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识别与身份标示的标签胶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超高温耐化学性、有良好印刷性的标签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高温工程的对象加工流程中,需要各种用途的胶带,作为识别与身份标示以及计量管理用,例如:印刷电路板(主机板)的电镀、电子组件贴片焊接等制程使用,而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应用的胶带,大多数均同时要求俱防火、防焊、耐温、耐化学性、绝缘,可达到不焦烧、不脆性、不龟裂,有良好印刷性地便利性能等特点,对其要求比普通胶带要高,特别是应用在电子组件贴片焊接工艺中,除了要求胶带耐化学性、绝缘以外,还要求胶带能够耐受极高的温度。目前制造和使用的用于电子制造领域的传统标签胶带,当工作温度较高时就会失效或损坏,其耐高温、耐化学性及抗耐焊性极差,现有技术的胶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有待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在印刷面涂层具有特殊性化学物质的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其耐温涂层组成是由聚胺脂及环氧树脂共聚物,其俱备有对基材很好的密着性,而且可耐热、耐候以及有良好的被印刷时之吸墨性;在面胶选择中、高聚合度的耐热亚克力胶涂层,亚克力树脂其分子量分怖在40~80万长链型与双液型黏着剂,其俱备极佳的耐温及耐酸碱性(PH2~PH13),且能永久接着不脱落等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在离型纸层之上表面附加耐热亚克力胶涂层,在耐热亚克力胶涂层之上表面附加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涂层,在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涂层之上表面附加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
进一步,所述耐热亚克力胶涂层的面胶选择中、高聚合度胶,耐热亚克力胶的亚克力树脂其分子量分怖在40~80万长链型与双液型黏着剂,其俱备耐酸碱性PH2~PH13;
进一步,所述离型纸由牛皮纸、聚乙烯涂布加硅油涂布合成;
进一步,所述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为耐温、印刷面涂层,本涂层结构主体为聚胺脂及环氧树脂共聚而成,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合成中的聚胺脂是一种功能性高分子;
上述耐热亚克力胶、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三层总厚为0.10~0.12mm,耐热亚克力胶层厚度为0.05~0.055mm,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厚度为0.02~0.025mm。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并比传统的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具有以下优点:①、本胶带具有优越的耐极高温与耐化学性及抗耐焊性,且在高温下仍然可以保持其抗龟裂强度,使胶带整体在高温工作状态下也不容易被撕裂,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②、本胶带适用于所有高温工程的对象加工流程,作为识别与身份标示以及计量管理,例如:印刷电路板(主机板)的电镀、焊锡等制程使用,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污染。③、本发明的胶带俱防火、防焊、耐温、耐化学性,其耐温性达270℃×30分钟,可达到不焦烧、不脆性、不龟裂,有良好印刷性的便利性能,可做为流程管理工具(条形码管理BAR CODE),本发明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件:离型纸1、耐热亚克力胶2、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3、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
一种超高温耐化学性标签胶带,在离型纸1层之上表面附加耐热亚克力胶2涂层,在耐热亚克力胶2涂层之上表面附加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3涂层,在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3涂层之上表面附加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耐热亚克力胶2、双轴拉伸聚酰亚氨膜3、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三层总厚为0.10~0.12mm(不含离型纸1层),耐热亚克力胶2层厚度为0.05~0.055mm,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厚度为0.02~0.025mm。
耐热亚克力胶2涂层的面胶选择中、高聚合度胶,耐热亚克力胶2的亚克力树脂其分子量分怖在40~80万长链型与双液型黏着剂,其俱备耐酸碱性PH2~PH13。离型纸1由牛皮纸、聚乙烯涂布加硅油涂布合成,其基材选择的主要物理性的要求是决定其此产品的关键因素,如其耐热性、绝缘特性等。
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为耐温涂层,本印刷面涂层结构主体为聚胺脂及环氧树脂共聚而成,被印刷时有良好的吸墨性。其设计原理是利用聚胺脂对含活性端基的聚酰亚胺齐聚物的密着性与柔软性,加上环氧树脂耐热优越性的互补功能。聚胺脂与环氧树脂共聚物涂层4合成中的聚胺脂是一种功能性高分子,其要结构由胺酯基(CARBHAMATE GROUP,-NHCOO-)作为连结,其组成含羧基(CARBONYL GROUP,-COO-),又有胺基(-NH-),两者皆是具极性的官能基,故其对材质密着力很好;用于合成聚胺酸的单体有:芳香族氰酸盐(AROMATIC ISOCYANATES)、饱和族=元氰酸盐(ALIPHATIC DIISOCYANATES);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s)是制造聚胺脂的另一重要基石,分子量低于200的醇类,例如:乙二醇(EG)、甘油(Glycerin)、丁二醇(1,6-Hexanediol)及三甲醇丙烷(TMP),在聚胺脂的合成上常常当作链延长剂(Chain Extender)或交联剂(Crosslinkers)之功用;但高分子的多元醇(分子量从400~8000)其实才是合成聚胺脂的基础,其结构及链长是实质上导致聚胺脂有各种不同特性的主因。这些长链的多元醇,都是石化产物,聚醚醇来自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EO/PO),另一类为聚胺脂多元醇,则是由多元醇及多元醇经缩合而成的PU聚胺脂预聚物,两类型皆以羟基(-OH)作为末端基,以利和异氰酸盐反应成胺脂。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