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10082653.5、申请日为2004年9月24日、发明名称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锤与切刀任一方安装姿势、可使咬合调节简单化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及其该咬合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圆头锁眼缝纫机上,多数装备有在加工布上锁眼线迹形成后(或形成前)、在该线迹(或锁眼线迹形成预定部)的内侧进行圆头孔(钮孔)穿孔的布切断装置。传统的这种布切断装置具有:固定在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缝纫机机架上的切刀、可移动地被支承于所述缝纫机机架上的支臂构件、固定在支臂构件上的锤、驱动该锤的作动器、以及将作动器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支臂构件的传递机构等。
比如在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0年210488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即,所述布切断装置具有切刀、支臂构件、锤、气缸、传递机构、微调机构。在所述气缸中装备的活塞杆上连接着转动构件。通过包含该转动构件的传递机构及中介于传递机构之间的凸轮机构,将气缸的驱动力传递给支臂构件,使锤与支臂构件一起下降移动。结果是,在位于锤与切刀间的加工布上进行圆头孔的穿孔。
在所述布切断装置中,在进行圆头孔穿孔时,可对锤接近于切刀的接近界限位置进行微调。但是,不能对锤和切刀的安装姿势、切刀相对于锤的安装姿势、或者锤相对于切刀的安装姿势进行调节。即,不能进行切刀与锤的咬合状态调节。
因此,当通过驱动气缸将锤的切刀承受面推压至切刀时,在相对于硬度高的(硬的)切刀,硬度低的(软的)锤的切刀承受面上会形成切刀痕迹。但是,在锤的切刀承受面上不能均等形成切刀痕迹的场合或者当切刀的刀头磨损的场合即产生单面有效的场合,在工厂出库时或在用户的缝制工场中进行咬合调节。这种咬合调节是通过作业者使用锉刀等的研磨工具、对锤的切刀承受面进行微小量的研磨来调节的。
在为了咬合调节而进行研磨作业中,需要根据锤的切刀承受面的切刀痕迹产生形态及切刀痕迹的深度等看准研磨部位和研磨方向,按照这一基准在切刀承受面上进行均等研磨。这样,研磨作业要化费大量时间,必需要有研磨作业方面的经验和熟练性,使研磨作业复杂化。
为此,通常考虑对锤的安装姿势予以倾斜安装的结构。首先在锤上形成长圆形的螺栓插通孔,再将安装螺柱插通在锤的螺栓插通孔中,将锤固定在支臂构件上。即,通过使锤相对于支臂构件的安装姿势倾斜,使锤的安装姿势相对于支臂构件可变更地进行安装。然而,在进行圆头孔穿孔时,约有8KN的负载作用于锤。这样,单依靠安装螺钉的紧固力是不能通过长圆形来维持锤的安装姿势,会发生错位。并且必须要频繁地反复进行咬合调节,存在着不能实用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省略锤的研磨作业、并可使锤与切刀咬合调节简单化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具有:安装于缝纫机机架的切刀座、固定在所述切刀座上的切刀;安装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锤支承体、以及支承在所述锤支承体上的锤,通过所述切刀与所述锤的配合动作,在锁眼线迹的形成后或形成前,在加工布上进行圆头孔的穿孔,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咬合调节机构,该咬合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所述锤支承体和切刀座中至少一方的安装姿势相对于另一方的安装姿势,可对切刀与锤的咬合状态进行调节。
该结构中,通过咬合调节机构,可以对支承锤用的、安装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锤支承体和固定切刀用的、以及安装于缝纫机机架的切刀座中的至少一方安装姿势相对于另一方的安装姿势进行咬合调节。这样,不会发生单面有效的现象,能始终在锤的切刀承受面上形成均等的切刀痕迹,故不需要研磨切刀承受面的麻烦的研磨作业,可提高锤的寿命以及耐久性。并且,通过使锤与切刀的咬合调节简单化,可提高圆头孔的穿孔作业效率。
上述场合,所述锤支承体可以是上下可运动地将所述锤支承,所述咬合调节机构可微调所述锤支承体相对于所述切刀座的倾斜度。
该结构中,在进行咬合调节时,只需对上下可运动地支承锤的上下运动型的锤支承体相对于切刀座的倾斜度进行微调即可。这样,作业者可简单地进行咬合调节作业,改善咬合调节作业的作业性。
上述场合,可以具有固定于所述所述缝纫机机架上的夹具构件,所述锤支承体支承在所述夹具构件上,所述咬合调节机构具有:可摆动地将所述锤支承体枢支承于所述夹具构件上的枢支构件;以及设于与所述锤支承体的所述枢支构件形成的枢支承部分离的部位上、并可变更锤支承体相对于所述夹具构件的倾斜度的偏心构件。
