的尺寸越来越大,同时也增加了设计、制造的难度。换热器的故障停用,均会使机组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造成换热器投运率低和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各种停运的数据统计,换热器管系泄漏使换热器故障停运所占比重最大,而换热管被冲蚀和各类腐蚀是造成管系泄漏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换热管主要有碳钢管、不锈钢管、钛管和黄铜管等等。其中,碳钢管的抗腐蚀特性较差,对冲蚀也极其敏感,而不锈钢换热管虽在耐冲蚀、耐腐蚀性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价格昂贵,制约了其在高压加热器等传统碳钢管领域的发展。
而铁素体不锈钢换热管的传热性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具体表现在:1)热膨胀系数更小,尺寸精度更容易控制;2)高温抗氧化性更好,表面抗氧化剥落倾向更小;3)热传导率更高,高温粘结磨损更小,更适合应用于换热器;4)冷加工变形时,铁素体不锈钢的形变回复倾向更小;5)无应力腐蚀倾向。同时,铁素体不锈钢换热管由于不含镍,相比传统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价格优势。正由于铁素体不锈钢管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其在管材市场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满足市场需求,以及进一步提高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需要对铁素体不锈钢换热管的生产工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科学可控、成本低、能耗低,制备的冷凝管的机械性能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管料处理、中间品处理和成品处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管料处理
元棒-化学成份分析-穿孔-回火保温-矫直-酸洗-防锈处理-修磨;
(2)、中间品处理
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二辊轧机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三辊轧机冷精轧;
(3)、成品处理
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定切-酸洗-防锈处理-检验-包装-入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和(3)去油处理中采用的为15~20%盐酸和1~2%硝酸的混合溶液,去油时间为30~60分钟。
上述步骤(1)、(2)和(3)的回火保温处理的工艺参数如下:装炉温度为750~800℃,加热温度为800~840℃,热处理炉长度≥20米,每小时增加130℃,升温6小时后,保温箱内恒温8小时。
上述步骤(1)、(2)和(3)的酸洗处理采用15~20%盐酸和1~2%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左右,酸洗温度为室温。
上述步骤(1)的穿孔温度为1140~1180℃,自然堆积6~10小时。
本发明对管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控制,保证了产品的机械性能,产品的耐腐蚀和耐压力性能良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达到相应要求,制备的铁素体冷凝管可于核电、热交换器、压力容器等设备。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无需特殊设备,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总流程如下:
采用¢65元棒-化学成份分析-穿孔-回火保温-矫直-酸洗-防锈处理-修磨-LG60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LG30二辊轧机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LG三辊40轧机冷精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定切-酸洗-防锈处理-按标准检验-包装-入库。
1、管料处理工艺参数具体如下:
(1)¢65元棒剥皮1.5~2mm穿孔至67*5,穿孔温度在1140~1180℃自然堆积6~10小时。
(2)管坯回火装炉温度780℃,加热温度800~850℃,转速20转,保温温度740~780℃,炉内保温时间3.5小时,自然空冷8小时以上,表面颜色为铁红色。
2、中间品处理工艺参数按上述总流程依次如下:
(1)LG60荒管冷轧:¢67*5轧38*2.5,转速度700~750转,送进量:5mm/次。
(2)去油:15~20%盐酸+1~2%硝酸,去油时间30~60分钟。
(3)热处理:轧管38*2.6,装炉温度750~800℃,加热温度800~840℃,转速50~60转,保温时间:60~70分钟,空冷时间8小时以上,表面颜色为铁红色。
(4)矫直:按常规工艺操作。
(5)酸洗:采用15~20%盐酸+1%~2%硝酸+亚铁含量克/升+水进行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温度为室温。
(6)LG二辊30中间品冷轧:¢38*2.6轧22*1.8按常规加工工艺操作。
(7)LG三辊40成品精轧:19.05*1.65按常规加工工艺操作。
3、成品处理工艺参数具体如下:
去油、热处理和酸洗同于中间品处理。
成品检测包括表面检验和机械性能检验。
经检测,成品的各项机械性能如下: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纯铁素体冷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管料处理;(2)、中间品处理: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二辊轧机冷轧去油回火保温机械性能测试矫直酸洗防锈处理检磨三辊轧机冷精轧;(3)、成品处理。本发明对管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控制,保证了产品的机械性能,产品的耐腐蚀和耐压力性能良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达到相应要求,制备的铁素体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铁的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