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72471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95910.6

申请日:

2015.08.14

公开号:

CN105075511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5/02; A01F11/06

主分类号:

A01D45/02

申请人:

重庆市双恩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友明

地址:

40266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白坟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代理人:

隋金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以解决上述单一拨禾链无法满足拨禾任意株距的植株,以及摘穗辊不具除杂功能的问题。本发明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包括拨禾链和摘穗辊,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上均设有螺旋筋,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对辊,拨禾链包括前方的上右拨禾链、位于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和位于上右拨禾链后下方的右拨禾链,右上拨禾链作为喂入辊,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作为输送链,上右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右侧,左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左侧,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上的拨齿同步向上转动。

权利要求书

1.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包括拨禾链和摘穗辊,其特征在于,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上均设有螺旋筋,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对辊,拨禾链包括前方的上右拨禾链、位于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和位于上右拨禾链后下方的右拨禾链,右上拨禾链作为喂入辊,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作为输送链,上右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右侧,左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左侧,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上的拨齿同步向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后端的外周均布有六根直筋条,筋条表面与辊体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条表面设有花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通过割台上的变速箱直传。

说明书

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玉米收获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

背景技术

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时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的主要结构包括行走底盘、设置在行走底盘上的动力机构和驾驶室、设置在行走底盘前方的割台和秸秆切断装置、设置在行走底盘后方的剥皮机和果穗箱。目前的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采用单一的拨禾链结构,无法将任意株距的植株拨入摘穗辊并稳定的输送;2.摘穗辊上未设置除杂结构,摘取的玉米穗中掺杂有其他杂质,影响后续的剥皮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以解决上述单一拨禾链无法满足拨禾任意株距的植株,以及摘穗辊不具除杂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包括拨禾链和摘穗辊,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上均设有螺旋筋,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对辊,拨禾链包括前方的上右拨禾链、位于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和位于上右拨禾链后下方的右拨禾链,右上拨禾链作为喂入辊,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作为输送链,上右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右侧,左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左侧,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上的拨齿同步向上转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上右拨禾链将植株拨入摘穗辊后,一段距离内通过左拨禾链和摘穗辊起导向作用,在这段距离内,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配合完成摘穗作业,之后,玉米穗向后堆积,通过右拨禾链快速输送。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的拨齿同步向上运动,且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的拨齿之间设有间距,因此可以将任意株距的植株拨入摘穗部分;2.由于采用了链条拨齿式结构,能够保证传动比不变,避免工作部件间的相互干涉。

进一步,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后端的外周均布有六根直筋条,筋条表面与辊体平滑过渡。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后端外周设置的六根直筋条形成了除杂结构,混入玉米穗中的杂质在相邻两直筋条间的凹槽的作用下,不会被输送,而是会沿着两辊对辊面的竖直切线方向直接下落,起到除杂作业。

进一步,为了使除杂效果更好,增加杂质的粘附度,而使杂质不致随玉米穗输送,筋条表面设有花纹。

进一步,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通过割台上的变速箱直传。省去了皮带或其他链传动结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须穗分离装置中弹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拨禾链和摘穗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切断装置中往复式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中剥皮机中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1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割台1、切断装置2、行走轮3、行走底盘4、动力机构5、还田机6、清选装置7、输送道8、料斗9、须穗分离装置10、剥皮装置11、提升装置12、驾驶室13、第二支臂14、爬坡轮15、第一支臂16。

如附图1所示的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动力机构设置在行走底盘的上部并位于整个机器的中间位置,驾驶室设置在行走底盘上并位于动力机构的前方。行走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分别位于行走底盘的两侧。行走底盘的前方设有割台装置和位于割台装置下方的切断装置,割台装置包括分禾器、拨禾链和摘穗辊,还田机位于动力装置的下方并设置在整个机器的中间,形成中置还田机。

行走底盘的后方上部位于动力机构的侧向设置剥皮装置,剥皮装置包括剥皮机,剥皮装置的后方设置须穗分离装置,须穗分离装置与剥皮装置传送连接。须穗分离装置位于果穗箱的上方并与果穗箱上部开口相通,果穗箱安装在行走底盘上,果穗箱呈漏斗状,果穗箱的下部开有出穗口。

剥皮装置的下方设置清选装置,清选装置位于行走底盘上,清选装置通过输送道与果穗箱连通。割台装置通过输送绞龙与提升装置连接,用于传送未剥皮的玉米穗,提升装置与剥皮装置连接,切断装置与还田机通过传送带连接,用于传送秸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行走底盘前部的爬坡装置,爬坡装置包括通过液压控制的可收折的抬升臂,抬升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的一端铰接在行走底盘上,并可绕铰接点在竖平面内旋转,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的另一端铰接,爬坡轮设置在第二支臂的前端,在行走底盘上还分别设置了可控制第一支臂旋转角度的第一液压缸(图中未示出)和可控制第二支臂长度和旋转角度的第二液压缸(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清选装置设置在行走底盘的上部并位于剥皮装置的下方,且与剥皮装置相连通。清选装置包括清选室、设置在清选室内的振动筛、设置在清选室内的滑道和设置在清选室内的旋风分离器。振动筛采用倒齿筛,振动筛具有左右的振动和前后的振动,振动筛的振动通过气缸的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振动筛上的倒齿在前后振动时,对剥离的荷包具有推送作用。滑道位于振动筛的下方并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通过输送道与果穗箱连通。当然,为了更好的分离玉米穗和籽粒,也可在行走底盘上安装专门的籽粒收集箱,输送道可与籽粒收集箱连通。

