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及抗菌防霉后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消毒液及利用该种抗菌防霉消毒液对数码印花真丝绸画进行抗菌防霉处理的方法,以使真丝绸画作长久保持良好的外观、光泽和图案的逼真效果。
背景技术
采用高速数码印花机在真丝面料上喷绘各色图案花式,以此制成的真丝画,具备时尚、实用、观赏性强的特性,产品被赋予了深厚的丝绸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提升真丝绸产品的品位,而且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观和对健康产品的认可度,对于传统印染业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变革。
数码喷绘采用环保的活性染料,喷染在经过上浆处理过的真丝面料上,染料由计算机自动准确配置,不产生负面的化学反应。后期处理通过汽蒸、水洗、烘干等多道工序,全过程实行自动化、信息化操作。生产过程中噪音和废水也极少,非常生态环保。
蚕丝因其具备动物蛋白结构,有防御或抵抗部分有害病菌入侵的功效。但是,一般画作长时间置于室内或自然环境中,如遇到相对湿度较大,或在透气性差的空间中时,画作表面的病菌还是可能会生长和繁殖,易致霉变,产生的霉斑会影响画作的观赏效果和保存寿命。有害病菌、微生物的存在还会引起丝绸织物中蚕丝蛋白的降解,使蚕丝织物出现泛黄、霉变、褪色甚至会导致画面脆损、变形等现象,影响到真丝画的外观、光泽和图案的逼真效果。
因而,对于高品质的高速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经过良好的整理工艺处理,杀死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以使画作能够长期保存显得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消毒液及其配制方法,同时提供一种将该种抗菌防霉消毒液应用于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方法,以使真丝绸画作长久保持良好的外观、光泽和图案的逼真效果。
高速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主要是指利用能够杀灭大多数可能导致画作霉变的微生物的药剂,起到有效处理丝绸织物,确保画作保持良好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如下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水杨酸苯酯2.00-6.00%、二氯苯酚烷0.10-0.70%、2-苯基苯酚0.10-0.40%、N-辛基异噻唑啉酮0.10-0.70%、海藻酸钠2.00-6.00%、乙醇30.00-45.00%、去离子水41.20-65.70%。
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优选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是:水杨酸苯酯4.00-6.00%、二氯苯酚烷0.10-0.30%、2-苯基苯酚0.10-0.30%、N-辛基异噻唑啉酮0.20-0.50%、海藻酸钠2.00-3.00%、乙醇30.00-45.00%、去离子水44.90-63.60%。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液进一步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如下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水杨酸苯酯2.00-6.00%、二氯苯酚烷0.10-0.70%、2-苯基苯酚0.10-0.40%、N-辛基异噻唑啉酮0.10-0.70%、海藻酸钠2.00-6.00%、烷基苯磺酸钠1.00-4.00%、丙二醇甲醚1.00-5.00%、二甲苯磺酸钾2.00-8.00%、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5.00-13.00%、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10.00-13.00%、乙醇20.00-30.00%、去离子水13.20-56.70%。
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优选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是:水杨酸苯酯4.00-6.00%、二氯苯酚烷0.20-0.30%、2-苯基苯酚0.10-0.20%、N-辛基异噻唑啉酮0.30-0.50%、海藻酸钠2.00-3.00%、烷基苯磺酸钠1.00-2.00%、丙二醇甲醚2.00-4.00%、二甲苯磺酸钾3.00-6.00%、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8.00-11.00%、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10.00-11.00%、乙醇20.00-25.00%、去离子水30.90-49.20%。
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的配制方法是:首先将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中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按质量百分比组分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中的其他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分别缓缓地加入至该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制备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处理液,均匀密封分装,备用。
