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72558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05071.9

申请日:

2014.02.26

公开号:

CN104937312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57/023申请日:20140226|||公开

IPC分类号:

F16H57/023; F16D25/061

主分类号:

F16H57/023

申请人: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杉浦伸忠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13-038569 2013.02.28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 栗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具有第2离合器(C-2),通过对配置在中心轴的外周侧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来推压活塞部件(32)使该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通过将所述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进行推压驱动的复位弹簧(33)来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断。所述离合器具有动作缸部件(31),在该动作缸部件(31)与所述活塞部件(32)间形成有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所述动作缸部件覆盖在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并且,在该动作缸部件(31)上于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31)的方式形成有油路(a62),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经由油路(a62)对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供给所述接合压的油路(a60、a61),从所述第2离合器(C-2)的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对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供给所述接合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具有离合器,该离合器能够实现两个转动部件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及切断该转动动力传递,其中,通过对配置在中心轴的外周侧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来推压活塞部件使该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两个转动部件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通过另一侧推压机构来实现切断所述两个转动部件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该另一侧推压机构是推压所述活塞部件从而驱动所述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具有动作缸部件,在该动作缸部件与所述活塞部件间形成有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所述动作缸部件至少覆盖在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并且,在该动作缸部件上于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的方式形成有接合压导通油路,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经由所述接合压导通油路对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供给所述接合压的接合压供给油路,
从所述离合器的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对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供给所述接合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收装变速机构的箱体上,其中,该变速机构是将传递给它的转动变速输出的机构,
所述接合压从所述箱体向内周侧供给至所述动作缸部件的接合压导通油路的外周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的外周侧设有中心支承部件,所述中心支承部件固定在收装所述变速机构的箱体上,对输出所述变速机构的转动的输出齿轮以使之能够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中心支承部件的内部,
所述接合压从所述箱体经由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的形成在所述 中心支承部件上的部分向内周侧供给至所述动作缸部件的接合压导通油路的外周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推压机构是推压所述活塞部件使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复位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侧推压机构是断开用工作液压室,该断开用工作液压室被供给断开压时,所述活塞部件被推压而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在所述动作缸部件上于所述断开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的方式形成有断开压导通油路,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能够经由所述断开压导通油路将所述断开压供给至所述断开用工作液压室的断开压供给油路。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的轴向上的一侧与轴向上的另一侧配置着能够将所输入的转动减速输出的变速机构的一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上分别形成齿部、通过齿部的啮合实现接合状态的啮合式离合器。

说明书

说明书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在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该离合器能够使两个转动部件间实现转动动力传递或者切断该转动动力传递。
背景技术
配备在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特别是多级自动变速器中一般会采用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湿式多片式离合器中,具有例如配置在自动变速器的中心的中心轴,在中心轴的外周侧配置有液压伺服机构。另外,在这样的离合器中,设有经过中心轴内部的油路,在使离合器进行接合动作(实现动力传递的动作)时,通过该油路对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用于实现接合动作的压力),使活塞在轴向上被推动从而推压多个摩擦片,使这些摩擦片实现摩擦接合,从而使两个转动部件间的动力传递呈接通状态。
