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7232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6506.3

申请日:

2009.09.25

公开号:

CN101671520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9D 175/04公开日:201003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75/04申请日:20090925|||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75/04; C09D7/12; C09D5/08

主分类号:

C09D175/04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钟庆东; 林 海; 王 超; 盛敏奇; 陈大洋; 周琼宇

地址:

200444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顾勇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MgCO3、CaSO4或BaSO4中的一种矿物盐研磨成纳米粉体,然后配制成悬浮液,同时调节pH值为7.0~8.5,抽滤、烘干;对纳米粉体进行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处理,纳米粉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比1∶2~5;将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的质量比为1∶2~6进行混合,球磨24~40小时。改性后的S01-3清漆、S22-1、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等型号聚氨酯漆与改性前的聚氨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采用高速球磨机将成份为MgCO3、CaSO4或BaSO4其中之一的矿物盐研磨成纳米粉体,粒径保持在50~200nm范围内,然后将纳米粉体配制成20~40%(wt%)的悬浮液,同时调节pH值为7.0~8.5,进行抽滤,接着将所得滤饼在120~200℃下烘干,直到滤饼变为干燥的白色细晶态物质,即得纳米粉体;
2)对步骤1所得的纳米粉体进行包覆处理,以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包覆剂,其中纳米粉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比1∶2~5;
3)将步骤2所得的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混合,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的混合质量比为1∶2~6,放于球磨机内球磨24~40小时,最终制得纳米粉体改性聚氨酯漆。

说明书

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涂料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制备改性聚氨酯漆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类涂料是现代涂料工业的重要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涂料总产量超过了200万吨,聚氨酯涂料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的22万吨,增长到2009年占涂料总产量的21%,达到41万吨,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涂料品种,预计今后五年仍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涂料市场对高档漆的需求增加,多年研究开发的聚氨酯涂料已形成系列,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从而使聚氨酯涂料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二是由于聚氨酯漆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适应木器家具、家居木结构装修、地板地坪耐磨防蚀、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等涂饰的各种要求,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三是由于生产聚氨酯涂料的重要原料TDI,价格降低,供应有保证,从过去单纯依靠进口,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在国内已陆续投产。
聚氨酯漆由于大气、紫外线、污染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逐渐失效,特别是绝缘性能会急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聚氨酯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对现今市售的几种聚氨酯漆进行纳米粉体掺杂改性,利用载流子控制技术来制取改性聚氨酯漆。本发明中的改性聚氨酯漆,通过比较其改性前后的载流子密度,可知改性后的聚氨酯漆在绝缘性能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使得聚氨酯漆不仅适用于高级家俱及民用木器的表面涂装,也可应用于各机械设备、化工装置及水泥建筑等的防腐蚀涂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今市售的几种聚氨酯漆进行纳米粉体掺杂改性,并通过计算改性前后的载流子密度,比较改性前后涂料的绝缘性能,从而达到通过控制载流子的密度,可以间接评估聚氨酯漆的绝缘性能。选用的聚氨酯漆的型号及生产厂家如下表所示。