如附图2所示,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弹性套筒101、条形通孔102、弹性刷毛103。

本实施例的须穗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室(图中未示出),分离室的上部与剥皮装置连通,分离室的下部与果穗箱上部开口相连。分离室内设有竖直的可旋转的弹性套筒,本实施例的弹性套筒通过第二路传动中的链轮链条传动。沿弹性套筒的筒壁均布有八个轴向的条形通孔,弹性套筒的内壁均布设有弹性刷毛,弹性刷毛具有朝向玉米穗的尖端。弹性套筒的内径尺寸与单个玉米穗的大头直径尺寸相当。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弹性套筒内壁聚集较多的玉米须,而影响分离效果,在分离室内位于弹性套筒的上方可设置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可为盛有水的水箱,也可为小型风机,可定期对弹性套筒进行水洗或鼓风,将粘附在弹性套筒内壁的玉米须清理掉。

如附图3所示,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右拨禾链17、左拨禾链18、右拨禾链19、摘穗辊20。

本实施例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包括拨禾链和摘穗辊,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后端的外周均布有六根直筋条,筋条表面与辊体平滑过渡,筋条表面设有花纹。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上均设有螺旋筋,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对辊。

拨禾链包括前方的上右拨禾链、位于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和位于上右拨禾链后下方的右拨禾链,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通过割台上的变速箱直传。右上拨禾链作为喂入辊,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作为输送链,上右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右侧,左拨禾链位于摘穗辊的左侧,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上的拨齿同步向上转动。

如附图4所示,切断装置包括上下错位叠置的往复式割刀24,往复式割刀通过设置在齿轮箱25内的连杆带动,连杆与齿轮箱25内的偏心齿轮连接,偏心齿轮通过变速箱的输出轴传动。

如附图5所示,剥皮装置包括剥皮机,剥皮机采用螺旋钢辊和橡胶辊组合式剥皮机,具体的,剥皮机包括上下斜向设置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在滚动时外圆相抵,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为由钢辊和橡胶辊一体成型的辊子,钢辊上设有螺旋钢筋21,橡胶辊23上设有橡胶凹槽22。剥皮时,玉米穗的质心在主动辊与从动辊的水平中心距的中点附近。

本实施例动力机构的传动采用分路传动,第一路通过皮带直接传动动力机构下方的还田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路传动是主传动,发动机经过第一变速箱,分别通过链传动剥皮机、须穗分离装置和前行走轮行走;第三路依靠双排链将动力输入到驱动轴,驱动轴再分两支路传递,第一支路直接通过双排链传动提升装置,带动提升装置工作,第二支路动力传动到割台装置中的第二变速箱,第二变速箱将动力一部分传给割台主轴,驱动割台工作,第二变速箱将另一部分动力传递给切断装置,实现割台与切断装置的同步工作。本实施例的内部动力传输主要采用链传动,可适应复杂环境,确保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其中,链传动须穗分离装置的方式:主动链轮与第一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驱动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带动从动链轮轴旋转,从动链轮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外齿圈旋转,从动外齿圈与须穗分离装置中的弹性套筒的端部外圆通过平键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弹性套筒旋转分离玉米须和玉米穗。

驱动割台工作的方式是,割台主轴上分别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第一链轮驱动上右拨禾链工作,第二链轮驱动第一支链,第一支链驱动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输送植株,第三链轮驱动第二支链,第二支链驱动上右拨禾链右下方的右拨禾链输送植株。

切断装置的传动方式是,第二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位于齿轮箱内的第一偏心齿轮传动,第一偏心齿轮带动第一连杆往复动作,第一连杆带动往复式割台往复运动。

清选装置的传动方式是,第一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链传动第二偏心齿轮,第二偏心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往复运动,第二连杆带动清选装置中的振动筛往复振动。

剥皮机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均通过第二路的传动链传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以解决上述单一拨禾链无法满足拨禾任意株距的植株,以及摘穗辊不具除杂功能的问题。本发明玉米收获机拨禾链与摘穗辊结构,包括拨禾链和摘穗辊,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上均设有螺旋筋,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对辊,拨禾链包括前方的上右拨禾链、位于上右拨禾链左下方的左拨禾链和位于上右拨禾链后下方的右拨禾链,右上拨禾链作为喂入辊,左拨禾链和右拨禾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