另外,在使离合器进行切断(断开)动作(切断动力传递的动作)时,使提供给工作液压室的接合压下降(由经过中心轴内部的油路来释放卡合压),主要依靠复位弹簧的作用力来推动活塞使其向轴向上的相反侧(与之前的移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移动,然而,此时液压伺服机构一般是处于转动状态,因而工作液压室内的工作油液中会产生离心力造成的压力(离心液压),仅依靠复位弹簧的作用力难以使离合器实现切断动作。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设置与工作液压室具有同等的承压面积的释放液压室,通过使该释放液压室中充满油液,从而能够使活塞部件上产生的离心液压得到释放,由此,能够顺利地由复位弹簧使活塞在轴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动力传递切断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5915号
发明内容
然而,按照如上所述在离合器的液压伺服机构中设置释放液压室的话,会产生离合器的结构复杂化与油路结构复杂化的问题。
另外,例如在离合器的轴向两侧配置有变速机构的一部分(行星齿轮机构或其他离合器等)的情况下,不能由箱体直接对该离合器的液压伺服机构的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液压控制装置提供给箱体的接合压需要穿过中心轴,经由该中心轴提供给位于中心轴外周侧的液压伺服机构的工作液压室。因而,至少需要在箱体与中心轴之间以及中心轴与液压伺服机构之间这两处位置实施密封措施,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增加,滑动阻力增大,这有碍于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效率的提升。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离合器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减少密封圈的数量、提高动力传递效率的自动变速器。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参照图1~图4)具有离合器(C-2),该离合器(C-2)能够实现两个转动部件(32、41)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及切断该转动动力传递,其中,通过对配置在中心轴(7)的外周侧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来推压活塞部件(32)使该活塞部件(32)向轴向上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两个转动部件(32、41)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通过另一侧推压机构(例如33、37)来实现切断所述两个转动部件(32、41)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该另一侧推压机构是推压所述活塞部件(32)从而驱动所述活塞部件(32)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机构,
所述离合器(C-2)具有动作缸部件(31),在该动作缸部件(31) 与所述活塞部件(32)间形成有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所述动作缸部件(31)至少覆盖在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并且,在该动作缸部件(31)上于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31)的方式形成有接合压导通油路(a62),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经由所述接合压导通油路(a62)对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供给所述接合压(PC2-ON)的接合压供给油路,
从所述离合器(C-22)的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对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供给所述接合压(PC2-ON)。
如此,由于是从离合器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来对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供给接合压的结构,因而,例如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能够简化离合器的结构。另外,与经由中心轴对离合器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供给接合压的结构相比,通过由接合压供给油路从外周侧直接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供给接合压,能够减少密封位置的数量,降低密封圈环(密封圈)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3、图4),可以为,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收装变速机构(3)的箱体(6)上,其中,该变速机构是将传递给它的转动变速输出的机构,
所述接合压从所述箱体向内周侧供给至所述动作缸部件(31)的接合压导通油路(a62)的外周侧。
如此,由于接合压供给流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收装变速机构的箱体上,因而,能够由箱体向内周侧将接合压供给至动作缸部件的接合压导通油路的外周侧。
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3、图4),可以为,在所述离合器(C-2)的外周侧设有中心支承部件(60),所述中心支承部件(60)固定在收装所述变速机构(3)的箱体(6)上,对输出所述变速机构(3)的转动的输出齿轮(8)进行支承,且所述输出齿轮能够转动,
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a60、a61)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中心支承部件的内部,
所述接合压(PC2-ON)从所述箱体(6)经由所述接合压供给油路(a60、a61)的形成在所述中心支承部件(60)上的部分向内周侧供给至所述动作缸部件(31)的接合压导通油路(a62)的外周侧。
如此,能够构成为由箱体经由中心支承部件上的油路,向内周侧提供接合压,至动作缸部件的油路的外周侧的结构。另外,由于在中心支承部件的内部形成接合压供给油路,因而,能够使密封位置减少至中心支承部件与离合器之间的一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密封环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
