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72237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3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71950.7

申请日:

2015.08.04

公开号:

CN105015247A

公开日:

2015.1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4C 5/04申请日:20150804|||公开

IPC分类号:

B44C5/04; D06Q1/00

主分类号:

B44C5/04

申请人:

宿迁市天缘丝绸家纺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万刚; 朱烈; 李勇

地址:

223800江苏省宿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大道99号

优先权:

2015101925381 2015.04.21 CN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代理人:

应圣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织物包括基布,数码印花和刺绣,生产步骤包括生产基布,基布的原料是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基本结构是一种表里换层组织;第二步,对织物进行数码印花,数码印花的染料为活性染料;第三步,刺绣加工,对特定图案部位进行刺绣。本发明的生产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可以产生渐变色的仿刺绣效果,层次感好,有很强的立体图案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
基布,基布经向原料为绢丝,纬向原料为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基布织物的结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绢丝交织,采用平纹组织成为地部;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交织,采用表里换层组织成为花部;
印花,用活性染料在基布表面进行数码印花,对织物地部上色,花部不上色;数码印花为虚化的背景、过渡柔和的轮廓,同时勾勒出边缘轮廓和一些图案细节;
刺绣,在数码印花勾勒的轮廓范围内用绣花线填针填出设计好的形状图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画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纬向原料中绢丝与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的排列比为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画织物,其特征在于,花部表里换层部分两根纬线颜色不一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画织物,其特征在于,花部表里换层部分两根纬线的颜色分别沿经向变化。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织造基布,以绢丝为经向原料,以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为纬向原料;基布织物的结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绢丝交织采用平纹组织成为地部;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交织,采用表里换层组织成为花部;
步骤b,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在基布表面进行数码印花,对织物地部上色,花部不上色;数码印花为虚化的背景、过渡柔和的轮廓,同时勾勒出边缘轮廓和一些图案细节;
步骤c,刺绣,数码印花勾勒的轮廓范围内用绣花线填针填出规定的形状图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其中纬向原料中绢丝与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的排列比为1∶1。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通过改变花部表层或里层的纬线在织物结构中表里换层的位置,使织物表面露出所需显示的纬线颜色。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通过改变花部表层或里层的纬线在表层或里层时的浮长长度,以改变织物表面露出的颜色和该颜色存在的长度。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数码印花阶段,先将织造好的基布上浆;上浆完成,烘干织物后进行数码印花;印花完成后,先对织物烘干,待染料干燥后进行汽蒸,蒸化后退浆、水洗,完成后再进行定型烘干。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采用塌塌米针法进行刺绣。