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72800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5219.0

申请日:

2015.05.19

公开号:

CN104911908A

公开日:

2015.09.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03申请日:20150519|||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03; D06M15/356; D06M15/61; D06M15/13; D06M15/263; D06M11/38; D06P3/52; D06M101/32(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5/03

申请人:

武汉纺织大学

发明人:

肖仕丽; 王浩; 陈小捷; 徐卫林

地址:

43007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涤纶纺织品进行染色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涤纶纺织品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是指在待染色的涤纶纺织品表面利用自组装技术组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电解质高聚物纳米膜,然后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所形成的纳米膜的亲水性官能团改善涤纶纺织品的表面性能,从而改善涤纶纺织品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条件。整个染色过程中操作简便,不要任何载体,不涉及任何有毒化学物质,避免了常规高温高压载体染色中的有毒载体和复杂的染色设备的使用。因此,在合成纤维染色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是指在经过碱处理的涤纶纺织品表面预先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组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电解质纳米薄膜,然后再在常温常压下用水溶性的染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染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涤纶纺织品在40~70 0C的碱溶液中处理0.5~2 h,将涤纶大分子中的部分羧基从酯键中游离出来,使涤纶纺织品表面带负电荷,在此过程中,碱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M, 涤纶纺织品与碱溶液的浴比为1:10~1:20;
b将上述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去离子水中洗涤3~5次,每次5 min;
c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配制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和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0.5 M,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1.0 mg/mL;
d磁力搅拌作用下,将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c中配置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浸泡5 min;
e 将d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f 将e中漂洗过的涤纶纺织品浸泡在c中配置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溶液中,磁力搅拌作用下搅拌5 min;
g 将f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h 将步骤d到 f步骤循环1~6次,得到表面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
i 将h中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水溶性染料染色60 min;
染色后的涤纶纺织品水洗10~15次后,在40-60 0C烘箱中烘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纺织品为涤纶长丝或涤纶织物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或合成高聚物聚烯丙胺盐酸盐或聚乙烯亚胺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海藻酸钠或聚丙烯酸或聚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所用的水溶性染料是直接染料或阳离子染料中的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涤纶,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最具魅力、最有竞争力的合成纤维之一,具有高强高模和高弹性恢复能力,其形成的纺织面料坚牢耐用、抗皱免烫,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热性能。然而,涤纶分子结构中缺少像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能与染料分子结合的活性基团,纤维结构致密,结晶度和取向度高,使得染液很难将其润湿,阻碍了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和扩散,难以上染。为此,目前常用分散染料通过载体染色、高温高压或热熔连续染色的方法对涤纶染色。但是载体染色价格昂贵,多数载体具有毒性,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高温高压染色则需要特殊的耐压和价格昂贵的设备。针对现有涤纶染色过程中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涤纶的活性官能团缺乏等根本问题,研究者分别从开发新型染料载体,改善染料性能、改善涤纶的表面性能和染色工艺与环境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现阶段可用于涤纶染色的染整物理技术主要有低温等离子体、超声波、超临界CO2流体、紫外线辐射、微胶囊、微波技术、电子预辐照等。其中,采用等离子体、紫外辐照或纳米镀层技术对涤纶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涤纶纤维对染料的可及性备受青睐。
发明专利公开号CN1948610A,公开日期(2007年4月18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涤纶染色方法”公开了脉冲空气常压或低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来提高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经过等离子处理的涤纶织物能上染阳离子染料近江红X-GRL、近江黄X-GL和近江蓝X-BL的效果明显,拓宽了涤纶染色用分散染料的限制。但是,在对涤纶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等离子设备,而且等离子处理后的织物表面改性效果不持久。
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4278576A,公开日期(2015年01月1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以十甲环五硅氧烷(D5)为介质的热熔染色方法”公开了以D5为染色介质对进行涤纶分散染料热熔染色,以D5为染料介质极大程度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并提高染料的上染率。但是染色介质D5需要回收处理,增加了染色工序,而且仍然需要温度为190 0C高温条件下染色。
国外期刊Dyes and Pigments杂志,2013年第97卷440至445页,Tina Harifi报道了湿热条件下用纳米TiO2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也即是将涤纶织物在80 0C的纳米TiO2溶液中浸润1 min,在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涤纶分别用分散蓝和分散红染料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证实涤纶织物上染料的上染率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因纳米TiO2颗粒与涤纶织物之间是物理吸附,没有形成牢固的结合,洗涤后涤纶织物的色牢度下降显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涤纶染色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涤纶纤维表面组装具有大量亲水性基团的聚电解质高聚物纳米膜,提高涤纶纺织品的表面亲水性能,能够在常温常压环境中上染水溶性染料,扩大涤纶织物的染色范围和改善涤纶的染色条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所述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是指在经过碱处理的涤纶纺织品表面预先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组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电解质纳米薄膜,然后再在常温常压下用水溶性的染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染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涤纶纺织品在40~70 0C的碱溶液中处理0.5~2 h,将涤纶大分子中的部分羧基从酯键中游离出来,使涤纶纺织品表面带负电荷,在此过程中,碱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M, 涤纶纺织品与碱溶液的浴比为1:10~1:20。
b将上述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去离子水中洗涤3~5次,每次5 min。
c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配制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和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0.5 M,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1.0 mg/mL。
d磁力搅拌作用下,将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c中配置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浸泡5 min。
e 将d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f 将e中漂洗过的涤纶纺织品浸泡在c中配置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溶液中,磁力搅拌作用下搅拌5 min。
g 将f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h 将步骤d到 f步骤循环1~6次,得到表面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
i 将h中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水溶性染料染色60 min。染色后的涤纶纺织品水洗10~15次后,在40-60 0C烘箱中烘干。
所述的涤纶纺织品为涤纶长丝或涤纶织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或合成高聚物聚烯丙胺盐酸盐或聚乙烯亚胺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所述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海藻酸钠或聚丙烯酸或聚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