另外,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3),所述另一侧推压机构可以是推压所述活塞部件(32)使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复位弹簧(33)。
由于另一侧推压机构由复位弹簧形成,因而,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与断开用工作液压室,从而能够使离合器的结构得到简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4),所述另一侧推压机构是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该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被供给断开压(PC2-OFF)时,所述活塞部件(32)被推压而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在所述动作缸部件(31)上于所述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的外周侧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31)的方式形成有断开压导通油路(a63),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能够经由所述断开压导通油路(a63)将所述断开压(PC2-OFF)供给至所述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的断开压供给油路。
如此,由于另一侧推压机构由通过供给断开压而推定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断开用工作液压室,因而,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或复位弹簧,能够简化离合器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1),在所述离合器(C-2)的轴向上的一侧与轴向上的另一侧配置着能够将所输入的转动减速输出的变速机构(3)的一部分(例如SP1、DP)。
如此,由于在离合器的轴向上的一侧与轴向上的另一侧配置有变速机构的一部分,因而,例如在从内周侧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提供(供给)接合压时,不能由箱体直接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而是通过输入轴等中心轴来提供,因而,至少需要在箱体与中心轴之间以及中心轴与离合器之间这两处位置采取密封措施,而本发明中,通过从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周侧来提供接合压,能够使密封位置减少至接合压供给油路与离合器之间的一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密封环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参照图3、图4),所述离合器(C-2)可以为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32、41)上分别形成齿部(32C、41C)、通过齿部的啮合实现接合状态的啮合式离合器。
如此,由于离合器构成为,在两个转动部件上分别形成齿部、由二者的啮合来实现接合状态的犬齿式离合器,因而,能够减小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外径,减小配置在接合用工作液压室的动作缸部件的外周的密封环的直径,降低滑动阻力,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另外,在什么的记载中,括号内的符号是附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添加的,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没有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传动简图;
图2为自动变速机的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接合状态组合表;
图3为第1实施方式中涉及的离合器C-2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第2实施方式中涉及的离合器C-2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的自动变速器是适用于例如FF式(前引擎式、 前驱式)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图1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于自动变速器实际配备在车辆上时的左右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反过来的方向),然而,为了便于说明,以引擎等驱动源所处的一侧即图中纸面右侧为“前侧”,以纸面左侧为“后侧”。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中涉及的自动变速器1的大致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例如能够很好地适用于FF式车辆的自动变速器1具有配置于前侧的变矩器2以及配置于后侧的变速机构3、中间轴传动部4、差速部5。其中,变矩器2具有锁止离合器2a。
变速机构3具有与引擎(未示出)的输出轴10同轴的输入轴7,变矩器2例如配置在以该输入轴7为中心的轴线上,变速机构3配置在与输入轴7同轴的中心轴的轴线上。另外,中间轴传动部4配置在具有作为与输入轴7平行的轴线的中间轴12上,差速部5配置在与中间轴12平行的轴线上,具有左、右驱动轴15。
另外,图1所示的传动简图所示为将自动变速器1平面展开的状态,上述输入轴7、中间轴12与左右驱动轴15从侧面看呈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引擎的转动通过上述变矩器2传递给上述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7,该变速机构3内置在箱体6中,并且具有配置在上述输入轴7上的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DP以及位于后侧的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
上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具有第1太阳轮S1、第1行星架CR1与第1齿圈R1,在第1行星架CR1上配置有与第1太阳轮S1以及第1齿圈R1啮合的小齿轮(行星齿轮)P1,即,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构成为单行星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
上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DP具有第2太阳轮S2、第2行星架CR2与第2齿圈R2,第2行星架CR2上设有小齿轮P2与P3,小齿轮P2与第2太阳轮S2啮合,小齿轮P3与第2齿圈R2啮合,即,第2行星齿轮机构DP构成为双行星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