  1  S01-3清漆  兰州西北油漆厂  2  S22-1  广州造漆厂  3  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  上海造漆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聚氨酯漆中加入纳米活性粉体来进行改性,其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操作步骤:
1)采用高速球磨机将成份为MgCO3、CaSO4或BaSO4其中之一的矿物盐研磨成纳米粉体,粒径保持在50~200nm范围内,然后将纳米粉体配制成20~40%(wt%)的悬浮液,同时调节pH值为7.0~8.5,进行抽滤,接着将所得滤饼在120~200℃下烘干,直到滤饼变为干燥的白色细晶态物质,即得纳米粉体。
2)对步骤1所得的纳米粉体进行包覆处理,以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包覆剂,其中纳米粉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比1∶2~5。
3)将步骤2所得的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混合,放于球磨机内球磨24~40小时,最终制得纳米粉体改性聚氨酯漆,所述的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的混合质量比为1∶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采用MgCO3的天然矿物盐纳米粉体来改性S01-3清漆,首先采用高速球磨方法球磨MgCO3的天然矿物盐,控制粒径为60nm,并制成20%(wt%)的悬浮液,搅拌均匀后调节悬浮液pH值为7.0~8.0,接着进行抽滤,然后将滤饼在150℃下烘干后粉碎,即可得天然钠盐纳米粉体。以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包覆剂,按照纳米粉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比1∶3进行包覆处理。然后称取18.23g纳米粉体,与37.54g市售S01-3清漆混合,保证所加纳米粉体与S01-3清漆的质量比约为1∶2。经30小时球磨后,即可得到纳米改性的S01-3清漆。
改性的S01-3清漆的载流子密度的测试:
a.以低碳棒为测试电极基材,经环氧树脂密封后,取其中一个平整表面作为工作面,采用细金相砂纸打磨,经无水乙醇、丙酮依次清洗后,干燥,放置于干燥器中备用。将实施例一中制得的纳米改性S01-3清漆涂料均匀涂于制备好的测试电极工作面上,涂层厚度控制在(25±2mm),将涂敷的电极40℃恒温干燥15d,即得测试电极。
b.然后将待测电极浸泡入由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配制的10%Na2SO4溶液,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在电脑控制的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电位-电容测试,然后将数据绘制Mott-Schottky分析图,由于本实施例涂层在10%Na2SO4溶液中浸泡时呈现p型半导体行为,因此根据Mott-Schottky关系式:
1Csc2=2ϵϵ0eND(-U+Ufb-kTe)]]>
其中,Csc为空间电荷层电容,ε为有机涂层材料的介电常数(19.547×10-13F/m),ε0为真空介电常数(为8.854×10-12F/m),e为电子电量,ND为载流子密度,U为外加电位,Ufb为平带电位,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因此,由Mott-Schottky分析图的直线段斜率即可求出本实施例涂层载流子密度ND。并同时测量在浸泡时间为2d、4d、6d、10d、20d时的载流子密度,将数据填入表1。同时将未改性前的S01-3清漆在10%Na2SO4溶液中浸泡2d、4d、6d、10d、20d时的载流子密度也填入表1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采用的主要成份为CaSO4的天然矿物盐纳米粉体来改性S22-1清漆,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加纳米粉体与S22-1清漆的质量比为1∶4,得到改性S22-1清漆的载流子密度ND的数据参见下表1。同时将未改性前的S22-1清漆在10%Na2SO4溶液中浸泡2d、4d、6d、10d、20d时的载流子密度也相应填入表1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采用的主要成份为MgCO3的天然矿物盐纳米粉体来改性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加纳米粉体与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的质量比为1∶3,得到改性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的载流子密度ND的数据参见下表1。同时将未改性前的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在10%Na2SO4溶液中浸泡2d、4d、6d、10d、20d时的载流子密度也相应填入表1中。
由于本实施例涂层在10%Na2SO4溶液中浸泡时呈现n型半导体行为,因此所依据Mott-Schottky关系式为:
1Csc2=2ϵϵ0eND(ΔUSC-kTe)=2ϵϵ0eND(U-Ufb-kTe)]]>
表1改性前后聚氨酯漆在10%硫酸钠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间载流子密度的比较

从上表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载流子密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涂料的绝缘性能将随之不断下降。但是改性后的聚氨酯漆的载流子密度在同一时间均呈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通过纳米粉体改性能提高聚氨酯漆的绝缘性能,同时通过载流子密度也可间接评估聚氨酯漆的绝缘性能,达到间接控制聚氨酯漆绝缘性能的目的。

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载流子控制技术的改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MgCO3、CaSO4或BaSO4中的一种矿物盐研磨成纳米粉体,然后配制成悬浮液,同时调节pH值为7.08.5,抽滤、烘干;对纳米粉体进行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处理,纳米粉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比125;将纳米粉体与聚氨酯漆的质量比为126进行混合,球磨2440小时。改性后的S01-3清漆、S22-1、7110J-6双组分聚氨酯漆等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