将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应用于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后处理工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包括如下的步骤:真丝绸白坯上浆、烘干、喷绘、汽蒸、水洗、抗菌防霉处理液浸渍。
所述真丝绸白坯上浆是将真丝绸白坯置于上浆材料配比液中进行双面浸轧,一浸一轧,带液率保持80-100%,保持溶液温度为45-50℃,上浆量为50-60%;将经双面浸轧后的真丝绸白坯,置于所述的抗菌防霉处理液中,浸渍时间为15-25min。
所述的烘干步骤为:采用针板拉幅非接触式烘干方式,烘干温度在95-100℃为宜,时间3-4min,把上述经上浆处理的真丝绸白坯烘干,形成抗菌防霉层。
所述的喷绘步骤为:经高速数码印花机,在经上述烘干步骤的真丝绸白坯上喷绘设计好的各色图案,得到真丝绸画。
所述的汽蒸步骤为:所述汽蒸处理的蒸箱采用圆筒蒸箱,在该圆筒蒸箱中加入所述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对上述喷绘后的真丝绸画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98-100℃,汽蒸时间为28-33min,促使染料分子在一定的湿热环境中,与蚕丝蛋白发生化学反应,让染料分子较好地固定在蚕丝蛋白上,同时促使抗菌防霉层较好地固定在蚕丝蛋白上,并促使发色鲜艳。
所述的水洗步骤为:将上述经汽蒸处理的真丝绸画在常温下水洗3遍,然后用温度57-63℃热水洗1遍,再用温度77-83℃皂洗,最后经常温水洗干净后脱水,并用温度95-100℃烘干。
所述的抗菌防霉处理液浸渍步骤为:将经上述水洗烘干的真丝绸画在常温下,在所述的抗菌防霉处理液中浸渍20-30分钟,后用温度95-100℃烘干即得成品。
所述的上浆材料配比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及配制方法为:尿素7.0-11.0%、碳酸氢钠2.0-5.0%、P3糊料2.5-3.5%、209净洗剂1.0-3.0%以及去离子水77.5-87.5%;把上述组分的尿素、碳酸氢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加入上述组分的P3糊料、209净洗剂并搅拌至无团状颗粒。
经上述抗菌防霉处理工艺处理的数码印花真丝绸画,在真丝绸画的两面都设置了抗菌防霉层,极大地增强了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性能,解决了传统真丝绸画两面易于滋生各种细菌而发生霉变,并影响画作质量和保存寿命的难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功效在于:(1)数码印花真丝绸画具有较好的抗菌防霉效果;(2)制备工艺简便,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环境无任何毒副作用;(3)不破坏丝绸面料中的蚕丝蛋白结构,不影响数码印花真丝绸画面的真实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包括如下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水杨酸苯酯2.00-6.00%、二氯苯酚烷0.10-0.70%、2-苯基苯酚0.10-0.40%、N-辛基异噻唑啉酮0.10-0.70%、海藻酸钠2.00-6.00%、乙醇30.00-45.00%、去离子水41.20-65.70%。
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优选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是:水杨酸苯酯4.00-6.00%、二氯苯酚烷0.10-0.30%、2-苯基苯酚0.10-0.30%、N-辛基异噻唑啉酮0.20-0.50%、海藻酸钠2.00-3.00%、乙醇30.00-45.00%、去离子水44.90-63.60%。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液进一步的质量百分比组分包括:水杨酸苯酯2.00-6.00%、二氯苯酚烷0.10-0.70%、2-苯基苯酚0.10-0.40%、N-辛基异噻唑啉酮0.10-0.70%、海藻酸钠2.00-6.00%、烷基苯磺酸钠1.00-4.00%、丙二醇甲醚1.00-5.00%、二甲苯磺酸钾2.00-8.00%、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5.00-13.00%、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10.00-13.00%、乙醇20.00-30.00%、去离子水13.20-56.70%。
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优选的质量百分比组分是:水杨酸苯酯4.00-6.00%、二氯苯酚烷0.20-0.30%、2-苯基苯酚0.10-0.20%、N-辛基异噻唑啉酮0.30-0.50%、海藻酸钠2.00-3.00%、烷基苯磺酸钠1.00-2.00%、丙二醇甲醚2.00-4.00%、二甲苯磺酸钾3.00-6.00%、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8.00-11.00%、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10.00-11.00%、乙醇20.00-25.00%、去离子水30.90-49.20%。