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涉及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装饰画主要有四类:由颜料绘制而成的、由数码影印技术打印出来的、由原木金属上雕刻而成的、由刺绣十字绣等编织加工而成的。其中基于刺绣而成的装饰画近年来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手工刺绣通常以真丝为原料,以绣针引彩线,然后按照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具体面料上运针,通过针迹构成各种花样、图案、文字,并配以各种大量的艺术处理。因其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术、有细腻的针迹、有很强的立体图案效果,又因为采用真丝一类纤维原料,具有高档奢华的装饰概念,深得消费者喜爱。
然而工业化生产的刺绣装饰画大都采用绣花机来制作,针迹粗糙、层次感差,色彩过渡不够丰富,作品题材单一,基本以风景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仿刺绣织物的印花刺绣装饰画,通过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实现产生渐变色的仿手工刺绣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所述织物包括:
基布,基布经向原料为绢丝,纬向原料为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基布织物的结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绢丝交织,采用平纹组织成为地部;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交织,采用表里换层组织成为花部;
印花,用活性染料在基布表面进行数码印花,对织物地部上色,花部不上色;数码印花为虚化的背景、过渡柔和的轮廓,同时勾勒出边缘轮廓和一些图案细节;
刺绣,在数码印花勾勒的轮廓范围内用绣花线填针填出设计好的形状图案。
优选的,其中纬向原料中绢丝与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的排列比为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法,花部表里换层部分两根纬线颜色不一样,可以产生一种沿纬向渐变过渡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法,花部表里换层部分两根纬线的颜色分别沿经向变化,可以使织物在沿经向上产生渐变过渡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织造基布,以绢丝为经向原料,以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为纬向原料;基布织物的结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绢丝交织,采用平纹组织成为地部;一部分是经向绢丝与纬向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交织,采用表里换层组织成为花部;
步骤b,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在基布表面进行数码印花,对织物地部上色,花部不上色;数码印花为虚化的背景、过渡柔和的轮廓,同时勾勒出边缘轮廓和一些图案细节;
步骤c,刺绣,数码印花勾勒的轮廓范围内用绣花线填针填出规定的形状图案。
优选的,步骤a中,其中纬向原料中绢丝与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的排列比为1∶1。
进一步,步骤a中,通过改变花部表层或里层的纬线在织物结构中表里换层的位置,使织物表面露出所需显示的纬线颜色。
进一步,步骤a中,通过改变花部表层或里层的纬线在表层或里层时的浮长长度,以改变织物表面露出的颜色和该颜色存在的长度。
进一步,步骤b中,数码印花阶段,先将织造好的基布上浆;上浆完成,烘干织物后进行数码印花;印花完成后,先对织物烘干,待染料干燥后进行汽蒸,蒸化后退浆、水洗,完成后再进行定型烘干。
进一步,步骤c中,采用塌塌米针法进行刺绣。
总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基布、基布表面的数码印花,和印花轮廓内的刺绣。
首先采用表里换层组织结构织就基布,通过基布纬纱换道或改变纬纱排列的方法或改变花部纬线的纱线颜色,使织物在沿经向上产生渐变过渡的效果;或从织物的左端开始到右端,从花部全显花部表层纬线的颜色,通过减小花部表层纬线和增加花部里层纬线在表面的浮长长度的方法渐变过渡到全显花部里层的颜色,从而产生一种沿纬向渐变过渡效果,由于表层纬线的浮长可以做的很长,能产生一种类似刺绣的长浮长效果,成为一种纺刺绣风格。
然后对基布进行数码印花,因为基布的地部是以绢丝为原料平纹交织成,而织物的花部表面浮长为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浮长间的空隙较大;同时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不能被活性染料上染,因此可以用活性染料数码印花对织物地部上色,而花部不上色。数码印花的图案风格是虚化的背景、过渡柔和的轮廓,同时要为下一步刺绣加工勾勒出边缘轮廓和一些图案细节。通过数码印花的此种风格,可以丰富装饰画的题材,增强装饰画的层次感,画面效果更加精致逼真。
