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具体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始载
于《嘉佑本草》。黄蜀葵花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
痈疽肿毒,水火烫伤。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黄蜀葵花中富含黄酮类化合
物,如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杨梅素、芦丁等。目前,对于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
物的活性研究比较多,有研究表明金丝桃苷具有抗病毒活性、保肝、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神
经系统、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张利斌等研究表明低剂量异槲皮苷对抑郁症模型小鼠抗
抑郁有一定活性,另有研究表明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炎、抗癌,抗纤维化等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黄酮的提取有直接回流法、温浸法、超声等方法。传统提取方法存在耗
时较长,过程繁琐、提取效率不高以及得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问题的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
艺,能够简便、准确、高效的对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进行提取,为其进
一步分离纯化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
素。
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
过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乙醇后,超声提取,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即得。
进一步地,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
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40%~90%乙醇,称重后,在200W~400W条
件下超声提取40min~6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
优选地,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
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60%乙醇,称重后,在340W条件下超声提取60min,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即得。
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中,超声提取在30℃~60℃条件下进行;优选
在50℃条件下进行。
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中,离心操作是以3500r/min~5000r/min的速
度离心10min~20min;优选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
前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中,黄蜀葵花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黄蜀葵
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积=0.1:5~25g/mL;优选为:黄蜀葵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积
=0.1:15g/mL。
为了确保本发明提取方法科学、合理,发明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和筛选,才得以确
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黄蜀葵花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等。本发明对黄蜀葵花
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针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提取。因此,本发明以黄
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提取为研究对象。
1、材料与仪器
黄蜀葵花样品贵州省遵义市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金丝桃苷对照品(93.3%)、异
槲皮苷对照品(92.9%)和槲皮素对照品(96.5%)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腈(色
谱纯):美国TEDIA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酸(分
析纯):天津市进丰化工有限公司;水:市售娃哈哈矿泉水。
高效液相色谱仪:AllianceWaterse2695(配有自动进样器和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工
作站Empower3.0色谱数据工作站;分析天平:StartoriusCP225D型十万分之一天平;TDZ5-WS
型医用离心机: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FW135型中草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
限公司;KQ-5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设计
2.1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提取
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称取黄蜀葵花粉末约0.1g,置于25mL磨口锥
形瓶中,加入50%乙醇15mL,称重,在50℃下300W超声提取50min,冷却至室温后补重,摇
匀取适量离心(4000r/min,15min),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即得供试液。
2.2单因素实验设计
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选择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
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五个单因素,以2.1项下供试液制备条件,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分别取3
个平行样进行试验。具体考察条件如下:
超声功率考察:选择超声功率100、200、300、400、500W;其他条件:提取时间50min、
乙醇浓度50%、料液比0.1g:15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考察:选择提取时间10、20、30、40、50、60min,其他条件:乙醇浓度50%、
料液比0.1g:15mL、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300W;
乙醇浓度考察:选择乙醇浓度10%、30%、50%、70%、90%、100%,其他条件:提取时间
50min、料液比0.1g:15mL、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300W;
提取温度考察:选择提取温度20、30、40、50、60、70℃,其他条件:提取时间50min、
乙醇浓度50%、料液比0.1g:15mL、超声功率300W;
料液比考察:选择料液比0.1:5、0.1:10、0.1:15、0.1:20、0.1:25g/mL,其他条件:
提取时间50min、乙醇浓度50%、超声功率300W、提取温度50℃。
2.3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测定
2.3.1HPLC测定实验设计
本发明采用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
色谱柱:PhenomenexLuna5μC18(2)100A(250mm×4.60mm);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
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0~40min:A:B=15:85,40~60min:
A:B=15~30:85~70,60~65min:A:B=30~15:70~85,65~70min,A:B=15:85;检测波长:
36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得率。
分别精密称金丝桃苷对照品、异槲皮苷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分别制
成金丝桃苷对照品溶液(0.0497mg/mL)、异槲皮苷对照品溶液(0.4400mg/mL)以及槲皮素对
照品溶液(0.3710mg/mL)。分别精密吸取金丝桃苷对照品溶液0.80、1.00、1.20、1.40、1.60、
1.80mL,异槲皮苷对照品溶液0.06、0.08、0.10、0.12、0.14、0.16mL,槲皮素对照品溶液