另外,上述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具有第3太阳轮S3、 第3行星架CR3与第3齿圈R3,在第3行星架CR3上设有小齿轮P4,小齿轮P4与第3太阳轮S3以及第3齿圈R3啮合,即,第3行星架齿轮机构SP2构成为单行星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
上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太阳轮S2与上述输入轴7以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该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行星架CR2与上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太阳轮S1通过第4离合器C-4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并且,该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行星架CR2与上述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太阳轮S3通过第5离合器C-5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齿圈R2与上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太阳轮S1通过第3离合器C-3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并且,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齿圈R2与上述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齿圈R3以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
如上所述,上述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太阳轮S3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行星架CR2通过第5离合器C-5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并且,通过第2制动器B-2能够使该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太阳轮S3固定(卡止)在箱体6上。另外,如上所述,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齿圈R3与上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齿圈R2以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通过第1制动器B-1能够使该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行星架CR3固定(卡止)在箱体6上,并且,该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行星架CR3与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行星架CR1通过第2离合器C-2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其中,第2离合器C-2为犬齿式离合器(爪式离合器)。
如上所述,上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太阳轮S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行星架CR2通过第4离合器C-4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并且,该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太阳轮S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DP的第2齿圈R2通过第3离合器C-3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如上所述,通过第1制动器B-1能够 使该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行星架CR1固定(卡止)在箱体6上,并且,该第1行星架CR1与第3行星齿轮机构SP2的第3行星架CR3通过第2离合器C-2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该第1行星架CR1与输入轴7通过第1离合器C-1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另外,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的第1齿圈R1与中间齿轮(输出齿轮)8以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上述中间轴传动部4的中间轴12上固定着中间从动齿轮11,上述中间轴8与该中间从动齿轮11啮合,另外,在该中间轴1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输出用齿轮(部)12a,差速部5具有齿轮14,该齿轮14与输出用齿轮12a啮合。另外,该齿轮14固定在差速齿轮13上,通过该差速齿轮13而与左、右驱动轴15连接。
第1离合器C-1、第3~第5离合器C-3~C-5、第1制动器B-1与第2制动器B-2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或湿式多片式制动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干式单片式的离合器、制动器、带式制动器或者犬齿式离合器等,只要是能够使变速机构3实现变速并且满足扭矩容量要求的离合器与制动器即可,并不限制其具体形式。
具有如上结构的自动变速器1,按照图2所示的接合状态组合表中的接合状态组合方式,来切换图1所示的传动简图中的第1~第5离合器C-1~C-5、第1、第2制动器B-1、B-2的状态,从而能够实现前进1档(1st)~前进11档(11th)以及后退档(Rev)。
下面,参照图3对作为本发明的重要部分的第2离合器C-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中(a)所示,在收装变速机构3的箱体6上设有中心支承部件60,中心支承部件60被多个螺栓81固定在该箱体6上。该中心支承部件60具有凸缘部60a与套筒部60b,凸缘部60a形成为凸缘状,套筒部60b从该凸缘部60a的内周侧端部在轴向上延伸成套筒状。
在上述中心支承部件60的凸缘部60a上设有油路a60(接合压供给油路的一部分),该油路a60在径向上穿过凸缘部60a而形 成,并且,该油路a60与下述液压路径连接,该液压路径经箱体6上的未示出的油路(接合压供给油路的一部分)提供未图示的液压控制装置的使第2离合器C-2实现接合的接合压PC2-ON。另外,在套筒部60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油路a61,该油路a61形成为槽状,与上述油路a60连通。并且,在套筒部60b的内周面上嵌合着套筒部件62,从而构成广义上一体结构的中心支承部件60,套筒部件62封闭油路a61的内侧,使油路a61形成为封闭的油路。另外,在套筒部件62上形成有通孔62a,上述油路a61与具体将在后面叙述的动作缸部件61的油路a62连通。
在上述中心支承部件6的套筒部60b的外周侧设有角接触球轴承(angular ball bearing)70,该角接触球轴承70支承中间齿轮8,使其能够转动但不能在轴向上移动。由螺母71使该角接触球轴承70定位并固定在中心支承部件60的套筒部60b上。