最后在数码印花轮廓范围内用绣花线填针填出规定的形状图案。刺绣的定位是依据上一阶段数码印花时勾勒出的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填满即可。通过刺绣填充,可以增强画面的光泽感,使得设计的图案有突出画面的感觉,更加有立体感。
总之,通过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可以产生渐变色的仿刺绣效果,层次感好,有很强的立体图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基布表里换层组织结构模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个装饰画的生产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基布的组织设计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刺绣定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基于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仿刺绣织物的印花刺绣装饰画的生产有三个主要流程,分别是织造基布、数码印花、刺绣。
在织造基布阶段,首先要进行大循环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步骤是:1.确定最长浮长长度Rmax,最短浮长长度Rmin;2.确定过渡飞数S,即每次过渡增加或减少S浮长长度;3.计算过渡层次数:n=(Rmax-Rmin)/2+1;4.根据总经丝数m计算每 一层次的循环数k:k=m/(Rmax+Rmin)/n,说明每一过渡层次需要重复k次循环;5.列出每一层次的浮长组合:[Rmax Rmin]、[Rmax-S Rmin+S]、[Rmax-2S Rmin+2S]、......[Rmin Rmax];6.根据浮长组合画出每一层次的表里换层组织图和地部平纹组织图;7.将表里换层组织图与平纹组织图叠加,完成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完成后,还要设计纬纱排列。地部与经线平纹交织的两根纬线原料为绢丝,一纬常织;花部与经线表里换层交织的两根纬线原料是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纬纱排列比1比1,也可以根据图形需要换道,改变两根纬线的颜色,使织物在沿经向产生渐变色。
下一步开始织造,织造的设备是大提花机;织造经线的原料是绢丝,纬线的原料是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排列比是1比1。织造完成下机后,进行精炼,精炼的目的是将绢丝脱胶,将绢丝表面的残余丝胶脱去后,织物会更柔软、易上染。完成后定型烘干。
在数码印花阶段,先将织造好的基布上浆,上浆的目的是使织物在数码印花时能将染料固着在纤维上,同时不让染料渗化;上浆完成,烘干织物后进行数码印花,数码印花在使用活性染料的数码直喷印花机上进行。印花完成后,先对织物烘干,待染料干燥后进行汽蒸,汽蒸的目的是使染料发色,染料分子渗入织物纤维中固着。蒸化后退浆、水洗,洗去多余的浆料和浮色,完成后再进行定型烘干。
在刺绣阶段,先对数码印花好的织物定位,定位的步骤是:1.以印花上去的轮廓线顶点作为参照点;2.测量各参照点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3.在绣花CAD软件上导入数码印花的图像文件做好轮廓针迹;4.根据测得的基本参照点和位置关系检验轮廓针迹线能否精确沿实际的轮廓边缘内;5.在绣花CAD软件上确定绣花起针原点,同时在织物上找到对应的起针原点,点出该点;6.将绣花机上的起针原点对准织物上画出的起针原点。至此,定位成功。然后启动绣花机开始刺绣,刺绣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裁剪,最后装裱,制成装饰画成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施例中基布表里换层组织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基布从左向右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0区,20区,30区,40区。图1中基布的上部表示基布的表层,下部表示基布的里层。
其中,经线5为白色绢丝,纬线1和纬线2为白色绢丝,与经线5平纹交织成地部;纬线3和纬线4为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与经线5以表里换层组织交织成花部的纬线。
在10区时,纬线1和纬线2与经线5平纹交织;纬线3全是浮长,没有与经线5交织,因此将纬线1、2遮盖在下面,织物的表面显示纬线3的颜色;纬线4也全是浮长,但背衬在织物底部,因此织物的反面显示纬线4的颜色;纬线3、4的浮长长度为4,表示纬线3、4分别跨越4根经线的宽度。