0.02、0.04、0.06、0.08、0.10、0.12mL分别置于2mL容量瓶中,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进
样,分别计算标准曲线。
得率计算公式:得率(%)=黄酮提取量/样品称样量×100%
采用Empower3.0色谱数据工作站、DesignExpert8.0.6和Origin8.5对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线性回归处理。
2.3.2HPLC结果与分析
对HPLC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建立回归方程:金丝桃苷的回归方程为:Y1=2.38×104X1-
22100,R2=0.9980,线性范围:0.0199~0.0447mg/mL;异槲皮苷的回归方程为:Y2=1.86×
104X2-4120,R2=0.9969,线性范围:0.0132~0.0352mg/mL;槲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3=3.77
×104X3-6210,R2=0.9998,线性范围:0.0037~0.0223mg/mL。取2.1项下供试液进样,在
上述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分离良好,如图1所示。
3、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3.1超声功率对得率的影响
超声功率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控制其他提取条
件不变,考察的超声功率分别为100W、200W、300W、400W、500W。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金
丝桃苷、异槲皮苷的提取影响较为明显,对槲皮素影响不大,当功率为300W时,金丝桃苷和
异槲皮苷得率最高,随着超声功率升高,得率又呈下降趋势,可能因为大功率会使三种黄酮
结构破坏,促进了黄酮苷的水解作用所致。综合考虑,采用300W作为超声功率较适合。
3.2提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
提取时间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见图3。控制其他提取条件不变,
考察的提取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结果表明,提取时间
对三种黄酮得率的影响较显著,在50min时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达到一个顶
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达到(5.0±0.2)mg,槲皮素含量达到(1.8±0.2)mg。综合
考虑,提取50min比较合适。
3.3乙醇浓度对得率的影响
乙醇浓度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见图4。控制其他提取条件不变,
考察的乙醇浓度分别为10%、30%、50%、70%、90%、100%。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金丝桃苷
和异槲皮苷的提取有较大影响,乙醇浓度达50%时,二者获得最高得率。槲皮素在乙醇浓度
提高过程中,在浓度低于50%时呈现正相关趋势,在浓度为50%~80%时获得较稳定的得率。
综合考虑,选择乙醇浓度为50%。
3.4提取温度对得率的影响
提取温度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见图5。在20~70℃的升温考察过
程中,曲线总体比较平稳,说明温度对三种物质得率的影响不显著。槲皮素得率处于(2.0
±0.2)mg/g,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得率处于4~5mg/g之间,升高温度虽然增加了溶剂分子
和溶质分子的动能,升温对三种黄酮的浸出率有一定的促进,整体呈现正相关,但三种物质
都已基本浸出,升温意义不大,考虑安全、节能、可操作性,最终选择50℃作为提取温度。
3.5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
料液比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见图6,控制其他提取条件不变,考
察的料液比分别为0.1:5g/mL、0.1:10g/mL、0.1:15g/mL、0.1:20g/mL、0.1:25g/mL。结果
表明,料液比在0.1:15g/mL时,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得率较高。随着料液比继续
增大,三种黄酮得率反呈下降趋势,可能因为提取体积增大,使后续操作过程增长,加大了
成分损失的风险所致。由于黄蜀葵花含大量粘液质,经预实验结果显示,以乙醇50%为溶剂
时,降低料液比(至低于0.1:5g/mL时),提取液粘度明显增加,给后续过滤等操作带来难度,
影响了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实验成本、安全、可操作性等因素,最终选择
料液比为0.1:15g/mL。
4、响应面法优化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提取条件
4.1响应面实验设计
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固定料液比0.1:15g/mL、提取温度50℃,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时
间、乙醇浓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表示为X1、X2、X3,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
得率Y(mg/g)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根据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
用三水平三因素的响应面分析方法设计实验,因素与水平编码表见表1。
表1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
选择超声功率(X1)、提取时间(X2)、乙醇浓度(X3)作为自变量,金丝桃苷得率(Y1)、异槲
皮苷得率(Y2)、槲皮素得率(Y3)作为因变量,利用Design-Expert8.0.6设计响应面实验方案,
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择3水平响应面实验设计,其中包含12个实验点,
5个中心实验点用来估计实验误差,共17个试验点。实验设计和结果见表2。
表2Box-Benh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4.2模型建立与显著性检验
通过分析软件Design-Expert8.0.6对表2的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分别得
到金丝桃苷得率(Y1)、异槲皮苷得率(Y2)、槲皮素得率(Y3)回归方程,对方程的回归分析和方
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金丝桃苷的回归方程:
Y1(mg/g)=9.06-5.20×10-4X1-0.38X2+0.18X3+3.0×10-5X1X2+2.08×10-4X1X3+2.11×
10-3X2X3-2.14×10-5X12+2.63×10-3X22-3.05×10-3X32
异槲皮苷的回归方程:
Y2(mg/g)=9.30-6.19×10-3X1-0.31X2+0.13X3+5.83×10-19X1X2+2.71×10-4X1X3+2.24
×10-3X2X3-1.51×10-5X12-1.99×10-3X22-2.80×10-3X32
槲皮素的回归方程:
Y3(mg/g)=-1.69+3.06×10-3X1-0.10X2+0.20X3+1.50×10-5X1X2+8.25×10-5X1X3+
5.25×10-4X2X3-1.41×10-5X12+7.45×10-4X22-2.11×10-3X32
表3金丝桃苷的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注:**表示表示极显著(p<0.01);*表示显著(p<0.05)。
表4异槲皮苷的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注:**表示表示极显著(p<0.01);*表示显著(p<0.05)。
表5槲皮素的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注:**表示表示极显著(p<0.01);*表示显著(p<0.05)。
由表3、表4和表5可知,三个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实验模型皆
显著(p<0.05),失拟值(p>0.05)皆不显著,并且三个模型相关系数R2(Y1)=94.23%、R2(Y2)=
92.85%、R2(Y3)=98.23%,校正决定系数Y1:R2Adj=86.81%、Y2:R2Adj=83.66%、Y3:R2Adj=95.95%,
说明三个模型与实际实验拟合良好,可用于实际提取工艺预测。各因素的F值的大小反应出
对实验影响值的重要性,由F值检验可以看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因子贡献率为
X3>X1>X2,即乙醇浓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金丝桃苷超声功率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乙醇
浓度存在交互作用;异槲皮苷超声功率和乙醇浓度存在交互作用;槲皮素超声功率和乙醇浓
度存在交互作用,具体交互作用如图7~图15所示。
4.3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优化得到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最佳