该结构中,锤支承体通过枢支构件相对于夹具构件可进行摆动。由此,在进行使偏心构件偏心的操作时,倾斜状变更锤支承体的安装姿势,可进行锤的咬合调节,故可使咬合调节作业及咬合调节机构简单化。
上述场合,可在所述锤支承体上设置轴孔,所述偏心构件由基准轴部和与偏心轴部一体形成的偏心销构件构成,且具有对所述偏心轴部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所述轴孔不发生松动的第1限制构件;以及对所述基准轴部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夹具构件的轴孔不发生松动的第2限制构件。
该结构中,可通过第1限制构件对偏心轴部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所述轴孔不发生松动,可通过第2限制构件对基准轴部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夹具构件的轴孔不发生松动。这样,在锤的咬合调节时,即使偏心销构件使锤支承体的倾斜量发生了微小变化,也可实现偏心销构件的偏心量的有效化。
上述场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具构件的内侧插入所述锤支承体,在所述夹具构件的内周面和所述锤支承体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油封,用于防止流入所述夹具构件与所述锤支承体间的润滑剂下落。
该结构中,因可通过使锤支承体倾斜来进行咬合调节,故夹具构件与内嵌于其中的锤支承体之间产生微小间隙。这样,虽然润滑剂有可能通过该微小间隙传递到夹具构件与锤支承体的滑动面而落下。但是,利用设置于夹具构件与锤支承体的滑动面的任一方的油封,而能可靠地防止润滑剂下落在加工布上。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中的所述切刀与所述锤的咬合调节方法,具有:安装于缝纫机机架的切刀座;将所述切刀座相对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安装姿势进行保持的第1保持装置;固定在所述切刀座上的切刀;安装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锤支承体;将所述锤支承体相对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安装姿势进行保持的第2保持装置;以及支承在所述锤支承体上的锤,通过所述切刀与所述锤的配合动作,在锁眼线迹的形成后或形成前,在加工布上进行圆头孔的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切刀座和所述锤支承体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安装姿势的保持状态予以解除的工序;使所述切刀座和所述锤支承体中的至少一方的安装姿势相对于另一方的安装姿势而倾斜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切刀座和所述锤支承体中的至少一方倾斜后的安装姿势进行保持的工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圆头锁眼缝纫机内部构造的纵剖面主视图。
图2为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内部构造的横剖俯视图。
图3为割刀轴构件的支承构造及咬合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的纵剖主视图。
图4为割刀轴构件的支承构造及咬合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
图5为割刀轴构件的支承构造及咬合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的纵剖左视图。
图6为从夹具构件和锤支承体的右上方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3的7‑7线的横剖俯视图。
图8为图3的8‑8线的横剖俯视图。
图9为加工布切断时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0为用手动操作使割刀轴构件下降时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1为说明咬合调节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2为变更例中的、与图7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图1为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切断装置内部构造的纵剖主视图。圆头锁眼缝纫机1具有底板部2、臂部3、脚柱部4。在底板部2的构架1a上放置固定着切刀座15。在该切刀座15上固定有切刀5。此时,切刀5被固定成其上端与设置在底板部2上的针板16大致同样的高度。在臂部3的构架1a上设置支承机构6。所述支承机构6上下可运动地支承割刀轴构件7。该割刀轴构件7的下端部固定着锤8。该割刀轴构件7的上端部与传递机构10连接。该传递机构10与设于脚柱部4的气缸9连接。该气缸9的驱动力通过传递机构10传递给锤8。在臂部3上设置咬合调节机构12。通过该咬合调节机构12可使锤支承体22的安装姿势倾斜。可调节锤8与切刀5抵接状态即、咬合状态。