在20区时,纬线1、2依旧与经线5平纹交织;纬线3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与经线5交织,从10区的织物表面下沉到织物底部,因此织物反面显示纬线3的颜色;纬线4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与经线5交织,从10区的织物底部上升到织物表面,因此织物表面显示纬线4的颜色;纬线3、4的浮长长度全为1,表示纬线3、4分别只跨越1根经线的宽度。
在30区时,纬线1、2依旧与经线5平纹交织;纬线3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与经线5交织,从20区的织物底部上升到织物表面,因此织物表面重新显示纬线3的颜色;纬线4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与经线5交织,从20区的织物表面下沉到织物底部,因此织物反面显示纬线4的颜色;纬线3、4的浮长长度全为3,表示纬线3、4分别跨越3根经线的宽度。
在40区时,交织情况与20区相同,纬线1、2依旧与经线5平纹交织;纬线3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从30区的织物表面下沉到织物底部,因此织物反面显示纬线3的颜色;纬线4由于表里换层组织作用,从30区的织物底部上升到织物表面,因此织物表面显示纬线4的颜色。
根据上述结构原理,可以通过改变纬线3或纬线4在结构中表里换层的位置,使织物表面露出所需显示的纬线颜色;可以通过改变纬线3或纬线4在表层或里层时的浮长长度来改变织物表面露出的颜色和该颜色存在的长度。
这种组织结构可以通过纬纱换道、改变纬纱排列的方法、改变纬线3或纬线4的纱线颜色,使织物在沿经向上产生渐变过渡的效果。也可以产生一种沿纬向渐变过渡效果,即从织物的左端开始到右端,从全显纬线3的颜色通过减小纬线3和增加纬线4在表面的浮长长度的方法渐变过渡到全显纬线4的颜色。由于表层纬线的浮长可以做的很长,能产生一种类似刺绣的长浮长效果,成为一种纺刺绣风格。
实施例2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湖面泛舟的装饰画进行详细描述。该装饰画的制作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先进行大循环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设计,使纬线红色向黑色过渡。
1.确定最长浮长长度Rmax=8,最短浮长长度Rmin=2;
2.确定过渡飞数S=2;
3.计算过渡层次数:n=(Rmax-Rmin)/2+1=4;
4.根据总经丝数m计算每一层次的循环数k:m=1440,k=m/(Rmax+Rmin)/n=36,说明每一过渡层次需要重复360次循环;
5.列出每一层次的浮长组合:[82]、[64]、[46]、[28];
6.根据浮长组合画出每一层次的表里换层组织图和地部平纹组织图;
7.将表里换层组织图与平纹组织图叠加,完成组织设计图,如图3所示。
确定织物规格和原料规格。经向:1/120N/2白色绢丝,经密600根/10cm,总经丝数14400根,筘号120号,5根穿入。纬向:甲纬75D/36f原液着色涤纶丝DTY红色、乙纬75D/36f原液着色涤纶丝DTY黑色、丙纬30N/1绢丝;表纬密210根/10cm,丙纬停撬,总纬密420根/10cm。纬纱排列:甲纬∶丙纬∶乙纬∶丙纬=1∶1∶1∶1。
织造。在电子大提花机上织造,纬纱排列。开机织造,织机车速300~450转/分钟。
下机后,对基布进行精炼、定型烘干。
调制浆料,对基布上浆,然后烘干。
在直喷式数码印花机上采用活性染料对基布喷绘,喷绘的图案是黄昏夕阳照耀下湖面的风景,湖面上有一条小船。其中湖面和晚霞用虚化矇眬的效果,要求透明度高,不能完全遮挡住基布本身颜色;小船只需勾勒出轮廓,要求边缘清晰准确。
印花完成后先烘干,然后蒸化、退浆、水洗,最后定型烘干,准备下道工序。
刺绣前先定位,定位图如图4所示,a表示基布上的地部,由经线和纬线以平纹组织交织而成,其中经线纬线的原料都是绢丝;b表示基布上的花部,由经线和纬线以大循环表里换层渐变浮长组织交织,其中经线原料是绢丝,纬线原料是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c表示数码印花的图案,基布上的地部被直喷印花着色上染;d表示刺绣部分,在轮廓线g内用大有光绣花线以塌塌米针法填针;e表示在刺绣前定位标记的顶点;f表示顶点间测量的距离,使定位更加精确。
标出基布上小船的轮廓角落的顶点e;测量顶点间的距离f;在绣花CAD软件上先导入所喷绘的图案文件,根据小船轮廓做出塌塌米针迹针g;根据基布测得的基本参照点间的距离关系,在绣花CAD软件上检验所画的针迹线是否能精确覆盖在基布上小船轮廓内;在绣花CAD软件上确定绣花起针原点,同时在织物上找到对应的起针原点,点出该点;将绣花机上的起针原点对准织物上画出的起针原点。
启动绣花机,选择黑色绣花线,开始在小船内部进行塌塌米刺绣。刺绣完成后进行裁剪13,然后装裱,完成装饰画制作。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织物包括基布,数码印花和刺绣,生产步骤包括生产基布,基布的原料是绢丝和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基本结构是一种表里换层组织;第二步,对织物进行数码印花,数码印花的染料为活性染料;第三步,刺绣加工,对特定图案部位进行刺绣。本发明的生产的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可以产生渐变色的仿刺绣效果,层次感好,有很强的立体图案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