染色所用的水溶性染料是直接染料或阳离子染料中的一种。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碱处理的方法先对涤纶纺织品进行表面预处理,使涤纶大分子结构中的部分酯键断裂,游离出羧基官能团,涤纶纤维表面会因此呈现出负电荷的特性。然后再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大量的氨基,-NH2)和带负电荷的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大量的羧基,-COOH)依次组装在涤纶纺织品的表面,形成网状的纳米级聚电解质分子膜。由于氨基和羧基都是亲水性基团,改善了涤纶纤维的亲水性能,使得水溶性染料能够直接上染到涤纶纤维表面。整个染色过程中操作简便,不要任何载体,不涉及任何有毒化学物质,避免了常规高温高压载体染色中的有毒载体和复杂的染色设备的使用。因此,在合成纤维染色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涤纶织物经过不同处理后表面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见附图1。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所述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是指在经过碱处理的涤纶纺织品表面预先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组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电解质纳米薄膜,然后再在常温常压下用水溶性的染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染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涤纶纺织品在40~70 0C的碱溶液中处理0.5~2 h,将涤纶大分子中的部分羧基从酯键中游离出来,使涤纶纺织品表面带负电荷,在此过程中,碱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M, 涤纶纺织品与碱溶液的浴比为1:10~1:20。所述的涤纶纺织品为涤纶长丝或涤纶织物中的一种。
b将上述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去离子水中洗涤3~5次,每次5 min。
c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配制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和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与NaCl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0.5 M,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1.0 mg/mL。
d磁力搅拌作用下,将表面带负电荷的涤纶纺织品在c中配置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浸泡5 min。
e 将d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f 将e中漂洗过的涤纶纺织品浸泡在c中配置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溶液中,磁力搅拌作用下搅拌5 min。所述的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或合成高聚物聚烯丙胺盐酸盐或聚乙烯亚胺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g 将f中的涤纶纺织品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每次3 min。
h 将步骤d到 f步骤循环1~6次,得到表面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所述的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高分子材料为海藻酸钠或聚丙烯酸或聚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
i 将h中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纺织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水溶性染料染色60 min。染色后的涤纶纺织品水洗10~15次后,在40-60 0C烘箱中烘干。染色所用的水溶性染料是直接染料或阳离子染料中的一种。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4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经过40 0C碱溶液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面形貌(附图1中的b图)基本与原样的表面形貌(附图1中的a图)一致。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纳米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30,染色时间为30 min。同时,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涤纶织物也用亚甲基蓝染液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染色,作为对比。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1.47。没有经过处理的涤纶织物只能上染极少量的染料上染,K/S值为0.838。
实施例2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2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乙烯亚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乙烯亚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经过70 0C碱溶液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开始变得粗糙(附图1中的c图)。而且组装了两个双层的聚乙烯亚胺/海藻酸钠纳米膜后的涤纶织物中纤维与纤维之有少许薄膜连接(附图1中的d图)。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乙烯亚胺/海藻酸钠纳米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30,染色时间为3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5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2.11。
实施例3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乙烯亚胺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乙烯亚胺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钠纳米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3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1.93。
实施例4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5。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壳聚糖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中,其中,壳聚糖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0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壳聚糖/聚丙烯酸纳米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时间为3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2.05。
实施例5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2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烯丙胺盐酸盐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中,其中,聚烯丙胺盐酸盐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烯丙胺盐酸盐/聚丙烯酸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25 g/L,染色时间为3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2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1.49。
实施例6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丙烯酸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丙烯酸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2.32。
实施例7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海藻酸钠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5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1.98。
实施例8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苯乙烯磺酸钠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2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2.54。
实施例9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1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0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苯乙烯磺酸钠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阳离子红GT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1.76。
实施例10
按上述工艺步骤:选用180g/m2 的纯涤纶织物作为待染色的样品,配置0.5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液中,保持浴比为1:20。在70 0C 条件下磁力搅拌1h。将碱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60 0C,时间为30 min。将烘干的涤纶织物依次浸泡在聚电解质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其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mg/mL,且均含有0.5M的NaCl。将组装了两个双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苯乙烯磺酸钠纳米薄膜的涤纶织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浸泡在阳离子红GT的染液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0。染色1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染液中的浓度为12.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将染色后的布样用去离子水洗涤15次,洗去织物表面的浮色,测试其染色K/S值。
K/S测色结果表明:组装了聚电解质纳米膜的涤纶织物能够快速上染直接染料亚甲基蓝,K/S值为3.21。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聚电解质纳米膜介导的涤纶纺织品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涤纶纺织品进行染色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涤纶纺织品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是指在待染色的涤纶纺织品表面利用自组装技术组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电解质高聚物纳米膜,然后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所形成的纳米膜的亲水性官能团改善涤纶纺织品的表面性能,从而改善涤纶纺织品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条件。整个染色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