下面参照图1、图3~图6说明支承机构6。
在臂部3下侧位置的水平状的构架1a上形成有圆环状的安装孔1b。大致圆筒状的夹具构件20嵌入该安装孔1b中。在夹具构件20的下部形成大致环状的安装凸边部20a。夹具构件20从下方内嵌在安装孔1b中,借助安装凸边部20a从下侧用多个固定螺栓21固定在构架1a上。在所述夹具构件20的内部,从下方插入状地内嵌着大致圆筒状的锤支承体22。
在该锤支承体22的前部和后部的大致上半部分分别形成倒角部22a。与这些倒角部22a对应,夹具构件20上分别形成有凸壁部20b。一旦将锤支承体22内嵌在夹具构件20中,则各倒角部22a从内侧与对应的凸边部20b抵接。由此对锤支承体22的回转进行限制。另外,夹具构件20的内径稍大于锤支承体22的外径。
在锤支承体22的各倒角部22a下部,各自对向状地形成小径销孔22b。在夹具构件20的凸壁部20b上,对向状地形成有直径比小径销孔22b大的大径销孔20g。在将锤支承体22嵌入夹具构件20后,将带台阶枢支销23嵌入销孔22b、20g中。这样,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以带台阶枢支销23为摆动中心可摆动地进行支承。带台阶枢支销23呈大致圆柱状,具有与小径销孔22b对应的小径部23a和与大径销孔20g对应的大径部23b。并且,带台阶枢支销23可插入小径销孔22b和大径销孔20g中。此时,小径部23a插入小径销孔22b,大径部23b插入大径销孔20g。
被插入销孔22b、20g中的带台阶枢支销23的大径部23b从凸壁部20b的上方通过定位小螺钉24而分别被固定。结果是能可靠地防止带台阶枢支销23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松动。
在锤支承体22的内部嵌入有大致圆柱状的割刀轴构件7。在该割刀轴构件7的下端部固定着锤连接体25。该锤连接体25的下端部安装着可装卸的锤8。
在锤连接体25前面的右下部设置有定位销。在锤连接体25的前面中央,通过调节螺钉27设置有杆26。在所述连接杆26的下端部形成钩子部26a。另一方面,在锤8的前面形成卡合部8b,所述锤8的下端部形成切刀承受台8c。在将锤8的上端部与锤连接体25的下端部抵接的同时,所述锤8的右端面与定位销8a抵接,通过将钩子部26a与卡合部8b卡合,可将锤8安装在锤连接体25上。
此时,通过使调节螺钉27顺时针转动,钩子部26a强力地推压锤8,或者通过使调节螺钉27逆时针转动,所述钩子部26a与卡合部8b分离,可将锤8从锤连接体25取下。
在锤支承体22的滑动面(内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油封28。在锤支承体22的外周面的高度方向中段部设置有圆环状的油封29。在夹具构件20与构架1a的接触角部设置有圆环状的油封30。又,在锤支承体22下端的多个部位上,用小螺钉固定着环状板31。利用该环状板31可防止油封28脱出。依靠这些油封28~30,可防止圆头锁眼缝纫机1中使用的润滑油从夹具构件20与锤支承体22之间向下方滴落。
在割刀轴构件7上端部的左侧形成所定长度的倒角部7a。锤支承体22与止转销32螺合。在将割刀轴构件7插通于锤支承体22时,止转销32与倒角部7a抵接。结果是限制割刀轴构件7不能转动。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传递机构10。
传递机构10具有第1、第2连杆构件40、42以及中间连杆构件44。第1连杆构件40从平面看是大致曲柄状,从正面看是大致倒L字形状。该第1连杆构件40由枢支部40a、右侧的驱动侧端部40b和左侧的连接侧端部40c构成。这些驱动侧端部40b和连接侧端部40c各自形成双叉形(图2)。在构架1a上沿前后方向固定着第1枢支轴41。在该第1枢支轴41上可转动地枢支承着第1连杆构件40的枢支部40a。在脚柱部4上设置有向上方的复合运动型的气缸9,在该气缸9的下端部通过枢支销34可回转地被枢支承在底板部2的构架1a上。驱动侧端部40b可转动地与从气缸9延伸的活塞杆9a前端部的连接部9b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在臂部3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连杆构件42。该第2连杆构件42由左侧的推压侧端部42a、右侧的连接侧端部42b和大致中央的枢支承部构成。这些推压侧端部42a和连接侧端部42b各自形成双叉形。在构架1a上固定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枢支轴43。在该第2枢支轴43上可转动地枢支承着第2连杆构件42。
在这些第1连杆构件40与第2连杆构件42之间,设置有正面看大致く字状的中间连杆构件44。在该中间连杆构件44的大致下半部形成直线状的避让孔44a,该避让孔44a的用途是当作业者用手动操作将割刀轴构件7向下方的切断位置下降时容许割刀轴构件7的下降。