根据上述本发明抗菌防霉处理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下表提供了多个具体的抗菌防霉处理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配比实施例:
(配比量:质量百分比)
配比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
水杨酸苯酯5.506.005.004.004.50
二氯苯酚烷0.300.200.200.300.30
2-苯基苯酚0.100.200.200.100.20
N-辛基异噻唑啉酮0.450.350.300.400.50
海藻酸钠2.503.002.002.503.00
烷基苯磺酸钠//1.501.502.00
丙二醇甲醚//3.502.504.00
二甲苯磺酸钾//4.505.004.00
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9.5010.5011.00
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10.0010.5011.00
乙醇35.0040.0022.5023.0024.00
去离子水56.1550.2540.8039.7035.50
上表中各抗菌防霉处理液实施例的配制方法是:首先将上表中相应实施例抗菌防霉处理液中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按质量百分比组分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中的其他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分别缓缓地加入至该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制备得到所述抗菌防霉处理液,均匀密封分装,备用。
以实施例1为例,首先将实施例1抗菌防霉处理液中35%的乙醇和56.15%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5.50%的水杨酸苯酯、0.30%的二氯苯酚烷、0.10%的2-苯基苯酚、0.45%的N-辛基异噻唑啉酮以及2.50%的海藻酸钠分别缓缓地加入至该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制备得到实施例1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将其均匀密封分装,备用。
同样的,配制实施例3的抗菌防霉处理液时,首先将实施例3抗菌防霉处理液中22.5%的乙醇和40.80%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5.00%的水杨酸苯酯、0.20%的二氯苯酚烷、0.20%的2-苯基苯酚、0.30%的N-辛基异噻唑啉酮、2.00%的海藻酸钠、1.50%的烷基苯磺酸钠、3.50%的丙二醇甲醚、4.50%的二甲苯磺酸钾、9.50%的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以及10.00%的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分别缓缓地加入至该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制备得到实施例3的抗菌防霉处理液。
将上述抗菌防霉处理液应用于数码印花真丝绸画的抗菌防霉处理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真丝绸白坯上浆、烘干、喷绘、汽蒸、水洗、抗菌防霉处理液浸渍。
一.真丝绸白坯上浆:
(1)将真丝绸白坯置于上浆材料配比液中进行双面浸轧,保持上将材料配比溶液温度为45-50℃,一浸一轧,带液率保持80-100%,上浆量为50-60%。
其中,上浆材料配比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及配制方法为:尿素7.0-11.0%、碳酸氢钠2.0-5.0%、P3糊料2.5-3.5%、209净洗剂1.0-3.0%以及去离子水77.5-87.5%。把上述组分的尿素、碳酸氢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加入上述组分的P3糊料、209净洗剂并搅拌至无团状颗粒。
(2)将上述经双面浸轧后的真丝绸白坯,置于上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抗菌防霉处理液中,浸渍时间为15-25min。
二.烘干:采用针板拉幅非接触式烘干方式,烘干温度在95-100℃为宜,时间3-4min,把上述经上浆处理的真丝绸白坯烘干,形成抗菌防霉层。
三.喷绘:经高速数码印花机,在经上述烘干步骤的真丝绸白坯上喷绘设计好的各色图案,得到真丝绸画。
四汽蒸:采用圆筒蒸箱,在该圆筒蒸箱中加入上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抗菌防霉处理液,对上述喷绘后的真丝绸画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98-100℃,汽蒸时间为28-33min。
五.水洗:将上述经汽蒸处理的真丝绸画在常温下水洗3遍,然后用温度57-63℃热水洗1遍,再用温度77-83℃皂洗,最后经常温水洗干净后脱水,并用温度95-100℃烘干。
六.抗菌防霉处理液浸渍步骤为:将经上述水洗烘干的真丝绸画在常温下,在上表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抗菌防霉处理液中浸渍20-30分钟,最后用温度95-100℃烘干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