被上述角接触球轴承70支承的中间齿轮8上形成有环形的支承部8a,该支承部8a形成在中间齿轮8的轴向上的两侧中的与中心支承部件60的凸缘部60a相反的一侧。在环形的支承部8a的外周侧通过花键卡合的方式卡合着连接部件21,且该连接部件21的轴向上的位置由开口环23限制。另外,在连接部件21的外周侧通过花键卡合的方式卡合着上述第1齿圈R1,且该第1齿圈R1在轴向上的位置由开口环22确定。从而,第1齿圈R1通过连接部件21而与中间齿轮8连接,不能产生相对转动以及轴向上的相对移动。
上述第1太阳轮S1上啮合着小齿轮P1,上述第1齿圈R1与该小齿轮P1啮合,该小齿轮P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1行星架CR1上。该第1行星架CR1的两侧的侧板支承着小齿轮轴PS1,其中一个侧板CR1a的内周侧部分与构成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1的动作缸部件31连接为一体。
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1配置在图3中未示出的输入轴7等中心轴线的外周侧,且能够转动,该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1大体上具有上述动作缸部件31、活塞部件(转动部 件)32、复位板34、复位弹簧(另一侧推压机构)33、在动作缸部件31与活塞部件32之间形成有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由密封环c1、c2密封。
如上所述,动作缸部件31从第1行星架CR1的侧板CR1a的内周侧在轴向上一体延伸,其外周面通过垫圈b1与套筒部件6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上述中心支承部件60的套筒部60b上。另外,动作缸部件32的外周面的轴向一侧部(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附近的部位)与动作缸部件31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且能够在轴向上产生相对滑动,并且,该轴向一侧部覆盖在其与活塞部件32之间形成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另外,在动作缸部件31上形成有油路a62,该油路a62为在径向上贯穿动作缸部件31的油孔,通过上述通孔62a与油路a61连通。即,接合压能够由箱体6经由中心支承部件60的油路a60、a61向内周侧传递,直至动作缸部件31的油路a62的外周侧。
另外,油路a62与套筒部件62的通孔62a之间由两个密封环d1、d2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油路a62由形成为直线状的通孔的单一的油孔构成,不过,只要是能够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的油路即可,其具体形状并不特别限制。
另外,动作缸部件31的内周面的轴向另一侧部(图中左侧部位)上形成有花键(部)31a,在活塞部件32上形成有花键32a,花键31a与花键32a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能够传递驱动力。即,活塞部件32与动作缸部件31不能产生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从而传递驱动力,但是二者在轴向上能够产生相对滑动。
另外,动作缸部件31的内周面的位于轴向另一侧(图中左侧部位)的端部上设有复位板34,该复位板34的轴向位置由开口环35限定。在该复位板34与活塞部件32之间呈压缩状态设置着复位弹簧33,即,复位弹簧33对活塞部件32向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一侧施力。
另外,在活塞部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上形成有构成犬齿式离合器(啮合离合器)的齿部32C,在与第3行星架CR3(参照图1)以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接的传动部件(转动部件)41的内周侧端部形成有齿部41C,齿部32C能够与齿部41C啮合。
下面,参照图3对作为犬齿式离合器(爪式离合器)的第2离合器C-2的接合、断开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未示出的控制部根据车速与油门开度对变速档(处于哪个速度档)进行判断,在根据图2的接合状态组合表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断开时,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不输出接合压PC2-ON,不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液压。于是,如图3中(a)所示,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活塞部件32被向图中右侧(轴向上的另一侧)推压,使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互分离(解除啮合),使活塞部件32与传动部件41之间的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
另外,在根据未示出的控制部判断出的变速档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实现接合时,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输出接合压PC2-ON,该PC2-ON通过中心支承部件60中的油路a60、a61以及动作缸部件31中的油路a62提供给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于是,如图3中(b)所示,活塞部件32被推动而克服复位弹簧33的作用力向图中左侧(轴向上的一侧)移动,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啮合,二者间的转动力的传递呈接通状态,即,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接合状态。从而,作为两个转动部件的活塞部件32与传动部件41共同转动,第1行星架CR1与第3行星架CR3(参照图1)通过动作缸部件31实现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之后,未示出的控制部再次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时,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不输出接合压PC2-ON,不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液压。于是,如图3中(a)所示,活塞部件32被复位弹 簧33的作用力向图中右侧(轴向上的另一侧)推压。此时,例如若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1处于转动状态,则在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中产生离心液压,不过,由于在离心液压的作用下,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液压经由处于外周侧的油路a62向油路a61、a60传递,从而得到释放,因而,即便没有设置释放液压室,也能够依靠复位弹簧33的作用力使活塞部件32向图中右侧方向复位。从而,使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互分离(解除啮合),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