在第1连杆构件40的双叉形的连接侧端部40c,沿前后方向横架(固定)着第1连接销45。该第1连接销45的中央部与避让孔44a卡合连接。又,中间连杆构件44的上端,通过前后方向上的第2连接销46与第2连杆构件42的双叉形的连接侧端部42b的叉股之间进行连接。
在第2连杆构件42的双叉形的推压侧端部42a的内部设置有推压滚子47。该推压滚子47通过枢支轴48可转动地进行枢支承。该推压滚子47与割刀轴构件7的上端抵接。此时,推压滚子47外周的一部分被倒角成了平坦状,该平坦面与割刀轴构件7的上端面接触。在推压滚子47的右端部,通过小螺钉50固定着L字状的卡合板49。
在割刀轴构件7的上端部,从右方形成有切口部7b。在该切口部7b中横跨状地固定着前后方向的卡合销7c。该卡合销7c从下方与卡合板49的水平壁部卡合。
如图1所示,在第2连杆构件42的左端附近部前端面固定着卡合销51。同样在上侧的构架1a上固定着卡合销52。在该卡合销51与52之间挂装着拉伸螺旋弹簧53。采用这种结构,第2连杆构件42的左端可利用拉伸螺旋弹簧53的弹力向上方施力。结果是割刀轴构件7也通过卡合板49向上方施力。
下面参照图3、图6和图7说明咬合调节机构12。
在锤支承体22下端部的右端,一体形成有向右方凸出的第1调节台部22c。在夹具构件20的安装凸边部20a的下侧,一体形成有向下方凸出的第2调节台部20c。
在第1调节台部22c的下部形成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轴孔22d。在第2调节台部20c的下部形成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准轴孔20d。在将锤支承体22插入夹具构件20时,第1调节台部22c与第2调节台部20c邻接,偏心轴孔22d与基准轴孔20d对置。此时,可将偏心销构件55插入所述偏心轴孔22d和基准轴孔20d中。对偏心销构件55作一就明。在圆柱状的基准轴部55b上设置有相对于基准轴部55b偏心形成的圆柱状的偏心轴部55a。在该基准轴部55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形成有直径比基准轴部55b小的小径部。在偏心销构件55的前端面形成标记槽55d。在将偏心销构件55插入偏心轴孔22d和基准轴孔20d中时,偏心轴部55a的位置被嵌入在偏心轴孔22d中,基准轴部55b的位置被嵌入在基准轴孔20d中。此时,偏心轴孔22d在上下方向上的直径稍大于偏心轴部55a的外径。偏心销构件55被设置于与锤支承体22的枢支承部分离的部位。
在第1调节台部22c上形成有与偏心轴孔22d正交的第1销孔22e。在该第1销孔22e中嵌入第1限制销构件56,该第1限制销构件56可使偏心轴部55a相对于偏心轴孔22d不发生松动。为了保持该第1限制销构件56的限制状态,将第1固定小螺钉57从前方嵌入。这样,第1限制销构件56被第1固定小螺钉57保持。
同样,在第2调节台部20c上形成有与基准轴孔20d正交的第2销孔20e。在该第2销孔20e中嵌入第2限制销构件58,该第2限制销构件58可使基准轴部55b相对于基准轴孔20d不发生松动。此时,第2限制销构件58的前端与偏心销构件55的小径孔55c卡合。由此可防止偏心销构件55的脱落。为了保持该第2限制销构件58的限制状态,将第2固定小螺钉59从后方嵌入。这样,第2限制销构件58被第2固定小螺钉59保持。
当作业者一边用一字形螺丝刀抵靠在该偏心销构件55的标记槽55d中、一边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偏心销构件55时,偏心轴部55a相对基准轴部55b进行偏心回转。这样,如图11所示,锤支承体22将带台阶枢支销23作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锤支承体22的安装姿势相对于垂直姿势成为了前倾姿势或后倾姿势。由于锤8的安装姿势相对于切刀5的安装姿势倾斜,因此可调节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
即,当锤支承体22的下端部向右方微动、将锤支承体22倾斜成前倾姿势的场合,锤8的下面即切刀承受面8c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成右挠起形状,而当锤支承体22的下端部向左方微动、将锤支承体22倾斜成后倾姿势的场合,锤8的切刀承受面8c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成左挠起形状。这样,通过参照标记槽55d的方向等来适当调节偏心销构件55的转动量,就可调节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
如图8所示,在第1调节台部22c的上侧形成有阳螺纹的螺孔22f。在第2调节台部20c的上侧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0f。通过将固定螺栓60插通在螺栓插通孔20f中与螺孔22f螺合,可将咬合调节后的这些第1和第2调节台部22c、20c进行紧固。由此可保持切刀5与锤8的咬合状态。
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布切断装置11的作用及效果。
