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缝钢管生产领域,关于一种低温用无缝钢管
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70℃环境用低温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
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低温无缝钢管主要应用于低温输送流体管
道、低温压力容器、石化设备以及低温结构用管等领域。目前
广泛应用的低温无缝钢管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低碳高锰钢系列:该系列低温无缝钢管主要通过提高锰碳
比及加入细化晶粒的微量合金元素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低温冲
击性能,如国标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中适
用于-70℃的09Mn2VDG钢管。
含镍钢系列:该系列低温无缝钢管主要通过在钢中加入一
定含量的镍元素来提高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如美标ASTMA333
《低温作业用无缝和焊接钢管》中适用于-70℃的Gr7钢管。
由于我国锰资源丰富,价格较低,而镍为稀缺资源,价格
昂贵,因此,低碳高锰钢系列低温无缝钢管的生产成本较低,
经济效益显著,在我国的低温无缝钢管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应
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在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与ASTMA333
《低温作业用无缝和焊接钢管》中,均未对低温钢管焊接后的
力学性能作出规定与要求。由于每根钢管的长度有限,低温无
缝钢管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进行焊接。受焊接热循环影响,焊
接接头处会形成组织性能不均匀的焊接热影响区(HAZ)。该区域
的拉伸性能虽不稳定,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而与母材相比,
该区域粗晶区的冲击性能却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法满足使
用要求。
为保证低温无缝钢管焊接后热影响区的冲击性能仍然能够
满足使用要求,在低温无缝钢管焊接后通常要进行焊后热处
理。而在很多不宜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工况条件下,低温无缝钢
管焊接后的冲击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
一项。
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低温无缝钢管的生产
方法,该低温无缝钢管在焊接前后的力学性能均满足
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低温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所述生
产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a、冶炼管坯,所述管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65-0.085%,Si:0.15~0.35%,Mn:1.9~2.1%,V:
0.05-0.10%,Nb:0.02-0.04%,Re:0.04-0.06%,Cr:0~
0.10%,Ni:0~0.10%,Mo:0~0.05%,Cu:0~0.10%,
As:0~0.015%,Sn:0~0.010%,P:0~0.015%,S:0~
0.010%以及余量的Fe。
b、将管坯轧制成无缝钢管,轧制前管坯的加热温度为
1225~1255℃,控制终轧温度为868~898℃。
c、将制成的无缝钢管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为915-
945℃,保温时间根据壁厚尺寸计算为3.5-4.5min/mm。
d、正火冷却。冷却条件满足下列特征的冷却方式:冷却温
区在900-500℃内,钢管表面平均冷速25℃/min<V表面<75℃
/min(“表面冷速”为内外表面的加权平均冷速)。
根据钢管壁厚与外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或雾
冷的方式。其中,当钢管外径/钢管壁厚>20的时候,正火冷
却采用空冷的方式;当9≤钢管外径/钢管壁厚≤20的时候,正
火冷却采用风冷的方式;当钢管外径/钢管壁厚<9的时候,正
火冷却采用雾冷的方式。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提供的低温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按重量
百分比计为C:0.065-0.085%,Si:0.15~0.35%,Mn:
1.9~2.1%,V:0.05-0.10%,Nb:0.02-0.04%,Re:0.04-
0.06%,Cr:0~0.10%,Ni:0~0.10%,Mo:0~0.05%,
Cu:0~0.10%,As:0~0.015%,Sn:0~0.010%,P:0~
