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浴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淋浴设施,人们在淋浴时大量的热能随废水流失,能量利用
率低,能源浪费很大。如果是即热式电热水器还要用较大的功率来对冷水加热才
能达到人们淋浴的温度,特别是冬天需要的电功率更大,这对电路的电线和电能
表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能源浪费大、效率低等问题,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和
探索,也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专利文献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在现有技术方案中,
要么制造工艺复杂难以实施,要么无法实现在家庭淋浴的有限空间里高效率的进
行余热回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淋浴余热回收装置,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盖板、底座和交换管;所述底座为无顶盖的盒子;所述盖板放置于底座上;所述
交换管为螺旋管,交换管位于底座内,其进水端和出水端延伸至底座外部;盖板
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临近出水端;底座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临近进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流速控制器,流速控制器临近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的围栏。盖板的上表面倾斜;所述进
水孔包括两个以上的孔,位于盖板上表面的低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矩形,还包括一个以上隔板;隔板固定在底座内,并
与底座左右侧平行;隔板将底座分成两个以上长条形隔间,相邻的长条形隔间依
次首尾相连;所述交换管包括两个以上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数量与长条形隔间
数量相同,每个螺旋管段分别固定在一个长条形隔间内,相邻的螺旋管段通过连
接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管包括第一交换管和第二交换管;第一交换管与第二交
换管并排设置且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还设置有控制阀;当进水孔停止进水时,控制阀控制
出水孔使其出水量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紧凑,有效换热面积大,
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实现家庭淋浴的余热回收,且回收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盖板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交换管分布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交换管并列分布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盖板示意图。
图5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交换管分布示意图。
图6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交换管并列分布示意图。
图7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盖板示意图。
图8为第三种实施方式交换管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该装置包括盖板1、底座3和交换管4;所述底座3为无顶盖
的盒子;所述盖板1放置于底座3上;所述交换管4为螺旋管,交换管4位于底
座3内,其进水端10和出水端11延伸至底座3外部;盖板1设置有进水孔2,
进水孔2临近出水端11;底座3设置有出水孔9,出水孔9临近进水端10。
所述底座3还设置有流速控制器7,流速控制器7临近出水孔9。流速控制
器7为能绕轴向转动的薄片,转动薄片的角度就能改变流量的大小。当废水能完
全淹没交换管4而又不会从盖板1溢出为最佳流速。通常而言,该步骤第一次调
试好后就不必反复调试了。
所述盖板1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的围栏。所述盖板1的上表面倾斜;所述进水
孔2包括两个以上的孔,位于盖板1上表面的低端。该结构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
淋浴废水,既避免了淋浴废水从旁边流失,又避免了淋浴废水流速过快使得热交
换不够充分,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如附图所示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3为矩形,还包括一个以上隔板5;
隔板5固定在底座3内,并与底座3左右侧平行;隔板5将底座3分成两个以上
长条形隔间6,相邻的长条形隔间6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交换管4包括两个以上
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数量与长条形隔间6数量相同,每个螺旋管段分别固定在
一个长条形隔间6内,相邻的螺旋管段通过连接管连接。
为了更好的提高热交换效率,所述交换管4包括第一交换管和第二交换管;
第一交换管与第二交换管并排设置且并联连接。
同时,所述出水孔9还设置有控制阀8;当进水孔2停止进水时,控制阀8
控制出水孔9使其出水量减小。既避免了废水一直残留在装置内,又延缓了废水
流失速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除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外,还包括其他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第二种实施方
式,所述底座3为矩形,还包括多个隔板5;隔板5固定在底座3内,将底座3
分成多个隔间6;所述隔间6构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长条形的
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以及L形的第三隔间,第三隔间的一段和第一隔间、第二隔
间并排分布,第三隔间的另一段位于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的端部,第二区域结构
上与第一区域镜像对称;第一隔间的出水口连接第二隔间的进水口,第二隔间的
出水口连接第三隔间的一端,第三隔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区域第三隔间的一端;
所述交换管4包括多个螺旋管段,每个螺旋管段分别固定在一个隔间6内,相邻
的螺旋管段通过连接管连接;交换管4的进水端10位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隔间,
出水端11位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隔间。
如附图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3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环形隔板5;环
形隔板5固定在底座3内,构成两个以上同心的半径不等的环形隔间6;内侧环
形隔间6的出水口连接与其相邻的外侧环形隔间6的进水口;所述交换管4沿环
形隔间6分布。
第二种和第三种实施方式除隔板5、隔间6和交换管4分布方式不同外,其
余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每一种实施方式均可完成淋浴余热回收。
该装置结构紧凑,有效换热面积大,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实现家庭淋浴的余
热回收,且回收效率较高,经实测,热交换效率达到3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