提取工艺均为:超声功率336.44W,提取时间59.74min,乙醇浓度63.98%,通过对二次多元
方程求解得到:金丝桃苷得率平均值为5.10mg/g,异槲皮苷得率平均值为5.06mg/g、槲皮素
的得率平均值为2.17mg/g。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修正得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超声功率340W,提取时间60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0.1:15g/mL、提取温度50℃。在此
条件下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金丝桃苷平均得率为4.97mg/g,RSD=0.20%,异
槲皮苷平均得率为4.84mg/g,RSD=2.07%,槲皮素平均得率为2.02mg/g,RSD=4.46%,模型预
测理论值分别为5.10mg/g、5.06mg/g、2.17mg/g,实际平均得率分别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7.5%、
95.7%、93.1%,相对误差分别为2.5%、4.5%、6.9%。实验表明实验值和响应面预测值吻合较
好,说明该模型优化黄蜀葵花中三种黄酮的提取工艺是可靠的。
5结论
本发明基于单因素考察,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为研究对象,经过响应面分析
法对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由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分析,得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
声功率340W、提取时间60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0.1:15g/mL、提取温度50℃。三次
工艺验证得到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平均得率为4.97mg/g,RSD=0.20%;异槲皮苷平均得率为
4.84mg/g,RSD=2.07%;以及槲皮素平均得率为2.02mg/g,RSD=4.46%。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是在
综合考虑了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等多个因素对黄蜀葵花中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模型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一种新的提取工
艺,能够简便、准确、高效的对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和开
发利用黄蜀葵花奠定了基础。与现有提取工艺相比较,本发明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操作简
便易实现,提取耗时时间短,提取条件温和、易控制,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大生产,提取
物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本发明的提取工艺所采用溶剂安全无毒,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样品(A)和对照品(B)的HPLC色谱图;
图2是超声功率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图;
图3是提取时间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图;
图4是乙醇浓度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图;
图5是提取温度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图;
图6是料液比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得率的影响图;
图7是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金丝桃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8是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对金丝桃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9是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金丝桃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0是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对异槲皮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1是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异槲皮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2是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异槲皮苷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3是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槲皮素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4是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对槲皮素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15是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槲皮素得率交互影响的响应面3D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图1:1-金丝桃苷对照品,2-异槲皮苷对照品,3-槲皮素对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
实施例1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40%乙醇,称重后,
在200W条件下超声提取6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滤
即得。
实施例2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70%乙醇,称重后,
在400W和30℃条件下超声提取4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
液过滤即得。
实施例3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50%乙醇,称重后,
在300W条件下超声提取5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其中,黄蜀葵花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黄蜀葵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
积=0.1:15g/mL。
实施例4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90%乙醇,称重后,
在350W和40℃条件下超声提取5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以3500r/min的速
度离心20min,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即得。其中,黄蜀葵花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
黄蜀葵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积=0.1:25g/mL。
实施例5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80%乙醇,称重后,
在250W和60℃条件下超声提取45min,冷却至室温后补重,随后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
10min,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即得。其中,黄蜀葵花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黄蜀葵
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积=0.1:5g/mL。
实施例6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将黄蜀葵花干燥后粉碎,过药典4号筛,取黄蜀葵花粉末,加入60%乙醇,称重后,
在340W和50℃条件下超声提取6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补重,随后以4000r/min的速
度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即得。其中,黄蜀葵花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
黄蜀葵花粉末的质量:乙醇的体积=0.1:15g/mL。