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油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油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由于其口感松脆有韧劲,也是至今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传统早点之一。油条的传统做法是将酵母与面粉揉合、发酵后,加入纯碱和明矾作为膨松剂进行炸制,其制得的油条酥脆,但由于其中明矾和碱的用量较大,制作出的油条往往会产生较高浓度的铝,而铝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因此现已较少使用。
无铝油条是指在制作油条时不使用明矾和碱,而采用其他膨松剂进行制备。目前使用的膨松剂主要有油条粉改良剂和复方油条膨松剂。无铝油条膨松剂中虽不含铝元素,但其炸后不如传统方法制得的油条膨松,且含油量过多,会使油条不酥脆;油条粉改良剂虽能使炸出的油条外酥里嫩、大小均匀、膨松良好,但其中加入多种食品添加剂,使其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油条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添加剂剂量少、品种少,仍具有良好发酵、膨大的效果,可使制得的油条外表金黄、皮薄酥脆、松泡膨大、柔韧有劲,且其发酵时间较现有方法明显缩短,含铝量比现有油条制品显著降低,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康油条,其是按每500g面粉中加入1.8g食用碱、0.7g柠檬酸、0.5g酶、10g食品级碳酸氢铵。
所述酶包括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
所述健康油条的制备方法是按每500g面粉加入295-315g水搅拌均匀后,按比例加入食用碱、柠檬酸、酶、食品级碳酸氢铵,提拉和匀后放置发酵8h,然后将面团拉长切成条状后,旋转拉长,于180℃下油炸成型。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用添加剂剂量少、品种少,仍具有良好发酵、膨大的效果,可使制得的油条外表金黄、皮薄酥脆、松泡膨大、柔韧有劲,且与现有油条制品的含铝量约549mg/kg相比,本发明制得油条的含铝量仅约56mg/kg,因此,利用本发明膨松剂制备的油条更加安全,可使消费者放心食用。
(2)本发明在使用油条膨松剂的基础上,采用提拉法和面团,可使面团发酵时间较现有按压后发酵的时间缩短近一半,且与现有油条需200℃以上高温炸制相比,本发明油条炸制时可采用相对较低的油温,有利于节省能耗,简化操作,并提高操作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健康油条的制备方法是在500g面粉中加入295g水搅拌均匀后,加入1.8g食用碱、0.7g柠檬酸、0.5g木聚糖酶、10g食品级碳酸氢铵,提拉和匀后放置发酵8h,然后将面团拉长切成条状后,旋转拉长,于180℃下油炸成型。
实施例2
一种健康油条的制备方法是在500g面粉中加入300g水搅拌均匀后,加入1.8g食用碱、0.7g柠檬酸、0.5gα-淀粉酶、10g食品级碳酸氢铵,提拉和匀后放置发酵8h,然后将面团拉长切成条状后,旋转拉长,于180℃下油炸成型。
实施例3
一种健康油条的制备方法是在1000g面粉中加入630g水搅拌均匀后,加入3.6g食用碱、1.4g柠檬酸、1.0g纤维素酶、20g食品级碳酸氢铵,提拉和匀后放置发酵8h,然后将面团拉长切成条状后,旋转拉长,于180℃下油炸成型。
取实施例1-3制得的油条各10根与20根不同店售的油条分别按照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进行铝含量测定,其结果显示,市售油条的平均铝含量为549mg/kg,而实施例1-3制得的油条中平均铝含量为56mg/kg,可见,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油条中铝含量显著低于市售油条,证明本发明油条更加安全、健康。
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按压的方式揉面,面团在室温条件下一般需要16h以上发酵,且油条炸制过程中通常需200℃以上高温进行炸制,而本发明在使用油条膨松剂的基础上,采用提拉的方法揉合面团,可使面团室温发酵时间缩短至8h,且只需180℃左右进行油炸,炸制出的油条外表金黄、皮薄酥脆、松泡膨大、柔韧有劲,表明本发明方法有利于节省能耗,简化操作,并提高操作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