参照图1对气缸9的活塞杆9a的进出状态即割刀轴构件7的位置处于上升后的待机位置的状态作出说明。作业者将形成锁眼线迹后(或形成前)的加工布W定位于针板16上的所定位置,再按照图9所示,在退入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9a时,作业者将第1连杆构件40以第1枢支轴41为转动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第2连杆构件42通过中间连杆构件44以第2枢支轴43为转动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这样,第2连杆构件42的推压侧端部42a通过推压滚子47将割刀轴构件7推向下方的切断位置。此时,加工布W被锤8推压到切刀5处,在加工布W的锁眼线迹(或锁眼线迹形成预定部)的内侧进行圆头孔的穿孔。
这里,若通过退入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9a使第1连杆构件40以第1枢支轴41为转动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则由第1枢支轴41的中心X、第1连接销45的中心Y和第2连接销46的中心Z构成三角形,由该三角形构成了肘式机构(所谓的增力机构)。
这样,当第1连杆构件40顺时针转动时,由X和Y组成的边XY和由Y和Z组成的边YZ的开角α变大,向上推压第2连接销46。该推压力成为比活塞杆9a的退入驱动时的驱动力大的扭矩。由此,即使是小型的气缸9,也能由锤8产生形成圆头孔所需的8KN的切断力。
其后,如图1所示,通过气缸9的活塞杆9a进出,使第1连杆构件40逆时针转动。此时,第1连杆构件40的连接侧端部42b的第1连接销45只能向下方在避让孔44a内移动,不会发生将中间连杆构件44向下方拉的力。
但是,利用挂装在第2连杆构件42上的拉伸螺旋弹簧53的弹力,使第2连杆构件42顺时针转动。由此,通过卡合板49和卡合销7c连接的割刀轴构件7被提升到上方的待机位置。
现对锁眼线迹的缝制途中的断线状态下执行缝制处理后、通过锤8进行圆头孔穿孔的场合进行说明。此时,割刀轴构件在处理结束时位于上方,如图10所示,作业者用手动操作将割刀轴构件7推压到下方的切断位置进行对位,重新再次缝制锁眼线迹。
在此场合,因气缸9未被驱动,故作业者用手动只能使割刀轴构件7向下方移动。即,随着割刀轴构件7的下方移动,由卡合板49连接的第2连杆构件42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由第2连接销46与第2连杆构件42连接的中间连杆构件44被提起。在此场合,因中间连杆构件44上形成有避让孔44a,故第1连杆构件40的第1连接销45在该避让孔44a中移动。这样,中间连杆构件44可无任何障碍地进行上升动作。
下面,对锤8与切刀5的咬合不良而成为单面有效的场合、比如圆头孔的左侧(圆头孔侧)的咬合不良场合的咬合调节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将固定螺栓60松开。其次,作业者使用螺丝刀等的调节工具将偏心销构件55顺时针转动。结果是锤8通过锤支承体22朝图11所示的B方向微小移动。与此同时,锤支承体22的安装姿势倾斜成前倾姿势,结果是锤8的切刀承受面8c的左侧只能下降微小量。这样,作业者就可调节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
再对反向侧的单面有效的场合、比如圆头孔的右侧(直线侧)的咬合不良场合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将固定螺栓60松开。其次,作业者使用螺丝刀等的调节工具将偏心销构件55逆时针转动。结果是锤8通过锤支承体22朝图11所示的F方向微小移动。与此同时,锤支承体22的安装姿势倾斜成后倾姿势,结果是锤8的切刀承受面8c的右侧只能下降微小量。这样,作业者就可调节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
这里如图11所示,在作业者将偏心销构件55转动1圈时,锤8在前后方向上能最大移动约0.25mm。与此同时,锤8在高度方向上能最大移动约0.08mm。这样,作业者在前后方向约0.25mm、高度方向约0.08mm的移动范围内,可调节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
如上所述,在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布切断装置11中设置有咬合调节机构12。结果是,即使在单面有效那样的场合,也可通过咬合调节机构12使锤支承体22和切刀座15的安装姿势倾斜,就可对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进行咬合调节。这样,由于在锤8的切刀承受面8c上始终形成了均等的切刀痕迹,因此可省略研磨切刀承受面8c的麻烦的研磨作业。可进一步提高锤8的寿命及耐久性。并且,可使锤8与切刀5咬合状态的咬合调节简单化,可提高圆头孔的穿孔作业效率。
咬合调节机构12可对上下可运动支承锤8的锤支承体22相对于切刀座15的倾斜度进行微调。结果是,在对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进行咬合调节时,只需微调锤支承体22相对于切刀座15的倾斜度即可。由此可改善咬合调节作业的作业性。