采用具有上面所说明的结构的自动变速器1,由于是能够从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对该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的结构,因而,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使离合器的结构得到简化。另外,与经由中心轴(例如输入轴7)对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的结构相比,可以由油路a62从外周侧直接向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从而,可以使密封位置仅为中心支承部件60(或者说是套筒部件62)与动作缸部件31之间的一处位置,能够减少密封环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
另外,由于用于提供接合压的油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内装变速机构3的箱体6上,因而,能够由箱体6向内周侧提供接合压PC2-ON,直至动作缸部件31的油路a62的外周侧。
另外,可以构成为由箱体经由中心支承部件60的油路a60、a61,向内周侧提供接合压PC2-ON,直至动作缸部件31的油路a62的外周侧的结构。另外,由于在中心支承部件60的内部形成油路a60、a61,因而,能够使密封位置减少至中心支承部件60与第2离合器C-2之间的一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密封环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
另外,由于对活塞部件32向图中右侧即轴向上的另一侧进行推压使其移动的机构由复位弹簧33形成,因而,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与断开用工作液压室(参照图4),从而能够使离合器的结 构得到简化。
另外,由于在第2离合器C-2的轴向上的一侧与轴向上的另一侧配置有变速机构的一部分(即,第2离合器C-2在轴向上配置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SP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DP之间),因而,例如在从内周侧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时,不能由箱体6直接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PC2-ON,而是通过输入轴7等中心轴来提供,因而,至少需要在箱体6与中心轴之间以及中心轴与第2离合器C-2之间这两处位置采取密封措施,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周侧来提供接合压PC2-ON,能够使密封位置减少至油路a61与第2离合器C-2之间的一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密封环的使用数量,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
另外,第2离合器C-2构成为,在两个转动部件即活塞部件32与传动部件41上分别形成齿部32C、41C、由二者的啮合来实现接合状态的犬齿式离合器,因而,例如与多片式离合器的液压伺服机构的接合液压室相比,能够减小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外径,减小配置在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动作缸部件31的外周的密封环的直径,降低滑动阻力,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进行变更而得到的。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第2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变速器1的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2不具有复位弹簧33,而是具有断开用工作液压室(另一侧推压机构)37、对该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提供断开压(用于实现断开状态的压力)PC2-OFF的油路(断开压供给油路)a64、a65以及油路(断开压导通油路)a63。
具体而言,如图4中(a)所示,在中心支承部件60中,在凸缘部60a上设有油路a64,该油路a64在径向上穿过凸缘部60a 而形成,并且形成在周向上不同于油路a60的位置,在套筒部60b上形成有槽状的油路a65,该油路a65形成在周向上不同于油路a61的位置。在封闭套筒部60b的内周面的套筒部件62上形成有与油路a65连通的通孔62b,在动作缸部件31上以贯穿该动作缸部件31的方式形成有与油路a64、a65连通的油路a63。
另外,在动作缸部件31的图中左侧的顶端部设有承压部件38,该承压部件38位于动作缸部件31与活塞部件32之间,其轴向上的位置由开口环39限定。承压部件38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上配置有密封环c3、c4,由密封环c3、c4对动作缸部件31与活塞部件32之间形成密封,从而在二者间形成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
采用具有如上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2,在根据未示出的控制部判断出的变速档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断开时(参照图2),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不输出接合压PC2-ON,但输出断开压PC2-OFF,断开压PC2-OFF经由中心支承部件60上的油路a64、a65以及动作缸部件31上的油路a63提供给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于是,如图4中(a)所示,在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中断开压PC2-OFF的作用下,活塞部件32被向图中右侧(轴向上的另一侧)推压,使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互分离(解除啮合),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
另外,在根据未示出的控制部判断出的变速档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实现接合时,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不输出断开压PC2-OFF,但输出接合压PC2-ON,该PC2-ON通过中心支承部件60中的油路a60、a61以及动作缸部件31中的油路a62提供给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此时,例如若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2处于转动状态,则在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中产生离心液压,不过,由于在离心液压的作用下,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的液压经由处于外周侧的油路a63向油路a65、a64传递,从而得到释放,因而,如图4中(b)所示,活塞部件32 被推动而向图中左侧(轴向上的一侧)移动,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啮合,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接合状态。