0.015%,S:0~0.010%以及余量的F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得到了一种适用于-70℃环境用低温无缝钢管,并且其焊接后的
力学性能满足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的要
求。因此,该低温无缝钢管在焊接后不须再进行焊后热处理,
节约了能源,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70℃
环境用低温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低温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冶炼管坯,所述管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65-0.085%,Si:0.15~0.35%,Mn:1.9~2.1%,V:
0.05-0.10%,Nb:0.02-0.04%,Re:0.04-0.06%,Cr:0~
0.10%,Ni:0~0.10%,Mo:0~0.05%,Cu:0~0.10%,
As:0~0.015%,Sn:0~0.010%,P:0~0.015%,S:0~
0.010%以及余量的Fe。
b、将管坯轧制成无缝钢管,轧制前管坯加热到温度为
1225~1255℃,控制终轧温度为868~898℃。如果管坯的加热
温度大于1260℃,虽然有利于提高轧管的生产效率,但是钢管
的终轧温度高,晶粒粗大,产品性能难于保证;如果管坯的加
热温度低于1220℃,不仅轧管工具消耗大,轧管的生产效率
低,而且钢管的终轧温度低,产品性能同样难于保证。
c、将制成的无缝钢管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为915-
945℃,保温时间根据壁厚尺寸计算为3.5-4.5min/mm。
d、正火冷却。冷却条件满足下列特征的冷却方式:冷却温
区在900-500℃内,钢管表面平均冷速25℃/min<V表面<75℃
/min(“表面冷速”为内外表面的加权平均冷速)。
根据钢管壁厚与外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或雾
冷的方式。其中,当钢管外径/钢管壁厚>20的时候,正火冷
却采用空冷的方式;当9≤钢管外径/钢管壁厚≤20的时候,正
火冷却采用风冷的方式;当钢管外径/钢管壁厚<9的时候,正
火冷却采用雾冷的方式。
如果钢管的正火温度大于950℃,正火后钢管的奥氏体晶
粒度将趋于粗大,导致正火后钢管的冲击性能下降;如果正火
温度小于910℃,不利于钢管奥氏体化过程中碳及合金元素的
溶解及均匀化,使得正火后钢管的强度及冲击性能偏低。
由于本发明设计的低温无缝钢管材质中的锰含量较高,
碳、锰偏析较严重,轧制成钢管后其金相组织中常会出现较严
重的带状组织。该带状组织降低了金相组织的均匀性,提高了
韧脆转化温度,降低了低温冲击韧性。因此,本发明设计的低
温无缝钢管要获得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正火热处理后不仅要
得到“细晶铁素体+珠光体”的金相组织,也要显著改善正火后
钢管的带状组织偏析。
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根据试验及实践积累的数
据,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
1)增加保温时间。一般钢管的正火保温时间根据壁厚尺寸
计算为2min/mm,而本发明将正火保温时间提高到3.5-
4.5min/mm,以促进钢管在正火奥氏体化过程中碳及合金元素的
均匀化,降低钢中的碳、锰偏析。
2)钢管正火冷却时采用较快的冷速。如果钢管表面平均冷
速太慢,则金相组织较粗大,带状组织较严重;如果钢管表面
平均冷速太快,则金相组织中的偏析区域将会出现贝氏体。以
上两种情况均会降低钢管的低温冲击韧性。而采用本发明制定
的正火冷速,将显著改善正火后钢管的带状组织偏析,提高低
温冲击韧性。
一般而言,薄壁、内孔较大的钢管可在冷床上采用空冷的
冷却方式,中等壁厚和内孔的钢管可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厚
壁、内孔较小的钢管可采用雾冷的冷却方式。总之,只要正火
冷却速度符合本发明的冷速要求,钢管就可获得较好的冲击性
能。
优选地,所述管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75%,Si:0.25%,Mn:2.0%,V:0.07%,Nb:
0.03%,Re:0.05%,Cr:0.05%,Ni:0.04%,Mo:0.03%,
Cu:0.08%,As:0.012%,Sn:0.008%,P:0.01%,S:
0.008%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轧制前管坯的加热温度为1240℃。
优选地,所述无缝钢管的正火温度为930℃。
优选的,在正火热处理工序,正火温度为925-935℃,保
温时间根据壁厚尺寸计算为3.8-4.2min/mm;钢管表面平均冷
速为45℃<V表面<60℃。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低温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
分比计为C:0.065-0.085%,Si:0.15~0.35%,Mn:1.9~
2.1%,V:0.05-0.10%,Nb:0.02-0.04%,Re:0.04-