锤支承体22被支承在固定于构架1a的夹具构件20上。咬合调节机构12设置在从将锤支承体22可摆动地枢支承于夹具构件20上的带台阶枢支销23和锤支承体22的带台阶枢支销23的枢支承部离开的部位上。并且,咬合调节机构12具有可变更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倾斜度的偏心销构件55。这样,在使偏心销构件55偏心状进行转动操作时,可以变更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的倾斜度。结果是,可变更锤支承体22的安装姿势的倾斜,作业者可对锤8与切刀5咬合状态进行咬合调节。由此可使咬合调节作业简单化,并实现咬合调节机构12的简单化。
偏心销构件55是将基准轴部55b和偏心轴部55a一体形成。在第1销孔22e中插入第1限制销构件56,该第1限制销构件56对所述偏心轴部55a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锤支承体22的偏心轴孔22d不发生松动,在第2销孔20e中插入第2限制销构件58,该第2限制销构件58对所述基准轴部55b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夹具构件20的基准轴孔20d不发生松动。由此,通过第1限制销构件56对所述偏心轴部55a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偏心轴孔22d不发生松动,同时通过第2限制销构件58对所述基准轴部55b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基准轴孔20d不发生松动。这样,即使偏心销构件55使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发生了微小的倾斜量的场合,偏心销构件55的偏心量也能有效作用。
在夹具构件20的内侧,插入状地内嵌着锤支承体22,在夹具构件20与锤支承体22之间,设置有防止流入的润滑剂下落于夹具构件20与锤支承体22之间的油封29。由于可使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倾斜地进行咬合调节,因此,在夹具构件20与内嵌其中的锤支承体22之间产生微小间隙(游隙)。虽然润滑剂有可能通过该微小间隙落下,但是,利用设于夹具构件20与锤支承体22间的油封29,能可靠地防止润滑剂下落在加工布W上。
并且,在通过切刀5与锤8的配合动作、在锁眼线迹的形成后或形成前在加工布W上进行圆头孔穿孔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布切断装置11中,作业者松开保持夹具构件20与锤支承体22用的固定螺栓60,将保持状态解除,使偏心销构件5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结果是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的安装姿势发生倾斜。与此同时,通过锤支承体22使锤8微小移动。结果是只能使锤8的切刀承受面8c下降微小量,作业者对锤8与切刀5的咬合状态进行咬合调节,该调节后将固定螺栓60紧固,可保持咬合调节后的咬合状态。这样,由于在锤8的切刀承受面8c上始终形成了均等的切刀痕迹,因此可省略研磨切刀承受面8c的麻烦的研磨作业。可进一步提高锤8的寿命及耐久性。并且,可使锤8与切刀5的咬合调节简单化,可提高圆头孔的穿孔作业效率。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局部变更的变更形态。
如图12所示,在第1、第2调节台部22c、20c中,利用压缩螺旋弹簧66通过定位小螺钉65对偏心销构件55的偏心轴部55a进行推压。并且,也可利用压缩螺旋弹簧66的弹力对偏心轴部55a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于第1调节台部22c的偏心轴孔22d不发生松动。
同样,利用压缩螺旋弹簧68通过定位小螺钉67对偏心销构件55的基准轴部55b进行推压。并且,也可利用压缩螺旋弹簧68的弹力对基准轴部55b进行位置限制,使其相对于第2调节台部20c的基准轴孔20d不发生松动。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作业者根据需要通过变更偏心销构件55的偏心度,采用将咬合调节量设定为约0.1mm等方法来进行变更。
也可在夹具构件20上设置微调螺钉来替代偏心销构件55,通过转动操作该调节螺钉,可微调锤支承体22相对于夹具构件20的倾斜度。
通过使锤8倾斜来进行咬合调节,也可使用咬合调节机构来调节设于底板部2上切刀5与锤8的咬合。
关于前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在现有技术和技术人员自明的技术基础上添加各种变更。并且,本发明当然也适用于在缝制锁眼线迹的基础上进行圆头孔穿孔那样结构的各种布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