之后,未示出的控制部再次判断为需要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时,控制部通过电子控制对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液压控制装置不输出接合压PC2-ON,但输出断开压PC2-OFF,不对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液压,但是对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提供断开压PC2-OFF。于是,如图4中(a)所示,活塞部件32在断开压PC2-OFF的作用下被向图中右侧(轴向上的另一侧)推压。此时,例如若第2离合器C-2的液压伺服机构302处于转动状态,则在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中产生离心液压,不过,由于在离心液压的作用下,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的液压经由处于外周侧的油路a62向油路a61、a60传递,从而得到释放,因而,即便没有设置释放液压室,也能够依靠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中的断开压PC2-OFF使活塞部件32向图中右侧方向复位。从而,使活塞部件32的齿部32C与传动部件41的齿部41C相互分离(解除啮合),使第2离合器C-2切换为断开状态。
采用具有如上所说明的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1,其具有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在该断开用工作液压室37被提供断开压PC2-OFF时能够推动活塞部件32使其向图中右侧(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因而,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与复位弹簧33(参照图3),实现离合器结构的简化。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作用以及能够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另外,在上面所说明的第1与第2实施方式中,从外周侧对犬齿式离合器的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从而实现该离合器的接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便是从外周侧对多片式离合器的工作液压室提供接合压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可以不设置释放液压室,使离合器的结构得到简化”的技术效果。不过,在采用多片式离合器的液压伺服机构时,工作液压室(离合器鼓)的外径比犬齿式 离合器大,因而,相应于其径向尺寸的增大,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也会增大,可能会造成滑动阻力的增加。因而,采用工作液压室的径向尺寸小的犬齿式离合器能够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上面所说明的第1与第2实施方式中,接合压供给油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箱体6上,还有一部分形成在中心支承部件60上,从而构成由液压控制装置向内周侧对接合压导通油路a62提供接合压的油路,然而,例如也可以不通过中心支承部件60来实现接合压的供给,而是由箱体6的接合压供给油路向内周侧直接对动作缸部件31的接合压导通油路a62提供接合压。
另外,在上面所说明的第1与第2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适用于能够实现前进11档与后退档的变速机构3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自动变速器具有怎样的档数都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另外,自动变速器可以是带式无级变速器或环面(toroidal)式无级变速器,只要是具有因转动而产生离心力的工作液压室的特定结构的自动变速器,都可以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面所说明的第1与第2实施方式中,以自动变速器1与内燃机相连接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对于不设置变矩器而是设置电机、发电机从而实现混合动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能够用于乘用车与卡车等的车辆,特别适用于有“简化离合器结构且提高动力传递效率”这一需求的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变速器;3、变速机构;6、箱体;7、输入轴(中心轴);8、中间齿轮(输出齿轮);31、动作缸部件;32、活塞部件(转动部件);32C、齿部;33、复位弹簧(另一侧推压机构);36、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7、断开用工作液压室(另一侧推压机构);41、传动部件(转动部件);41C、齿部;60、中心支承部件;C-2、第2离合器(离合器、犬齿式离合器、啮合式离合器);PC2-ON、接合压; PC2-OFF、断开压;a60、a61、油路(接合压供给油路);a62、油路(接合压导通油路);a63、油路(断开压导通油路);a64、a65、油路(断开压供给用油路)。

自动变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动变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动变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变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变速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具有第2离合器(C-2),通过对配置在中心轴的外周侧的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提供接合压来推压活塞部件(32)使该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通过将所述活塞部件向轴向上的另一侧进行推压驱动的复位弹簧(33)来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断。所述离合器具有动作缸部件(31),在该动作缸部件(31)与所述活塞部件(32)间形成有所述接合用工作液压室(36),所述动作缸部件覆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