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72103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14941.6

申请日:

2015.10.29

公开号:

CN105261963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2B1/56; H02B1/28; G05D27/02

主分类号:

H02B1/56

申请人:

国网山东昌乐县供电公司

发明人:

李明; 王健; 刘玉杰; 王育升

地址:

262400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孤山街18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代理人:

谈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防潮支架,引水槽,排水管,温湿度监控器,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在防潮支架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设置在引水槽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设置在排水管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的下侧。本发明通过散热装置、温湿度监控器、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1),防潮支架(2),引水槽(3),排水管(4),温湿度监控器(5),散热装置(6),所述的箱体(1)设置在防潮支架(2)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2)设置在引水槽(3)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3)设置在排水管(4)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4)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6)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5)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6)包括排风扇(61),隔离内网(62),散热窗(63),所述的排风扇(61)设置在散热窗(63)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62)设置在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之间;所述的散热窗(63)设置在隔离内网(62)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包括温湿度检测器(51),远程遥控器(5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槽(3)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4)相连接,设置为两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扇(61)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内网(62)具体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网丝,与散热窗(63)形成中空对流层。

说明书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室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

背景技术

电力设施周围的空气湿度过大会降低空气绝缘,当湿度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带电设备向邻近物体放电,造成电力事故。目前,许多高压用户的配电室位于地下,且配电室附近有锅炉等换热设备,这样会直接增大配电室附近的空气湿度,再加之季节变换,空气湿度会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配电室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部分地下配电室采用除湿机降低空气湿度,但是需要值班人员加强周期性巡视,发现湿度过大人工开启除湿机。人工感觉湿度不准确,不能有效地调节配电室的湿度,并且现有的配电室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阻止灰尘和飞虫等有害物质的进入,安全保护性较差。目前,现有的配电室存在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安全保护性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以解决现有的配电室存在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安全保护性差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防潮支架,引水槽,排水管,温湿度监控器,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在防潮支架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设置在引水槽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设置在排水管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排风扇,隔离内网,散热窗,所述的排风扇设置在散热窗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设置在排风扇和散热窗之间;所述的散热窗设置在隔离内网的外部。

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包括温湿度检测器,远程遥控器,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

所述的引水槽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相连接,设置为两个。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

所述的远程遥控器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

所述的排风扇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

所述的隔离内网具体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网丝,与散热窗形成中空对流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广泛应用于配电室安装等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

2、本发明的温湿度监控器的设置,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3、本发明的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温湿度监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防潮支架,3-引水槽,4-排水管,5-温湿度监控器,51-温湿度检测器,52-远程遥控器,6-散热装置,61-排风扇,62-隔离内网,63-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1,防潮支架2,引水槽3,排水管4,温湿度监控器5,散热装置6,所述的箱体1设置在防潮支架2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2设置在引水槽3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3设置在排水管4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4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6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5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6包括排风扇61,隔离内网62,散热窗63,所述的排风扇61设置在散热窗63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62设置在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之间;所述的散热窗63设置在隔离内网62的外部。

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包括温湿度检测器51,远程遥控器5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

所述的引水槽3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4相连接,设置为两个。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

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

所述的排风扇61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

所述的隔离内网62具体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网丝,与散热窗63形成中空对流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广泛应用于配电室安装等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

2、本发明的温湿度监控器的设置,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3、本发明的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箱体1底端的防潮支架2进行防水,利用引水槽3将雨水引流至排水管4内排出,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利用温湿度监控器5上端的温湿度检测器51进行实时检测,通过远程遥控器52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利用散热装置6的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进行散热,利用隔离内网62进行防尘防虫,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防潮支架,引水槽,排水管,温湿度监控器,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在防潮支架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设置在引水槽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设置在排水管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的下侧。本发明通过散热装置、温湿度监控器、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