0.06%,Cr:0~0.10%,Ni:0~0.10%,Mo:0~0.05%,
Cu:0~0.10%,As:0~0.015%,Sn:0~0.010%,P:0~
0.015%,S:0~0.010%以及余量的Fe。
优选地,所述低温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
C:0.075%,Si:0.25%,Mn:2.0%,V:0.07%,Nb:
0.03%,Re:0.05%,Cr:0.05%,Ni:0.04%,Mo:0.03%,
Cu:0.08%,As:0.012%,Sn:0.008%,P:0.01%,S:
0.008%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设计的低温无缝钢管属于低碳高锰钢系列,与
09Mn2VDG钢管相比,本发明进行成分设计时主要进行了以下四
方面的重大改进:
降低硫、磷、砷、硒等有害元素的含量。本发明采用正交
实验法进行了优选,结果显示,当材质中的磷含量不大于
0.015%、硫含量不大于0.010%、砷含量不大于0.015%、硒
含量不大于0.010%时,本发明设计的低温无缝钢管冲击性能
能够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反之,则冲击性能不稳定,波动较
大。
降碳增锰:通过降低碳含量、提高锰含量来提高钢中的锰
碳比,从而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且钢中碳含量的减低有利于
提高钢管焊后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具体来讲,如果材质中的
碳含量大于0.085%,则钢管焊接后的冲击性能急剧下降,如
果材质中的碳含量小于0.065%,则钢管的强度偏低;如果材
质中的锰含量大于2.1%,则钢管中的带状偏析较严重,造成
韧脆转化温度上升,-70℃冲击性能下降。如果材质中的锰含量
小于1.9%,则材质中的锰碳比偏低,造成冲击性能下降。
添加铷元素:通过加入铷元素,可以有效净化钢液,并且
可以变质非金属夹杂物、改善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及分布规律,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钢管的冲击韧性。
添加铌元素:通过加入铌元素,起到了如下作用:一是在
热加工过程中有效抑制奥氏体的形变再结晶并阻止其晶粒的长
大;二是通过其碳氮化物的应变诱导析出发挥沉淀强化作用;
三是在钢管焊接后的热影响区中铌会起到强烈阻止其晶粒长大
的作用,从而减少了钢管焊接后冲击性能的下降幅度。四、该
钢中同时加入铌和钒后,充分利用了铌和钒之间交互作用,起
到铌钒复合强化的作用,从而弥补了因钢中碳含量下降所造成
的钢管强度下降的状况。如果材质中的铌含量偏高,则连铸钢
坯易裂,影响钢管的成材率;如果材质中的铌含量偏低,则不
能起到提高钢管强度及焊后冲击性能的作用。
通过成分优化设计后,本发明的-70℃环境用低温无缝钢管
不仅焊接前的冲击性能明显优于09Mn2VDG钢管,而且焊接后冲
击性能的下降幅度有限,能够充分满足GB/T18984-2003《低温
管道用无缝钢管》的要求。
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来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
冶炼管坯:
通过冶炼和连铸,得到示例1至3的管坯。
在冶炼、炉外精炼、浇铸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
作,使钢的化学成分均匀,钢质纯净,以确保钢管的性能。
钢管轧制:
轧制过程中控制管坯的加热温度、终轧温度等各种工艺参
数,以满足钢管性能指标。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环形炉加热温度为:1225~1255℃,终轧温度为880℃±
20℃。
示例1的管坯轧制成的钢管规格为168(外径)*8(壁厚);
示例2的管坯轧制成的钢管规格为273(外径)*20(壁厚);
示例3的管坯轧制成的钢管规格为323.9(外径)*48(壁
厚);
钢管热处理:
将制成的无缝钢管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为915-
945℃,保温时间根据壁厚尺寸计算为3.5-4.5min/mm,正火冷
却根据钢管壁厚与外径的不同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或雾冷的方
式,或者冷却条件满足下列特征的冷却方式:冷却温区在900-
500℃内,钢管表面平均冷速35℃/min<V表面<75℃/min。
其中,示例1钢管的冷却方式为:冷床上空冷;示例2钢
管的冷却方式为:冷床上风冷;示例3钢管的冷却方式为:冷
床上雾冷。
钢管性能检测:
本发明设计的-70℃环境用的低温无缝钢管的钢质纯净,晶
粒度细小,焊接前后的力学性能均满足GB/T18984-2003《低温
管道用无缝钢管》的要求。因此,该低温无缝钢管在焊接后不
须再进行焊后热处理。这对于降低低温管道作业的施工成本及
难度,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上面已经结合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
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均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